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高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控便功能的影响

    作者:鲁兵;傅传刚;刘连杰;孟荣贵;金国祥;邢俊杰;喻德洪

    目的:探讨超高龄(≥75岁)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对肛门控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年龄≥75岁,肿瘤距离肛缘≤7 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保肛手术治疗,对患者术后控便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36例患者入组研究,患者排便次数达到正常的时间为(9.8±2.86)个月;贮袋组术后(7.67±1.66)个月排便次数趋于正常,与直吻组(10.56±2.8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6.1%患者出现Ⅰ度失禁的表现,贮袋组与直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保肛术后贮袋组直肠测压指标优于直吻组.术后1年91.7%的患者对控便情况表示满意.结论:超高龄老年患者虽然保肛术后对于控便能力有所下降,但是这种控便能力的下降是可接受的,且采用结肠贮袋直肠肛管吻合术能够明显改善超高龄患者近期的控便功能.

  • 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作者:黄瑞旺

    目的 探究腹腔镜辅助与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2组手术各项指标、术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对照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等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为(4.65±2.18)d、进食时间(3.64±1.32)d、住院时间(12.27±3.54)d,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为(3.27±1.63)d、进食时间(2.21±1.25)d、住院时间(8.92±2.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10/30),观察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相比,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效果更优,能有效优化各项手术指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生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腹腔镜微创技术与开腹治疗直肠癌疗效比较

    作者:赵旭桂;林建清;黄志军

    目的 评估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及肿瘤远期疗效. 方法 将腹腔镜直肠癌手术32例设为观察组,开腹手术68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数目、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对上述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在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前者优于后者(P<0.05);2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年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的治疗技术是可行的,而且术后恢复快,与开腹手术的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李慧;刘庚

    经肛门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是一种治疗直肠肿瘤相对较新的,经内镜能完成切除、止血、缝合等系列操作的微创外科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经肛门切除术和一般的内镜下肿瘤电切术[1].其优点主要表现为:术野暴露更加清晰;手术范围更加精准;能够实现肿瘤及直肠粘膜的"全层"切除,避免局部肿瘤残留,利于病理分析;且患者术后舒适性好,并发症低;长期随访表现出良好的生存率和低复发率[2].TEM主要适应于距肛门4~18 cm范围内的腺瘤或早期直肠癌.而我国大肠癌病人的特点是早期直肠癌占74%,且70%以上的直肠癌为低位直肠癌[3],这就使应用和发展TEM技术在我国有了更加积极和深远的意义.自2011年1月到2012年7月已为21例患者实施了TEM手术,现将护理心得总结如下.

  • 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吴美华

    目的 探讨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康复. 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60岁以上直肠癌手术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 结果 80例患者(93.0%)手术后康复,未发生并发症,6例患者(6.97%)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死亡.结论 认真地术前准备与有效的术后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直肠癌患者手术成功率、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 直肠类癌诊治分析(附35例报告)

    作者:李炎冬;徐加鹤

    目的分析总结直肠类癌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1月~1998年6月收治35例直肠类癌的临床表现、瘤体大小与手术方式选择的相关性.结果全组35例,误诊5例占14.3%,均予手术治疗.术后复发1例,肝转移1例,死亡1例.结论直肠类癌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是直肠类癌外科治疗的基础.

  • 早期直肠癌局部切除32例分析

    作者:李根海;黄小娥;徐天纵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经肛局部切除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994年1月~1995年12月经肛局部切除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人32例.结果 粘膜癌,粘膜下层癌且直径≤2 cm者,无1例复发.直径>2.5 cm的粘膜下层癌3例出现局部复发,2例为低分化腺癌,1例为中分化腺癌.结论 经肛局部切除可作为早期中低位直肠癌的一种外科治疗方案,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 影响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存的多因素分析

    作者:李辰生;万德森;潘志忠;周志伟;陈功;伍小军;李力人;卢震海;丁培荣;李勇

    背景与目的:中下段直肠癌在我国发生率较高,如何提高中下段直肠癌治疗效果的研究一直受到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中下段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临床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0年~1999年收治的599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全组患者中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APR)355例,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244例.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曲线比较,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70.7%,其中APR与LAR依次为:67.5%、75.2%(P=0.026).单因素分析显示,局部复发、围手术期输血、T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肿瘤大体类型、组织类型以及肿瘤距肛缘长度与中下段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局部复发、围手术期输血、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局部复发、围手术期输血、T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中下段直肠癌患者预后重要的指标.LAR正逐渐成为中下段直肠癌根治术首选的手术方式之一.

  • 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手术后控便功能分析

    作者:鲁兵;傅传刚;刘连杰;孟荣贵;于恩达;金国祥;邢俊杰;喻德洪

    背景与目的:虽然保肛手术已在当前的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占主导地位,但多数外科医生由于担心患者术后控便功能下降,都不愿向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推荐低位吻合术.本研究对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肛门控便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高龄低位直肠癌病例80例,分成两个年龄组,≥75岁年龄组39例,60~74岁年龄组4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治疗手段、并发症等.术后18个月内对患者肠道功能、控便情况及满意度等资料进行随访记录,并对两组患者术后控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8个月,79例(98.8%)患者生存,76例可评价肛门控便情况,其中≥75岁年龄组36例,60~74岁年龄组40例.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评价显示≥75岁年龄组较60~74岁年龄组差(P<0.05),但术后半年时这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便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75岁年龄组较60~74岁年龄组虽有所延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75岁年龄组术后13例出现了Ⅰ度失禁的表现,与60~74岁年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术后大便失禁经药物治疗后症状可缓解.结论: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能保持较好的控便能力,高龄不应成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禁忌证.

  • 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化疗的研究概况

    作者:万德森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据Parkin(1993年)报告,1985年全世界结直肠癌新病例达67.8万,发病率次于肺癌、胃癌和乳腺癌,居第4位.其中中国占9.12万例,次于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居第5位.尽管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美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死亡率仍然居癌症患者死亡的第2位,仅次于肺癌.

  • 仿Parks法治疗低位直肠癌27例分析

    作者:王伟民;李万林;曾文;谭世常

    目的:探讨应用仿Parks法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7例低位直肠癌两阶段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第一组15例(仿Parks法),第二组12例(仿Parks法并应用TME及PANP技术).术后出现尿潴留分别为10例和6例,半年内排便功能恢复良好者11例和10例,1年后仅第一组1例恢复较差,余均恢复良好.1年后肿瘤局部复发分别为5例和2例,性功能障碍为8例和4例.全组1年生存率96%. 结论: 仿Parks法是保肛术中较为理想的一种,特别在TME和PANP技术应用下,术后效果更佳.

  • 低位直肠癌144例保肛治疗分析

    作者:马昊;金根培;周爱明;周连锁;金灌培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144例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均超过3年,超过5年以上113例.5年生存率77.7%.吻合口复发5例,盆腔复发2例,局部复发率4.8%.因肝转移死亡10例,脑转移2例.早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5例,早期感染5例.性功能障碍19例.肛管控便功能:随访中50%有良好的节制,70%有成型的粪便,大便频率2~3次/d.结论:影响低位直肠癌生存率原因不是局部复发而是远处转移.低位直肠癌实施全结肠系膜切除,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保肛手术是可行的.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及吻合器的应用体会

    作者:胡明;胡启适;雷建;李聪前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及术式选择和吻合器在保肛术中的应用.方法:对肿瘤下缘距肛缘5~8cm的低位直肠癌患者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癌肿的组织学分类、Dukes分期及术中判断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决定手术方式,观察保肛手术疗效和吻合器在保肛术中的应用体会.结果:行Dixon 42例,行Miles 8例,32/42例使用吻合器吻合,6/42行前切除手法吻合,4/42行拖出式手法吻合.42例保肛手术均未发生吻合口瘘,术后排便功能良好,3年生存率76.4%(32/42),局部复发率4.8%(3/42).结论:距肛缘5~8cm的低位直肠癌有保肛性根治术的可能性,但必须全面考虑癌肿的生物学特性、病理分期、距肛缘距离等因素;使用吻合器可提高保肛手术的成功率和扩大前切除术的适应证范围.

  • 低位直肠癌逆向浸润及保肛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银学;师新荣;李海;杨春;张东;蒋波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远端切除范围及选择部分病例实施保肛术是否安全可行.方法:对103例低位直肠癌进行了逆向浸润及术式选择、疗效的研究.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中吻合口瘘3例(4.35%),吻合口狭窄5例(7.25%),术后盆腔局部复发3例.无吻合口复发及输尿管的损伤,肿瘤下切缘有2例向下浸润1cm(1.94%),全部病例远端浸润未超过2cm.结论:直肠癌逆向浸润的矩离≤1cm,只要合理选择适应证和保证根治的前提下积极实施保肛是可行的.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