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提高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的调查研究

    作者:姚秋璇;任景慧;林琳华;曾彩兰

    为了解在我院出生的婴儿4个月母乳喂养情况及影响纯母乳喂养率的因素,采用直接询问法,询问对象为1994年11~12月和1997年10~12月出生的婴儿母亲.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出生的婴儿产后1个月母乳喂养率从1993年的31.4%上升为1994年的80.15 %.产后4个月母乳喂养率由1992年的24%上升为1994年的57.79%,其中纯母乳喂养率为 36.43%.1997年生后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为65.34 %,其中纯母乳喂养率上升为56.04 %.统计分析表明:分娩方式、乳房发育不良、家庭经济水平、孕期对母乳喂养态度是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影响纯母乳喂养率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 内外兼治男性乳房发育症两例

    作者:臧晓军

    1 病例资料1.1 病例1 患者,男,36岁.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睾丸胀痛,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睾丸炎”,治疗好转.近日因劳累及心情紧张,2个月前开始两侧乳房出现肿块,逐渐增大,扪之疼痛,在某医院诊断为“男性双侧乳房发育症”,采用激素治疗,治疗期间症状好转.

  • 肿胀麻醉下抽吸加小切口治疗男性乳房发育

    作者:胡亚兰;胡亚欣;戴卫红;杜会改;赵力学;王满

    男性乳房大于2cm以上可以诊断为男性乳房发育,多数系由体内激素失衡所致,通常肥大的乳房不能自行消退,常常需要外科处理.我科自2001年9月-2008年9月,采用抽吸加小切口微创治疗男性乳房发育3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男性 乳房发育
  • LHRH激发试验在鉴别真假性早熟中的价值

    作者:张敏

    目的 探讨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激发试验在乳房发育的女童真假性早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47例乳房发育的女童进行LHRH激发试验,同时测骨龄及子宫、卵巢容积,随访6个月~2年.结果 真性性早熟组的促黄体生成激素(LH)峰值明显高于基础值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发现93%女童进入青春中晚期.假性性早熟组则相反,但随访发现其中部分病例可转为真性性早熟.结论 应用LHRH激发试验来鉴别乳房发育女童的真假性早熟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应加强随访.

  • 男性肝硬化患者血清雌二醇和睾酮水平变化及其与三联征的关系

    作者:伍洁;王维;白鸿远;王丽;厉英超

    目的 探讨男性肝硬化患者血清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掌、蜘蛛痣和乳房发育三联征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60例男性肝硬化患者和15例健康成年男性,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E2和T水平,分析E2、T和E2比值与三联征发生的关系.结果 男性肝硬化患者血清E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T水平明显降低,Child B和C级患者分别为10.0±8.0和7.5±9.8nmol/L,与正常对照组(26.8±6.3nmol/L)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EyT比值明显升高,Child A、B、C级分别为4.5±2.8,11.0±8.8,16.7±11.2,与正常对照组(2.3±3.5)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E2水平在有无"三联征"发生的患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T水平在蜘蛛痣(+)组和(-)组分别为7.3±6.Onmol/L和17.0±9.2nmol/L,乳房发育(+)组和(-)组分别为3.7±2.4nmol/L和15.6±8.8nmOL/L,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E2/T比值在肝掌(+)组和(-)组分别为13.9±10.5和5.5±3.6,蜘蛛痣(+)组和(-)组分别为14.7±9.8和4.8±3.5,乳房发育(+)组和(-)组分别为19.9±9.7和5.7±4.2,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男性肝硬化患者血清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激素紊乱,血清T水平和E2/T比值的紊乱程度与肝硬化时肝功能受损程度有明显的关系,"三联征"的发生与血清E:水平无明显相关,而与E2T比值关系密切.

  • 螺内酯治疗原醛症致男性乳房发育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作者:潘文杰;易林高;陈晓孩;蔡啸静;林洁

    目的 分析螺内酯治疗原醛症致男性乳房发育的可能原因,以避免该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螺内酯治疗原醛症致男性乳房发育的病例.结果 螺内酯致男性乳房发育的因素包括年龄大小、服药剂量、服药时间长短等.结论 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患者药物治疗的过程,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真正做好药物使用过程中的药学监护计划.

  • 女童性早熟与血清瘦素、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及脑电图关系的研究

    作者:顾威;石星;刘倩琦

    目的探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与单纯性乳房发育(SPT)女童血清瘦素、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脑电图异常率及这些指标对真性性早熟的诊断价值.方法乳房早发育为主患儿中特发性中枢性早熟18例,单纯性乳房发育12例,用放射免疫法和酶标免疫法测定两组血清瘦素、IGF-1及行脑电图检查.结果ICPP组血清瘦素、IGF-1水平明显高于SPT组(P均<0.001).其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SPT组(P<0.01).血清瘦素与IGF-1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668 P<0.001).血清瘦素与黄体生成素(LH)或LH/卵泡刺激素(FSH)间无相关性.结论血清瘦素、IGF-1、脑电图可作为真性性早熟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 乳房良性变化--正常乳房发育和退化中的变异

    作者:张应天

    有一些乳房良性变化,从理学检查到乳房钼靶X片很难与乳腺癌相鉴别,甚至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也常混淆,但是多数是容易区分的.实际上这些现在认为是乳房良性变化,也不会转变为乳癌,也不是疾病,仍是正常乳房发育和退化中变化.

  • 来曲唑治疗男性青春期乳房发育症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朱凌

    目的:观察来曲唑治疗男性青春期乳房发育症的临床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39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患者不作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来曲唑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11例(55.00%)乳房容积缩小50%以上,平均乳房容积为(256.35±92.10)mL,对照组有4例(21.05%)乳房容积缩小50%以上,平均乳房容积为(418.14±158.34)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睾酮( T )水平上升,雌二醇( E2)、E2/T水平下降,对照组中上述3项指标均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促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差异明显( P﹤0.05)。结论采用来曲唑治疗男性青春期乳房发育症,可有效调整雌激素、雄激素的比例,明显缩小乳房容积和缓解疼痛,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浅析肾对乳房的影响

    作者:彭红华

    从古至今,医家们认为女性乳房与肝脾胃肾及冲任二脉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从肾与女性乳房的关系方面,主要从肾经由肾走胸,与乳房连络;肾气化生天癸,促进乳房发育;肾阴滋养冲任,气血化生乳汁;乳房病从肾论治四个方面论述肾对女性乳房的影响.

  • 789例儿童乳房早发育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魏艳;程昕然;鄢力;唐芳

    目的:分析儿童乳房发育的临床特点。方法详细询问789例以乳房发育为主诉的患儿第二性征出现的时间、生长速率及外源性激素接触情况,分析其乳房发育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比较≥7岁患儿GnRH依赖组及非GnRH依赖组的子宫、卵巢、卵泡及LH基础值的差异。结果不同年龄儿童病因分别为:0~3岁患儿中,主要乳房早发育(93.72%)、误服避孕药(4.6%);4~6岁患儿中主要乳房早发育(80.56%)、部分性性早熟(8.33%)、中枢性性早熟(5.56%);≥7岁患儿中乳房早发育(58.87%)、中枢性性早熟(13.79%)、正常乳房发育(22.91%)。 GnRH依赖组与非GnRH依赖组的子宫、卵巢及卵泡大小、LH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子宫均值均小于3.5 cm,卵巢容积均大于1 ml,卵泡均小于4 mm。结论不同年龄组患儿乳房发育的病因不同,除单纯乳房早发育外,婴幼儿以接触外源性激素如误服避孕药较多,而中枢性性早熟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及学龄期的儿童,特别是学龄期。了解不同年龄组病因不同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思路提供了参考。

  • 睾丸大细胞钙化型支持细胞瘤合并乳房发育

    作者:谢俊明;江少波;邬贤德

    1病历摘要患儿,4岁,男性,杭州萧山区人.因"发现双侧乳房异常增大6个月,左睾丸肿大1个月",于2003年7月14日收治人院.

    关键词: 睾丸肿瘤 乳房发育
  • 肿胀吸脂联合小切口乳腺切除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的手术配合

    作者:吴香丽

    探讨肿胀吸脂联合小切口乳腺切除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的手术配合.分析和总结肿胀吸脂联合小切口乳腺切除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优点,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 儿童乳房发育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文湘兰

    目的 探讨儿童乳房发育(异常)的年龄分布、临床表现等特征.方法 以我院在2014年1月 —2014年12月接诊的362例以乳房异常发育为主诉症状的患儿(患儿年龄≤9岁)作调查对象,统计不同年龄段的患儿比率、临床表现形式.结果 在年龄分布上,0-2岁90例、3-5岁45例、6-7岁52例、8-9岁175例.在临床发病特点上,乳房早发育占81.8%(296/362)、中枢性性早熟占10.2%(37/362)、部分性早熟占4.4%(16/362)、卵巢囊肿占2.5%(9/362)、其他占1.1%(4/362).结论 乳腺发育在学前、学龄儿童中发生比率较高,而在由于促性腺激素释放素(GnRH)分泌异常、误食避孕药等因素引发的乳房早发育、中枢性早熟等表现为临床主要病征,临床中应依据不同年龄段的乳房发育诱发因素特征进行有效预防,并注意总结诊断要点.

  • 螺内酯致男性患者乳房发育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景

    目的:探讨分析螺内酯致男性患者乳房发育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收治的1例螺内酯致乳房发育的男性患者,结合患者基础疾病,药物史等分析不良反应原因.结果:患者在停止使用螺内酯之后,显著降低乳房疼痛感,因此认为螺内酯是造成男性患者乳房发育的可疑药物.结论:临床医生需要全面掌握药物不良反应,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