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99Tcm-ECD SPECT显像潘生丁负荷试验评价痴呆病人脑血管储备功能初步研究

    作者:张凯军;张永学;安锐;梅元武;黄代娟

    目的探讨和评价潘生丁试验99Tcm-ECD rCBF显像在痴呆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首先行基础状态rCBF显像,在36~48小时之后行潘生丁介入后显像.对重建的影像进行肉眼和定量分析.Alzheimer痴呆(AD)组和血管性痴呆(VD)组分别为36例和66例,正常对照组18例.结果 VD和AD组显示双侧颞叶和/或顶叶血流低灌注病灶的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血流灌注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脑血管储备功能损害(或丧失)和保留的发生率亦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潘生丁介入rCBF显像定量分析可以避免肉眼分析的人为影响因素;它在AD和VD的病人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99Tcm-ECD SPECT非侵入性的定量测定平均CBFl和rCBF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张凯军;张永学;安锐;高再荣;曹国祥;黄代娟

    目的定量评价大脑及局部的平均脑血流量,应用99Tcm-半双胱乙酯显像寻求建立一种非侵入性、便于临床应用的定量方法.方法首先获得脑血流灌注指数(BPI),再据经验方程获得大脑半球及局部脑血流量,并进行重复性研究.总计分析了正常对照组20例,脑血管病组27例;并且将正常对照组的脑血流量与文献报道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本方法重复性好.正常对照组和脑血管病组BPI值存在明显差异性(P<0.01),而脑血流量亦存在明显差异性(P<0.01).正常对照组大脑半球的脑血流量与文献报道的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此种定量方法,简便易行,临床上易于推广应用.

  • 后McMath时代放射性核素显像对脑死亡的评估

    作者:Lionel S. Zuckier;周维燕;姜东朗

    宣布死亡是一项关乎社会、法律和伦理的重要决定.新的"脑死亡"概念在50年前就已采用,但部分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家属对其诊断的理解仍存在巨大偏差.Jahi McMath的不幸案例被大肆报道,代表了在脑死亡判定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该文概括了脑死亡概念的发展历史及核医学检查作为辅助或确证试验的进展,强调了新的临床、影像学实践指南和目前放射性核素显像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临床研究和放射性核素显像研究的局限性.后,还探讨了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是否能在通过提高脑死亡判定准确性和促进与患者家属的良好沟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全面性发作癫痫患者间歇期SPECT显像

    作者:游金辉;吴晓华;罗运正;孙秀华;李素平

    本研究对58例全面性发作癫痫患者进行了间歇期SPECT显像,探讨了该类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影像特点.静脉注射99Tcm-ECD 30-40min后进行SPECT显像,以2个以上的断面出现异常放射性药物分布区为阳性病灶.49/58例全面性发作癫痫患者间歇期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4.5%,其中46例表现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49例阳性检出者中2个以上病灶并存者32例,单个病灶者17例,共检出病灶114个.114个病灶中有52个病灶为某一叶的双侧对称性改变,占45.6%;62个病灶为单侧或双侧非对称性改变,占54.4%.额叶、颞叶、枕叶、顶叶和基底神经核的病灶数分别占50.8%、26.3%、16.7%、5.3%和0.9%.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间歇期脑血流灌注显像大多表现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其病灶具有双侧对称性、多灶性或广泛性的特点,且额叶的病灶数明显高于其它各叶.

  • 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间歇期SPECT显像

    作者:游金辉;吴晓华;罗运正;孙秀华;李素平

    目的本研究对18例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进行了间歇期SPECT显像,探讨了该类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影像特点.静脉注射99Tcm-ECD30-40min后进行SPECT显像,以2个以上的断面出现异常放射性药物分布区为阳性病灶.14/18例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间歇期脑血流灌注显像结果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77.8%,其中13例表现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14例阳性检出者中双侧病变者7例,单侧病变者7例,各占50%.14例阳性检出者共检出病灶33个,其中18个病灶为某一叶的双侧对称性改变,占54.5%;15个病灶为单侧病变,占45.5%.双侧病变者中额叶病灶数多,单侧病变者中颞叶和枕叶病灶占多数.本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间歇期脑血流灌注显像大多表现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改变,具有多部位、多病灶特点.

  • 99Tcm-ECD SPECT无创性脑血流量测定

    作者:杨仪;刘增礼;唐军;田金玲;陆文栋

    建立了一种使用99Tcm-ECD 为显像剂,SPECT为显像装置,不抽血定量测定局部脑血流的方法.两个不同年龄组正常志愿者共20例,通过静脉弹丸式注射99Tcm-ECD,利用动态显像和感兴趣区勾画技术获取大脑半球及主动脉弓的时间放射性曲线,同时对曲线进行死时间校正,结合图形分析方法确立脑血流灌注率(Ku),大脑半球的灌注指数(BPI)获得平均脑血流量(mCBF).结果显示:20例正常人的脑血流值分别为53.81±5.27 mL(100 g)-1·min-1(5~16岁),47.19±4.99 mL(100 g)-1·min-1(22~32岁),不同年龄组间有显著差异.本测定方法具有无创性,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等特点,在临床上便于广泛开展,有一定应用价值.

    关键词: 99Tcm-ECD SPECT 脑血流
  • EDTA交换法制备脑灌注显像剂99Tcm-ECD--反应条件研究

    作者:贾少微;朱霖

    用脂溶性分数和放射化学纯度两项指标,系统地观察了以EDTA作为交换配体(转移合剂)时,制备脑灌注显像剂99Tcm-ECD制剂的反应条件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用EDTA交换法标记99Tcm-ECD时,放射性浓度对标记影响不大,pH5~8范围宽,容易标记,EDTA用量为360μg和反应体积在2~6mL为宜;99Tcm-ECD在不同pH的溶液中可稳定保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