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造影在确认带隧道和涤纶套的导管尖端的位置的应用

    作者:赵现伟;王志芳;杨亚东;张玲;谢斌;李益明

    目的 探讨超声和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技术在确认带隧道和涤纶套的导管(tunneled cuffed catheter,TCC)尖端的位置的作用.方法 对45例透析患者根据传统体表定位法和Seldinger法,在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置入TCC导管.术后常规超声剑突下心腔四切面直接观察导管尖端位置.对于不能确认管尖位置的则进行导管内CEUS再次确认.对于导管尖端未达目标位置,即时调整导管尖端至目标位置.术毕行胸片检查作对比. 结果 常规超声导管尖端识别率77.8%(35/45例),剩余10例行CEUS,识别率提高至100%.导管尖端一次性到达目标位置比率(62.2%),剩余需要重新调整管尖位置. 结论 超声或CEUS可实时确定导管尖端位置,从而达到精确放置TCC导管的效果.本法具有安全、快速、准确、方便和无辐射等优点,值得推广.

  • 阿米卡星封管在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涤纶套导管中的应用

    作者:覃丹平;钟小仕;陈文璇;何筱娴;胡建广;郑媛媛

    目的 研究硫酸阿米卡星混合法安明封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带隧道、涤纶套导管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试验组予硫酸阿米卡星混合法安明封管,对照组使用法安明封管.均为20例,观察2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血泵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 t/V)、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hs,hs-CRP)、血红蛋白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 试验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40例)患者(导管相关菌血症x2=4.097,P=0.043;导管功能不良:x2=11.841,P=0.001;导管血栓形成:x2=7.978,P=0.005).试验组(15例)血泵流量(t=-4.233,P=0.000)、Kt/V(t=-8.552,P=0.000)、hs-CRP(t=8.228,P=0.000)及血红蛋白(t=-2.331,P=0.031)较试验前都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血泵流量:t=4.121,P=0.001;Kt/V: t=3.716,P=0.001;hs-CRP:t=-6.415,P=0.000;血红蛋白:t=3.139,P=0.005]. 结论 硫酸阿米卡星混合法安明封管能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透析充分性,安全性良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