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旁疝合并肠旋转不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适应证逐渐扩大.我院2006年3月在腹腔镜下成功治疗左侧十二指肠旁疝合并肠旋转不良1例,报道如下.
-
十二指肠旁疝致小肠梗阻一例
患者男,35岁,以间断性腹痛、恶心、呕吐1年余,停止排气排便2 d,于2003年4月16日入院.
-
左侧十二指肠旁疝误诊为十二指肠肿瘤一例
患者女,68岁,因上腹饱胀不适伴恶心、呕吐半个月,于2003年10月26日入院.患者上腹饱胀不适呈持续性,躯干前屈或过伸症状加重,呕吐物为隔夜宿食和胆汁,排气排便减少,无发热及皮肤巩膜黄染等.体格检查:慢性病容,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十二指肠黏膜充盈缺损,提示十二指肠升部占位(图1,2).
-
十二指肠旁疝一例诊治体会
患者男,33岁,因"反复左上腹胀痛不适半年余,加重伴恶心、呕吐5 d"于2011年9月25日入院.半年来患者反复左上腹部胀痛不适,阵发性,饱食后及夜间明显,10~15 d发作1次,发病后患者进食明显减少,肛门有排气排便,每次持续2~10 h不等,可自行缓解,严重时曾到当地诊所就诊,给予补液、保护胃黏膜等药物治疗,症状可缓解.5 d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当时未行诊治,次日出现恶心、呕吐,遂到当地诊所就诊,诊断为"胃炎",给予禁食水、补液及保护胃黏膜等药物治疗,疼痛稍缓解,仍有恶心、呕吐、肛门排气排便减少.
-
两种少见类型肠梗阻病因的CT及MRI对比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少见类型的肠梗阻病因(腹茧症与十二指肠旁疝)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探讨腹茧症与十二指肠旁疝的影像学鉴别特点,提高对两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采用多排螺旋CT及1.5 T磁共振扫描仪对2例腹茧症及3例十二指肠旁疝患者进行CT及MRI检查,其中除1例腹茧症患者口服肠道对比剂外,其余均行无肠道准备的CT及MRI检查.结合手术结果对比分析两者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结果 2例腹茧症及3例十二指肠旁疝患者的CT及MRI图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肠梗阻表现,且均可见形态不同的肠管聚集以及包膜或疝囊等表现,1例腹茧症合并大量包裹性积液.结论 腹茧症及十二指肠旁疝少见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诊断较为困难,但结合CT及MRI检查有助于提高对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腹膜隐窝疝1例诊治体会
腹膜有几个隐窝,正常情况下很浅小,不至引发疾病.如果隐窝深大形成病理结构,则大部分小肠可疝入隐窝形成内疝,即腹膜隐窝疝.这种病比较罕见,为先天性腹内疝,系因胚胎发育过程中小肠旋转正常过程改变,肠系膜与后腹膜融合不全形成了隐窝所致[1].术前不易明确诊断,手术治疗虽简单,但陌生,容易导致错误,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我们遇到1例十二指肠旁疝病人,就其诊断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
十二指肠旁疝的诊治体会--附9例报告
十二指肠旁疝临床少见,多因急性肠梗阻就诊.术前明确诊断较困难,常经手术证实而确诊.我院自1989-2003年共收治十二指肠旁疝9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4~63岁,平均年龄33岁.病程2 h~5 d,其中12 h以内4例,12 h~24 h 2例,24 h~5 d 2例.
-
十二指肠旁疝的诊断和治疗(附12例报告)
目的:为了提高对十二指肠旁疝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对1982-1998年间收治的12例十二指肠旁疝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行剖腹探查术10例,均为完全性肠梗阻,延期探查2例,均为不全性肠梗阻,疗效满意.远期疗效:4例并发粘连性肠梗阻,与术前病情危重程度相关.结论:十二指肠旁疝术前诊断较困难,一旦疑及本病,应尽早剖腹探查,可提高疗效.
-
十二指肠旁疝的研究现状
腹内疝常见的疾病是十二指肠旁疝(paraduodenal hernia,PDH),在临床上很少见,因为其解剖特殊性,诊断比较困难,如果诊治不及时,有50%左右肠管会发生坏死,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PDH的认识,故将PDH介绍如下.
-
十二指肠旁疝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十二指肠旁疝(paraduodenal hernia,PDH)在临床中很少见,因解剖特殊性,诊断比较困难,往往误诊、误治,为提高外科医生对PDH的认识,故将PDH总结介绍如下.
-
十二指肠旁疝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十二指肠旁疝(paraduodenal hernia,PDH)在临床中很少见,因解剖特殊性,诊断比较困难,往往误诊、误治,为提高外科医生对PDH的认识,故将PDH总结介绍如下.
-
左侧十二指肠旁疝合并小肠梗阻1例
患者男性,43岁.因发热、腹胀痛、便秘4天,于2005年5月19日入院.经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支持等对症治疗后,有肛门排气及排出少量黑色羊屎样大便,中、上腹胀痛无缓解.查体:T 37.2℃,P 86次/min,R 19次/min,BP 149/100mmHg.
-
腹腔镜治疗右侧十二指肠旁疝合并粘连性肠梗阻1例
患者,女,34岁.主因上腹疼痛剧烈,频繁呕吐9h入院.于27年前患者因进食过多诱发腹痛,以上腹部为著,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伴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胆汁样,经禁食、补液后症状减轻.5年来腹痛发作频繁,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而症状逐渐加重.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活跃.无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入院后给予胃肠减压,禁食,补液治疗,症状有所缓解;行立位腹平片及上腹部CT检查示:肠管扩张、积气积液,符合肠梗阻;全消化道造影示:小肠排列紊乱,可见扩张,小肠袢于右上腹,回盲部于左下腹;下消化道造影示:回盲部位于左下腹.初步诊断:肠旋转不良.
-
右侧十二指肠旁疝1例报告
十二指肠旁疝(paraduodenal hernias,PDH)是指腹腔内脏器(多为空肠)疝入十二指肠旁隐窝而形成的腹内疝[1].十二指肠旁疝可分为左侧和右侧十二指肠旁疝,左、右侧发生比例约为3~6:1.浙江省义乌稠州医院外科2013-03-04成功手术治疗1例右侧十二指肠旁疝.现报告如下.
-
左侧十二指肠旁疝合并急性小肠梗阻一例
1 病例患者,男,51岁.因突发中上腹痛伴肛门停止排气10h入院.既往无腹部外伤及手术史.体检:T 36.5℃,P 120次/min,BP 90/58mmHg,神清,腹部膨隆对称,全腹有压痛,以左中上腹部明显,有轻度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呜音减弱.
-
十二指肠旁疝4例诊治分析
十二指肠旁疝(PDH)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我院近年来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
十二指肠旁疝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旁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手术治疗的十二指肠旁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者平均年龄34岁。左侧十二指肠旁疝15例,右侧十二指肠旁疝3例。10例患者平时无任何临床症状;7例患者在饱食后、10例患者在剧烈运动或突然改变体位后出现上腹剧烈疼痛。腹部 X 线检查提示16例为完全或不完全性肠梗阻。腹部 CT 显示10例胰腺与胃之间可见异常囊性小肠袢。18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10~15 d 痊愈。经2~8年随访,均无疝复发。结论十二指肠旁疝术前诊断困难,积极剖腹探查是正确诊断和治疗成功的关键。
-
绞窄性左侧十二指肠旁疝一例报道
十二指肠旁疝在临床上实属罕见,是腹膜隐窝疝的一种.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十二指肠旁疝及胆囊异位1例
患儿:女,9岁.因皮肤、巩膜间断黄染2月余,腹痛伴发烧20天入院.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间断黄染,食欲减退,厌食,尿黄,上腹部不适.曾按"肝炎"治疗无效.用"消炎利胆片"黄疸有消退.20天前再次出现黄疸,伴发烧、呕吐,腹部B超发现"胆管扩张".检查:T 38℃,P 96次/分,R 25次/分.皮肤、巩膜黄染.腹平坦,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肋下2cm,剑突下4cm,边缘锐,质中,光滑,右上腹深压痛,未触及肿块.脾肋下不大.
-
十二指肠旁疝合并肠穿孔一例报告
患儿:男,11岁.因腹胀腹痛伴发热月余,加重5天入儿科.40天前患儿突然发生剧烈腹痛伴呕吐,腹痛以右下腹为重,呕吐物含胆汁.体温持续在38~39℃,经抗生素治疗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