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位心包上隐窝CT表现与意义

    作者:孙红;李天文;惠萍;王新明

    目的 熟悉高位心包上隐窝的CT表现及其对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前瞻性对连续800例进行胸部螺旋CT检查的患者的CT图像进行观察,对明确或怀疑有高位心包上隐窝者进行1.25 mm薄层重建和多平面重建,经2名有经验的医师后确认,统计高位心包上隐窝的出现率,描述其表现并测量其大小.结果 ①19例后被确认为高位心包上隐窝,占2.4%.在横轴位上表现为右侧气管旁区圆形、卵圆形、半月形、三角形或铸型灌注状水样密度结构,冠、矢状位呈长条带状,上部盲端呈囊袋状,往下紧贴无名动脉和升主动脉且与常见部位心包上隐窝相连.②大小:横轴位,平均长径和短径分别为19 mm和14 mm;矢状位或冠状位长径平均56 mm.结论 CT薄层和多平面重建可更好地观察高位心包上隐窝,从而更有把握地与纵隔病变相鉴别.

  • 心包窦及心包隐窝的解剖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郭玮;黄海辉

    心包窦与心包隐窝在解剖学和影像学表现上变异较大,常误诊为淋巴结、主动脉瘤,甚至冠状动脉.现仅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心包窦及心包隐窝解剖学和影像学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心包窦 心包隐窝 CT MRI
  • 成人心包后上隐窝128层螺旋 CT 表现及临床意义

    作者:侯迎秋;张秋红

    目的:采用128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技术评价成年人心包后上隐窝的形状、大小、显示率及其影像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57例经128层螺旋CT进行胸部扫描的成年人病例,在横轴位图像上观察其形状,并测量横径的大值。结果:242例心包后上隐窝可显示,占94.16%。心包后上隐窝大致分为新月形、半圆形、三角形、线形、不规则形,分别为102例(42.15%)、41例(16.94%)、33例(13.64%)、17例(7.02%)、49例(20.25%)。男性心包后上隐窝横径为15.8±3.0mm,女性横径为13.7±3.2mm。结论:成年人心包后上隐窝在128层螺旋CT上绝大多数可显示,心包后上隐窝的横径大小的差异性与性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组间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形状与性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并应与邻近部位的正常解剖结构及病变相区别。

  • 心包窦、心包隐窝及心包间隙影像横断解剖

    作者:赵凤敏;陈文军;谢晓霞;苏保民

    目的 了解心包腔在心脏、大血管周围形成的诸窦、隐窝、间隙,分析其横断解剖位置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本文搜集50例正常纵隔结构CT扫描病例,采用西门子螺旋CT Somatom plus.结果 心包横窦显示率100%,心包斜窦显示率84%,心包前下窦显示率100%,心包上隐窝显示率(主动脉前隐窝82%、主动脉后隐窝68%),上腔静脉后隐窝显示率20%,左肺静脉隐窝显示率82%.结论 CT为横断扫描,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能清晰显示纵隔正常结构,从而分析心包诸窦、隐窝、心包间隙的横断解剖及其鉴别诊断.

  • 螺旋CT扫描在心包隐窝及心包窦检诊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中银;陈涛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在心包隐窝及心包窦检诊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诊断为心包隐窝及心包窦患者的CT扫描图像资料,采用西门子螺旋CT Emotion 16薄层扫描、增强扫描及多层面重建.结果 心包上隐窝36例均显示(其中主动脉前隐窝29例,主动脉后隐窝23例),心包横窦36例均显示,心包斜窦30例,心包前下窦36例均显示,上腔静脉后隐窝2例,左肺动脉隐窝9例,肺静脉隐窝30例.结论 螺旋CT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和增强扫描能直观、立体地显示心包隐窝、心包窦的形态学特征及与固有心包腔的关系,能有效与纵隔或心包内其他病变或结构相鉴别.

  • 心包隐窝(或窦)的影像学表现

    作者:刘甫庚;陈起航;潘继戌

    心包为一坚韧的纤维浆膜层,包裹在心脏及大血管根部外面,起着保护和防止它们过度扩张的作用.当脏层心包由心脏表面上升至大血管根部并折返至壁层心包时,完全包绕了升主动脉,覆盖了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的纵隔内部分,并部分覆盖了上腔静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