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检查诊断小儿肠梗阻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分析

    作者:方慧

    目的 探讨小儿肠梗阻治诊断过程中超声检查方式的作用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门诊与急诊收治的小儿腹痛患者与不明原因哭闹的幼儿52例,分别行超声检查与X射线检查,对比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52例患儿行超声检查后确诊为术后粘连所致肠梗阻的21例,肠套叠12例,胰腺炎8例,肠扭转5例,小肠梗阻6例.手术治疗9例,药物保守治疗37例,物理方法治疗6例.超声诊断在定性诊断、定位诊断、病因分析相比x射线诊断的检出率均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小儿肠梗阻诊断过程中超声检查相比X射线具有定性、定位与病因诊断的优越性,而且无明显痛觉与副作用,应作为肠梗阻诊断的主要方式.

  • 小儿肠梗阻致中毒性脑病临床探讨

    作者:师丙帅;曹亚伟;王春花

    从1985年8月~2004年2月共收治小儿肠梗阻297例,其中致中毒性脑病19例,占6.4%,治愈18例,治愈率90.5%,现总结报告如下:

  • 超声诊断应用于小儿肠梗阻的诊疗体会

    作者:朱峰

    目的:分析研究在小儿肠梗阻诊疗中,超声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66例腹痛及不明原因哭闹不止的患儿,对其实行超声及X射线诊断,对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各方面进行分析,超声诊断的检出率均高于X射线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肠梗阻诊断中,超声诊断能够对X射线的诊断缺陷进行弥补完善,可以作为主要的肠梗诊断方式。

  • 小儿肠梗阻中DR技术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俊新;王振宇

    目的:分析小儿肠梗阻诊断中DR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小儿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DR技术进行诊断,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其准确率。结果:本组研究对象38例患儿中,采用DR检查确诊55例,比较病理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4.83%。结论:在小儿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中,DR技术可获得较高的准确率,且无痛苦,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中药在小儿肠梗阻手术后应用的体会

    作者:周岩;李向明;谭士勇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在小儿肠梗阻术后的作用。方法临床观察48例小儿肠梗阻术后采用中药辅助治疗的效果,并与48例术后未采用中药辅助治疗相对照。结果患儿提早排气排便,顺利治愈出院,术后随访至今无再次梗阻。结论在手术治疗小儿肠梗阻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辅助治疗,预防肠梗阻的再次发生在临床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去推广。

  • 超声在小儿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张宝新

    目的 探讨超声在小儿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宝坻区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应用超声检查因急性腹痛入院的75例小儿患者,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检查,收集并记录患者的资料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无论是定位还是病因分析,超声在小儿肠梗阻的诊断均优于X线检查.超声检查定性,定位诊断,病因分析阳性率均高于X射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对于小儿肠梗阻诊断优于X线,且方便经济.

    关键词: 超声 小儿肠梗阻 X线
  • 综合性护理用于小儿肠梗阻术后效果观察

    作者:郭亚利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用于小儿肠梗阻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儿122例,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患儿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4.75%)明显低于对照组(31.15%),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用于小儿肠梗阻术后,可减轻患儿焦虑等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从而有助于减少医疗纠纷.

  • 小儿肠梗阻的液体疗法

    作者:刘秀珍;于洪

    小儿肠梗阻以肠套叠、腹外疝、肠扭转、肠道蛔虫和粘连性为多,发生肠梗阻后,随病情发展可出现脱水、血容量减少和血液浓缩,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 小儿肠梗阻超声和X 线早期诊断临床观察

    作者:林静;李冰

    目的:观察超声和X线用于小儿肠梗阻早期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肠梗阻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和X线进行检查诊断,比较诊断结果。结果:超声定性诊断、定位诊断、病因诊断率分别为91.11%、84.44%、83.33%,X线诊断率分别为90.00%、76.67%、73.33%。结论: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和不足,临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选择。

  • X线下空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夏德新;王光明;李德春;燕敦华

    目的:探讨X线下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肠套叠患儿经空气灌肠诊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58例小儿肠套叠中,一次复位成功40例,二次复位成功12例,总体灌肠复位成功率89%,病程<24 h、24~48 h、>48 h者整复率分别为96%、72%和50%.结论:空气灌肠是诊治小儿肠套叠有效的方法之一,应为非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首选,它一方面避免了手术痛苦,另一方面具有快捷、安全、价廉、清洁、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

  • 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梗阻中的临床护理研究

    作者:万四红;孙瑛;刘琴

    目的 探讨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梗阻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接受肠梗阻手术治疗的168例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4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复苏时间、肛门排便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腹胀、腹痛和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平均复苏时间[(21±1.4)min]、肛门排便排气时间[(3.3±1.2)h]及住院时间[(15.0±1.5)h]明显短于对照组[(37±1.7)min、(7.4±1.5)h、(23.0±1.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腹痛(1.19%)、腹胀(0)和呕吐(0)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33%、7.14%、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梗阻中能够明显降低患儿的术后复苏时间、肛门排便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减轻患儿的腹胀、腹痛和呕吐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患儿及其家属的认可和支持,其临床护理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 96例肠梗阻术后护理及效果分析

    作者:贺丽;徐宏宇;万四红

    目的 探讨小儿肠梗阻术后护理方法及其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进行手术治疗的96例小儿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实验组患儿加强标准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术后护理过程中恢复情况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实验组切口感染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17%)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小儿肠梗阻术后护理情况及效果分析发现,采取加强标准化护理的实验组比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显著降低了切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整个诊疗过程的满意度,对临床护理有很大借鉴意义.

  • 可控吸痰管在小儿肠梗阻回流洗肠中的应用

    作者:李巧玲;郭小华;郑志珊

    目的:探讨可控吸痰管在小儿肠梗阻回流洗肠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3月小儿肠梗阻患儿35例,严格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灌肠装置行回流洗肠,试验组则采用可控硅胶吸痰管为材料构成的三通装置行回流洗肠,比较两组患儿回流洗肠前后的腹胀情况(根据腹围变化)、操作后床单位的整洁度、操作所用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洗肠前后腹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回流洗肠时间、床单位整洁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肠梗阻采用可控吸痰管回流洗肠不仅可减少护士工作时间,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还能准确地记录出入量,观察通畅情况及大便性质,适合临床推广.

  • 215例小儿肠梗阻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

    作者:张志伟;商树芹

    目的:探讨小儿肠梗阻围手术期的精细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以期为围术期护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处置的小儿粘连性肠梗阻患儿215例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110例)和对照组(105例)。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精细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及手术效果、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恢复表现--住院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及下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且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技术水平、护理水平、服务态度等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粘连性肠梗阻患儿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患儿的恢复水平,有效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减少费用支出,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89例小儿肠梗阻围术期的护理研究

    作者:彭霞;黄笑;李丹

    目的 研究小儿肠梗阻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儿89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等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小儿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作者:颜艳

    目的:讨论小儿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回顾我科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20例肠梗阻患儿,分析和总结护理经验,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结果:20例患儿均成功治愈出院,其中保守治疗17例,手术治疗3例.结论: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肠梗阻患儿的康复.

  • 小儿肠梗阻的腹部X线平片及CT诊断研究

    作者:魏公

    目的:探讨腹部X线平片和CT在小儿肠梗阻诊断中的差异。方法选取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小儿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病理情况将其平均分成2组,在术前24小时,对照组进行了腹部X线平片,观察组采用了腹部CT检查。结果腹部X线平片检查的准确率为66.67%(28/42);CT诊断的准确率为92.86%(39/42)。结论在小儿肠梗阻的诊断中,CT检查比X线平片更为有效.

  • 超声用于小儿肠梗阻早期检查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凯;晏晓敏

    目的 探讨超声用于小儿肠梗阻早期检查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入我院门诊与急诊进行诊治的不明原因哭闹或腹痛并终确诊为小儿肠梗阻疾病的患儿中选取120例,为患儿分别采用超声与X线诊断检查,比较两组患儿的诊断结果.结果在定性诊断方面,超声诊断与定位诊断的的检出率分为为91.7%与90%,结果 较为接近,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定位诊断与病因诊断方面,超声诊断更有优势,P<0.05.结论 小儿肠梗阻疾病的诊断中,与X线诊断相比,超声诊断在病因诊断和定位诊断上具有更好的效果.另外,临床应强调小儿肠梗阻疑似患儿准确诊断的早期性,尽早确定患病情况,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展开治疗.

  • 精细化护理在小儿肠梗阻手术后的应用

    作者:陈海燕

    目的分析小儿肠梗阻手术后精细化护理在临床护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接诊的66例小儿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儿为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3例,常规护理)、对照组(33例,精细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精细护理有助于降低粘连性肠梗阻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加速患儿早期进食及下床活动,其预后良好,值得使用.

  • 酚妥拉明佐治婴幼儿腹泻致小儿肠梗阻疗效观察

    作者:崇婷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佐治婴幼儿腹泻致小儿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腹泻致肠梗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患儿酚妥拉明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7.44%、患儿家长满意度97.44%、患儿住院时间(5.92±0.87)d;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82.05%、患儿家长满意度76.92%、患儿住院时间(12.34±1.61)d.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酚妥拉明者,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血压降低率为2.56%.结论:将酚妥拉明应用到婴幼儿腹泻致小儿肠梗阻的治疗中,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