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VP术后相邻椎体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业成;张巍;张成亮;王洪俊;刘守正;朱宝林;陈跃跃;吴新铖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相邻椎体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自2011-08-2014-08诊治的11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按照首次PVP术后是否再次发生相邻椎体骨折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25例(术后出现相邻椎体新发骨折),对照组85例.确定年龄、体重指数、骨密度、骨水泥注入量、术后椎体高度矫正百分比、有无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术前有无椎体内裂隙征、术后椎体前缘压缩角度矫正度数、后凸角度矫正度数这9个指标为PVP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因素.结果 110例获得随访2~3年,平均2.5年.110例中术后相邻椎体新发骨折25例,发生率为2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骨密度、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术前椎体内裂隙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骨密度是PVP术后相邻椎体新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VP术后相邻椎体新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是骨质疏松,因此PVP术后应该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防止继发骨折的出现.

  • PVP术后相邻节段椎体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李飞虎;谢恩;郝定均;吴起宁;樊勇;陈国勇

    目的 采用有限元法分析经皮椎体成形(PVP)术中骨水泥的注入量与弥散情况对相邻节段椎体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收集自2015-09-2016-10诊治的87例L2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CT扫描数据,建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单侧注入4 ml骨水泥,A组骨水泥局限于椎体一侧,B组骨水泥越过椎体冠状位中线.单侧注入6 ml骨水泥,C组骨水泥局限于椎体一侧,D组骨水泥越过椎体冠状位中线.在轴向加载500 N载荷下,记录各组L1下终板及k上终板的应力值.结果 注入骨水泥前L1下终板的应力值为(4.08±0.55)MPa,L3上终板应力值为(4.99±0.70)MPa.注入骨水泥后L1下终板应力值:A组为(4.49±0.49)MPa,B组为(4.38±0.45)MPa,C组为(4.76±0.74)MPa,D组为(4.50±0.66) MPa;B组应力值小于A组和D组,D组应力值小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入骨水泥后L3上终板应力值:A组为(5.23±1.32)MPa,B组为(5.14±1.26)MPa,C组为(5.45±1.46)MPa,D组为(5.09±1.17)MPa;B组应力值小于A组,D组应力值小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D组的应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术后相邻节段椎体应力值与骨水泥注入量呈正比,等量骨水泥于双侧弥散所产生的应力增幅较单侧弥散小.骨水泥注入量较少及双侧均匀分布可能降低了相邻椎体骨折的风险.

  • 后凸成形中骨水泥量对相邻椎体终板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张党锋;马巍;戈朝晖;张飞;曾思翔

    背景:近研究表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后存在相邻椎体骨折的问题,推测骨水泥泄露可能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中骨水泥量对相邻椎体终板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建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理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在骨折椎体内填充10%,20%和30%椎体容积的骨水泥,分析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三种情况下相邻椎体终板应力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与填充前相比,骨水泥容积按10%,20%和30%填充后,相邻椎体终板各种情况下的应力均增加,且随着骨水泥填充容积增加而增加。说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中骨水泥用量增加,会导致相邻椎体骨折增加的概率。

  • 骨水泥灌注椎体强化后相邻节段再发骨折的预测因素

    作者:黄天霁;张施洋;鲁超

    背景:椎体强化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应用普及的有效方法,但有研究认为椎体强化会导致强化椎体相邻节段发生再骨折.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行椎体强化后,再发相邻椎体骨折和非相邻椎体骨折的临床特点和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接受骨水泥椎体强化治疗单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病历信息和手术相关数据,使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Mann WhitneyU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2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①187例患者中,共41例患者发生其他节段的再次骨折,再骨折发生率21.9%;41例再骨折患者中,相邻椎体再骨折23例,占56.1%;非相邻椎体再骨折18例,占43.9%;②初次骨折为胸腰段骨折是强化椎体相邻节段再骨折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P=0.017);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有无糖尿病、有无抗骨质疏松治疗、有无既往骨折病史、有无骨水泥渗入椎间隙、骨水泥弥散好坏、注入骨水泥量、术式为椎体成形或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的比例、术后区域后凸角改变、骨密度T值、再骨折位于强化椎体上方或下方,这些因素均不能预测再骨折发生在强化椎体的相邻节段或非相邻节段.

  • PVP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张中兴;许峰;陈焕诗;金伟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但近年来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发生已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引起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可能原因有生物力学改变、椎体填充剂及临床等因素,椎体填充剂因素主要是指骨水泥使用剂量、分布及渗漏等,而临床因素包括初始骨折椎体的数目、部位及椎体高度丢失等。本文针对上诉观点,从发生因素到预防策略做一综述。

  • 胸腰段骨折内固定对相邻椎体影响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盛晓文;刘艳超;徐又佳

    目的 探讨椎弓根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隙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该院9例胸腰段骨折(L1)病例,对使用TRSH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后的患者术前摄片(前屈20度,后伸80度),并且和正常组同节段的椎间隙高度进行比较.结果 在该实验组所研究的9例患者中,在前屈状况下,内固定组与正常组相比,邻近椎间隙的高度下降幅度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同样在后伸状况下,内固定组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和正常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 脊柱内固定术后,固定节段内的刚度增加,活动幅度明显下降或消失,导致脊柱节段活动度将发生重分配,固定节段的活动会转移到其他的运动节段,因而邻近节段活动度增大.这种累积效应的增加容易促使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及加重,这在生物力学中也得到验证.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