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icro-CT影像学参数分析

    作者:李永贤;张顺聪;梁德;杨志东;郭丹青;莫国业;李大星;冯蓬勃;郭惠智;李永巍;莫凌

    目的 初步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质疏松患者以及无骨质疏松患者3者间椎体骨质的差别.方法 对30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组、骨质疏松患者组及无骨质疏松患者组,每组10例.在术中分别取出3组患者少许椎体样本,椎体样本大小相等,不影响手术疗效的同时亦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均表示知情同意.随后分别对取出的椎体标本进行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术(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检测,以了解及对比3组患者之间椎体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矿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和骨小梁情况.结果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组对比骨质疏松患者组、无骨质疏松患者组其椎体皮质骨BMD、松质骨BMD、骨小梁BMD和总体BMD以及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小梁BMD、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下降显著(P<0.01);骨质疏松患者组对比无骨质疏松患者组其椎体皮质骨BMD、松质骨BMD、骨小梁BMD和总体BMD以及皮质骨BMC、松质骨BMC和总BMC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小梁BMD下降显著(P<0.01).结论 较低的椎体BMD和BMC是椎体压缩骨折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患者和暂无骨质疏松人群需要预防BMD、BMC的下降,防止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

  • PKP治疗骨质疏松型椎体压缩性骨折

    作者:刘雅;王宗亮;蔡明;白金广;罗良雨;王敏;陆兵;王尚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25例(42个椎体),骨折部位:T9~L3,其中胸椎24个,腰椎18个.采用经皮穿刺方法,进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测量术前和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并用疼痛视觉评分法评定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结果 25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术后当天或次日开始下床活动,经X线检查确定cobb'角矫正10°~28°,平均15°,椎体高度基本恢复.经随访3~8个月,患者伤椎高度无丢失,未再出现疼痛,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