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雌激素及雌激素α受体Xba Ⅰ和PvuⅡ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内源性雌激素及雌激素α受体(Erα)XbaⅠ和PvuⅡ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以及两者在宫颈癌发生中的交互效应.方法:采用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在山西省肿瘤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102例宫颈癌新发患者为病例组,以同期在同一医院确诊、相同数量的子宫肌瘤患者为对照组,采集其月经周期第8~10天空腹静脉血,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水平,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ERαXbaⅠ和PvuⅡ基因多态性.结果:病例组E2水平(47.57±14.27)ρ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6.10±12.3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P<0.001.XbaI XX/Xx基因型频率病例组(42.2%)低于对照组(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1,P=0.052;调整aOR=0.57(95%CI:0.33~0.97),而PvuⅡ基因(PP/Pp)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交互作用分析显示,XbaI XX/Xx基因型频率与E2水平在宫颈癌发生中存在拮抗作用.结论: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异常增高可增加宫颈癌发生的危险性,而ERαXbaI XX/Xx基因型可降低罹患宫颈癌的风险,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拮抗效应.
-
武钢第十二届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
目的:妇女病普查使妇女的两癌(宫颈癌、乳腺癌)、两病(妇科疾病、乳腺疾病)得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亦是妇女保健的主要工作之一.方法:对1998~1999年第十二届武钢妇女病普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届普查34 302例中,查出各种妇科疾病17种,患病人共5 766例,查出子宫内膜癌1例.其中以宫颈疾病和阴道疾病多见分别占患病构成比的43.94%和29.12%,查出乳腺疾病6 885例,其中5例乳腺癌,患病率为14.58/10万.结论:宫颈糜烂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乳腺癌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妇女病普查是保障妇女健康的有效手段.
-
2010~2015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女性子宫颈癌发病与死亡分析
目的 调查2010~2015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妇女罹患子宫颈癌的现状并分析该区域女性子宫颈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收集三门峡市肿瘤登记处2010~2015年子宫颈癌数据,分析粗发病率、粗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和平均发病年龄等指标.结果 三门峡市2010~2015年间,女性子宫颈癌粗发病率为9.78/10万,中标发病率为5.36/10万,世标发病率为6.65/10万,平均发病年龄为46.8岁.其发病率与年龄呈倒U型关系,集中于围绝经期前后.子宫颈癌的粗死亡率为2.33/10万,中标死亡率为1.11/10万,世标死亡率为1.38/10万.≥80岁组死亡率达到高峰.结论 三门峡市区女性子宫颈癌发病率随年度变化有增高趋势,与发病年龄呈倒U型分布,主要集中在围绝经期前后.
-
淮安市2015~2016年中青年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江苏省淮安市肿瘤医院妇产科2015~2016年中青年妇女宫颈患病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门诊就诊的380例中青年女性疑宫颈病变患者,对其进行宫颈癌筛查,分析其宫颈癌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380例患者中共有140例(36.84%)有宫颈病变,其中非肿瘤疾病100例(71.43%%)、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39例(27.86%)、宫颈癌1例(0.71%);年龄26~30岁患者非肿瘤疾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P<0.05);年龄36~40岁患者CINⅢ患病率较20~25岁、26~30岁的患者明显高(x2=8.250、5.238,P<0.05),较31~35岁患者略高(x2=3.143,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CINⅠ、CINⅡ患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就淮安市而言,宫颈病变在中青年妇女中患病率较高,26~30岁妇女是宫颈非肿瘤疾病的高危人群,而宫颈癌前病变集中在年龄36~40岁患者,临床宫颈癌筛查工作中应对此年龄段中青年妇女给予高度重视,指导其早期合理预防.
-
宫颈癌机会性筛查176919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机会性筛查在宫颈癌预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30日在本院就诊并自愿接受宫颈癌机会性筛查的176919例妇女,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组织病理检查"三阶梯"诊断技术筛查宫颈癌.[结果]2015~2017年度共有176919例女性接受筛查,结果显示,TCT总体阳性率为5.23%(9259/176919),阴道镜检查23773例,宫颈活检6153例,活检阳性率也逐年提高(2015~2017年分别为40.24%、43.45%、46.42%),总体阳性率为43.65%(2686/6153),其中通过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1172例,宫颈癌患者173例.[结论]通过宣教和认知干预,扩大宫颈癌机会性筛查覆盖面,对临床早期诊治宫颈癌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宫颈肿瘤/流行病学 -
涪陵城区妇女宫颈癌认知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涪陵城区妇女对宫颈癌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探索健康宣教新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涪陵城区2013年8~12月自愿行宫颈癌筛查的160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重庆市统一的“宫颈癌知识调查问卷”及“宫颈癌检查个案登记表”进行现场一对一问卷调查。结果1600例妇女对宫颈癌知识的单项知晓率总体不高,为50%~60%;随着知晓项数的增加,其知晓率呈下降趋势。≥9项的知晓率(26.88%)明显低于大于或等于1项(100.00%)、≥3项(98.25%)、≥5项(88.44%)及大于或等于7项(66.38%)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妇女对宫颈癌知识知晓5项及以上与9项及以上的知晓率与其他文化程度妇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中文化程度妇女对宫颈癌知识知晓5项及以上与9项及以上的知晓率低于高中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妇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岁与20~<40岁妇女的5项及以上知晓率与9项及以上知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涪陵城区妇女对宫颈癌筛查意识及相关知识认知不足,相关部门应采取多种渠道做好低文化层次及年轻妇女的宣教及动员工作,努力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
已婚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体检者中已婚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体检者中已婚妇女进行HPV感染检测,并记录其社会情况、性行为、生育情况等信息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033例已婚妇女中共筛检出HPV感染者139例,感染率为13.46%.不同文化程度、初次发生性行为时间、生育胎数、流产次数与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行为时间长短与HPV感染无关.结论加强性知识教育、普及相关知识、加强性行为安全均有助于降低HPV感染率.
-
延安地区已婚妇女宫颈癌相关危险因素普查分析
目的:探讨延安地区已婚妇女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防治宫颈癌提供依据.方法:以延安地区已婚妇女作为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格,专一询问填表方法进行,同时行妇科检查、白带例检、盆腔B超检查、宫颈刮片病理检查等.结果:本组1 955例,83.7%的妇女有专用外阴清洗盆,75%的夫妻有同房前清洗习惯,结婚年龄小于20岁占14.68%,初产年龄小于20岁占5.36%.妇女有1次以上人流史占50.91%,两次以上人流史占34.88%,妇女生殖道累积患病率为46.88%.前5住妇女生殖道疾病排列顺序为宫颈糜烂,霉菌性阴道炎,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及子宫肌瘤.疾病类型、分布与年龄有很大关系,以20~40岁宫颈糜烂发病率高(19.93%),40岁以后妇女的子宫肌瘤的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我区妇女生殖健康存在很多问题.应加强对已婚妇女卫生知识教育,注意性生活卫生,预防和减少妇女生殖健康问题与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