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腹症腹腔镜探查发现隐匿性疝的处理经验总结

    作者:李耀锋;沈庆坡;李霞;路建磊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发现的腹股沟隐匿性疝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方法总结2008年8月至2010年10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腹症行急诊腹腔镜探查患者313例,术中发现隐匿性腹股沟疝41例。同期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46例。结果围手术期患者无明显腹股沟不适症状,感染1例。术后随访3~5年,行内环口高位结扎2例患者出现复发。同期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复发2例,感染2例。二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思(χ2=0.01,P>0.05),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P>0.05)。结论急腹症腹股沟区发现的隐匿性斜疝行内环口高位结扎+自体组织修补是可行的。

  • 腹腔镜治疗成年人隐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劲风;孙元水;王峰勇;倪海滨;陈剑

    目的:分析腹腔镜一侧疝修补术患者对侧隐匿性腹股沟疝的存在概率及其危险因素评估,以判断需行双侧腹股沟区探查的患者范围.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至2015年因腹股沟疝就诊且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1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60例行单侧疝修补术的同时探查对侧腹股沟区,术后随访24~36个月,记录隐匿性疝、异时性对侧疝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完成双侧腹股沟区探查的患者中15例合并隐匿性对侧腹股沟疝,1例失访,余者中位随访29个月,6例(6/144)术中确认"健康"的对侧出现了腹股沟疝.术后发生血清肿2例、复发1例、网片移位1例、慢性疼痛5例,1例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肠管损伤、输精管与血管损伤.结论:对于高龄、男性、左侧、疝环缺损较大者,出现隐匿性对侧腹股沟疝的概率较高,建议术中行双侧腹股沟区探查,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行预防性对侧疝修补术.双侧预防性修补是安全的.

  •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隐匿性疝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宋国鑫;李洁;张青松;张建磊;连丹丹;张军

    目的:分析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合并对侧隐匿性疝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至2015年5月为4232例患儿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232例患儿中男3776例,女456例,3919例行单侧腹股沟斜疝手术,1868例(47.7%)合并对侧隐匿性疝,其中左侧斜疝合并对侧隐匿性疝的比例为50.7%,右侧斜疝合并对侧隐匿性疝的比例为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51,P=0.0036).结论:对侧隐匿性疝发生率与性别、年龄无关.儿童单侧腹股沟斜疝合并对侧隐匿性疝比例较高,且不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腹腔镜手术可同时探查双侧腹股沟,利于预防性处理对侧隐匿性疝,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 气腹造影MSCT在隐匿性腹股沟疝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维青;张升文

    目的:探讨气腹造影MSCT检查对隐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断为腹股沟疝的32例患者,先行彩照检查,再实施气腹造影后MSCT扫描检查,分析影像特点,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手术证实,临床拟诊断为腹股沟疝的32例患者中,彩超检查确诊19例,确诊率为59.38%(19/32);气腹造影MSCT检查确诊31例,确诊率为96.88%。彩超检查与气腹造影MSCT检查相比,气腹造影MSCT检查确诊率明显高于彩超检查(χ2=13.17,P<0.01)。结论气腹造影MSCT对隐匿性腹股沟疝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较彩超检查更具临床诊断价值。

  • 腹腔镜下成人腹股沟隐匿性疝的手术治疗策略

    作者:温顺前;廖冠群;巫青;谢学羿

    目的 探讨成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手术术中发现隐匿性疝时的手术策略.方法 对成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手术术中发现隐匿性疝时采用分组选择治疗方式,其中对早期隐匿性疝(39例)采用观察随访为主的治疗方式,而对真性隐匿性疝(62例)采用同期手术治疗,分析临床资料及采用分组治疗策略的临床效果.结果 将隐匿性疝采用分组手术策略治疗后,仅有2例隐匿性疝(2%,2/101)发展为有症状的疝,在早期隐匿性疝组为其自然病程,而在真性隐匿性疝组中有1例出现补片排斥现象,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对隐匿性疝采取分组的治疗策略可以获得相对满意的临床疗效,但还需更多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明确及量化组别.

  • 腹腔镜下成人腹股沟隐匿性疝的手术治疗策略

    作者:温顺前;廖冠群;巫青;谢学羿

    目的:探讨成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手术术中发现隐匿性疝时的手术策略。方法对成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手术术中发现隐匿性疝时采用分组选择治疗方式,其中对早期隐匿性疝(39例)采用以观察随访为主的处理方式,而对真性隐匿性疝(62例)采用同期手术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将隐匿性疝采用分组手术策略治疗后,仅有2例隐匿性疝(2%,2/101)发展为有症状的疝,在早期隐匿性疝组为其自然病程,而在真性隐匿性疝组中有1例出现因发生补片排斥现象,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对隐匿性疝采取分组的治疗策略可以获得相对满意的临床疗效,但还需更多的临床试验进一步明确及量化组别。

  • 精索静脉曲张合并同侧隐匿性斜疝的诊疗分析

    作者:陈智新;蔡维山;马胜利;胡建波

    目的 提高对精索静脉曲张合并同侧腹股沟隐匿性斜疝的认识.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9月,3例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合并同侧腹股沟隐匿性斜疝患者经我科诊治,合并的隐匿性腹股沟斜疝术前均未能发现,其中2例患者在行经腹股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时发现合并的隐匿性疝,同时行疝修补手术;另1例术后第2天发现再次行疝修补术,疝修补手术采用Bassini术式.结果 术后6个月电话随访,3例患者腹股沟疝无复发、无睾丸萎缩、鞘膜积液并发症.结论 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腹股沟隐匿性疝少见,但临床工作中还是会遇到,需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治疗方式存在一定争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