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光子显微镜在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文豪;李建军;杨德刚;杨明亮;杜良杰;高峰;刘长彬;李大鹏;胡安明

    双光子显微镜结合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激发技术.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具有光损伤小、漂白区域小、穿透能力强、高分辨率、荧光收集率高、图像对比度高、可实现暗场成像、适合多标记复合测量等多种特点,可应用于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在肿瘤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研究、药物筛选与评价、活体脊髓损伤成像等领域研究中有广泛应用.

  • 双光子显微镜在肾脏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洪权;张煜欣;李清刚;陈香美

    双光子显微成像技术是近年来应用于生物医药研究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该技术给我们在观察活细胞或活体组织中的生命现象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该文就这一技术在肾脏病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做了较详尽的介绍。

  • 应用双光子显微镜观察自体成纤维细胞填充效果

    作者:熊舒原;曹宁;察鹏飞;卓双木;陈建新

    目的 通过双光子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皮内注射移植后的长期存活情况,了解胶原纤维等基质成分的变化.方法 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慢病毒液转染成功的成纤维细胞注射到小鼠皮内,分别于注射1、2个月后取材,行连续冰冻切片,双光子显微镜观察,对胶原的分布面积和真皮厚度做图像分析,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双光子显微镜对注射移植细胞及胶原清晰成像,注射1个月时,胶原分布面积及真皮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胶原分布面积及真皮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成纤维细胞注射移植到小鼠皮内可以长期存活,能够分泌胶原并增加真皮厚度,为临床上应用自体真皮成纤维细胞进行软组织填充注射治疗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 破骨前体细胞在骨吸收中的作用和双光子显微镜活体观察破骨前体细胞的研究

    作者:谢雍;张里程;吕厚辰;尹鹏滨;张立海;唐佩福

    近年来在骨质疏松和骨折愈合机制研究中,破骨细胞和破骨前体细胞在骨吸收中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未来药物治疗骨质疏松乃至其他骨质破坏疾病的关键策略和重要靶点.本文综述了趋化因子-1通路(CX3CL1-CX3CR1pathway)和1-磷酸鞘氨醇信号(S1P signal)及其受体在破骨细胞和破骨前体细胞间调控作用的新研究进展.同时还对近文献中出现的使用双光子显微镜活体观察破骨细胞和破骨前体细胞的方法进行了介绍,该方法被认为开启了骨科研究领域的新时代.

  • 双光子显微镜检测活体小鼠脑内微循环技术的建立

    作者:刘双双;黄继云;肖桂凤;尹伟;林赵肖楠;卢应梅

    目的:利用正置双光子显微镜系统和荧光探针标记技术,观察活体小鼠脑内血管的三维立体分布,建立测量单根毛细血管血流速度的新方法.方法:麻醉小鼠,制作活体小鼠颅骨开窗样本,尾静脉注射血浆标记物Texas-Red dextran,利用双光子显微镜z序列扫描检测脑内微循环系统的三维分布;利用线扫描测量毛细血管的血流速度.结果:通过双光子显微镜可以探测到脑内500 μm处的血管分布和走向,图像清晰且信噪比高;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红细胞的运动距离测得毛细血管(直径≤6μm)的血流速度为(0.59±0.12) mm/s.结论:利用双光子显微镜观察脑内微循环系统技术平台初步建立,为基础研究和医药应用提供了在体实验依据.

  • 双光子显微镜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陈罗泉;王青青

    双光子显微镜是一种对活体组织进行荧光成像的新技术.它由于具有对细胞损伤小、成像深度大和可用于活细胞长时间观察等优点而逐渐被应用于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免疫学等研究领域.近些年来双光子显微镜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很广,主要是用于免疫细胞发育、分化、迁移和功能研究等方面.

  • 在淋巴循环中T细胞与DCs的相互作用

    作者:赵雪倩

    初始T细胞必须与免疫系统中专职抗原提呈功能的树突状细胞(DC)相互作用才表现出活性.很多研究者利用不能维持淋巴液和血液循环的离体淋巴结来分析T细胞和DC相互作用的动力学特征,因而研究结果各异.Ulrich von Andrian研究小组的研究者用双光子显微镜在体内观察麻醉小鼠完整的窝淋巴结中T细胞和DC间的相互作用,选择此处是因为能维持充足的血液和淋巴循环.实验表明T细胞迁移分3个不同的时相.

  • 小鼠角膜γδT细胞去除效率的双光子活体动态监测

    作者:刘素素;张红敏;柳慧;贺司宇;岳娟;王丽娅

    目的 比较抗体中和后角膜与耳部皮肤γδT细胞的去除效率,探寻一种能够活体动态监测角膜γδT细胞数量变化的替代方法.方法 应用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对抗体中和前后小鼠耳部皮肤γδT细胞数量进行监测,同时于抗体中和后6h、12 h、24 h对小鼠角膜进行取材染色,计数角膜中的γδT细胞,比较两者去除效率是否一致.结果 正常小鼠角膜的γδT细胞常分布于角膜缘上皮及浅基质层,上皮层的γδT细胞形态不规则,常伴有突起,基质层γδT细胞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数量为(27±4)个.抗体中和后,小鼠角膜γδT细胞数量逐渐减少,6h、12 h和24 h细胞数量均明显少于去除前(P =0.03、=0.00、0.00),去除效率分别为48%、78%、96%.正常小鼠耳部皮肤γδT细胞呈树突状,均匀分布于皮肤表皮层,细胞数量为(60±9)个,抗体中和后6h、12 h和24 h,耳部皮肤γδT细胞数量与去除前相比亦明显减少(P=0.00、0.00、0.00),去除效率分别为43%、72%、95%.结论 抗体中和后角膜与耳部皮肤yδT细胞数量均逐渐下降,两者去除效率随时间变化一致,监测小鼠耳部皮肤γδT细胞是动态监测角膜γδT细胞数量变化的理想替代方法.

  • 异丙基肾上腺素通过减少气道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振荡频率诱导气道舒张

    作者:白彦;Michael J Sanderson

    目的了解细胞内钙信号调节在气道平滑肌舒张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利用相差和双光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异丙基肾上腺素(ISO)对小鼠肺组织切片中气道平滑肌收缩状态和细胞内钙信号的作用.结果在乙酰甲胆碱(MCh)预收缩的气道中,ISO、Forskolin和8-Bromo-cAMP可诱发剂量依赖的气道舒张及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振荡频率的降低;钙离子振荡频率越低,气道舒张程度越大.结论 ISO诱导气道舒张与降低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振荡频率有关.细胞内钙离子振荡的频率调节可能是环磷酸腺苷(cAMP)通路刺激剂调控气道平滑肌舒缩的基本方式.

  • 双光子显微镜活体脊髓成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逸凌;刘星宇;季欣然;张立海;唐佩福

    目的 综述双光子显微镜(two-photon microscopy,TPM)活体脊髓成像领域的研究进展.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TPM对转基因小鼠脊髓轴突、小胶质细胞、钙离子活性进行活体成像的相关研究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应用TPM能在长时间内观察活体内脊髓损伤后轴突退变与再生、小胶质细胞聚集、钙离子的动态变化.结论 TPM对脊髓损伤后细胞水平的活体成像,为理解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