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远红外线照射疗法对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
目的 评价远红外线照射疗法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新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方法 选择于我院就诊并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患者80名,随机进入对照组、治疗组.由同一名术者选用相同的术式完成动静脉内瘘成形手术,术后治疗组给予远红外线照射,对照组不进行远红外线照射,两组患者于术后第1,2,3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测定流出静脉内径及血流量,并于3个月时应用生理成熟内瘘穿刺进行血液透析,观察透析泵控血流量,出现穿刺损伤情况,评价两组患者内瘘生理成熟及临床成熟率.结果 共80名患者入组,其中治疗组39名,对照组38名患者完成观察,治疗组第2,3个月内瘘直径分别为0.45±0.12mm,0.47±0.llmm,高于对照组内径0.42±0.11ml/min,0.43±0.19ml/min(P=0.040,P =0.030);治疗组第2,3个月时内瘘血流量分别为525.4±175.8,574.2±204.3,高于对照组487.8±187.4ml/min,523.2±238.2ml/min,(P=0.000,P=0.010);治疗组3个月时生理成熟率高于对照组(97.4%比89.5%;P=0.040),临床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4.9%比84.2%;P=0.040).结论 远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促进内瘘成熟.
-
温和艾灸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温和艾灸法联合远红外线照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的效果.方法 取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血液透析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2016年4月至6月进行内瘘常规护理,7~9月使用远红外线照射治疗;10 ~ 12月采用温和艾灸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收集动静脉内瘘血管并发症(红肿、硬结)的发生情况及其消散时间、血流量及透析充分性等指标进行分析,观察不同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 不同时期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例次逐渐下降(3个月期间红肿发生例次分别为48、35和16例次,硬结分别为42、28和8例次),联合治疗期发生率低(P<0.001);当出现红肿及硬结时采取不同护理方法后,消散的时间也不同,联合治疗期短(P< 0.001).血流量平均增长(18.54±1.69)ml/min,透析充分性KT/V和URR也有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和艾灸法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护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能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加快局部硬结、红肿消散吸收,增加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及透析充分性,并且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百多邦换药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在透析导管隧道感染难愈创面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百多邦换药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在透析导管隧道感染难愈创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34例长期透析导管隧道感染形成难愈创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观察组17例,对照组加强感染创面换药及导管封管;观察组在每次换药时应用百多邦软膏涂抹感染创面,并配合远红外线局部照射,观察两组患者创面结痂时间、肉芽长出时间、完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相应治疗3周疗效.结果 观察组难愈创面结痂时间、肉芽长出时间及完全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换药次数和透析期间发热次数较对照组少,组间各项对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治疗3周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百多邦换药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可促进透析导管隧道感染所致难愈创面的愈合,延长透析生命线寿命,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远红外线照射对患者动静脉内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照射对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疗效。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不进行远红外线照射治疗,2组患者于第0、6、12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测定出血管内径、壁厚、血流量,并比较2组并发症(内瘘血流不畅、血栓栓塞及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内径、壁厚、血流量情况均逐好转,且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4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线照射可改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
康妇消炎栓配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康妇消炎栓配合远红外线照射应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中选择18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60例.其中,A组的治疗方案为康妇消炎栓配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B组的治疗方案为单纯采用康妇消炎栓治疗,C组的治疗方案为单纯采用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分析3组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A、B、C组在治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更高,症候积分减少效果更优(P<0.05);治疗后,与B、C两组相比,A组的总有效率更高,症候积分更低(P<0.05);治疗后,B、C两组总有效率、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康妇消炎栓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远红外线照射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并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78例重症药疹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重症药疹的护理要点和方法.方法 停用一切可疑药物,促进体内药物排泄,足够的营养供给,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创造相对的无菌环境进行暴露疗法、雷夫奴尔湿敷、远红外线照射以及对皮肤黏膜眼部、口腔、心理等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结果 76例痊愈出院,2例自动出院.结论 重症药疹患者早期、足量应用大剂量激素和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其发热消退时间、黏膜糜烂愈合时间、躯干四肢皮疹治愈时间、肝肾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治愈率和降低了死亡率,对患者早日康复至关重要.
-
炉甘石薄荷脑洗剂外涂加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新生儿红臀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观察炉甘石薄荷脑洗剂治疗新生儿红臀的疗效.方法 新生儿红臀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婴儿给予炉甘石薄荷脑洗剂涂抹,置远红外线辐射台中,充分照射;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外涂,置婴儿培养箱中.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84.2%高于对照组的57.9%,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炉甘石薄荷脑洗剂加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新生儿红臀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疗效快,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
扬刺疗法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笔者采用扬刺疗法配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45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小18岁,大65岁;病程短2天,长半年;颞下颌关节单侧发病者33例,双侧发病者12例.
-
远红外线照射辅助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远红外线照射辅助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中药热敷和牵引治疗,观察组采用对照组相同治疗措施,加每天远红外线照射一次,14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频度及颈痛评分(NPQ)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的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7d、14 d后VAS评分、疼痛频度及NPQ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d、14 d后VAS评分、疼痛频度及NPQ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线照射辅助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能较快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颈椎功能,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
应用远红外线照射法治疗动静脉内瘘血肿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远红外线照射法治疗动静脉内瘘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动静脉内瘘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采用远红外线照射法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采用硫酸镁湿敷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全部消退的时间为(2.3±0.6)d,对照组患者血肿完全消退的时间为(6.2±2.5)d,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意义。在24h内,观察组患者皮下血肿消退的速度快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疼痛完全消除的时间为(20.2±5.6),对照组患者疼痛完全消除的时间为(42.2±8.9),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动静脉内瘘血肿患者进行远红外线照射理疗可促进其机体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激活其细胞的活性,有效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与疼痛。在治疗动静脉内瘘血肿方面,此疗法具有经济安全、疗效确切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应用马铃薯外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马铃薯外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联合采用马铃薯外敷及远红外线照射疗法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23.33%),为显效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33.33%),为有效的患者有6例(占患者总数的20.0%),为无效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23.3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67%;在观察组3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治愈的患者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40.0%),为显效的患者有15例(占患者总数的50.0%),为有效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6.67%),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总数的3.33%),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马铃薯外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远红外线照射联合呋喃西林湿敷治疗产后会阴水肿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远红外线照射联合呋喃西林湿敷组与对照组治疗产后会阴侧切术后会阴水肿效果.方法:于2010年8月-2011年8月间,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爱婴区100例产妇采用远红外线照射联合呋喃西林湿敷法和常规硫酸镁湿敷法(对照组)治疗顺产妇会阴侧切术后会阴水肿的消退时间和疼痛进行比较.结果:对产妇会阴水肿消退时间的影响,远红外线照射联合呋喃西林湿敷试验组(29.3±7.4 h)显著低于对照组(50.8±19.4 h)(P<0.01);产妇侧切伤口会阴疼痛的影响,远红外线照射联合呋喃西林湿敷试验组(24.3±12.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2.2±17.9分)(P <0.05).结论:远红外线照射联合呋喃西林湿敷法消除会阴水肿和减轻会阴疼痛疗效可能优于单纯硫酸镁湿敷法.
-
针、药、远红外线照射治疗面瘫8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针刺、中药、远红外线照射观察面瘫的恢复.方法:经颅脑CT检查无脑梗塞、脑出血,确诊为急性面神经炎患者120例,随机纳入治疗和观察两组,分别进行针刺、中药、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和单纯中药治疗.其结果:针刺、中药、远红外线照射治疗组在面瘫恢复上明显优于单纯的中药治疗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中药、远红外线照射是面瘫恢复的良好途径.
-
远红外线照射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流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远红外线照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理想的尿毒症患者7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非热康谱”TY-102F远红外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握拳与放松、内瘘局部热敷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瘘血流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内瘘血流量观察组(245.43±10.94)ml/min、对照组(208.47±15.71)ml/min,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远红外线照射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
-
药物配合远红外线在小儿痒疹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小儿痒疹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痒疹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应用相同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光谱照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P<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药物配合远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小儿痒疹的临床疗效好,治疗依从性高,复发率低.
-
双料喉风散喷剂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反复发作的女性外阴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双料喉风散喷剂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反复发作的女性外阴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反复发作的女性外阴溃疡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以双料喉风散喷剂喷洒创面,喷洒面积超过溃疡面外缘0.5 cm左右,以创面表面均为药粉覆盖为度,厚约1 mm;然后以远红外线照射外阴部,30 min/次。对照组仅外敷祛腐生肌散或红霉素软膏。两组上述治疗均2次/天,疗程均为14天。记录两组症状改善时间,比较两组疗效;随访6~12个月,统计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瘙痒、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1.8±0.2)、(3.7±1.4)d(P<0.05),溃疡愈合时间分别为(6.3±2.9)、(10.9±4.2)d(P<0.05),治愈率分别为78.05%、36.59%(P<0.05)。两组均随访6~12个月,平均8.9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9.38%、对照组为53.33%(P<0.05)。结论双料喉风散喷剂联合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反复发作的女性外阴溃疡效果好,疗程短,复发率低。
-
远红外线照射法在2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远红外线照射法在动静脉内瘘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58例经临床和实验室等检查确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观察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远红外线照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1个月后透析静脉压、血流量分别优于对照组(均P<0.05);在内瘘闭塞和渗血方面,观察组内瘘闭塞和渗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使用远红外线照射护理简单、安全,可以提高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远红外线照射及吸水敷料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远红外线照射及吸水敷料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 ~2017年6月在本院肾内科血透室60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术后24h均规律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治疗期间,实验组给予远红外线照射导管出口周围皮肤2次,透析结束后给予常规换药并采用吸水敷料覆盖导管出口;对照组不给予远红外线照射导管出口周围皮肤,透析结束后给予常规换药并应用普通无菌纱布覆盖导管出口,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导管出口相关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导管出口感染率、导管出口渗血、渗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伤口愈合平均时间为(8.02±1.3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14±1.10)d(P<0.05);疼痛持续时间(3.12±1.70)d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64±1.20)d(P<0.05).结论 置管术后导管出口周围皮肤采用远红外线照射及吸水敷料覆盖能明显降低导管出口感染率,减少渗血、渗液的发生,并且缩短导管伤口愈合时间及患者疼痛持续时间.
-
远红外线照射加皮维碘外涂在血透长期留置管隧道红肿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析远红外线照射加皮维碘外涂在血透长期留置管隧道红肿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血透中心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维持性血透长期留置管发生隧道红肿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分泌物细菌培养均为无菌及真菌生长,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在透析时采用葡泰牌2%葡萄糖酸氯己定醇皮肤消毒液进行隧道口湿敷,透析结束后用无菌纱块外敷,每周3次;观察组患者在透析时采用TY-102型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仪强功率照射隧道口40 min,透析结束后采用皮维碘乳膏外涂隧道口后贴无菌敷料,每周3次.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72 h后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1.3%,观察组患者隧道红肿消退时间、局部分泌物干燥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红外线照射加皮维碘外涂在血透长期留置管隧道红肿患者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大幅缩短隧道红肿消退与局部分泌物干燥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创面愈合,值得应用推广.
-
远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草药精油凝胶外涂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远红外线照射联合中草药精油凝胶外涂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规律透析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透析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远红外线照射结合中草药精油凝胶外涂治疗,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加强干预.观察2组治疗3个月后内瘘血管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流量不足、血管塌陷、血管杂音弱、血管弹性较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应用远红外线照射结合中草药精油凝胶外涂治疗有利于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保护动静脉内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