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毫火针配合温和灸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研究

    作者:黄石玺;毛湄;浦晶晶;陈跃辉;邓霖;赵宏;耿美晶;钟润芬;郭亚杰

    目的:比较毫火针加温和灸法与加巴喷丁配合假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和西药组,每组50例.毫火针组在局部阿是穴处行毫火针点刺治疗后,行温和灸15 min;西药组采用加巴喷丁胶囊口服,配合假针刺(病灶远端非穴点浅刺)治疗.针刺治疗前3天每天1次,以后隔天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天,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及第1、2、3、6、9、12次治疗后各时点的疼痛VAS评分,观察患者过去24 h内痛程度、现在疼痛程度、即刻止痛疗效、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等,并进行疗效评价及随访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毫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4.0%(47/50),优于西药组的86.0%(43/50,P<0.05).毫火针组患者过去24 h内痛程度VAS评分从第2次治疗开始、现在疼痛程度VAS评分从第1次治疗开始,均较西药组明显降低(均P<0.05).在前3次治疗中毫火针组的即刻止痛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均P<0.05).毫火针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为(3.91±0.82)天,明显早于西药组的(6.53±1.13)天(P<0.05).随访时毫火针组痊愈26例,明显多于西药组的2例(P<0.05);在疼痛积分、疼痛范围及睡眠质量改善方面亦优于西药组(均P<0.05).毫火针组直接医疗费用为(232.32±48.11)元,明显少于西药组的(466.00±41.09)元(P<0.05).治疗中仅西药组出现1例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毫火针加温和灸能明显缓解PHN患者的疼痛,即刻止痛效果好,疼痛缓解起效时间早,优于加巴喷丁,且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

  • 根据不同发病时间取穴治疗时间性病证医案举隅

    作者:怀智勇;崔宝佶

    笔者临床根据不同发病时间取穴,分别治疗子时易醒、丑时咳嗽、酉时带状疱疹后遗痛、戌时腰痹病痛甚4种病证,以医案报道的形式,进一步证明了"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确有临床指导意义,达到"术进病退"的疗效.

  • 温和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Th1/Th2比例失衡的影响及其调节规律

    作者:吴姗;王玲玲;蔡海红;蒋文

    目的:观察温和灸法及药物洛伐他汀对慢性高脂血症并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初步阐明温和灸对免疫功能的调节规律.方法:将32只日本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出8只作为空白组,其余24只均采用内皮损伤并高脂饲料饲养家兔方法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空白组普通饲料喂养,自由饮水;另24只造模10周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药物组,每组8只.艾灸组于“神阙”“后三里”穴给予每天每穴10 min艾灸治疗;药物组采用洛伐他汀胶囊以每天3.6 mg/kg灌胃给药.治疗结束取血清,用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结果:①模型组血清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高于空白组、艾灸组与药物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艾灸组AI(1.683±0.486)远低于模型组(20.301±4.022,P<0.01);②艾灸组、药物组Th1/Th2比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0.569±0.143 vs 0.917±0.255,0.445±0.079 vs 0.917±0.255,均P<0.01),而艾灸组与药物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能够通过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影响辅助性T细胞的漂移偏向,调整机体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平衡,使人体恢复到相对免疫平衡的状态,从而减缓了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以及血栓破裂进程.

  • 温和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清NO的影响

    作者:张会芳;王玲玲;嵇明月;周小云

    目的:观察温和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效应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药物组,每组12只,后4组用自制脂肪乳剂灌胃4周,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正常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造模成功后开始治疗,正常组、模型组不做治疗,艾灸组、针刺组选用“足三里”“神阙”穴,分别用艾灸、针刺进行治疗,每日1次;药物组给予洛伐他汀灌胃,10 mg/kg,每日1次.治疗期间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药物组继续脂肪乳剂灌胃,治疗4周结束.采用生化比色法测定血脂4项,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针刺组、药物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NO均降低(P<0.01,P<0.001),同时还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灸组降低TC、LDL-C、NO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P<0.05).艾灸组NO与TC、LDL-C呈正相关(P<0.05,P<0.01),药物组NO与TC、LDL-C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温和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清NO都具有良性调节作用,温和灸可以通过降低大鼠血清NO发挥其抗血管损伤、抗炎性反应、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 温和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CD40-CD40L轴的影响

    作者:蔡海红;王玲玲;姜劲峰;吴姗;蒋文

    目的:探索温和灸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1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艾灸组(10只)和药物组(11只).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注射牛血清白蛋白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后模型组不予治疗干预;艾灸组行温和灸治疗,取双侧“足三里”“神阙”穴,每日每穴灸治10 min,连续治疗4周;药物组用洛伐他汀胶囊按3.6 mg/kg的剂量行灌胃治疗,连续治疗4周.4周后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血脂水平及CD40配体(CD40L)、可溶性CD40L(sCD40L)含量、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药物组均能有效减少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P<0.05);降低sCD40L水平[模型组(8.310±1.221) ng/mL,艾灸组(7.097±0.846) ng/mL,药物组(7.354±0.631) ng/mL)],降低CD40L的表达[模型组(0.235±0.179)mm2,艾灸组(0.072±0.079) mm2,药物组(0.039±0.015) mm2];NF-cB的表达亦明显减少[模型组(0.145±0.052) mm2,艾灸组(0.052±0.012) mm2,药物组(0.036±0.013) 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艾(P<0.05,P<0.001),艾灸组和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和灸具有良好的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下调CD40-CD40L的表达是艾灸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 隔姜温和灸经渠治疗落枕

    作者:徐凤荣

    落枕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经脉不通,气血瘀滞,瘀阻经络所致,症状见颈、肩背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是临床常见病症.笔者对36例落枕病人给予艾灸经渠穴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灸百会、点刺大椎穴治疗发热

    作者:袁志太

    治法:百会穴采用艾条温和灸,每次20分钟,每天1次.大椎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3~5下,然后用大号火罐拔罐15分钟,出血量可达10~20ml,出血越多越好.起罐后,清理干净.严重者可用敷料覆盖,以防感染,每日1次.

  • 温和灸治疗嵌顿内痔3例

    作者:龙澜允

    内痔嵌顿为内痔痔核脱出肛外,肛门括约肛紧缩,使内痔脱出部分缺血、发炎、肿胀,不能还纳回肛内.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痔核缺血坏死,出现大出血等症状.笔者于1998年6月至1999年4月间,运用艾条温和灸治疗内痔嵌顿3例取得良好效果.

  • 专病笔谈——面瘫(7)

    作者:陈成;杨华珍;姜卉;马岩松;王英姿;徐昕晖;林忠艳;赵金铭;李志宏;李开平

    顽固性面瘫的治疗陈成杨华珍姜卉1局部(患侧面部)治疗如果患者自觉面部板紧、医生进针阻力较大,可采用:①透刺配合艾灸,阳白透鱼腰、太阳透下关、地仓透颊车、地仓透水沟等,并点燃艾条在面部施以温和灸.

  • 温和灸对亚健康人群免疫指标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作者:何璐;王春华;胡玲;郝峰;吴子建;蔡荣林;王洁

    目的:比较隔日温和灸与中药调治亚健康状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亚健康受试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和灸组(36例)和药物组(36例)。温和灸组采用艾条温和灸干预,穴取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隔日1次;药物组给予玉屏风颗粒口服,每日3次,均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免疫球蛋白 IgA、IgM、IgG 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疲劳量表(FS-14)总积分和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免疫学指标、FS-14总积分及甲襞微循环各项积分在治疗后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温和灸组血清IgM、IgG及SOD水平有高于药物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温和灸组FS-14总积分均值低于药物组(P<0.05);温和灸组治疗后甲襞微循环血液流态积分、袢周积分、总积分较药物组降低更明显(P<0.01,P<0.05)。结论:艾条隔日温和灸可显著改善亚健康受试者的疲劳状态、免疫功能与微循环障碍,明显优于中药玉屏风颗粒治疗。

  • 温和灸对绝经综合征阴虚体质患者性激素水平、应激状态的影响

    作者:李启荣;麦威;赵利华;闫红霞;梁劲松;黄慧敏;唐丽颖;罗丹;李雅彦;覃晓燕;韦良玉

    目的:探讨温和灸对绝经综合征阴虚体质患者性激素水平、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灸组和谷维素组各30例,艾灸组采用温和灸,谷维素组服用谷维素,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Kupperman、HAMA评分及E2、FSH、LH、ACTH、CORT指标的变化.结果:艾灸组治疗后血清E2升高,Kupperman、HAMA、体质转化分、FSH、ACTH及CORT均较治疗前降低,与谷维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upperman评分的下降与FSH、CORT、ACTH水平降低呈正相关;阴虚体质改善与E2升高呈负相关,与CORT、ACTH水平降低呈正相关.结论:温和灸可降低阴虚体质患者FSH水平、提高E2含量,其作用机制与调整中枢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ACTH、CORT是绝经综合征阴虚体质患者较为敏感的激素指标.

  • 温和灸治疗阳虚寒凝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刘显峰;郭娴;关擘;付岚岚;韩颐;韩爽;霍凤

    目的:观察“温和灸”治疗阳虚寒凝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效果并探讨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阳虚寒凝型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我科脱疽诊疗常规配合温和灸治疗,对照组给予我科脱疽诊疗常规治疗,2组治疗4周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和灸治疗阳虚寒凝型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明显提高临床愈显率.

  • 吴中朝温和灸皮肤距离等差推算及应用探析

    作者:周宇;陈仲杰;王兵;张宁;刘春

    探讨吴中朝教授温和灸皮肤距离等差推算及应用.以脏腑为本、解剖为据、经络为线、临床为验、生理为重、病理为察、治疗为效诸观点,从人体阳气盛衰、气血多少、脏腑属性、肌肉厚薄及机体盛衰等方面述及温和灸与皮肤距离的相关人体要素,进而推算温和灸与皮肤距离数值的等差公式,使温和灸皮肤距离临床经验从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与一般规律,使温和灸与皮肤距离掌握有数可参、有据可依、有矩可循,以便于临床应用.

  • 温和灸治疗大学生陈旧性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40例临床观察

    作者:梁玉磊;许晓康;孙立虹;孙彦辉;郭军会;李晓峰;李新华;张凯亮;杨雁歌

    目的:观察温和灸治疗大学生陈旧性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将纳入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温灸组40例采用温和灸方法治疗,TDP组40例采用TDP照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VAS评分、患指关节肿胀程度等改善情况.结果:温灸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TDP组.温灸组与TDP组均可以减低患者的VAS评分,改善患指的肿胀程度,但温灸组的改善总体评价优于TDP组,2组试验实施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结论:温和灸治疗大学生陈旧性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显著,是一种简便廉易的治疗方法.

  • 温和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ox-LDL及ET-1的影响

    作者:张会芳;王玲玲;嵇明月;周小云

    目的:观察温和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效应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药物组5组,每组12只.自制脂肪乳剂灌胃4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治疗,治疗期间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药物组继续脂肪乳剂灌胃,治疗4周结束.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ox-LDL及ET-1.结果:艾灸组、针刺组、药物组均具有明显降低血清TC、TG、LDL-c、ox-LDL及ET-1的作用,且艾灸组降低TC、LDL-c、ox-LDL的效果优于药物组,针刺组降低TG的效果优于艾灸组、药物组,药物组降低ET-1的效果优于针刺组、艾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各组ox-LDL与ET-1无相关性.结论:温和灸在调脂的同时,还具有降低大鼠血清ox-LDL及ET-1的含量,发挥其抗氧化、抗血管损伤、预防AS的作用,温和灸在特定的病理环节优于西药.

  • 温和灸等三联法防治脑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与护理研究

    作者:周美娜;柯永芳;阳旭芳

    目的 观察应用温和灸、穴位推按及中药外敷等三联法防治脑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为目的.方法 选取九江市中医医院脑病科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住院行全麻手术治疗的病人24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收治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艾条灸配合中药外敷及按摩治疗;对照组120例,给予传统物理热敷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在手术后1h内分别经2组不同治疗后发生尿潴留的例数及其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120例患者中共2例患者发生尿潴留,占1.7%,对照组120例患者中共16例发生尿潴留,占13.3%;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7%,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脑病术后的尿潴留应用温和灸等三联法和护理措施,能够减低尿潴留的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温和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尿频30例

    作者:董立杰;陈东霞

    目的 观察温和灸对缺血性中风后尿频的效果观察.方法 温和灸气海、关元穴,每穴灸10~15 rmin.每日1次,共2个疗程.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经统计学分析,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在疗效方面,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66.7%,经X2检验,x2=6.667,P=0.01< 0.05,说明温和灸治疗中风后尿频优于基础内科治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温和灸气海、关元穴治疗中风后尿频症简便易行,有效率高,依从性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推广.

  • 温和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

    作者:王秋芳

    目的 观察温和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和灸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肠黏膜病变变化和总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93.33%,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6.67%、70.00%,组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温和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

    作者:高雪芬;蔡碧绸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脊髓损伤恢复期并发尿潴留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式并配合间歇性导尿,观察组在间歇性导尿的基础上加上温和灸。两组均治疗45天,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变化优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患者使用间歇性导尿配合温和灸进行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应用。

  • 穴位注射配合温和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机理探讨

    作者:徐长辉;田谧;原宁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西医治疗FD效果欠佳,而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较为明显。笔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温和灸治疗FD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通过穴位注射方法的作用、黄芪注射液的作用以及温和灸的作用等3个方面探讨该方法治疗FD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下一步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71 条记录 3/14 页 « 12345678...131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