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探讨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应用

    作者:徐文彦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感染运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实验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50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恢复时间,治愈情况,计算有效率。结果接受治疗后有44例能够完全治愈,已不再需要用药和植皮手术,疗程用了2周;5例需进行换药处理,小部分伤口在进行简单的植皮手术后能痊愈;1例接受治疗无效需从新进行VSD再治疗。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总有效率高达98.0%,患者恢复时间短、痛苦少,故此项技术属一种治疗骨创伤感染值得推广的方法。

  • 骨折伴软组织创伤急诊术后应用VSD的观察及护理体会要求

    作者:蔡小花;冯彩珠

    目的:探讨骨折伴软组织创伤急诊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的观察和护理。方法150例骨折伴软组织创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方式进行清创治疗,实验组在急诊术后应用VSD,并加强观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创面感染率、换药频次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创面感染率、换药频次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伴软组织创伤急诊术后应用VSD ,同时加强观察护理,能让创面充分引流,让感染发生率降低,同时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体会

    作者:夏丽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全面完善的临床护理,总结其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3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出院后6个月~1年进行随访,无感染发生,骨性愈合时间6~11个月。结论 VSD 治疗过程中的全面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创面愈合,预防感染,临床可积极应用。

  • 负压封闭引流在四肢开放性创伤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作者:张贤贤;张微;韩杏花

    目的:负压封闭引流在四肢开放性创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6月就诊的四肢开放性创伤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方法,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VCD引流,观察两组患者四肢创伤感染例数及细菌分布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共有20份标本细菌培养阳性。两组在病原菌检出例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份标本中共计检出病原菌30株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情况上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用于四肢开放性创伤的引流能有效降低四肢创伤感染率,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效果良好。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护理分析

    作者:蓝庆娟

    目的 分析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 30例应用VSD治疗的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护理过程与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接受VSD治疗后,创面均缩小,肉芽组织新鲜,之后创面均痊愈.术后随访发现,1例患者1年后复发,植骨后愈合.其他29例术后随访,均无感染或骨髓炎复发的情况.结论 应用VSD治疗慢性骨髓炎时,结合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治疗效果.

  • 不同引流方式对预防SanderⅢ、Ⅳ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的临床对比分析

    作者:刘儒;邓光彪

    目的 探讨不同引流方式对预防SanderⅢ、Ⅳ型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跟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术后不同引流方式分为A组(负压封闭引流)和B组(橡皮条引流),每组54例.观察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切口引流量、切口疼痛感、切口肿胀程度、切口引流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换药次数及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切口引流时间长于B组,切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均少于B组,切口疼痛和肿胀程度及切口愈合程度均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B组(29.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引流方式对跟骨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预防作用存在差异,其中负压封闭式引流预防作用较佳,可作为临床上预防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的首选引流方式.

  • 负压封闭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后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林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我院外科接收手术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外科常规引流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程度、血常规及术后进食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应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后临床疗效好,使患者伤口愈合好,住院时间缩短。

  • 改良负压封闭引流联合中药化腐生肌法在慢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现周;张朝晖;马静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1]是加速创面愈合及创伤修复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我科专门从事创面修复的研究,自2008年以来运用改良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中药化腐生肌法治疗各种慢性溃疡、难愈性创面、褥疮及糖尿病足等近百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比单独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或中药化腐生肌法换药疗效明显提高.现将其介绍如下.

  • 应用VSD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丁飞;牟雪梅

    目的 探讨以VSD技术为基础,结合植骨、皮瓣等方式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利用VSD技术,结合植骨、皮瓣等方式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共16例,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35.4岁.术后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4~14个月).结果 其中13例痊愈,无复发;2例分别于术后27天及35天复发,病情较轻,再次应用VSD技术治疗后痊愈;1例于术后42天复发,病情较重,行大段骨切除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截骨延长.结论 对于轻、中度的慢性骨髓炎,应用VSD技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不同途径医用三氧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糖尿病足创面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鸿彬;程杰

    目的 评估不同途径医用三氧联合VSD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3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VSD+医用三氧基本自血疗法+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给予VSD+医用三氧水冲洗.治疗前行创面大体观察、检测创面细菌菌属数,记录VSD应用第1个疗程中引流管堵塞率,治疗7天后拆除VSD装置,观察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检测肉芽组织覆盖率、创面局部组织液氧分压、创面细菌菌属数,后期行Ⅱ期手术,计算Ⅱ期创面修复的成活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创面大体观察示:两组患者的创面在清创前均有坏死组织存在,无或少量肉芽组织,创缘炎症反应明显.治疗7天后,两组患者创面均出现新生肉芽组织,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坏死组织及脓胎少,肉芽组织红润、生长好,创缘炎症反应轻.②对照组和观察组引流管堵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1.43,P>0.05),肉芽组织覆盖率、创面局部组织液氧分压、创面细菌清除率和Ⅱ期创面修复的成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医用三氧直接作用于创面要比经血液循环作用于创面更加有效并大程度的减少医用三氧的不良反应.

  • 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及护理体会

    作者:任立娟

    目的 探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效果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6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将60例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创面缩小程度、二期缝合、植皮以及皮瓣修复分别为(1.6±1.3)次、(6.0±0.9)cm、(8.5±5.1)d,对照组患者的换药次数、创面缩小程度、二期缝合、植皮以及皮瓣修复分别为(8.3±4.0)次、(2.5±0.8)cm、(16.7±8.2)d.2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时,应首选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的护理体会

    作者:刘丽梅;杨元娇;刘健仪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骨创伤创面的护理体会.方法 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式引流,试验组给予负压封闭引流.观察两组引流效果.结果 试验组感染率、换药次数、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0)比13.1(6/46),χ 2=4.457,P<0.05;(3.1±0.7)次比(7.6±2.2)次,t=3.861,P<0.05;(5.3±1.6)分比(8.1±1.4)分,t=4.327,P<0.05;(17.3±3.2)d比(24.5±6.1)d,t=7.631,P<0.05;(23.4±4.7)d比(29.8±7.1)d,t=8.253,P<0.05).结论 VSD应用于骨科患者创面的愈合,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护理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有效负压环境、无菌环境和VSD的密封性,以保证治疗效果.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深度压疮感染中护理体会

    作者:吴金菊;玉静;覃在芳

    目的 回顾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深度压疮感染中护理体会,同时为患者提供负压和心理方面的护理.方法 选取60例深度压疮患者作为探究对象,通过随机分样的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消毒处理创面,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接受治疗.结果 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换药次数分别为(52.31±9.13)d(,6.17±1.73)分(,33.19±8.27)次,而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换药次数分别为:(31.25±3.36)d,(3.84±1.47)分,(6.14±3.8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应用到深度压疮感染中为患创设了逼真生理愈合环境,在压塔愈合中起关键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关注其中细节,保持有效负压,确保引流顺畅,对出现的各种病症及时处理,是获得成功治疗的关键.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

    作者:盛冬香;蒋松琴

    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于1956年由Oakley首先提出,是糖尿病(DM)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1972年Callerall再次明确其定义: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1].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群体也在逐渐扩大,甚至达糖尿病患者的49.5%.2008年1月(2011年9月,我科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7例,利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vainage,VSD)技术及二期闭合创面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在对该组病人实施护理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 应用负压封闭引流配合腓肠肌皮瓣移植治疗胫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徐魁伟;马秀峰;张晓志

    目的 研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配合腓肠肌皮瓣移植治疗胫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胫骨外露患者,将8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传统换药皮瓣移植术治疗(对照组),负压封闭引流配合腓肠肌皮瓣移植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胫骨外露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病症愈合时间、感染性皮瓣坏死发生率和愈合率.结果 观察组胫骨外露患者的疼痛持续时间、病症愈合时间、感染性皮瓣坏死发生率及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胫骨外露创面使用腓肠肌皮瓣移植与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的方法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适合临床应用.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患者骶尾部褥疮疗效分析

    作者:李世钢;姜健夫;胡轶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骶尾部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6例骶尾部褥疮患者行一期清创手术后放置负压封闭引流装置7~10 d,联合药物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 患者经负压封闭引流治疗2~3个周期后,5例患者创面愈合,12例患者创口肉芽生长良好,经中厚皮片植皮后愈合,剩余6例患者经臀部穿支皮瓣转移,创口一期愈合.结论 VSD是治疗骶尾部褥疮非常有效的方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褥疮
  • VSD联合外固定支架在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林庆培;谢道远;罗伟初;范清华;邹远兵;黄小军

    探讨VSD联合外固定支架用于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4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住院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治疗,观察组行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无创腔残留或植皮坏死,对照组32.5%残留创腔,7.0%创面植皮坏死;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6.5±1.1)月,较对照组的(12.1±2.3)月明显提前;骨折愈合率为100%,无畸形愈合或者骨不愈合,对照组17.4%骨畸形愈合,9.3%骨不愈合;观察组感染率为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疗效显著,可降低组织感染率及致残率,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痛苦,且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应用的护理观察

    作者:李艳华;崔爱琴;张俊娥

    目的 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严重污染创面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使用VSD材料对10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及严重污染创面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结果 3例病人持续负压引流5~7d,创面经植皮后再次进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后植皮全部成活,创面愈合,3例病人持续负压引流7~10d后,创面经植皮加带蒂皮瓣修复术刨面愈合,2例创面经植皮纱包加压包扎植皮成活治愈.结论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不仅具有引流通畅,不易堵塞管腔的优点,而且还能及时清除引流区渗出物和坏死组织,有利于改善局部微循环和促进组织水肿消退,负压下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同时抑制细菌的生长,并与周围环境隔离,减少外来感染的可能,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 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及护理体会

    作者:郝丽;牟旭娜

    目的 探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及护理体会.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该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并给予科学护理,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主要手术指标和主要手术指标以及肉芽生长满意度.手术指标包括换药次数、二期缝合修复时间、创面缩小范围;肉芽生长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结果 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二期缝合修复时间分别为(2.6±1.5)次、(7.6±1.4)d,显著低于对照组(11.4±1.7)次、(22.6±2.4)d,创面缩小范围(6.0±0.8)cm2明显大于对照组(2.7±1.0)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380、35.8854、17.2861,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肉芽生长满意度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069、17.9334,P<0.05).结论 给予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与科学护理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 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长期慢性溃疡创面的应用研究

    作者:严志;张良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长期慢性溃疡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96例老年长期慢性溃疡患者,按照信封法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治疗,即先清创、后换药;观察组采用皮瓣移植联合应用VSD技术治疗,根据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新生肉芽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VSD治疗5~7 d后,均形成鲜红致密颗粒状的肉芽,在采用皮瓣移植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瓣移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长期慢性溃疡,效果显著,方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336 条记录 10/67 页 « 12...78910111213...66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