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Ranibizumab)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22例(26眼)NVG患者,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7~20d后行玻璃体切割手术.随诊6个月,观察新生血管、视力、眼压及眼底情况. 结果 1例(2眼)失访.21例(24眼)均有效保存了眼球,其中22眼(91.67%)视力提高,2眼(8.33%)视力不变.术后3d、7d、1个月、3个月、6个月较术前平均提高1.20、1.85、2.41、4.12和6.45个字母;眼压分别为24.14、21.33、17.25、18.24和18.54 mmHg,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无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 结论 Ranibizumab可减少虹膜和视网膜新生血管,联合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NVG的有效方法,手术时机为Ranibizumab注射后7~20 d.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玻璃体切割手术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抑制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关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是肿瘤血管新生的核心和关键因子.本文就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VEGF抑制剂在NSCLC治疗方面的应用综述如下.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 癌 非小细胞肺 -
康柏西普治疗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yopic choroid neovascularization,mCNV)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6-12于湖南省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mCNV的患者15例16眼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1次或1次以上,治疗后随访1.5~28mo,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15例16眼,均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其中6眼治疗1次,7眼治疗2次,3眼治疗3次,重复注射者每次治疗时间间隔均为1mo.治疗前平均眼压(16.44 ± 1.39mmHg)和治疗后末次随访时(16.75 ± 1.41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末次随访时BCVA(0.71±0.21)较治疗前(1.14±0.35)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末次随访时黄斑区视网膜厚度(287.25 ± 30.31μm)较治疗前(361.63±33.59μm)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未出现眼内炎、脑卒中、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能在短期内改善mCNV患者的视力,有利于减少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且并发症较少,临床应用相对安全.
关键词: 康柏西普 脉络膜新生血管 近视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