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岩静脉的显微解剖研究及术中处理

    作者:张继志;Duan Yunping;高宝山;黄坤

    目的 进行岩静脉的显微解剖研究,并对相应的术中处理方法进行讨论. 方法 取15例(30侧)成人尸头标本,经静脉乳胶灌注处理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岩静脉的化置、形态、分支及变异等情况,以及与三叉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等的毗邻关系.对60例三叉神经痛或面肌痉挛施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术中观察岩静脉及其属支的各项情况.结果 解剖所见:①岩静脉化于蛛网膜下腔间隙内,呈游离悬空状,多由2~3支属支静脉汇成,终注入岩上窦的内、中2/3段.②根据尸头单侧岩静脉的数量,可以将其分为单十型(9侧,30.0%)、双干型(17侧,56.7%)和三干型(4侧,13.3%);根据55支岩静脉注入岩上窦的位置与内听道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内侧组(17支,30.9%)、中间组(24支,43.6%)和外侧组(14支,25.5%).③8支岩静脉的主干或属支与三叉神经直接接触,19支岩静脉与三叉神经的距离不超过1 mm.没见到岩静脉或其属支与面神经、位听神经相接触的情况.60例临床病例所见:岩静脉107支,其中内侧组33支,中伺组46支,外侧组28支;岩静脉单干型19例,双干型35例,三干型6例. 结论 认识和处理好岩静脉是桥脑小脑角手术的关键点之一.在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对作为责任血管和阻挡手术人路的岩静脉或其属支静脉可以切断.

  • 伴髓周静脉引流的岩尖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诊治分析

    作者:李静伟;李鹏;杜世伟;张鸿祺;凌锋;李桂林

    目的 探讨伴髓周静脉引流的岩尖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连续性纳入2002年2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伴髓周静脉引流的岩尖区DAVF患者30例,均经DSA确诊.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管构筑、治疗方式及随访结果 .结果(1)30例患者中,男25例(83.3%),女5例(16.7%);发病年龄19~68岁,平均(50±12)岁;病程0.3~24.0个月,病程中位数为3.0(1.0,5.0)个月.首发症状中,脑干或高位颈髓水肿者28例(93.3%),蛛网膜下腔出血者2例(6.7%).术前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3.7±1.1)分,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为65.0(0.0,81.3)分.(2)来自颈内动脉的脑膜垂体干幕缘支(30例,100.0%)和来自颈外动脉的脑膜中动脉岩支(21例,70.0%)是岩尖区DAVF的主要供血动脉.(3)20例患者接受介入栓塞治疗,7例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3例在部分栓塞后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相关并发症3例(10.0%),其中2例为周围性面瘫,1例为栓塞术后第3天再出血,经治疗完全恢复;因呼吸衰竭死亡者2例(6.7%).(4)28例完成随访,中位随访时间49.5(26.0,93.8)个月.随访时mRS和BI评分分别为(1.1±0.7)分和95.0(92.5,100.0)分,与术前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4,Z=-4.795,均P<0.05).25例(83.3%)患者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mRS评分≤1分,BI评分≥90分),3例(10.0%)患者遗留轻度神经功能障碍(mRS评分为2分,80分≤BI评分<90分).结论 伴髓周静脉引流的岩尖区DAVF患者多表现为脑干或高位颈髓水肿症状,具有较高的致死风险,但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使多数患者获得较好的预后.

  • 岩上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诊治一例

    作者:王全;李静伟;孙力泳;陈圣攀;李桂林;张鸿祺

    患者 女,54岁,主因“颈部疼痛1个月余,四肢无力伴二便障碍20 d,加重1周”于2015年5月18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枕部持续性胀痛,未予以诊治,20 d前出现四肢无力伴二便困难,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颈椎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后症状无缓解。1周前就诊于外院神经内科,考虑为“急性脊髓炎”而接受大剂量激素[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商品名:甲强龙)1 g/ d]冲击治疗2 d 后,四肢肌力明显下降,并伴二便无法自行排出,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本院。入院体格检查示:颈后部压痛,胸7以下浅深感觉减退,腹壁反射减退,双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Ⅱ-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双侧霍夫曼征阳性,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

  •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处理策略的研究

    作者:马凯;李勇杰;胡永生;陶蔚

    目的 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手术中,观察岩静脉形态特点及其对手术显露的影响,分析岩静脉的处理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经小脑水平裂入路行显微血管减压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94例,回顾性分析其岩静脉的主干及属支情况、进入岩上窦的位置、术中电凝切断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94例患者中,岩静脉主干有1~3支者分别占22.3%(21例)、62.8%(59例)、14.9%(14例),静脉属支有1~5支者分别占4.3%(4例)、21.3%(20例)、64.9%(61例)、7.4%(7例)、2.1%(2例).责任血管明确者83例(88.3%),可疑11例(11.7%),其中岩静脉为责任血管者6例(6.4%).术中岩静脉完全保留者58例(61.7%),主干切断者4例(4.3%),属支切断者32例(34%).术后出现小脑梗死1例(岩静脉属支切断者),经治疗后未遗留明显神经功能缺损;小脑出血1例(切断岩静脉主干者),行后颅窝减压术后残留头晕、走路不稳等症状.结论 经小脑水平裂入路是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较理想的手术入路.多数情况下术中不必切断岩静脉,必要时可以切断主干或部分属支,但切断后极少数患者会发生小脑梗死或出血.

  • 岩静脉与三叉神经根关系的显微解剖研究

    作者:张占英;张方成

    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有人认为岩静脉或其属支是压迫三叉神经根引起三叉神经痛的重要责任血管,为了解其存在的解剖学基础,我们对岩静脉和三叉神经的关系进行研究,向临床提供解剖学资料.一、资料与方法选经10%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颈标本3例,进行红、蓝硅胶灌注,自中脑水平切除大脑半球等结构,保留小脑幕.

  • 听神经瘤手术中岩静脉的保护及其意义

    作者:奚健;袁贤瑞;王君宇;刘景平;蒋星军;陈风华

    目的 探讨岩静脉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保护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2004年6月至2007年10月进行的听神经瘤手术33例为观察对象,其中4例手术中岩静脉被电凝处理,29例保护良好.结果 29例岩静脉保护良好的术后未发生小脑出血性梗死,4例电凝处理岩静脉的都发生小脑出血性梗死并水肿,1例死亡,3例经后颅窝减压后恢复良好.结论 岩静脉在听神经瘤手术中应尽可能保护良好.否则需在术后做好再次后颅窝减压手术的准备.

  • 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23例临床分析

    作者:田力学;张洪兵;胡艳龙

    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的方法.但术中岩静脉的损伤可导致小脑、脑干出血或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减少岩静脉的损伤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23例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行保留岩静脉的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岩静脉的处理

    作者:王焱华;高宝山;郭旭东;曲凯;段云平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对岩静脉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该院自2010年7月-2012年5月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79例,按术中是否电凝切断岩静脉和(或)其属支分为A、B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轻度不良反应发生31例(72.09%),严重不良反应发生2例(4.65%),术后症状消失43例(100%).B组轻度不良反应发生22例(61.1 1%),严重不良反应发生0例(0%),术后症状消失36例000%),两组病例手术后结果均十分满意.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过程中当岩静脉和(或)其属支作为路障血管甚至责任血管时,可以电凝切断之,有利于术野暴露,降低手术难度,减低手术风险.

  • 岩静脉解剖学特点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涛;王瑞卿;秦书俭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不同处理方法对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提出正确处理岩静脉的方法。方法首先,对6具(12侧)成年人头部标本的岩静脉分支情况进行解剖观察;其次,将110例三叉神经痛行微血管减压术患者依据术中对于岩静脉的处理方式分为两组:离断组56例和分离组54例。在患者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Wong-Baker疼痛脸谱评分法和数字疼痛评分(NPRS)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成年人头部标本解剖发现岩静脉有3~5支属支,其中3支9侧,4支2侧,5支1侧。离断组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Wong-Baker疼痛脸谱评分法和数字疼痛评分法评估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分离组[视觉模拟评分法:94.6%(53/56)比83.3%(45/54)、94.6%(53/56)比83.3%(45/54)、94.6%(53/56)比81.5%(44/54);Wong-Baker 疼痛脸谱评分法:98.2%(55/56)比81.5%(44/54)、98.2%(55/56)比81.5%(44/54)、98.2%(55/56)比81.5%(44/54);数字疼痛评分法:96.4%(54/56)比85.2%(46/54)、96.4%(54/56)比85.2%(46/54)、96.4%(54/56)比85.2%(4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断组和分离组3种评分方法不同时间点判定的有效率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断组和分离组同一时间点3种评分方法判定的有效率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岩静脉的处理是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关键点之一,岩静脉通常具有多个分支,电凝离断岩静脉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降低复发率。

  • 岩静脉的临床应用解剖

    作者:李磊;马春明;齐安东;张杰

    目的:为临床脑桥小脑三角区的手术提供岩静脉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应用26例经10%甲醛充分固定并灌有乳胶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岩静脉的形态、行径及其与三叉神经的毗邻关系.结果:①岩静脉有1~3支,长度(2.9±2.0)mm,外径)2.3±1.0)mm;②岩静脉位于三叉神经根背外方者占92.5%,岩静脉与神经根的短距离为(5.0±3.8)mm,长距离为(7.1±4.1)mm,静脉对神经根有压迫的占15.4%;③岩静脉距横窦与乙状窦交角处的距离为(31.1±5.2)mm.结论:岩静脉解剖结构存在许多变异,与三叉神经根关系密切,变异的岩静脉可引起三叉神经痛,手术中应明确岩静脉解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岩静脉特点及处理方法探讨

    作者:杨玉明;王作伟;崔壮;姜宏志;沙成;袁庆国;谢红雯;王大明

    目的 探讨微血管减压手术中岩静脉的特点及对手术视野的影响,分析处理岩静脉的手术入路、指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年至2016年6月北京医院收治的28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岩静脉解剖特点、主干属支情况、术中电凝切断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中岩静脉完全保留者152例(54.29%),属支切断者103 (36.79%),主干切断者25例(8.92%).岩静脉为责任血管者17例(6.07%)岩静脉主干为1~3支者分别占67例(23.90%)、168例(60%)、45例(16.10%);静脉属支有1~4支者分别为17例(6.07%)、112例(40%)、136例(48.57%)、15例(5.36%).主干切断者发生术后小脑梗死1例,经2周保守治疗后未留明显神经功能障碍.无小脑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理想治疗方法,多数情况下不必切断岩静脉,必要时可切断岩静脉属支或主干,主干切断者极少数发生小脑梗死或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 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保护的可行性探讨

    作者:钱涛;王坤鹏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保护的可行性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40例为A组,手术开始即行乙状窦后紧邻天幕下探查。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患者40例为B组,手术开始按照于炎冰等采用的手术探查方向,即行乙状窦后紧邻听神经根上方探查,比较2组手术中岩神经保护情况。结果 A组有效率92.5%(37例);术后并发复视1例,随访期间好转。 B组有效率95.0%(38例);术后并发病侧听力障碍2例,随访期间好转。结论三叉神经痛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时,手术开始即选用紧邻听神经根上方探查,并结合神经内镜辅助进行观察,多数情况下不需处理岩静脉即可获得对三叉神经根区的良好显露,避免了岩静脉属支切断可能带来的严重并发症。

  • 听神经瘤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作者:秦智勇

    神经外科的临床实践中,听神经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因为其位置较深,在桥脑小脑角夹角处,周围有脑干(桥脑)、小脑、三叉神经、面听神经、后组颅神经(第5-12颅神经)和椎动脉、基底动脉、岩静脉等重要结构,因此该部位手术可能导致的并发症,基本上与上述结构的损伤影响其功能有关.桥小脑角常见的肿瘤为听神经瘤、脑膜瘤和胆脂瘤(上皮样囊肿)等,该部位的手术并发症基本相似,这里以听神经瘤为例,简述手术可能遇到的一些并发症,供大家参考.

  • 三叉神经进/出脑干区域的解剖研究

    作者:叶远良;陈慈;黄绍明;蓝天才;罗毅

    目的 了解三叉神经进/出脑干区域的解剖学特点,为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疾病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5例(10侧)10%福尔马林固定的尸头标本进行显微解剖,测量三叉神经根部宽度;观察三叉神经根部与周围血管(小脑上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及岩静脉等)关系.结果 三叉神经根部宽度直径为左侧:(3.37±0.19)mm右侧:(3.34±0.18)mm;小脑上动脉位于三叉神经上方,小脑前下动脉位于三叉神经下方,岩静脉位于三叉神经后外侧,毗邻三叉神经根部.结论 熟悉三叉神经进/出脑干区域解剖特点及其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有助于提高三叉神经疾病手术疗效.

  • 静脉阻断试验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

    作者:李世亭;仲骏;徐顺清;万亮;王旭辉

    目的 为了提高静脉性血管压迫所致三叉神经痛的手术疗效和降低并发症,介绍一种处理责任静脉的方法.方法 2000年8月~2007年1月间行微血管减压术(MVD)的40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责任血管为静脉或动静脉混合压迫的有118例(29%),其中58例为粗大的深部引流静脉,减压前行静脉暂时阻断试验.其中试验阴性者53例,静脉予以切断减压;5例试验阳性者中3例切断,2例分离后减压.结果 53例将责任静脉直接切断的患者中,术后51例症状完全缓解,2例明显减轻,但有6例出现不同程度面部麻木.5例试验阳性者中,3例切断后都因严重的小脑肿胀再行后颅窝减压术,死亡1例,另2例行分离后减压的患者术后疼痛获得明显减轻.结论 暂时阻断试验可以作为处理粗大责任静脉时的一个参考依据.

  •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涛

    1 概述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脑神经疾病或神经源性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痛,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性的触电样短暂而剧烈的疼痛为特征[1].年发病率为2.5~5.7/10万人.三叉神经痛多于中年后起病,男性多于女性,疼痛常位于单侧,右侧多见,双侧者少见.疼痛发作部位以三叉神经Ⅱ、Ⅲ支分布区为常见,第Ⅰ支发病者较少见,为神经性疾患中常见者.目前对原发性TN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关于TN的记述.1773年John Forthergill在伦敦医学会发表的关于14例TN患者的报道[2],典型疼痛触发点和刀割样疼痛的叙述至今仍被认为是准确的,是TN的代表性描述.尽管有这些早期的认识,两个多世纪后,根治性的外科干预才被证明是有效的.1934年,Dandy指出后颅凹异常是TN的原因,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才认识到TN患者的脑干附近有小血管压迫三叉神经.

  •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处理

    作者:杨德宝;王之敏;蒋栋毅;陈寒春;周强;万意;沈李奎;陆明;向海涛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及其分支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微血管减压术,显微镜下观察岩静脉的位置、分支情况,术中避免损伤岩静脉主干以及较粗大分支,对阻碍三叉神经暴露以及作为压迫血管的细小分支可予以切断.[结果]术中均发现岩静脉,根据岩静脉主干的数量分为:单干型17例(9.1%)、双干型102例(54.5%)、三干型68例(36.4%),术中发现岩静脉及分支为责任血管18例,其中动静脉混合压迫13例,单纯静脉压迫5例,术后15例治愈,2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岩静脉的正确处理是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 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岩静脉的保护及策略

    作者:陈维涛;倪红斌;孔杰;金伟;徐武;陆天宇;梁维邦

    目的 探讨岩静脉保护在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意义,提出岩静脉的外科手术分型,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岩静脉保护策略,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56例行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岩静脉和三叉神经的位置关系及其数量,将岩静脉分为4型,评价其对显露和减压过程的影响,结合手术实践,分析其对手术难度及其安全性的影响.根据4型不同情况,总结岩静脉保护方法,尽力在手术中保护岩静脉,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有重要意义.结果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方法,55%的情况下,岩静脉会对三叉神经显露造成困难,通过改变开放CPA蛛网膜的范围和显微镜的投射角视角,多数情况下可满意显露三叉神经根的全长,提高手术有效率.本组早期病例中21例行岩静脉切断,2例发生小脑梗塞,1例死亡.结论 岩静脉保护在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中的意义非常重要,提高岩静脉保护率,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微血管减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术中解决岩静脉压迫方法2例临床分析

    作者:代明安;冯树贵;闫鹏;杨磊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治疗术中发现岩静脉压迫三叉神经时的解决办法及临床效果.方法:术中发现岩静脉压迫三叉神经REZ区,在岩静脉上方颅底壁表面使用电凝适当烧灼,在岩静脉接触颅底壁表面处,滴入医用生物胶约,并迅速借助显微器械使岩静脉牢固粘连颅底壁上,待生物胶凝固后,三叉神经REZ区完全解除压迫结果.结论:此解决岩静脉压迫的方法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减少了术后复发,且完全保留岩静脉,不影响后颅窝的静脉循环,大大降低了切断后可能出现局部引流不畅而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

  • 经小脑水平裂-小脑桥脑裂治疗三叉神经痛解剖入路的基础研究

    作者:常书锋;孙君军;郑鲁;史保中;段勇刚;王永

    目的 观察并分析小脑水平裂(cerebellar horizontal fissure,CHF)、小脑桥脑裂(cerebello-pontine fissure,CPF)与三叉神经、小脑动脉(cerebellar artery,CA)、岩静脉(petrosal vein,PV)之间关系,为CHF-CPF手术入路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对10例(20侧)成人整颅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察CHF、CPF与三叉神经、CA、PV之间解剖学关系,测量相关数据并行拍照记录.结果 CHF可分离长度(31.01±6.29) mm,可分离深度(11.75±3.41) mm;CPF可分离长度(20.33±2.49) mm,可分离深度(7.49±1.66) mm;分离前CHF-CPF可提供手术野宽径(3.67±1.51) mm,三叉神经感觉根入桥脑处(root entry zone,REZ)暴露困难,分离后可提供手术野宽径(18.52±3.80) mm,REZ暴露良好;CHF-CPF交界点距PV主干(13.63±1.59) mm,距小脑上动脉(SCA) (14.40±6.77) mm,距小脑前下动脉(AICA) (9.76±7.40) mm,距小脑后下动脉(PICA) (23.58±3.81) mm.结论 经CHF-CPF入路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手术在解剖学上具有可操作性,可大限度地保护岩静脉及其属支,三叉神经入桥脑处显露充分,使减压更加彻底.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