首页 > 文献资料
-
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
目的 对比观察早期肺癌分别采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132例Ⅰ期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进行分组手术,即肺段切除组(63例)和肺叶切除组(69例),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的个数、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第1天胸液引流量、术后胸液总引流量、引流天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肿瘤标志物水平、术后1年肺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肺段切除组手术时间较肺叶切除组长,术后总引流量较肺叶切除组少,住院天数较肺叶切除组短,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的个数、术后第1天引流量、引流天数以及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术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1年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大通气量(MVV)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肺段切除组术后FVC、FEV1、MVV 3项指标下降较肺叶切除组低(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52% vs.14.49%)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均较好,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肺叶切除术.
-
结合胸部CT行胸腔镜肺段切除解决术中孤立性肺结节定位难的问题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在术中定位切除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周围型孤立性肺结节56例,其中51例术中定位肺结节后行胸腔镜楔形切除,5例术中探查未找到肺部结节,根据胸部CT确定病变肺段后,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术后切除肺段内均找到肺内病变结节。结果:56例经病理学诊断获得明确诊断。其中良性病变15例,其中炎性假瘤2例,结节性肉芽肿8例,错构瘤2例,肺囊肿1例,腺样非典型增生2例;恶性肿瘤41例,其中腺癌32例,鳞癌3例,支气管肺泡癌4例,复合癌2例。其中肺段切除5例中有1例是支气管肺泡癌,其余都是良性肿瘤。对于恶性肿瘤,腔镜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根据胸部CT确定肺结节肺段位置,胸腔镜肺段切除解决术中肺结节定位难的问题,避免开胸。
-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47例报告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3年6月~2014年12月我科施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47例,术中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8或第9肋间,长1.5 cm,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长2~3 cm。术后常规放置1~2根胸腔引流管。结果2例分别因支气管残端漏气和静脉回流不畅而转肺叶切除,余45例顺利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后病理:良性病变10例,原发性肺癌35例,转移癌2例。手术时间(164.5±33.7)min,术中出血(125.6±46.4)ml,术后胸管引流(4.2±1.2)d,术后住院(5.6±1.6)d。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1例随访1~18个月,(7.9±1.6)月,未见复发和转移,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作为部分不能楔形切除的良性病变患者、术前无法明确性质又不能楔形切除的肿瘤患者和肺功能较差、不能耐受肺叶切除或预计肺叶切除后易发生并发症的早期肺癌患者的选择。
-
3 cm单孔胸腔镜在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9月~2015年1月,实施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15例,在腋中线第5肋间做3 cm切口置入胸腔镜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标本取出后送快速冰冻切片,明确病理性质,以及支气管残端、段切缘有无残留。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39.4±32.6)min;术中出血量(160.2±48.1)ml;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2.9±0.9)d;术后住院时间(10.6±0.8)d。结论3 cm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还需要更多的病例及研究支持。
-
cT1N0M0肺腺癌肺内叶段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对术式选择的影响
目的 探讨cT1N0M0肺腺癌肺内叶段淋巴结(lobar and segmental lymph nodes,LSNs)转移规律,为更加精确的判定N分期及制定肺段切除适应证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前瞻性研究,入组自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接受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的cT1 N0M0肺腺癌病例103例.对肺叶切除标本进行LSNs分检,与对应的肺叶标本、其他各站淋巴结共同送病理检查.结合病变大小、影像学特征、血清CEA水平、病理亚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3例肺腺癌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认pN0 82例,pN1 15例,pN1+ N2 5例,跳跃性pN2 1例.pN1病例中14例(93.3%)检出12-14组淋巴结转移,5例(33.3%)仅有12-14组LSNs转移;pN2病例中4例(66.7%)检出12-14组淋巴结转移,1例(16.7%)仅检出13组和7组淋巴结转移.如未对LSNs进行分检,N分期假阴性率达6.1% (5/82);N1站淋巴结转移漏诊率高达33.3% (6/20).检出段区域内叶段淋巴结(aLSNs),即病变所在段内或段周LSNs转移的病例,41.2%(7/17)检出段区域外叶段淋巴结(iLSNs),即肺段切除无法清扫或不易解剖到的LSNs转移.按影像学特征分组,单纯GGN组与部分实性/实性结节组相比,iL-SNs转移率低,P=0.049.病理亚型为浸润性腺癌的病例组较浸润前或微浸润病变组iLSNs转移率高,P =0.0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血清学CEA水平和不同肿瘤大小组间iLSNs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251和0.197.结论 分检肺内叶段淋巴结有助于精确化肿瘤N分期,减少淋巴结转移假阴性比率,为更准确评估预后、制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肺段切除术中淋巴结采样范围应包括病变所在段内或段周LSNs.以纯GGN为影像学特征的cT1N0M0肺腺癌病例iLSNs转移率低,在满足其他条件的前提下,可能更适用肺段切除.
-
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手术配合及护理分析
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尽大可能保留了患者的正常肺组织,具有创伤小的特点,手术技术要求高,需要手术室护理人员熟练配合,对开展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心得体会
目的 总结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观察组给予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引流时间、VAS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早期肺癌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创伤小.
-
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2009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该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其中接受胸腔镜下肺段切除41 例,设为肺段切除组;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61例,设为肺叶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 肺段切除组患者术后总引流量明显少于肺叶切除组.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复发和转移情况差别不大.两组患者均无围术期死亡.结论 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术式,尤其适用于有肺叶切除禁忌或需要行双侧肺病灶切除的患者.
-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研究进展
肺癌已经成为对人类社会危害严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近50 年里持续升高,目前已居欧美国家和我国大城市的男性各种肿瘤的首位.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主要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实验学、生理学、生物学和麻醉学的不断发展,以及肺癌外科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特别是心血管外科理论和技术在肺癌外科中的应用,以及肺叶切除加纵膈淋巴结清扫作为标准肺癌根治手术方式出现一些不足,医务人员对采用肺段切除治疗小肺癌的兴趣在不断增加,但其效果是否与标准的肺癌根治一样,本研究就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做一综述.
-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外科治疗的荟萃分析
目的:比较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科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PubMed以及Cochrane协作数据库进行全面的搜索,搜索词:肺段切除、肺叶切除、肺癌、对照性研究.应用REV 5.0及Sta-ta12.0进行统计.结果:终26篇文献入组.组间比较术后肺漏气(RR=1.16,95%CI 0.71~1.89,P=0.55)、肺部感染(RR=1.71,95%CI 0.51~5.73,/P=0.38)、房颤(RR=0.51,95%CI 0.15~1.71,P--0.27)、围手术期30d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RR=0.84,95%CI 0.67~1.06,P=0.13)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肺段切除组低氧血症(RR=4.63,95%CI1.41~15.26,P=0.01)的发生率较高.肺段切除组的局部复发率较高(RR=1.36,95%CI 1.01~1.83,P=0.04);组间比较全身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RR--0.87,95%CI 0.67~1.12,P=0.28);组间比较无瘤生存期无显著性差异(RR=1.02,95%CI 0.84~1.23,P=0.87);组间比较总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RR=1.02,95%CI 0.91~1.14,P=0.76).结论:肺段切除围手术期安全性较高,远期复发率、无瘤生存期及远期生存率与肺叶切除无区别.
-
胸腔镜下肺叶和肺段切除术对肺癌患者肺功能影响的对比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下采用肺叶切除和肺段切除对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肺癌患者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6年收治的12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肺段切除组59例和肺叶切除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复发率、并发症及手术前后肺功能情况.结果 两种手术方式的患者术后随访无并发症病例和复发病例,术后的肺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肺叶切除组的FEV1 (76.18 ± 8.50)% 明显低于肺段切除组(84.52 ± 13.42)%(P<0.05).结论 肺癌患者应用胸腔镜下手术,采用肺段切除的方式比肺叶切除的手术创伤小、肺功能损伤程度也更小,有利于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高龄肺结节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段切除在高龄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共对32例70岁以上肺结节患者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71~85(75.6±6.5)岁;所有患者健侧卧位,于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做腔镜孔,腋前线第3~4肋间做2~3 cm操作孔,行解剖性肺段切除.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包括右上肺尖段切除5例,右上肺后段切除6例,右上肺前段切除4例,右下肺背段切除5例,左上肺尖后段切除5例,左上肺舌段切除3例,左下肺背段切除4例,肺结节直径7~22(13.6±6.3)mm,手术时间42~166(86.6±36.3)min,术中出血50~200(85.5±54.8)mL,术后住院时间4~8(5.6±3.3)d.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1例术后肺不张,1例肺持续性漏气大于3 d,经治疗后痊愈,其余均顺利恢复.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高龄肺结节患者术后恢复.
-
胸腔镜下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背景与目的:对于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因其对患者损伤更小而越来越受到胸外科医师的重视,但是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仍被认为是标准的治疗方式。因此,系统评价胸腔镜下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临床Ⅰ期NSCLC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VIP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至2015年7月,收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临床Ⅰ期NSCLC的对比研究,由2名研究员分别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共计16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临床Ⅰ期NSCLC,胸腔镜下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术后总体复发率(OR=0.77,95%CI:0.48~1.21,P=0.25)、5年生存率(OR=0.77,95%CI:0.52~1.14,P=0.19)和全身并发症(OR=0.76,95%CI:0.53~1.09,P=0.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可减少术中失血量[均数差(difference in means,MD)=-41.16,95%CI:-59.46~-22.86, P<0.0001]、缩短术后胸管引流时间(MD=-0.29,95%CI:-0.49~-0.09,P=0.005)和住院时间(MD=-0.74,95%CI:-1.44~-0.05,P=0.04)。结论:对于临床Ⅰ期NSCLC,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在术后总体复发率、全身并发症和5年生存率上效果相当,但是在术中失血量、术后胸管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效果更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
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特征及手术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直径为1 cm以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直径小于1 cm非小细胞肺癌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后的临床特点和结果.结果 平均年龄为63.4岁,其中男性31名和女性29名.临床分期:Ⅰa期53例(88%),Ⅱa期2例(3%),Ⅲa期5例(8%).31例行肺叶切除,19例行肺段切除,10例行楔形切除,均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后分期Ⅰa期51例(85%),Ⅱa期1例(2%),Ⅲa期3例(5%),Ⅲb期3例(5%),Ⅳ期1例(2%).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应仅根据肿瘤大小来选择是否系统淋巴结清扫,在肿瘤直径超过1 cm前可能就需要手术干预.
-
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不同术式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与肺段切除治疗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老年Ⅰ期NSCLC患者10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肺叶切除组30例、肺段切除组24例和楔形切除组48例,随访1年,比较3组的近期疗效.结果:肺叶切除组手术时间136.78±20.65min,术中出血量112.48±20.03mL,住院时间7.78± 2.15d;肺段切除组手术时间95.58±12.97min,术中出血量84.59±11.14mL,住院时间6.45±2.03d;楔形切除组手术时间82.45±9.35min,术中出血量67.69±8.35mL,住院时间5.23±1.58d;楔形切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肺叶及肺段切除组(P<0.05),且肺段切除组显著少于肺叶切除组(P<0.05).肺叶切除组并发症2例(6.67%),死亡0例,局部复发2例(6.67%),远处转移0例;肺段切除组并发症2例(8.33%),死亡1例(4.17%),局部复发1例(4.17%),远处转移1例(4.17%);楔形切除组并发症1例(2.08%),死亡1例(2.08%),局部复发4例(8.33%),远处转移1例(2.08%);3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0d内死亡率、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限性肺切除(肺楔形与肺段切除)治疗老年Ⅰ期NSCLC安全可行,疗效与肺叶切除相当,但局限性切除的创伤更小,且以楔形切除创伤小,对于肺组织功能较差的老年患者较为适用.
-
电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治疗肺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治疗肺疾病的疗效。方法肺疾病患者31例,静脉吸入复合全麻,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段切除手术。结果28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2例因术中发现严重粘连需延长切口,1例术中大出血中转开胸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85min,平均出血量460ml,平均住院时间11d,全组病例无死亡,随访半年均未见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治疗肺疾病,安全可靠、创伤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出现特殊情况时可迅速延长切口或中转开胸手术。
-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肺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安徽省立医院胸外科34例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4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19.6±53.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0.0±52.3)ml,术后平均留置胸引管时间(5.1±1.2)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2 ±1.9)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再次手术1例,持续性肺漏气≥7 d 2例,肺不张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治疗肺部良性疾病及早期肺癌方面是安全可行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留置胸引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并不相应增加。
-
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磨玻璃结节16例
目的 分析胸腔镜手术切除肺磨玻璃结节(GGO)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手术切除的16例肺GGO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病理特点及手术切除方式及范围.结果 16例患者术后病理呈恶性病变者14例(浸润性腺癌11例,微浸润腺癌1例,原位腺癌1例,转移性腺癌1例),炎性病变2例.手术方式:楔形切除3例,肺叶切除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9例,肺段切除和选择性淋巴结采样4例.所有患者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肺GGO恶性病变比例高,早期行胸腔镜微创手术效果较好.
-
肺段切除术对比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Meta分析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肺段切除与肺楔形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这6个数据库,检索时间为每个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8月,收集有关肺段切除术和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菲小细胞肺癌的随机临床研究和非随机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进行研究,总患者数为1 830例.其中行肺段切术患者1 010例,行肺楔形切除术患者820例.Meta分析显示,肺段切除术手术时间(WMD 12.25,95% CI 8.18 ~ 16.32,P<0.000 01)、患者的住院时间(WMD 1.31,95% CI0.79~ 1.84,P<0.000 01)长于肺楔形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OR 1.93,95%CI 1.39 ~2.68,P<0.0001)、术后肿瘤局部复发率(OR 0.23,95% CI0.15 ~0.37,P<0.000 01)低于肺楔形切除术患者.肺段切除术淋巴结清扫站数(WMD 4.09,95% CI 2.97~ 5.22,P<0.000 01)、患者5年生存率(OR 2.95,95% CI 2.05~ 4.25,P<0.000 01)优于肺楔形切除术.而两者的肿瘤远处转移率(OR0.73,95% CI0.38 ~ 1.39,P=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段切除术相对于肺楔形切除术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长.
-
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在肺部疾病应用的效果分析(附24例报告)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收治的肺部小结节和肺磨玻璃影(GGO)并接受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手术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47.8±54.2) min;术中平均出血(107.83±51.50) mL;术后平均住院(6.4±2.0)d;肺癌患者平均清扫淋巴结(8.5±2.5)枚,淋巴结站数(5.2±1.0)站.全组无出血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是更为微创的手术方式,可应用于肺部小结节和肺磨玻璃影(GGO)的治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