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侧桥小脑角五个脑桥小脑间隙动脉袢1例

    作者:王孝文;王金平;鞠学红;蒋吉英;鞠晓华

    成年男性尸头,右侧桥小脑角.小脑下前动脉自基底动脉下1/3段发出,经展神经起始段背侧上行至三叉神经根腹侧形成一个垂直位(在矢状面内)的桥袢(与三叉神经根无接触);继而从桥袢的返行段发现小脑下前动脉侧支,此侧支发出后不久,即从侧支上发出面神经运动根滋养动脉经面神经运动根的前下面进入运动根的内1/3段;然后此侧支形成一凸向上的桥袢(在冠状面内),位于三叉神经根的腹外侧(与三叉神经根无接触);继而此侧支继续行至面神经和位听神经的背侧面,在此处形成一水平位的血管袢(凸向前),且此血管袢对面神经根有压迫;接着此侧支又形成一中间位、内耳门外型的垂直位血管袢(在矢状面内);然后此侧支的返行段沿位听神经的背侧面向内行,至位听神经与脑干交接处又形成一垂直位(在冠状面内)的血管袢,后发出分支分布到脑干等部分.

  • 桥小脑角区小脑下前动脉的显微解剖

    作者:王孝文;高培福;王金平;李若葆;鞠晓华;冷志敏

    目的手术显微镜下观察研究桥小脑角区小脑下前动脉的显微解剖学.方法采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灌注蛛红明胶的成人尸头22具(共44侧),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并进行有关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结果①22具尸头44侧共发现小脑下前动脉41支.从基底动脉下1/3段发出者34支(占82.93%);从基底动脉中1/3段发出者7支(占17.07%).②小脑下前动脉起始段位于展神经根腹侧者34支(占82.93%);位于展神经根背侧者5支(占12.19%);穿展神经根丝者2支(占4.88%).③小脑下前动脉与第Ⅶ和第Ⅷ对脑神经位置关系腹侧型者16支(占37.84%);穿神经根型者19支(占47.02%);桥袢型者4支(占9.76%);远隔型者2支(占4.88%).④)小脑下前动脉形成的桥臂袢位于三叉神经根腹侧者9个(占34.62%);位于三叉神经根腹外侧者15个(占57.69%);位于三叉神经根背侧者2个(占7.96%).结论桥小脑角区小脑下前动脉与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及三叉神经的解剖关系极其密切,血管与神经之间可产生相互压迫而导致某些神经症状的发生.

  • 桥小脑角区面神经与小脑下前动脉的显微解剖

    作者:王孝文;王金平;高培福;鞠学红;冷志敏;鞠晓华

    目的研究桥小脑角区小脑下前动脉形成的动脉袢及面神经与脑桥小脑间隙动脉袢的显微解剖关系.方法采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灌注蛛红明胶的成人尸头22个(共44侧),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并进行有关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结果①在44侧尸头标本中存在动脉袢的为42侧(95.45%).每侧只有1个动脉袢的13侧(30.95%);有2个动脉袢的20侧(47.62%);有3个动脉袢的2侧(4.76%);有4个和5个动脉袢的各为1侧(2.38%).②脑桥小脑间隙动脉袢由小脑下前动脉本干形成者33侧(780.57%);由小脑下前动脉侧支形成者9侧(21.93%).③脑桥小脑间隙动脉袢的类型中内耳门外型者23侧(54.76%);内耳门型者5侧(11.9%);内耳道型者14侧(33.33%).④脑桥小脑间隙动脉袢的空间位置中水平位者29侧(69.05%);垂直位者13侧(30.95%).⑤面神经与脑桥小脑间隙动脉袢的位置关系有五种,其出现率分别为:中间位54.76%(23侧)、下位11.96%(5侧)、后位9.52%(4侧)、上位4.76%(2侧)和前位2. 38%(1侧).⑥动脉袢与面神经根接触者出现率为77.02%.结论桥小脑角区脑桥小脑间隙动脉袢的形成及空间位置复杂;并且面神经与脑桥小脑间隙动脉袢形成复杂的解剖关系,动脉袢可对面神经形成压迫导致面神经疾病的发生.

  • 桥小脑角区面神经的显微解剖

    作者:王金平;王孝文;高培福;鞠学红;蒋吉英;鞠晓华

    目的解剖观察桥小脑角面神经的显微解剖,研究面神经在桥小脑角的空间定位.方法采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灌注蛛红明胶的成人尸头22具(共44侧),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并测量有关数据.结果①桥小脑角区面神经运动根发出部位在展神经根外侧平均8.92mm;中间神经发出部位在展神经根外侧平均10.97mm.②面神经自脑干表面至内耳门平均长度14.40mm.③面神经自脑干发出部位至交汇角的距离平均为40.02mm;至三叉神经脑干端平均为5.60mm.④面神经内耳门处至交汇角的距离平均为31.56mm;至三叉神经节平均为11.03mm;至弓状下窝平均为7.18mm;至岩静脉注入点平均为7.66mm.⑤面神经与矢状面所成的夹角为62.89°;与冠状面所成的夹角为18.51°;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35.55°.结论桥小脑角区面神经与周围结构解剖关系复杂,本研究对于桥小脑角区的显微外科手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效果与安全性

    作者:王晓东;金孝东;丁涟沭;蒋健;惠小波

    目的:观察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桥小脑角脑膜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1例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均行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观察术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5例(45.5%),Ⅱ级切除4例(36.3%),Ⅲ级切除2例(18.2%)。术后症状改善7例,无改善或加重4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面神经损伤3例,无死亡病例。随访8~120个月、平均47个月,复发1例。结论经乙状窦后入路能较理想地切除桥小脑角脑膜瘤,并发症少,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桥小脑角区表皮样囊肿继发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焦风;曾高;梁冶矢;刘波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CPA)区表皮样囊肿继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对手术结果的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10年收治的10例具有典型三叉神经痛症状的CPA区表皮样囊肿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并对影像学记录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7例肿瘤全切(70%),3例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患者疼痛均完全缓解,随访疼痛无复发.结论 与血管压迫引起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相比,继发于CPA区表皮样囊肿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具有发病年龄较轻、疼痛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即使是大部切除肿瘤也极少复发,但尚需长期随访.

  •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巨大听神经瘤切除的显微手术护理

    作者:柯雅娟;蔡淑琼;吴丽珍;符淑美;陈乙婕;陈运完

    听神经瘤是位于桥小脑角常见的良性颅内肿瘤,由于肿瘤的解剖部位与脑干、后组颅神经及其供应血管等关系密切,对直径≥3 cm巨大肿瘤的手术难度及危险性明显增加,对手术室护士的护理要求更高.现将我院62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巨大听神经瘤切除的显微手术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儿童桥小脑角部位胶质瘤的临床诊治

    作者:刘滨;王伟民;王允胜;崔佳嵩;熊晖;石传江;杨涛

    目的探讨儿童桥小脑角胶质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并发症的处理等问题.方法对第148医院和青岛市市立医院神经外科1997~2002年手术治疗的儿童桥小脑角胶质瘤1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星形细胞瘤10例,髓母细胞瘤3例;肿瘤全切5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4例,病死1例.结论对儿童桥小脑角胶质瘤早期诊断、早期显微手术,术后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措施,将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 神经纤维瘤伴双侧桥小脑角神经鞘瘤1例

    作者:杨继学;孙有树

    患者,男,18岁.患者4年前无诱因出现躯干头皮多发结节,生长缓慢未予处理.3年前颈胸髓段出现一肿物,生长迅速,在外院手术切除,病理报告为神经纤维瘤.

  • 小脑表皮样囊肿1例

    作者:杨洁清;周秀荣

    患者男,30岁.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面部疼痛,阵发性发作,无昏迷、恶心、呕吐、偏瘫及发热等.近3个月症状加重,特别是张口、饮水、咀嚼时,疼痛部位以左下颌角处耳廓前颞颌关节处为重.颅脑MRI平扫+增强:左侧桥小脑角池增宽、扩张,内部见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大小约2.3cm×1.2cm,信号稍不均匀,境界清楚,弥散像,病灶呈高信号,注入Gd-DT-PA,病灶无强化.脑实质未见异常信号,脑室系统无扩张,中线结构居中.

  • 右桥小脑角囊虫病1例报告

    作者:符黄德;黄海能

    1 病例资料患者,男,28岁,因右耳听力下降11个月余于2010-12-19入院.入院时主要症状和体征:右耳听力下降伴耳鸣,右侧颜面部麻木,感觉减退,行走不稳;右侧角膜反射迟钝,右侧咬肌力弱伴肌肉萎缩,右侧跟-膝-胫试验(±),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头颅CT示:右侧桥脑小脑角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约4 cm×5 cm,边界清楚,内见分隔.

    关键词: 桥小脑角 脑囊虫病
  • 大型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切除术中面听神经功能保护

    作者:张云鹤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大型桥小脑角脑膜瘤切除与面听神经功能保护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大型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Simpson Ⅰ级切除8例,Ⅱ级切除11例,Ⅲ级切除4例;术中面神经保留19例,听神经保留16例;术后17例恢复良好,6例可生活自理,术后半年轻、中度面瘫及听力下降患者面神经功能及听力较术前改善;重度面瘫及听力下降患者面神经功能及听力较术前无改善.结论 准确的术前评估、有效的术中神经监测、熟练手术操作是显微镜下大型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切除术成功的关键,术中神经保护及术后积极康复治疗,对患者面听神经功能恢复十分重要.

  • 头偏侧仰卧位在桥小脑角显微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丽;彭红艳

    将149例桥小脑角(CPA)区显微手术病人分为传统组(88例)和改进组(61例),传统组采用俯卧、侧卧或坐位;改进组采用头偏侧仰卧位.观察评估两组病人手术显露程度、CT复查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进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传统组(均P<0.01),头偏侧仰卧术野显露良好,对脑组织牵拉小(牵拉程度Ⅰ级25例,Ⅱ级36例),易于医生操作.提示头偏侧仰卧位行CPA肿瘤显微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 听神经瘤术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作者:陈雪贤;石坚;李华

    听神经瘤是原发于第Ⅷ对颅神经鞘膜部位的肿瘤,病灶位于后颅窝腩桥小脑角,因位置较深、解剖关系复杂,故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其中以面神经损伤所致面瘫、颅神经损伤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尤为棘手.本研究对听神经瘤术后颅神经受损并发面瘫及吞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发现临床疗效满意,有助于患者尽早拔除鼻饲管、恢复经口进食、提高机体营养供给及改善面部容貌.现报道如下.

  • 桥小脑角大型表皮样囊肿的显微手术治疗

    作者:顾建军;张世明;王中;周幽心;虞正权;李向东;崔岗;周岱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大型表皮样囊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桥小脑角大型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影像的特征性表现,分析其显微技巧、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肿瘤全切除8例,近全切除1例.6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暂时性颅神经障碍3例,3至6个月后完全恢复;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6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术前详细研究MRI影像、正确选择手术入路、娴熟的显微外科操作,有助手术全切肿瘤及有效地保护桥小脑角周围的重要结构及神经功能.

  • 瓣状肌肉切口、骨瓣开颅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中应用的体会

    作者:殷尚炯;刘洪泉;孙印成;王立忠;杜秀玉;王洪生;赵佩林

    目的 探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的方法 及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瓣状肌肉切口和骨瓣开颅手术的32例桥小脑角区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满意术野显露,术野显露平均用时45 min;无脑脊液漏和皮下积液发生,术后1例发生颅内感染,经抗炎治疗后恢复.全部患者半年后随访,切口愈合良好,局部肌肉无明显萎缩.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瓣状肌肉切口和骨瓣开颅可有效降低手术后脑脊液漏、皮下积液和颅内感染的并发症,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

  •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中面神经保护的应用

    作者:黄书岚;范明波;王俊文;马杰;李俊

    目的 探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桥小脑角(CPA)区肿瘤切除术中面神经保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35例CPA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术中均行神经电生理学监测.结果 35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3例.33例(94%)患者达到面神经解剖学保留.术后随访4月至4年,平均2.5年;按House-Brackmann分级评价面神经功能Ⅰ~Ⅱ级者26例,Ⅲ~Ⅳ级者6例,Ⅴ~Ⅵ级者3例.结论 术中神经电生理学监测对CPA区肿瘤切除术中面神经的解剖学及功能保留有重要指导意义.

  • 大型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及神经功能保护

    作者:张方成;史建涛;王鹏

    目的 探讨大型(直径>4 cm)桥小脑角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方法以及神经功能保护效果.方法 对47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大型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中,行Simpson Ⅰ、Ⅱ级切除40例(85.1%),部分切除7例,无手术死亡病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9.4%(42/47),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 Ⅰ、Ⅱ级)保留率为76.690(36/47),听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3.0%(39/47),听力保留率66.0%(31/47).结论 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桥小脑角脑膜瘤安全、有效,在保留神经功能完整性的前提下应尽量切除肿瘤.

  • 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区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张振海;秦尚振;吕晓晖

    目的 通过显微镜及神经内镜观察研究国人乙状窦后入路的桥小脑角区的结构,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5个新鲜国人头颅标本上模拟枕下乙状窦后手术入路,通过神经内镜和手术显微镜观察桥小脑角区的重要结构,测量内耳门后下缘到后半规管后缘中点的距离.结果 颈静脉孔位于岩骨内侧面的下方,有岩下窦、乙状窦、颈静脉及第Ⅸ、Ⅹ、Ⅺ颅神经通过;内耳门位于岩骨内侧面中央,面神经多位于内耳门的前上,听神经位于内耳门后下,小脑前下动脉在内耳门处形成动脉袢,发出1~3支内听动脉.内耳门后下缘到后半规管后缘中点的距离左侧为(12.51±2.28)mm,右侧为(13.26±2.17)mm.结论 结合显微镜和神经内镜有助于更全面的了解桥小脑角区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能大程度减低损伤,更好的保护正常结构.

  • 神经内镜下桥小脑角区迷路动脉的

    作者:舒凯;朱耀祖;王胜;陈旭;张华楸;雷霆;李龄

    目的 为累及迷路动脉的病变在内镜下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结合神经内镜和显微镜技术,在8具(16侧)尸头标本上模拟乙状窦后入路解剖.观察、测量并记录迷路动脉的起始、管径、变异、行程和相对解剖位置的关系.结果 迷路动脉可分为单支型和多支型;迷路动脉数量每侧为1~3支,其中7侧为单支,8侧为双支,1侧为3支;14侧起于小脑前下动脉,2侧起于基底动脉,未见有起于小脑后下动脉者.迷路动脉的管径为0.1~0.28 mm,平均(0.18+0.05)mm.结论 本研究为内镜辅助下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和微血管减压术中保护蜗神经、迷路动脉和保留残余听力、微血管充分减压提供了依据.

253 条记录 8/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