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癫(癎)持续状态伴精神障碍1例的护理体会

    作者:周玉珍;任巧玲;王雅芹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住院号:80417.患者半月前受惊吓后出现阵发性肢体抽搐,伴不醒人事、口吐白沫,每次历时约10min,曾在当地医院救治,疗效不佳,且渐出现发作性乱喊乱叫,不听劝阻,生活不能自理,后展转济医附院等五家医院,症状均无改善,且抽搐发作频繁,2~3min 1次,持续5~10min不等,间歇期意识不清.

  • 癲(癎)持续状态30例护理体会

    作者:韩艳艳;王瑞利

    癫(癎)持续状态是常见急危病之一,致残、致死率均较高,甚至一次发作就可造成不可逆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的损害[1].2003-01~2008-12,我科救治癫NFDCC持续状态患者3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大鼠癫(癎)持续状态后miR-21、miR-29的表达变化

    作者:张忱;李蜀渝;肖波;胡崇宇;刘人恺

    目的:探讨miR-21、miR-29在癫(癎)持续状态(SE)大鼠脑组织和外周血中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SE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SE组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癎)大鼠SE模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匹罗卡品,应用RT-PCR检测2组大鼠脑组织和外周血miR-21、miR-29的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E组大鼠海马区脑组织和外周血中miR-21表达均下降(P<0.05),miR-29表达均升高(P<0.05);miR-21在外周血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脑组织(P<0.01),miR-29在外周血中的表达稍低于脑组织(P<0.05);结论:miR-21、miR-29可能参与SE后神经元凋亡的调控过程, 外周血miR-21和miR-29变化可反映脑组织中的变化趋势.

  • 德巴金注射液治疗癫(癎)持续状态34例

    作者:刘忠志;闫平建;刘建光

    目的 观察德巴金注射液治疗癫(癎)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 将70例癫(癎)持续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入院后立即给予德巴金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射,15 mg·kg-1,注射完毕后立即将德巴金注射液以1 mg·kg-1·h-1的速度微泵泵入;对照组36例入院后立即给予地西泮10 mg缓慢静脉注射,2~3 min静脉注射完毕,再给予地西泮1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根据癫(癎)控制情况和血氧饱和度调节滴速.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8.23%)与对照组(86.11%)相近(P>0.05).治疗组癫(癎)完全控制时间[(29.01±10.84)s]明显短于对照组[(34.93±10.54)s](P<0.05).结论 德巴金注射液治疗癫(癎)持续状态起效快,作用强,可作为癫(癎)持续状态首选治疗用药.

  • 肾移植术后癫(癎)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宏君

    由于肾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术后各个时期均可发生癫(癎).肾移植成人患者术后的癫(癎)发生率为11.4%,儿童及青少年的发生率接近20%[1-6].有研究对终末期肾衰竭的猫进行肾移植,其癫(癎)发生率高达28.9%[7].移植术后发生癫(癎),特别是术后近期发作的癫(癎)持续状态,可严重影响移植患者的预后,因此,应引起移植科医师的重视.

  • 碘造影剂引起急性变态反应性脑病1例

    作者:金辉;席刚明;叶飞;赵文元;方亦斌;刘建民

    目的 分析造影剂引起急性变态反应性脑病,诱发癫(癎)持续状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因造影剂引起变态反应性脑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病人经抗炎、抗变态反应、脱水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无癫(癎)发作,遗留智力障碍、经皮质混合性失语及肢体偏瘫.结论 在碘造影剂的使用过程中,应熟悉其不良反应,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同时能及时发现和迅速处理,做好相应的紧急预案十分必要.

  • 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匹罗卡品致(癎)鼠苔藓纤维出芽中的作用

    作者:郑丽华;许静;陈阳美

    苔藓纤维出芽(Mossy fiber sprouting,MFS)是癫(癎)后重要的形态学改变之一,与(癎)性活动的反复自发性发作密切相关,但其形成机制迄今尚未明确.本研究通过建立C57BL/6小鼠匹罗卡品慢性癫(癎)模型,选择ERK1/2特异性抑制剂SL327干预,观察ERK1/2信号转导通路在MFFS形成中的作用.

  • 癫(癎)持续状态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机制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建敏;黄瑞雅;郑金瓯;梁志坚

    癫(癎)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临床上常见,死亡率高,并且MODS是影响SE预后的重要因素.但对其发病机制一直研究甚少,给早期诊断和防治带来困难.本研究通过检测SE并或不并MODS患者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的含量,观察其变化规律,以揭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SE并发MODS中的病理作用机制.

  •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静脉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癎)持续状态效果观察

    作者:王金莉;龙冬卉;彭福宁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配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癎)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6年1月收治的癫(癎)持续状态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单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采取醒脑静注射液辅助静脉用丙戊酸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及完全控制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和11%,对照组分别为11%和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静脉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癎)持续状态效果显著,此两药具有相互协同作用,可快速起效,安全性高,利于远期预后.

  • 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癫(癎)持续状态的临床研究

    作者:凌玲;何艳;卓琳琅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癫(癎)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癫(癎)持续性发作患者6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注射液静脉推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乙拉西坦片口服,根据患者治疗后24 h内癫(癎)发作情况及脑电图上(痫)样放电控制情况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检测指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癎)持续状态患者应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减少癫(癎)的发作频率.

  • 癫(癎)持续状态的处理及新进展

    作者:汪昕;彭伟锋

    癫(癎)持续状态是神经科较常见和重要的危重症之一,不仅可造成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全身各重要脏器的严重损害,严重时还可导致死亡.本文对癫(癎)持续状态的处理及其新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 脑外伤后癫(癎)持续状态并演变为难治性癫(癎)1例报告

    作者:徐祖才;黄浩;郑永素;郝仁方;徐平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属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在癫(痫)的众多继发因素中,创伤性脑损伤是常见病因之一,同时,创伤性脑损伤后癫(痫)是脑外伤后常见并发症,特别多见于外伤4周以后,即脑外伤后晚期癫(痫)[1].本文介绍1例脑外伤后4个月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后经积极治疗演变为难治性癫(痫)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 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伴癫(癎)持续状态1例报告

    作者:周卫忠;薛维华;史春梅;范春满;王丽;李占成

    1 病例报告患儿女性,7岁,因“发作性抽搐伴智力、语言、运动及发育迟缓4年,持续性抽搐5h”于2013年12月5日入院.患儿4岁前智力、语言、运动及视力发育均正常.3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全身性抽搐伴意识丧失,持续2~3 min缓解.后每隔20 d至1个月发作1次,持续数分钟至20 min不等.2年前出现肌阵挛发作,以后两种发作形式交替出现,频繁时1d发作10余次,少时1周出现1次.

  • 临床表现为非惊厥性癫(癎)持续状态的嗜铬细胞瘤1例报告

    作者:刘晓琳;曹红;宋凡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5岁,以"间断抽搐3年,再发伴行为异常4h"于2010年3月15日入院.患者于2007年11月某日凌晨出现意识恍惚,呼之不应,尿便失禁,约1.5h后突然双眼向右凝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双上肢屈曲,持续约3min后自行缓解,约10h后意识恢复.此后上述症状再发过2次,意识于3d及5d后恢复.入院当日早餐时出现意识恍惚,发呆,问话不答,手中物体落地,当时血压为200/145mmHg.于当地医院住院期间右侧肢体抽搐伴意识丧失2次,抽搐时测血压为180/120mmHg,两次抽搐间隔2min,均持续1min左右.

  • 误诊为部分性癫(癎)持续状态的良性睡眠肌阵挛1例报告

    作者:高伟

    1 病例报告患儿男性,出生4个月,出生史和家族史无特殊,既往史(-).症状表现为睡眠后5 min左右出现右侧上肢节律性抽动,类似于肌阵挛样动作,持续20~30 min,一般30 min以后症状消失.

  • 成人癫(癎)诊断和药物治疗规范(草案)

    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与癫(癎)学组

    癫(癎)(epilepsy)是一组由已知或未知病因所引起,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且常具自限性的异常放电所导致的综合征.以反复性、发作性、短暂性、通常为刻板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由于异常放电神经元的位置不同,放电和扩散的范围不等,患者发作可表现为感觉、运动、意识、精神、行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兼而有之.每次发作称为(癎)性发作,持续存在的癫(癎)易感性所导致的反复发作称为癫(癎).在癫(癎)中,由特定症状和体征组成的,特定的癫(癎)现象称为癫(癎)综合征.

  • 癫(癎)持续状态病人的护理

    作者:黄丽宏;徐建华

    目的:研究对癫(癎)持续状态病人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52例癫(癎)持续状态病人采取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结果:治愈22例,症状缓解26例,无效3例,死亡1例,有效率92.3%.结论:对癫(癎)持续状态病人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促进病人康复,减少并发症.

57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