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压力液压冲击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作者:何滔;郭赟;张永亮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不同液压冲击损伤下形态学改变.方法 根据Scott's细胞液压冲击损伤原理,建立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液压冲击损伤模型.原代培养SD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0.05 MPa、0.10 MPa、0.20 MPa、0.40 MPa、0.60 MPa冲击压力组(n=8),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培养上清LDH含量变化.结果 星形胶质细胞平均坏死率随着压力增高而显著增高,当压力达到0.6 MPa时,细胞的平均坏死率达到51.11%.0.20 MPa组培养上清LDH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升高显著,当压力达到0.40 MPa以上时培养上清LDH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反而成下降趋势.结论 0.20 MPa液压冲击压力比较适合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性研究.

  • 急性脊髓损伤后运动诱发电位与MRI表现相关性研究

    作者:贾宁阳;王晨光;肖湘生;包明波

    目的:研究实验性脊髓急性创伤后动态MR表现和运动诱发电位评分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23只家兔建立脊髓液压损伤模型,其中对照组5只,脊髓按不同损伤程度分A、B两组,各9只,于伤后24h、72h、7d行MRI与运动诱发电位评分.结果:脊髓损伤A组创后24h出现高低混杂信号,MEP未引出且随时间延长未见恢复;72h出现血肿信号特征,7d创区大部分坏死信号,其功能未见恢复.损伤B组24h见点状水肿信号,MEP潜伏期明显延长,72h~7d范围扩大,MEP表现出脊髓功能部分恢复.结论:脊髓功能的MEP评判准确地提供了量化标准.高场MRI发现72h表现出脊髓血肿的信号提示脊髓功能缺失严重,而72h的点状高信号提示脊髓不完全损伤,并可有恢复.

  • 急性实验性脊髓损伤的TSE序列优化

    作者:贾宁阳;王俭;肖湘生;王晨光;李惠民

    目的:探讨MRI不同序列对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中的病变显示价值.方法:对12只中国家兔建立脊髓液压损伤模型,伤后72h内行MRI扫描,分析比较 自旋回波、小角度翻转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于创区脊髓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脊髓损伤后于创区脊髓MR表现呈高低信号混杂、结构紊乱.其中快速自旋回波的T 2 WI对于创区脊髓显示的准确率(90%)及创区脊髓信号强度差值(372±22.68)均高于其他 几种序列(P《0.01).结论:快速自旋回波的T2WI序列矢状面可显示创区脊髓不同信号表现,横断面可显示创区中心结构混杂.

  • 高原环境下大鼠液压脑损伤后微循环的改变及vWF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建;刘绍明

    目的:研究高原环境下大鼠液压脑损伤后微循环的改变及vWF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100只,以侧位液压冲击法建立平原和高原环境下大鼠脑损伤模型,应用光镜、墨汁灌注、ELISA方法,观察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脑微血管变化及vWF表达.结果:高原组外伤后脑水肿较平原组出现时间早,且同一时相有差异,高原组毛细血管损伤更严重.血清中vWF含量均明显增加,24 h达顶峰.结论:高原环境下可加重颅脑损伤后微循环的破坏,引起早期脑缺氧、缺血.

  • 大鼠颅脑液压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继超;刘绍明;杨江河

    目的:制作稳定的液压性颅脑损伤动物模型,重点探讨液压损伤装置制作方法,为进一步研究颅脑外伤提供基础.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损伤组3组,对照组1组分别给予不同打击造成轻中重颅脑液压打击伤并观察生命体征及病理学变化.结果:损伤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病理改变,造成的损伤稳定.结论:制作的液压损伤装置可以复制出大鼠分级液压打击脑损伤,模型冲击力定量准确,重复性好.

  • 单纯性肺挫伤液压模型的建立

    作者:潘铁文;徐志飞;周建华

    建立单纯急性创伤性肺挫伤动物模型.比较直接撞击与不同条件液压传导撞击对兔胸壁及肺损伤的不同程度.认为,直接撞击可造成兔广泛性肋骨骨折、血气胸、及其他脏器损伤;而液压损伤装置只造成兔单纯性肺挫伤.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