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司匹林哮喘:回顾性分析

    作者:周瑛;肖平;张有志;秦兴国

    目的 了解我国阿司匹林哮喘(aspirin induced asthma,AIA)流行情况、发病机制及诊治特点.方法 对近5年发表在国内的24篇AIA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国AIA发病率为3.85%~6.50%.病情多较为严重,中、重度为80.00%~81.37%,常合并有鼻部疾病,一般为50%~100%.结论 我国AIA发病率较高,且存在诊断不足.对于非处方药物患者和医生认识不足,随意使用增加了AIA的发生,AIA相关机制及防治研究甚少.预防AIA发生重要的就是避免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如临床必须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且无禁忌证,建议使用扑热息痛.

  • 静滴注射用赖氨匹林致阿司匹林哮喘1例

    作者:高大松

    赖氨匹林临床应用广泛,但不良反应少见,本文报道其导致阿司匹林哮喘(AIA)1例,并就AIA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作一阐述.

  • 阿司匹林哮喘10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瑞玲;马瑞琴;朱宝玉;吴琦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哮喘(aspirin induced asthma,AIA)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的方法,对AIA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治等方面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0例AIA患者,80%(8/10)为中、重症患者,用氨茶碱不能控制症状,100%合并鼻部病变,尤其90%(9/10)合并鼻息肉.结论:阿司匹林哮喘一般为重症,单纯使用平喘药不能取得好的疗效,早期诊断、合理用药、积极预防有助于其预后.

  • 12例阿司匹林哮喘临床分析

    作者:叶永青

    阿司匹林哮喘(Aspirin-induced asthma AI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患者对阿司匹林及其它多种非皮质激素类解热镇痛药不耐受,诱发哮喘发作.AIA引起人们注意的原因除具有特殊的诱发因素外,还因其多为重症,对糖皮质激素依赖等特点.本文总结1990~1998年本院收治的12例AI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注射用来比林引起阿司匹林哮喘8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萍萍

    目的加强对注射用来比林引起阿司匹林哮喘(aspirin-induced asthmaAIA)的认识,做到对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疾病再次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3年2月儿科收治的8例注射来比林引起阿司匹林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中启动型2例,哮喘基础型5例,鼻炎基础型1例。结论注射用来比林引起阿司匹林哮喘时有发生,但因起病隐秘,本病易被临床医生忽视。应用激发试验可提高诊断率,值得推荐。

  • 孟鲁司特在阿司匹林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胡小平;吴晓昇

    目的 评价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阿司匹林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观察58例阿司匹林哮喘患者用药前、后哮喘自觉症状、肺功能指标、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患者治疗第2、4周的平均PEF值与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治疗2、4周后,全天未使用喘康速气雾剂天数增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5.1%.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均较轻,不影响研究用药的天数.结论 孟鲁司特能改善阿司匹林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减轻哮喘症状,预防发作,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 顺尔宁治疗轻中度阿司匹林哮喘的疗效

    作者:符少萍;梁海慧;杨雪梅

    目的 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顺尔宁(MK)对轻中度阿司匹林哮喘(AIA)的疗效.方法 将64例轻中度A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轻度者,对照组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组予每晚口服MK 10 mg.中度者,对照组予ICS加按需吸入β2-受体激动剂(LABA)福莫特罗;治疗组在ICS基础上予每晚口服MK 10 mg.疗程共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白天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1分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善率.结果 轻度AIA,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白天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白天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EV1改善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但无明显差异.中度AIA结果与轻度组一致.结论 治疗轻度AIA,口服MK疗效与ICS相当,口服MK可代替ICS,MK可能有更好趋势.治疗中度AIA,ICS+ MK与ICS+ LABA疗效相当,前者可能有更好趋势.MK对治疗AIA有重要的地位,其将可能成为AIA的基础用药.

  • 1例川崎病合并阿司匹林哮喘患儿的药学监护

    作者:雷伟;董栋;张伟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川崎病合并阿司匹林哮喘患儿的治疗过程, 探讨和分析川崎病合并支气管哮喘患儿使用阿司匹林的安全性.临床药师参与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对患儿药物治疗过程实行药学监护, 保障了患儿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药师将药学理论知识和循证药学的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提高了药物治疗水平.

  • 布地奈德粉治疗阿司匹林哮喘的临床分析

    作者:黎月香;吕志强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哮喘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对21例阿司匹林哮喘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发病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21例阿司匹林哮喘患者经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后病情均能得到有效控制,肺功能得以改善.结论 临床医生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使阿司匹林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迅速、有效的缓解,同时要告知患者避免接触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 36例阿司匹林哮喘回顾性分析

    作者:杨树升;林丽

    目的 了解我国阿司匹林哮喘(AIA)的流行情况、诱发原因及诊治特点.方法 对近10年发表在国内的30篇AIA相关文献中的共36例AI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国AIA的诱发药物主要为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和丁苯丙酸(芬必得、布洛芬),诱发AIA的情况少见的药物为醋氨酚(扑热息痛、百服宁、泰诺)、甲氧萘丙酸(萘普生)、双氯芬酸.部分合并有鼻部疾病,占已明确是否患有鼻部疾病的28.6%( 8/28).本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尤以40岁以上多见(72.2%,26/36);女性病例(17例,47.22%)与男性病例(19例,52.78%)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A发作间隔时间以60 min以内居多(71.4%,20/28),>120 min的为28.6%(8/28).主要给药途径为口服(83.3%,30/36),药物给药途径及方式与AIA间隔时间无明显关联.结论 我国AIA发病主要原因为患者和医生对非处方非甾体类抗炎药认识不足,随意使用增加了AIA的发生.预防AIA发生重要的就是避免使用解热镇痛抗炎药.如临床必须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且无禁忌证,建议使用甲氧萘丙酸(萘普生)和双氯芬酸.临床使用NSAIDs时应至少在60 min内密切关注病人呼吸变化的症状及体征,一旦发现AIA发生,应及时处理,防止其进一步恶化成致死型AIA.

  • 阿司匹林不良反应的文献综述

    作者:徐芳雄;顾明;赵杰东;赵玉琼

    阿司匹林(Aspirin,ASP)又称乙酰水杨酸(ASA),是常用的历史悠久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小剂量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cox-1,减少血栓素Az ( TXAz)的生成,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短暂性缺血发作,如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偏头痛,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近年又发现阿司匹林可降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其他一些作用.故其临床应用范围大大扩展,其不良反应时有报道.本文结合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 心绞痛合并肺气肿发生阿司匹林哮喘一例不良反应报告

    作者:刘祚汝;杜淑娟;靳晓琴

    阿司匹林哮喘(Aspirin-induced asthma AI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患者对阿司匹林及其他多种非甾体类解热镇痛类药不耐受,诱发哮喘发作.阿司匹林在临床应用广泛,老年患者常伴有慢性基础疾病,由阿司匹林引起的哮喘在临床中易被漏诊和忽视.本文就1例心绞痛合并肺气肿老年病人使用阿司匹林发生哮喘作一分析.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