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在早产儿脑成熟度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张欣;王颖;郭在晨

    目的 研究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在早产儿脑成熟度评价中的应用.方法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共91例,完成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112例次,对图形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及振幅的低电压和高电压进行分析.结果随早产儿校正胎龄的增加,图形逐渐从不连续到连续,睡眠觉醒周期逐渐规律出现,振幅低及高电压与校正胎龄明显相关(r =0.982,P<0.01;r=-0.964,P<0.01).结论振幅整合脑电图可以作为一项简便易行的监测手段来评价早产儿脑成熟度.

  • 糖尿病母亲婴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特点分析

    作者:张爱巧;赵颖;张婉娴;刘雪静;田秀英;郑军

    目的:分析糖尿病母亲婴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特点,探究aEEG在评价糖尿病母亲婴儿脑发育和脑功能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21名糖尿病母亲婴儿做试验组(IDMS组),并随机选出80名非糖尿病母亲婴儿做对照组(非IDMS组),依据胎龄分4组:<34周组、34~36+6周组、37~40周组、>40周组.患儿生后3d内进行aEEG监测.分析比较各组aEEG的连续电压出现率、睡眠周期出现率、下边缘振幅值、波谱带宽度的特点.结果:在糖尿病母亲婴儿与非糖尿病母亲婴儿中均表现为随着胎龄增加连续电压出现率、睡眠周期出现率、下边缘振幅值及波谱带宽度趋于成熟的特点(P<0.05).各胎龄组糖尿病母亲婴儿的连续电压出现率、睡眠周期出现率、下边缘振幅值均小于非糖尿病母亲婴儿(P<0.05);各胎龄组糖尿病母亲婴儿波谱带的宽度均大于非糖尿病母亲婴儿(P<0.05).结论:糖尿病母亲婴儿脑功能发育成熟度较非糖尿病母亲婴儿落后. aEEG有助于评价糖尿病母亲婴儿脑成熟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不同胎龄早产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的特点分析

    作者:羊玲;钟丽花;陈彩华

    目的:对不同胎龄早产儿进行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分析其脑电活动特点.方法:选取胎龄27~36+6周早产儿135例,按胎龄分成<28周、28~29+6周、30~31+6周、32~33+6周和34~36+6周组,在出生后3~5 d完成第1次aEEG监测,监测时间8 h,分析电压连续性、活动睡眠期上下边界振幅值、睡眠-觉醒周期的变化.结果:胎龄<28周早产儿均呈非连续性电压,没有肉眼可见的睡眠周期性变化,随胎龄增加,早产儿连续性电压所占比例逐渐上升(P<0.01),睡眠周期性所占比例逐渐增加(P<0.01).随胎龄增加,早产儿活动睡眠期上界振幅值下降,下界振幅值升高(P<0.01);1个睡眠周期的时程变短(P<0.01).结论:aEEG能较好地反映早产儿大脑成熟度,胎龄越大的早产儿,其脑电背景活动越趋于成熟,aEEG对早产儿脑功能预后有较好的评估作用.

  • 早产儿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特点的分析

    作者:慈春燕;李文;卢宪梅

    目的 探讨早产儿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背景波的活动特点,为早产儿脑成熟度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选取胎龄为25 ~ 36+6周早产儿160例为研究组,根据胎龄分为<28周组,28~ 30+6周组,31~33+6周组,34~36+6周组4个组;无颅脑疾病的足月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应用Olympic CFM 6000在两组新生儿出生后72 h内进行脑功能监测.分析指标包括电压的连续性、睡眠周期、波谱带下界振幅值及宽度、一个睡眠周期的时程.将早产儿不同胎龄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分别与对照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胎龄早产儿aEEG背景波活动的特点.结果 随着胎龄的增加,研究组aEEG背景波中连续性电压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P<0.01),而对照组均呈连续性图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周期出现率逐渐增加(P<0.01),对照组均出现成熟的周期变化,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胎龄的增加,波谱带下界振幅有升高趋势,早产儿各胎龄组间比较,下界振幅值在活动睡眠(AS)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带宽趋于变窄,早产儿各胎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一个睡眠周期的时程趋于变短,早产儿各胎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产儿各胎龄组相关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龄越大的早产儿,其aEEG背景波越趋于成熟,说明aEEG能够较好的反映早产儿的脑成熟度,应用于临床早产儿脑功能的监测.

  • 振幅整合脑电图和样本熵评价不同胎龄新生儿脑成熟度发育规律的研究

    作者:邹静静;曾丽娟;王艳丽;龙芳;贺欢;陈运彬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和样本熵的特点,为新生儿临床脑功能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转入新生儿科观察或治疗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于出生6小时内进行脑功能监测,每次记录至少8小时.所有的aEEG资料进行电压计算,对活动睡眠(AS)和安静睡眠(QS)阶段的aEEG相关指标和样本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随着出生时胎龄的增加,新生儿aEEG成熟的睡眠觉醒周期的出现率呈上升趋势,各胎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出生胎龄的增加,大脑前后半部振幅电压值均呈上升趋势,样本熵值呈下降趋势,各胎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新生儿生后aEEG脑发育特征随出生胎龄的增加,新生儿脑电生理活动逐步发育成熟;aEEG和样本熵能较好地反映新生儿的脑成熟度水平,可联合应用于临床对新生儿脑功能成熟度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

  •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孕妇孕期治疗对足月儿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张爱巧;赵颖;张婉娴;刘雪静;田秀英;郑军

    目的 探讨孕期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甲减)治疗对足月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孕妇所生的足月新生儿,按照其母亲孕期是否接受甲状腺素治疗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同期随机选取正常妊娠未合并甲减孕妇所生的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所有新生儿均于生后72 h内行aEEG监测,应用脑功能监测评分系统对各组新生儿脑功能发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治疗组39例,未治疗组29例,对照组30例.甲减母亲所生新生儿aEEG表现为连续性差、睡眠周期欠佳、波谱带增宽图形,未治疗组更明显.治疗组脑功能发育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疗组脑功能发育总评分低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1±2.87)比(9.52±2.71)、(9.65±2.79),P<0.05].结论 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孕妇所生足月新生儿脑功能发育成熟度落后,孕期补充甲状腺激素能够降低新生儿脑功能发育低下;aEEG可有效评估新生儿脑成熟度.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