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分型及甲襞微循环检测的研究

    作者:李宝山;李桂珍;吴晓英;程峻立;李岩;李岚;路三军;侯彩兰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患者组143例,其中男80例,女63例;年龄20岁~68岁,平均为(45±1.1)岁. 系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均具有上腹不适,疼痛,腹胀,反酸等症状,经纤维(电子)内镜和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浅表性胃炎,并除外伴有胃溃疡,胃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病变. 健康对照组130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54例,年龄21岁~75岁,平均为(46.8±1.3)岁.

  • 评价高血压病人毛细血管替补

    作者:任淑红;骆秉铨;王岚英;袁成;郭景景

    目的:评价高血压病人毛细血管替补。
      方法:对高血压病人15例(高血压治疗达标组8例、高血压治疗未达标组7例)和正常血压对照组8例,在室温(22-25℃)下通过显微镜观察指背皮肤甲襞毛细血管,并记录反应性充血(压闭手指血管4分钟)前后单位面积视野内毛细血管开放数量( mm-2),计算毛细血管替补(%),毛细血管替补=增加值/静息值×100%。

  • 急进高原人群甲襞微循环变化观察

    作者:孙利民

    目的 探讨急进高原人群甲襞微循环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同一批平原籍入伍新兵移居高原不同海拔、不同时期的甲襞微循环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由低海拔地区急进高海拔地区后微循环障碍明显加重,2周左右逐渐改善,首先是袢周状态的改变,随后管袢形态亦有所改善.但3个月时血流状态积分值仍无明显变化. 结论急进高原人群微循环的变化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性,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对于急性高原病的防治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海拔 甲襞 微循环
  • 移居高原人群甲襞微循环中汗腺导管的变化

    作者:张雪峰

    目的研究进入高原后甲襞微循环中汗腺导管的变化.方法采用田牛甲襞微循环活体观察法及指标,对由平原进入海拔2800 m地区6 d,海拔4 700m地区6 d、2个月及6~12个月的123名男性青年进行了微循环显微镜观测.结果移居高原不同海拔及不同时期汗腺导管数目的增多率均显著增加;随汗腺导管数目的增多,甲襞微循环加权总积分值增大,血流减慢,红细胞聚集加重,输入枝与输出枝直径及管袢数目变化加剧.结论汗腺导管的变化参与了人在高原的生理性适应与习服机制,与甲襞微循环的机能性变化及某些病理性改变有密切联系和影响.

  • 吸烟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仇晓菁;韩胜利;李晨

    目的:为了研究吸烟对健康人体的危害.方法:采用观测人体甲襞微循环的方法,检测了急、慢性吸烟对微循环的影响.结果:吸烟组受试者的甲襞微循环的管袢形态、血液流态、管周状态和总积分值均有异常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提示吸烟可造成组织缺氧、血粘度增高,引起机体微循环明显障碍.

    关键词: 吸烟 甲襞 微循环
  •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特点

    作者:高会敏;曹永吉;师爱香;赵娜;孙克德;周智勇;刘彤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特点.方法 住院T2DM患者600例,根据肌电图结果分为DPN组488例和无DPN(NDPN)组112例,另选择30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查3组的甲襞微循环形态、流态、血管周围状态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1)微循环特征:与健康对照组比较,DPN组和NDPN组甲襞微循环形态和袢周积分明显升高(P<0.01);与NDPN组比较,DPN组袢周积分和总积分升高(P<0.01).(2)甲襞微循环表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袢周渗出、出血积分升高,DPN组管袢数、乳头积分升高,袢顶直径减小(P <0.05,P<0.01),且DPN组袢顶直径和乳头积分与NDPN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变程度:2组患者甲襞微循环正常者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DPN组中度异常的比例高于NDPN组(52.9% vs 19.6%,P<0.01),正常者和轻度异常者比例低于NDPN组(分别为13.5% vs 31.2%,25.0%vs 43.8%,P<0.01).结论 T2DM患者均存在甲襞微循环异常,DPN患者甲襞微循环异常更为严重,可能是DPN的病因之一.

  • 特发性水肿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

    作者:姜华;刘艳凯;赵自刚;牛春雨;樊贵;张静;赵九安

    目的:观察特发性水肿甲襞微循环的变化,从微循环角度初步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采用微循环显微镜,常规检查左手第四指甲襞第一排管袢,按田牛加权积分法对16项指标综合定量分析.结果:水肿组均出现甲襞微循环障碍,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异常.结论:特发性水肿的发生机制与微循环障碍有关.

  • 排球运动对女大学生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韩敏;王光军;王伟;董永霞;仝彤;高彦伟;张玉平;张静

    目的:探讨排球运动对女大学生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方法:应用显微电视录像技术,观察女大学生排球运动不同阶段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排球运动可使甲襞微血管畸形消失(P<0.05~0.01)、口径增宽(P<0.05~0.01)、红细胞聚集消失(P<0.01)、微血流流态显著改善、流速加快(P<0.05~0.01)、微循环积分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排球运动对女大学生甲襞微循环有明显改善作用.

  • 安宫定痛丸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微循环障碍的治疗作用

    作者:倪广林;张起玉;杨生文;史满金;韩敏

    目的:观察安宫定痛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本文对6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应用安宫定痛丸进行治疗,并设立乌鸡白凤丸对照组30例,观察疗效.采用微循环显微镜,于治疗前后常规检查左手第四指甲襞第一排管袢,按田牛加权积分法对16项指标综合定量分析,判断疗效和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安宫定痛丸治疗原发性痛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治疗后甲襞微循环障碍明显改善,由治疗前的中度异常恢复到大致正常.结论:安宫定痛丸对原发性痛经有很好的疗效,其治疗机制与改善微循环障碍有关.

  • 红花干预特发性水肿微循环障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荣;张健;梁海峰;赵九安

    目的 观察特发性水肿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探讨红花注射液对特发性水肿的治疗作用及微循环机制.方法 特发性水肿患者52例,应用红花注射液进行治疗;健康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微循环显微镜,于治疗前后常规检查左手第四指甲襞第一排管袢,按田牛加权积分法对16项指标综合定量分析,判断疗效和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 特发性水肿组治疗前均出现甲襞微循环障碍,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异常.治疗后水肿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总有效率为86.5%;甲襞微循环障碍明显改善,由治疗前的中度异常恢复到大致正常,总积分值由治疗前的4.478±0.813降为1.591±0.725(P<0.01).结论 红花注射液对特发性水肿具有明显的疗效,其机制与改善微循环障碍有关.

  • 甘安口服液对慢性肝炎甲襞微循环影响临床观察

    作者:郝淑卿;华正忠

    为探讨甘安口服液对慢性肝炎甲襞微循环影响,我们于2003年1月~2005年12月间,对部分慢性肝炎患者进行了治疗和观察.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 中药桔丙酯联合降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李春亮;张明柱;沼月萍;任炜

    目的:观察中药桔丙酯注射液联合降糖治疗对2型糖尿病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于2005-10/2006-08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校医院、张家口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8例,为治疗组.应用注射用桔丙酯治疗,桔丙酯180 mg,次,1次,d,连用2周;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微循环显微镜,于治疗前后常规检查左手第4指甲襞第一排管袢,按田牛加权积分法对16项指标综合定量分析,判断疗效和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同时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治疗前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异常,治疗后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甲襞微循环由治疗前的中、重度异常恢复到大致正常,治疗后总积分值低于治疗前(分别为1.52±0.69,4.52±0.82,t=3.96,P<0.05).②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表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电泳等各指标经桔丙酯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 05).结论:中药桔丙酯联合降糖治疗能够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异常及微循环障碍.

  • 趾尖移植再造指尖术后血循环的观测

    作者:房玉霞;李丽;张珊珊

    手指末节近侧甲襞以远称为指尖.指尖再造是手指再造的一种新术式.过去对指尖的修复不太重视,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美容意识的增强,指尖操作的工种逐渐增多,手指再造技术亦日趋成熟.但指尖再造术后血循环状态有何特点,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2002年3月-2005年3月,本研究对趾尖移植再造指尖术后血循环情况进行观测,现报道如下.

  • 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甲襞微循环与血清胱抑素C的相关性

    作者:房桂英;张红真;周长浩;徐淑稳;黄丽霞

    目的(1)研究正常妊娠晚期妇女、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清中胱抑素C(简称CC)的浓度及甲襞微循环变化.(2)探讨妊高征甲襞微循环障碍与C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重度妊高征患者30例为实验组,正常晚孕妇女30例为对照组.分别观察妊高征患者甲襞微循环变化及CC浓度.结果(1)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清CC值及甲襞微循环积分较正常晚孕者明显增高(P<0.01).(2)CC水平与甲襞微循环积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重度妊高征甲襞微循环障碍与CC呈正相关,甲襞微循环与CC检测可作为妊高征患者的诊断及防治的重要监测指标.

  • 斑秃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变化的研究

    作者:瞿锐;刘久波;唐吉云

    目的探讨斑秃患者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36例斑秃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及甲襞微循环指标.结果斑秃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性升高,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甲襞微循环血管襻清晰度下降、数目减少、管襻变短,血液流速较慢,以粒线流、粒流为多见.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血液流变性异常及微循环功能障碍在斑秃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提示在采用外用药物治疗斑秃的同时应考虑联合应用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的药物.

  • 葡萄糖耐量减低患者的甲襞微循环

    作者:刘亚力;付淑云

    目的 通过对葡萄糖耐量异常(IGT)患者甲襞微循环的观察,探讨IGT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应用田氏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评分方法对45例IGT患者和40例健康人的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测量记分比较。结果 IGT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及管襻形态、流态、襻周状态积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主要改变为:管襻数减少,输入枝管径狭窄,管襻清晰度下降,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微栓子、渗出及出血的可见率增加,其中以流态改变为明显(P<0.01)。结论 IGT组的甲襞微循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变,可能与IGT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引起的凝血机制改变有关。

  • 交通警察的甲襞微循环

    作者:赵雅君;李全凤;徐长庆;王孝铭

    目的通过对健康交通警察甲襞微循环的观察,探讨职业因素对交通警察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应用田牛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评分方法,对86例健康交警及92例健康人的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测量、计分、比较.结果交警组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及管襻形态、流态、襻周状态积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主要改变为管襻数减少、输入枝管径变窄、管襻清晰度下降、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渗出、出血、汗腺导管及乳头下静脉丛可见率增加,这些改变出现的比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交通警察的甲襞微循环有明显改变,可能与交警的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有关.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甲襞微循环观察与分析

    作者:郄玉芳;李爱平;余芳;王兆新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特点.方法对35例SLE患者及30例健康者进行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 SLE组甲襞微循环的形态、流态、襻周状态的综合积分值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结论基于SLE患者在微血管功能和形态方面的特征性变化,认为临床微循环检测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系统性风湿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观察

    作者:苏厚恒;王晓东;胡冬梅;李公宝

    目的观察并分析系统性风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WX-9A微循环显微仪、电视图像显示、微机自动分析系统对30例系统性风湿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进行了测定,同时与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系统性风湿病患者的管襻数目减少,血流速度缓慢,红细胞不同程度的聚集,襻周明显的渗出或出血.结论系统性风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观察甲襞微循环是评价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 47例结缔组织疾病甲襞微循环分析

    作者:洪建军;蒋萌

    目的了解结缔组织疾病甲襞微循环及该病出现脏器损害时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方法对47例结缔组织疾病甲襞微循环观察,其中27例住院病人分类比较.结果患者组与健康组微循环形态、流态、管周状态等多项指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15例脏器累及组与12例脏器未累及组进行比较表明: 二者在流态、管周状态、总积分值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结缔组织疾病存在明显的甲襞微循环异常,并与脏器累及程度有关.

50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