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颏后下颌骨骨质改变一例
病例 患者女,37岁,9年前在某医院行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颏术,术后外形、手感均较好,1年后发现填充组织移位,下颏变形,但无发热、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无口腔疾病.于2010年7月来我院求治.查体:下颏宽,左右不对称,左下颏局部隆起,从鼻尖-上唇-下颏前直线连线测量观察,下颏整体后缩约5 mm,颏部皮下组织深层可扪及移位的填充物,质较硬.建议患者行填充物取出术.在局部麻醉下,距下颌游离缘约1.5 cm做长约3 cm的横切口,切开皮肤至浅筋膜层,见黄白色胶冻状物流出,并可见多个筋膜小腔隙,挤出各腔隙内填充物,冲洗干净后再做深层次分离,剥开下颌前面骨膜,见部分黄白色胶冻状填充物,发现骨面呈虫蚀样改变,以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肉眼下未见胶冻状物后缝合创口,术后创口愈合良好.
-
面部三层剥离除皱术
随年龄增长,面部皮肤、皮下组织、肌层及骨骼逐渐蜕变、萎缩、松垂,表面形成皱纹,呈现出衰老的征象.面部除皱术在于改善以上老化形态,手术方法虽多,但各有特点.1991年12月以来,我们应用骨膜下层、SMAS下层和皮下浅筋膜层同时分层剥离行除皱术25例,获得满意效果.1 手术方法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按设计切口于头部切开头皮,头顶部在帽状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层,颞部在颞浅筋膜深层,向下、前剥离达眉弓上和眉间鼻根部皱纹区,分离完毕后,分别纵、横切断额肌和皱眉肌.于颞面颊部,沿耳前和耳后设计切口切开皮肤达皮下脂肪层,并在此层向前分离,分离前缘所达范围从上到下为外眦、颧突、咬肌前及向下延续到颈上部颈阔肌浅层.耳前上段切开颞浅筋膜,中段切开皮下浅筋膜(皮下脂肪层),腮腺筋膜,下段切开颈阔肌外侧缘,即SMAS,然后在此层下向前剥离约2.5~3.5cm.
-
坏疽性阑尾炎术后并以坏死性筋膜炎1例报告
患者,男性,17岁,因患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中阑尾坏死穿孔,局部有脓性液体约200ml,粘稠,伴有腥臭味.手术顺利,术后第2 d切口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灼热,挤压后有少许黑褐色血水样的液体溢出.第3d出现高烧,腹胀,切口周围红肿面积明显增大,皮下伴有积气感,出现数个水疱,并向腰背部扩散,切口有大量分泌物溢出,有腥臭味.拆开切口缝线,发现腹壁浅筋膜层坏死,皮肤潜行.诊断为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立即用大量过氧化氢溶液及0.2%甲硝唑液冲洗,先后在坏死筋膜表面的皮肤上做了13个长约6 cm的直切口,深达坏死的筋膜,尽可能地切除坏死的筋膜,放置引流条,充分引流.静脉点滴大剂量的抗生素.53 d后,切口全部愈合,痊愈后出院.
-
手背部皮肤潜行剥脱伤诊治体会
手背部皮肤潜行剥脱伤指因外力作用下,致手背皮下组织至浅筋膜层剥脱出血,积血成血肿,而手背部表皮完整的一种损伤.我科于1992年8月~2001年8月共收治此类病人12例,少部分患者处理不当造成皮肤坏死.报告如下.
-
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充填面颊部凹陷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一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4岁,因双颊部凹陷于2005年9月8日行双侧面颊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充填术.在局部肿胀麻醉下,用10ml注射器抽取下腹部脂肪,经处理取得纯脂肪颗粒10m1,平均装入2支5ml一次性注射器内备用.术前标出面颊部凹陷需注射的范围,在耳前发际内作2~3mm切口,将连接装有5ml纯脂肪颗粒的5ml注射器的16号钝头从切口进入标出范围内的浅筋膜层的远端,边退边注射脂肪颗粒,多个方向均匀铺开,手术操作顺利,术中无出血,术后无血肿,患者自觉满意,术后给予阿莫西林胶囊口服.
-
阴茎皮肤套状撕脱伤一例
1 病历资料患者,男,46岁.会阴部因不慎被转动的棉纺机绞伤1 h后入院.体检:阴茎根部至阴茎包皮皮肤在浅筋膜层呈袜套样完全撕脱,仅保留极少量皮肤与阴茎相连,阴茎浅静脉裸露,左侧阴囊皮肤在深筋膜层逆行撕裂,创面呈花斑样,有广泛瘀点和瘀斑,暗紫色,绝大部分血运较差,毛细血管反应不明显,创缘极度不整齐,污染不甚严重,有明显活动性出血.
-
电刀浅筋膜层切痂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
深度烧伤创面通常采用切痂和削痂的方法以去除坏死组织,为自体皮移植提供良好的受皮床.对于深Ⅱ度偏深创面和未伤及皮下组织的Ⅲ度创面,常采用削痂术,但此方法存在削痂平面不易掌握、出血多等缺点.笔者对本单位47例深度烧伤患者创面采用电刀浅筋膜层切痂,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