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线粒体疾病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963年Nass和Nasa~([1])首次发现线粒体DNA(mitochonddal DNA,mtDNA).1981年Anderson等~([2])完成人类mtDNA测序,提出线粒体母系遗传的概念.1988年Holt等~([3])发现mtDNA缺失可导致线粒体肌病;同年Wallace等~([4])在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患者中发现有mtDNA突变.至此,mtDNA突变及线粒体疾病受到广泛关注.
-
中国人可疑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患者线粒体DNA分析及临床特征
目的 报告中国人可疑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患者线粒体DNA(mtDNA)基因突变的检测比例、突变特点及携带LHON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6-2014年北京同仁医院可疑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患者909例,其中226例家族史明确,683例为散发患者.方法 用PCR扩增DNA测序方法对909例患者及部分家系成员进行LHON线粒体DNA基因的16个原发突变检测,记录LHON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指标 mtDNA突变,突变检出率,发病年龄,视力,眼底改变.结果 909例患者中432例携带LHON的mtDNA原发突变,阳性突变检出率为47.52%.369例(85.42%)患者携带LHON3点常见原发突变,其中294例(68.06%)携带m.11778G>A,58例(13.43%)携带m.14484T>C,17例(3.94%)携带m.3460G>A;其余44例(10.18%)携带10种罕见突变(m.3635G>A、m.3733G>A、m.3736G>A、m.3866T>C、m.4171C>A、m.10680G>A、m.11696A>G、m.14459G>A、m.14482C>G、m.T14502T>C);19例(4.40%)患者同时携带2点原发致病突变.LHON阳性患者发病年龄(18.53±9.31)岁(3~66岁).LHON患者logMAR视力(1.36±0.68).结论 LHON是国人主要的遗传性视神经萎缩类型,不明原因视力下降者进行mtDNA基因突变分析十分重要.国人G3460A突变频率低.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视神经萎缩 mtDNA突变 -
mtDNA突变研究新进展
线粒体是生物细胞体内能量储存和供给的场所,线粒体DNA(mitochondria DNA,mtDNA)是核外惟一的遗传物质.相对于核基因,线粒体DNA的突变率高,又由于本身缺乏有效的损伤修复系统,极易发生突变受损,进而影响细胞功能,产生疾病.本文就线粒体基因组突变及与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分子病理与临床诊疗进展
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是线粒体脑肌病中常见的类型,主要是线粒体DNA(mtDNA)发生突变,引起编码氧化磷酸化(OXPHOS)的相关功能蛋白缺陷,ATP合成减少所致.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以儿童和青少年期发病为多见,在骨骼肌、-U脏、内分泌、肾脏、胃肠道等全身各个系统都有能量缺乏表现.MELAS典型的神经系统卒中样发作可能与一氧化氮(N0)代谢紊乱相关.本病对症治疗主要是给予增加ATP供能的药物.针对mtDNA突变的基因治疗研究将有望应用于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