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 AD 发病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开发治疗方案。本文将简要介绍包括淀粉样前体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的代谢过程、胆固醇代谢异常、神经炎症和神经发生等领域的新发现,以及大脑淀粉样蛋白显像对 AD 早期诊断的意义。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前体蛋白(APP) β淀粉样蛋白(Aβ) 胆固醇 神经炎症 -
脑血管淀粉样变
脑血管淀粉样变(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一种颅内微血管病变,以淀粉样蛋白在大脑皮层小血管壁内及软脑膜沉积为主要病理特征,无其他全身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证据 [1],根据淀粉样蛋白的生物化学特征,脑血管淀粉样变可分为数种类型,临床上以β淀粉样蛋白(Aβ)类型的散发型脑血管淀粉样变在老年人及阿尔兹海默病患者中为普遍.其临床表现上以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进行性反复多灶性出血为主.本文就其散发型脑血管淀粉样变及其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各方面做简要阐述.
-
PKA介导的Aβ25-35对钾通道(快速失活钾电流)的抑制
目的 观察PKA在Aβ<,25-35>引起钾通道功能改变过程中的作用,阐明Aβ<,25-35>引起钾通道功能异常的机制.方法 酶解急性分离大鼠神经元;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电压依赖型钾电流.蛄果PKA激动剂8-brom-camp抑制I<,S>电流;PKA阻断剂H-89拮抗Aβ<,25-35>诱导的对I<,A>电流的抑制.结论PKA参与了Aβ<,25-35>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电流的抑制.
-
金属对SH-SY5Y细胞氧化应激及Aβ蛋白沉积影响
目的 探讨铜、铁、锌、铝金属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氧化应激及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影响,为预防老年性痴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不同剂量的铜、铁、锌、铝分别作用于SH-SY5Y细胞,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比色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酶联免疫(ELISA)试剂盒法测定细胞内Aβ1-42蛋白含量.结果 铜、铁、锌、铝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细胞活性,50、200、400 μmol/L CuSO4组SH-SY5Y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0.47%、74.81%、64.97%,1、2、4 mmol/L FeSO4、AlCl3组SH-SY5Y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3.08%、78.28%、56.10%和92.21%、85.30%、62.72%,50、100、200 μmol/L ZnSO4组SH-SY5Y细胞存活率分别为91.76%、76.51%、61.27%;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金属组SH-SY5Y细胞存活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铜、铁、锌、铝组SH-SY5Y细胞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明显下降,ROS水平和丙二醛、Aβ31-42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铜、铁、锌、铝可致神经细胞毒性作用和Aβ蛋白沉积,其机制可能与金属诱导细胞内ROS产生并导致氧化损伤有关.
关键词: 铜 铁 锌 铝 β淀粉样蛋白(Aβ)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 氧化损伤 -
去卵巢后痴呆大鼠模型β淀粉样蛋白及tau蛋白的变化及倍美力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去卵巢后痴呆大鼠模型海马CA1区β淀粉样蛋白(Aβ)及tau蛋白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及倍美力(Premain)对其的影响,探讨倍美力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穹窿海马伞切除术制备AD模型鼠,切除穹窿海马伞、双侧卵巢切除制备痴呆及雌激素缺乏复合模型鼠,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其行为学改变,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大鼠海马CA1区Aβ及tau蛋白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 倍美力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强,海马CA1区Aβ及tau蛋白阳性神经元的表达低于正常组及模型组.结论 倍美力有助于改善痴呆及雌激素缺乏复合模型鼠的学习及记忆能力.
关键词: 倍美力 老年性痴呆 β淀粉样蛋白(Aβ) Tau蛋白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β淀粉样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Aβ)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06 ~2017-02我院收治的42例拟行颅脑血肿清除术的HICH患者.根据发病到接受手术时间,将42例患者分为A组(<6h,20例)、B组(6~12 h,9例)、C组(12~24 h,6例)、D组(24~48 h,4例)和E组(>48 h,3例).以血肿周围组织为研究标本,以远离血肿脑组织为对照标本.分别予以HE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血清和血肿周围组织Aβ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标本比较,A、B、C、D、E组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均增多(P<0.05);与A组比较,B、C、D、E组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均增多(P<0.05),且随着HICH发病时间到接受手术时间的延长,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呈先增多后减少,以24~48 h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多;与A组比较,B、C、D、E组血清Aβ表达均升高(P<0.05),血肿周围组织Aβ阳性细胞个数均增多(P<0.05),且随着HICH发病时间到接受手术时间的延长,血清和血肿周围组织Aβ的表达呈先升高后下降,以12~24 h血清和血肿周围组织Aβ的表达高;与对照标本比较,A、B、C、D、E组血肿周围组织Aβ阳性细胞个数均增多(P< 0.05);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Aβ含量和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之间呈正相关(r =0.482,P=0.001),血肿周围组织Aβ阳性细胞个数和血肿周围组织凋亡细胞个数之间呈正相关(r =0.940,P<0.001).结论 HICH患者血肿周围组织中存在着大量凋亡细胞.HICH血清和血肿周围组织存在Aβ高表达.Aβ可能参与HICH血肿周围组织细胞凋亡.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HICH) β淀粉样蛋白(Aβ) 血肿周围组织 细胞凋亡 -
阿尔兹海默病(AD)小鼠脑内P-糖蛋白(P-gp)的表达与功能分析
目的 研究P糖蛋白(P glycoprotein,P-gp)在APP/PS1双转基因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脑中的表达与功能情况.方法 采用RT-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不同月龄的AD小鼠和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脑中P gp表达的差异;采用尾静脉注射罗丹明123 (Rhodamine 123,Rh123),HPLC检测脑及血清中Rh123的含量,计算脑血分配系数,分析不同月龄的AD小鼠和WT小鼠脑中P gp功能的差异.结果 3月龄时,AD小鼠脑内P-gp的表达与功能均明显低于WT小鼠;6月龄时,AD小鼠与WT小鼠无明显差异;9月龄时,AD小鼠脑内P-gp的表达与功能均明显高于WT小鼠;12月龄时,AD小鼠脑内P-gp的表达高于WT小鼠,功能却低于WT小鼠.结论 AD小鼠脑内P-gp的表达与功能与WT小鼠明显不同,并随月龄而变化.
-
针对BACE1治疗Alzheimer's病的进展
AD患者脑中BACE1活性升高,导致Aβ生成增多.BACE1被证实是脑中主要的β-分泌酶,是Aβ形成的关键限速酶.BACE1抑制剂、BACE1基因敲除、BACE1siRNA治疗、UPP调节剂可减少BACE1的表达或抑制其活性,降低Aβ水平.即使AD晚期阶段患者,针对BACE1治疗仍可能取得一定疗效.抑制BACE1表达、降低其活性或干扰其功能已经成为治疗AD的主要靶点.本文主要分别对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益肾调督”针灸法对AD大鼠血清Aβ及海马APP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加灸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及针加灸治疗组.大鼠海马注射Aβ1-42复制AD模型,在百会和肾俞(双)进行针刺加灸,用ELASA法检测血清Aβ水平,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APP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血清Aβ浓度,海马APP的表达比正常组、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5),针加灸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显著降低血清Aβ及海马APP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益肾调督”针加灸法可能通过减少或抑制AD大鼠血清内Aβ水平,降低大鼠海马CA1区APP的表达,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进程,对AD起着有效的防治作用.
-
18F标记苯乙烯基氮杂环化合物的制备
为制备[18 F]Florbetapir、18 F-SPy5、18 F-SPm2和18 F-SPm5,以[18 F]Florbetapir放化合成过程为代表,对甲苯磺酰氧基(OTs)为离去基团,通过亲和取代反应进行18 F标记,考察前体化合物溶液的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标记率的影响,确定优化条件,在此条件下对其他苯乙烯基氮杂环化合物进行18 F标记,脱除叔丁氧羰基(Boc)保护,放化合成[18 F]Florbetapir、18 F-SPy5、18 F-SPm2和18 F-SPm5,产物均经C18柱分离和半制备HPLC纯化,并进行质量检验,考察基本理化性质、放化纯度、化学纯度和比活度.结果表明,18 F标记优化条件为前体溶液浓度1 g/L,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0 min,该条件下制备得到[18 F]Florbetapir、18 F-SPy5、18 F-SPm2和18 F-SPm5制剂溶液,均无色澄清透明,pH为7~8,放化纯度均>99%,化学纯度均>98%,比活度均为1.09×107~5.11×107 MBq/g.表明亲和取代反应是18 F标记的有效方法,在选择的条件下能够制备[18 F]Florbetapir、18 F-SPy5、18 F-SPm2和18 F-SPm5,产物的各项质量指标满足实验研究需要,相关放化合成工艺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