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奈达铂+替吉奥化疗方案联合3D-C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奈达铂+替吉奥化疗方案联合3D-CRT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13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在3D-CRT基础上给予奈达铂单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吉奥(S-1)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2度白细胞减少和厌食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恶心呕吐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奈达铂+替吉奥化疗方案联合3D-C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可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且未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
替吉奥联合吉西他滨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替吉奥(S-1)联合吉西他滨(GEM)一线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该科收治的晚期胰腺癌患者30例,其中14例接受S-1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A组),16例接受单药吉西他滨化疗(B组)。A组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m-2静滴30 min,d1,8;S-1每日2次口服,体表面积<1.25 m240 mg/次,体表面积≥1.25 m2但<1.5 m250 mg/次,体表面积>1.5 m260 mg/次,d1~14。B组方案:吉西他滨1000 mg·m-2静滴30 min, d1,8,15;4周为一个疗程,每周期评价毒副反应,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A组和B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46.2%和18.8%(P<0.05),临床获益率(DCR)为76.9%和37.5%(P<0.05)。两组患者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4.4个月和3.9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9.4个月和7.2个月,两组生存率比较(Logrank检验)为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A组白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S-1联合吉西他滨较吉西他滨单药一线治疗晚期胰腺癌可提高临床获益率,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及S-1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恶性肿瘤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术前不同化疗方案与腹腔镜手术联合治疗胃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胃恶性肿瘤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前采用S-1(替吉奥胶囊)与顺铂联合化疗,观察组采用多西紫杉醇与S-1、顺铂联合化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毒副反应以及预后.结果 两组临床指标与毒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化疗方案在临床指标及毒副反应方面虽无明显差异,但多西紫杉醇与S-1、顺铂联合化疗的预后效果较好.
-
S-1联合奥沙利铂一线治疗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9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S-1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治疗第1d给予静脉滴注奥沙利铂3h治疗,剂量为130mg/m2,第1~14d为患者口服S-1早晚各一次,剂量为40mg/m2,之后停药7d;对照组接受单纯S-1治疗,第1~14d为患者口服S-1早晚各一次,剂量为40mg/m2,之后停药7d.均以21d为一治疗周期.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为治疗总有效率为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为57.8%,显著对照组的8.9%,两组比较差异具显著(P<0.05),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伤、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S-1联合奥沙利铂一线对晚期胃癌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患者耐受良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多西紫杉醇或伊立替康+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意义与安全性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或伊立替康+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意义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肿瘤科2014年1月—2017年1月之间收治的80例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多西紫杉醇+替吉奥治疗,实验组实施伊立替康+替吉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药物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药物治疗有效率为90%,两组对比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晚期胃癌患者药物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接受伊立替康+替吉奥治疗的有效率较对照组相似,但安全性更高,因而具有更高地推广和应用价值.
-
S-1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S-1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43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2例采用S-1联合紫杉醇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5-Fu联合紫杉醇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评定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59.09%和2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7.3%和6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口腔炎等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S-1联合紫杉醇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
S-1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研究进展
S-1是一种类似于且优于"优福定"(替加氟+尿嘧啶)的口服复方抗肿瘤药,其与5-氟尿嘧啶(5-FU)相比具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而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多项临床研究显示,S-1在进展期胃癌中具有有效率高,安全性、耐受性良好的特点,S-1的单药疗效甚至优于其他已获准治疗胃癌的药物而与氟尿嘧啶加顺铂等联合化疗方案作用相当.
-
替吉奥用于转移性胰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替吉奥是一种新型氟尿嘧啶类口服抗癌药物,于1999年3月在日本首次上市,2008年由国内生产上市.胰腺癌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具有病程短、进展快、病死率高等临床特点.全身化学治疗是转移性胰腺癌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人们一直尝试将更多的抗肿瘤药物用于胰腺癌的治疗.自替吉奥研发以来也一直有学者尝试将其用于转移性胰腺癌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就替吉奥用于转移性胰腺癌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包括用药方案、药物毒性、临床疗效等.
-
S-1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目的 研究S-1(替吉奥胶囊)与奥沙利铂联合方案(SOX方案)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CR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61例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SOX方案,B组采用FOL-FOX6方案,评价两组化疗不良反应、化疗效果、手术Ro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无死亡病例,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效果、手术R0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前新辅助化疗SOX方案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耐受,同时不增加术后风险,可作为一线化疗方案.
-
奥沙利铂联合S-1与XELOX方案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奥沙利铂联合S-1与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1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0),观察组给予奥沙利铂+S-1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XEOLX方案化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1,2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51.3%,61.5%和25.6%,20.5%;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4.1%和69.2%,30.8%和2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61,0.591;P=0.631,0.615).两组的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口腔黏膜炎、末梢神经毒性及肝肾功能损伤,其中对照组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01);所有毒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奥沙利铂联合S-1与XELOX方案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中效果相当.
-
S-1与卡培他滨分别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分析和比较S-1与卡培他滨分别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7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SOX组和CapeOX组,SOX组患者采用S-1联合奥沙利铂治疗,CapeOX组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SOX组的客观有效率(ORR)为48.1%,与CapeOX组(4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炎、肾损害和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X组肝损害发生率高于CapeOX组(P<0.05),CapeOX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SOX组(P<0.05).SOX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55.6%,CapeOX组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1联合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相当,副反应有所区别,临床上可根据不同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
奥沙利铂联合S-1治疗晚期老年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总结单药 S-1及 S-1联合奥沙利铂(SOX)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74例根据化疗方法分为 S-1组(n=48)和 SOX 组(n=26),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S-1组的治疗反应率、中位 OS 期、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均明显短于 SOX 组(27.1% vs 42.3%、9.2月 vs 15.3月、4.1月 vs 7.3月),P 均<0.05; S-1组的白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降低、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感觉神经病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 SOX 组(23.1% vs 4.2%、26.9% vs 6.3%、26.9% vs 16.7%、23.1% vs 4.2%、15.4% vs 0.0%、15.4% vs 0.0%),P均<0.05。结论:与S-1方案比较,SOX方案可提高老年晚期胃癌患者 OS,且耐受性良好。
-
S-1联合顺铂不能提高晚期胃癌的生存率
1 文献来源Ajani JA,Rodriguez W,Bodoky G ,et al.Multicenter phase Ⅲ comparison of Cisplatin/S-1with Cisplatin/Infusional Fluorouracil in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study:The FLAGS trial [J].J Clin Oncol,2010,28(9):1547-1553.
-
曲妥珠单抗联合替吉奥单药治疗75岁以上晚期胃癌三例
S-1联用铂类化疗药是晚期胃癌的标准化疗方案之一.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生理机能逐渐减退,且化疗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致使在化疗治疗中容易出现3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曲妥珠单抗是针对Her-2受体膜外部分的单克隆抗体,通过与Her-2细胞膜外Ⅳ区相结合,阻断下游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和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Ras/MEK)信号传导通路,从而产生抗肿瘤的作用.根据ToGA研究所展示的曲妥珠单抗在Her-2阳性胃癌中的疗效,目前曲妥珠单抗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1].但如何在Her-2阳性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中,既保证临床疗效、又尽量减少不良反应仍是临床工作中的难题.参照HELOISE研究[2],并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后,2017年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使用曲妥珠单抗联合替吉奥治疗3例75岁以上的Her-2阳性的晚期胃癌患者,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S-1抗肿瘤药物在胃癌病人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药物治疗在胃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S-1作为一种新型口服抗肿瘤药物具有高效低毒、病人依从性好的优势,合理开展含S-1及S-1单药方案治疗胃癌的临床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
S-1单药或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S-1单药或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6例转移性肺癌患者接受如下方案治疗:S-1单药组:S-1用量为40mg/m2,口服,bid,第1-14天,21天为一个周期.S-1联合多西他赛组(TS方案):S-1用量为40mg/m2,口服,bid,第1-14天,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天为一个周期.结果:S-1单药组患者的ORR为14.3%,CBR为35.7%,而S-1联合多西他赛组ORR为22.7%,CBR为72.7%,两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B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单药或者含S-1联合方案是转移性肺癌治疗的有效选择方案,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
-
S-1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30例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S-1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30例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行S-1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30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同期行单纯手术治疗的53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对照.评估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行S-1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其肿瘤TNM降期率为33.3% (10/30),肿瘤病理缓解率为36.7%(11/30).化疗相关毒副反应发生低,未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术后1年生存率达(93.33±4.55)%.结论:S-1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
S-1单药或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应用S-1单药或联合方案对转移性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于2014年5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转移性肺癌患者作为对象.接受S-1单药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单药组,接受联合方案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联合组,对2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20.00%,高于单药组的15.00%,但差异比较无显著性(P>0.05),临床获益率为75.00%,明显高于单药组的35.00%,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药组骨髓抑制、乏力、周围神经毒性等发生率显著低于联合组(P<0.05).结论 应用S-1联合方案对转移性肺癌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更好,且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患者均能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