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颅窝皮样囊肿合并黑色素瘤1例报告

    作者:王东海;李新钢;鲍秀峰;王云彦

    男,48岁,因右面部麻木,走路不稳3个月,视物模糊1月余于2003-04-28以"右侧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收入院.

  • 磁共振在感音神经性耳聋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何莹

    感音神经性耳聋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占世界总人口的10%以上,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质量.导致神经性耳聋的病变部位包括内耳、内听道和桥小脑角以及脑内几个部分,内耳位置很深,结构精细,很难直观显示.临床对听力下降病人常用的检查手段为:纯音听力测试,可以判断听力下降的程度及大致性质(传导性或者神经性耳聋);听性脑干反应,可以判断为蜗前或蜗后病变,但是不能给病变准确定位,更不能定性.

  • MR增强检查在桥小脑角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茂;梁漱溟

    目的探讨MRI增强检查诊断桥小脑角肿瘤的价值.方法研究68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肿瘤的资料,其中听神经瘤34例,三叉神经瘤5例,脑膜瘤20例,胆脂瘤9例.所有病人均作了增强前后的MR扫描,包括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结果 34例听神经瘤中,23例增强呈结节-环状、多环状、花环状肿块,囊变率68%;11例呈均匀肿块;34例显示面听神经束增粗强化与肿瘤相连,其中呈"荸荠”征15例,为听神经瘤的典型征像.5例三叉神经瘤强化呈结节-环状、或多环状3例,哑铃状2例,5例患侧三叉神经均显示不清,同侧面听神经受压.20例脑膜瘤中度强化均匀肿块;"脑膜尾”征11例,同侧面听神经束鞘膜强化、不增粗5例.9例胆脂瘤长T2、长T1与脑脊液一致,T1低信号中有比脑脊液信号稍高的组织,无强化表现,病变沿蛛网膜下腔扩展,基底动脉包埋5例.结论 MRI增强检查能显示听神经瘤、三叉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的特征表现,诊断桥小脑角肿瘤有独特的价值.

  • 桥小脑角区占位病变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郭云生;闫龙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CPA)占位病变MR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91例,回顾性分析其MR表现.结果:听神经瘤64例,脑膜瘤17例,三叉神经瘤5例,表皮样囊肿3例,颈静脉球瘤1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结论:MRI能较好地对CPA区占位病变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 桥小脑角三叉神经血管手术的麻醉监测与支持

    作者:纪宏

    我院自2002年6月以来共对73例三叉神经血管分离减压、牵拉梳理、部分神经纤维切断手术进行麻醉监测与支持,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73例中男45例,女28例.年龄45岁~76岁(发病年龄42岁~59岁),平均55岁.以49岁~63岁为多,占91%.病程2年~13年,平均9年,绝大多数患者每日均有频繁的阵发性面部疼痛,症状间歇期长者为4个月.疼痛部位:右侧41例,左侧32例.全部病例均经过各种方法治疗无效或复发.

  • 桥小脑角区巨大肿瘤诊治的回顾分析

    作者:杨伟文;龙霄翱;赵革灵

    目的总结桥小脑角区巨大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我科73例桥小脑角区巨大肿瘤的发病率、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定位定性诊断、手术治疗及随访心理治疗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3例桥小脑角巨大肿瘤(均≥4cm)中,神经鞘瘤50例(68.4%)、脑膜瘤19例(26.1%)、胆脂瘤4例(5.6%).73例均有颅神经损害、小脑损害的症状与体征及颅内高压征.73例中手术全切除60例(82.2%)、次全切除13例(17.8%).56例颅神经损伤中需心理治疗者40例(54.8%),2例死于肺部感染.平均随访3-5年,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将桥小脑角区巨大肿瘤的临床特点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作早期定位、定性诊断,并有助于手术设计.早诊断、早治疗以及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手术结合伽玛刀以及随访心理治疗可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 桥小脑角肿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周斌;周君

    桥小脑角是后颅窝中桥脑与小脑之间形成的腔隙,此处肿瘤有一定的生长空间.肿瘤起病隐袭,早期引起的症状较轻微,当患者症状明显来就诊时肿瘤体积已很大,对邻近的颅神经、脑干与小脑产生压迫,引起角膜反射减弱、面肌瘫痪、面部感觉消失、软鄂无力、小脑功能障碍以及罕见的对侧偏瘫或偏身感觉减退.术后早期可出现较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尤以后颅窝血肿和急性梗阻性脑积水为危险.

  • 桥小脑角硬膜内上皮样囊肿的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韩昆;万德红;刘全喜

    ①目的探讨桥小脑角硬膜内上皮样囊肿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②方法对42例经显微手术治疗的桥小脑角硬膜内上皮样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均行颅脑CT及MRI扫描,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③结果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CT表现为低密度占位性病变,MRI检查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DWI表现为明显高信号,边缘不规则、锐利,周围无水肿,病变无强化.本组42例,全切除36例,全切除率85%,Ⅰ型全切除率91%,Ⅱ型全切除率60%,Ⅲ型全切除率66%.④结论桥小脑角硬膜内上皮样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颅脑CT及MRI扫描,特别是DWI序列呈明显高信号,可以和蛛网膜囊肿相鉴别.治疗主要依靠显微外科手术治疗.Ⅰ型病变全切除率较高,Ⅱ、Ⅲ型病变全切除率较低,应在保证神经功能完整的基础上尽可能全切除肿瘤.

  • 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于洪泉;姚长义;邓玉生

    目的:探讨小脑角脑膜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手术治疗的桥小脑角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手术治疗。结果根据肿瘤部位不同选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全切18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出现死亡1例,复发1例。结论桥小脑角区脑膜瘤手术风险大,根据影像学确定肿瘤生长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 右桥小脑角皮样囊肿一例报道

    作者:杜川;胡超;朱筱;陈小波;赵龙;唐晓平

    颅内皮样囊肿起源于异位的胚胎上皮细胞,是胚胎发育早期约3~5周在神经管闭合时,上皮细胞异位进入神经管而形成的颅内先天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少见[1-2]. 本文报道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位于右桥小脑角的皮样囊肿患者1例,并结合文献讨论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治方法 及预后特征.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27例经验

    作者:李轶;仲骏;王旭辉;华续明;徐顺清;李世亭

    背景与目的:颅内胆脂瘤多位于桥小脑角,桥小脑角胆脂瘤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见原因,本研究探讨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临床特点、有效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7例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诊治经过及疗效.结果:CT或(和)MRI确诊后行手术治疗,19例桥小脑角胆脂瘤得以全切,8例次全切,术后所有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完全消失,听力障碍明显好转.跟踪随访,1年后1例三叉神经痛复发.结论: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年轻的患者如有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时要高度怀疑此病,CT、MRI可提供诊断依据,常用的手术入路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方法得当,肿瘤切除后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即停止.

  • 桥小脑角区肿瘤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朱静;张冬梅;孙波

    桥小脑角区肿瘤以良性肿瘤多见,如听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等,我科从2000年1月-2005年1月行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28例,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明显,愈后良好.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桥小脑角 肿瘤 护理
  • 桥小脑角区室管膜瘤误诊脉络丛肿瘤1例

    作者:姚杰;左璇;赵丽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CPA)区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诊断要点,分析误诊原因,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报告并分析1例桥小脑角区室管膜瘤误诊相关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自幼头疼头晕多年,随年龄增长,渐行性加重,来我院就诊.临床表现与其他CPA肿瘤相似,被误诊为CPA区脉络丛肿瘤.结论 CPA室管膜瘤虽然极为罕见,确诊要依据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但根据其临床及影像特征,抛开诊断的思维定势,仔细比对分析,就能大大提高诊断正确率.

253 条记录 13/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