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放疗中出现放射性脱髓鞘反应1例

    作者:李新萍;申江;徐岁华

    放射性脱髓鞘反应由放射线所致,多见于头颈部及躯干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有些患者会有触电样感觉异常的Lhermitte's征[1].放射性脱髓鞘反应有潜伏期,大多在放射治疗结束后1年左右发病.Schultheiss[2]报道,放射性脊髓损伤潜伏期小于6个月者少见.我院于2006年3月收治了1例食管癌行放射治疗的患者,在剂量未达限量,且放射治疗未完成时即出现了放射性脱髓鞘反应,由于观察和护理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症状,未造成不良后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放射性脊髓损伤的作用

    作者:邹华伟;蔡炜嵩;贾明轩;刘艳杰

    1病因、病理发病机制随着放射治疗学的发展,放疗成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因射线所致损伤也越来越多,有一部分病人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放射损伤.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放射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京;佟旭

    目的 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SD大鼠放射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照射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照射组和治疗组均采用5 MeV电子线照射胸部中段脊髓,照射剂量为5 Gy/次,总剂量为40 Gy.治疗组在接受照射24 h后采用G-CSF皮下注射治疗,每周1次,共30次.放疗结束32周后,取各组大鼠脊髓组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检测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照射组神经元消失,髓鞘脱落,细胞核固缩,部分核消失.治疗组有小部分神经元,核结构不清楚,髓鞘脱落不明显.治疗组Bax、Caspase-3和Bcl-2表达水平均低于照射组(P<0.05).结论 G-CSF可以在脊髓损伤部位抑制凋亡基因表达,从而起到修复神经及恢复功能的作用.

  • 大鼠放射性脊髓损伤脊髓血流量变化规律

    作者:张晶;魏丽;孙万良;章金刚;游华;张伟京

    目的:放射性脊髓损伤(Radiation spinal cord injury,RSCI)是头颈部、胸部及上腹部肿瘤放射治疗和射线意外照射时的常见并发症,一般认为,白质坏死、脱髓鞘为其主要的病理学变化.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脊髓屏障破裂和血管通透性增加等血管损伤远早于白质坏死和脱髓鞘改变.所以本文阐明大鼠放射性脊髓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中脊髓血流量变化规律.方法:将60只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12组,1组为对照,其余11组采用60Co放射治疗机行30 Gy大鼠颈髓C2-T2单次照射,剂量率为153 cGy/min,源皮距为80 cm,照射时长为1153 s,照射范围为2.0× 1.0 cm,对照组大鼠于麻醉后置于60Co放射治疗机下,佯照,照射前及照射后分别采用激光多普勒法测量脊髓血流量,11组大鼠于照射前以及照射后1、3、7、14、21、30、60、90、120、150、180天进行测量,以照射前测量值为基数,各时间点以基数的百分比表示该时间点脊髓血流量.结果:大鼠放射性脊髓损伤后,脊髓血流量在照射早期即有降低,照射后90天达到低,随后脊髓血流量进入平台期.结论:阐明了大鼠放射性脊髓损伤后脊髓血流量的变化规律.大鼠放射性脊髓损伤可影响脊髓血流量,导致脊髓长期处于持续低灌流、缺血缺氧状态,终导致脊髓不可逆性损伤.临床上放射性脊髓损伤的病人感到疲乏无力,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通常死于脑疝.本文为临床上疲乏无力,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死于脑疝放射性脊髓损伤的病人的早期防治提供病理生理基础.

  • 大鼠放射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数量变化规律

    作者:张晶;魏丽;孙万良;章金刚;游华;张伟京

    目的:临床放射治疗中,中枢神经系统是主要的剂量限制器官之一.随着放射治疗学的发展,放射性脊髓损伤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其主要病理学变化是血管损伤,伴白质坏死及脱髓鞘.但是对于放射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变化情况未见报道.本文主要阐明大鼠放射性脊髓损伤后180天的时间内,神经元数量的变化情况.方法:将60只Sprague-Dawley (SD)大鼠随机分为未照射组和照射组,照射组采用60Co放射治疗机行30Gy大鼠颈髓C2-T2单次照射,剂量率为153 cGy/min,源皮距为80 cm,照射时长为1153秒,照射范围为2.0x 1.0 cm.未照射组大鼠于照射前灌注取材,照射组大鼠于照射后1、3、7、14、21、30、60、90、120、150、180天进行灌注取材,标本经石蜡包埋,切片后采用尼氏染色法染色,采用Image Pro-Plus(IPP)图像分析软件计量直径大于20 μm的神经元数量.结果:正常神经元胞膜完整,胞浆内有清晰蓝染的尼氏体颗粒.大鼠放射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数量在照射后7天即有明显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神经元数量继续降低,照射后90天达到低值.照射后180天,神经元数量有所恢复,但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阐明了大鼠放射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数量的变化规律,放射性脊髓损伤后可减少脊髓神经元数量,导致脊髓神经元变性、凋亡、坏死,终导致脊髓运动功能不可逆性损伤,为临床上放射性脊髓损伤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脑脊髓损伤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

    作者:孔琳;张有望;吴永和;郭小毛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脑脊髓放射性损伤的临床和影像学诊断.方法对32例鼻咽癌放射治疗脑脊髓放射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CT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中共发现45个损伤病灶,颞叶30个(占脑损伤病 灶的70%),脑干13个,颈段脊髓2个.其中6例放射性颞叶损伤无临床症状.CT对颞叶放射性损伤的检出率为87%,对脑干损伤的检出率仅29%.放射性颞叶损伤在CT图象上主要表现为指状低密度.MRI检查T1WI图象上放射性脑脊髓损伤均表现为低或等信号,T2WI图象上为高信号或混合信号,颞叶损伤可伴有周围指状分布水肿信号,86%病灶有增强效应,中间有不增强区.结论放射性脑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元特征性,亦可元症状,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病史可做出诊断.MRI在诊断脑干、脊膜损伤上优于CT.

  • 现代放疗技术:适形+调强

    作者:汪文忠

    张口困难、失去味觉都是放射治疗(简称放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失去味觉是颈部放疗患者易出现的不良反应,而张嘴困难则是因颞颌关节受到射线损伤而导致的.放疗的不良反应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不良反应:急性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白细胞下降、口干、脱发、皮肤溃烂、神经损伤、张口困难等.此类不良反应可在患者接受放疗的几天内,甚至几小时内就出现,大多发生在患者的皮肤、肠黏膜、骨髓和生殖系统;慢性不良反应常在患者接受放疗的几个月或几年后出现,主要包括放射性脑损伤、放射性脊髓损伤等.癌症患者在进行放疗期间若出现了较大的不良反应,往往会被迫中断治疗,从而可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