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分布规律的研究
目的 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分布的规律.方法 对2003年7月至2005年3月的303例初治鼻咽癌患者抗肿瘤治疗前行MRI检查,测量所有咽后淋巴结的大轴径、小轴径和冠状长径值,并记录其中心所在位置和头尾所在位置.结果 177例患者中共检出264个阳性咽后淋巴结.阳性咽后淋巴结的小轴径、大轴径和冠状长径均值分别为9.9、12.9和22.4 mm.同侧咽后间隙存在2、3、4个阳性淋巴结的患者分别有21例、3例和1例.按中心位置记录,位于枕骨、C1、C1/C2间隙、C2、C2/C3间隙、C3和C4的阳性淋巴结数量分别为27、166、40、23、5和2个;淋巴结的小轴径均值分别为6.8、9.9、12.5、10.4、9.3和8.0mm.结论 鼻咽癌同侧咽后间隙中阳性淋巴结簇集分布少见.从C1~C3椎体,咽后淋巴结的转移率旱现递减趋势.直径以C1/C2间隙处大,顺沿枕骨和C3椎体头尾两端逐渐减小.
-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合并咽旁及咽后淋巴转移一例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颈淋巴转移率非常高,临床上多见的转移部位多位于气管食管沟淋巴结(即喉返神经区),颈内静脉上、中、下区和颈后三角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肿瘤转移至患侧咽旁及咽后淋巴结,报告如下.
-
咽后淋巴清扫在下咽癌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在下咽癌治疗中行咽后淋巴清扫对术后颈部区域复发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2011年2月至2015年7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203例下咽癌患者行咽后淋巴清扫,其中梨状窝癌167例,下咽后壁癌23例,环后癌13例.分析咽后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的临床特征及与患者术后区域淋巴结复发及生存率的关系.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存在咽后淋巴结转移者共36例(17.7%).下咽后壁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梨状窝癌及环后癌(43.5%比15.0%、7.7%,x2=10.036,P=0.004).T3-4期梨状窝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T1-2期梨状窝癌(18.3%比2.8%,x2=5.360,P=0.020);N2b-3期下咽癌患者咽后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N0-2a级(23.8%比8.6%,x2=7.637,P=0.006).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仅1例咽后淋巴结阳性患者于术后放疗后14个月于咽后转移灶处复发.咽后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总生存率与咽后淋巴结阴性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咽癌易发生咽后淋巴结转移,对下咽后壁癌、T3-4期梨状窝癌、颈部N2b以上淋巴结转移患者,均应行咽后淋巴清扫.咽后淋巴清扫术可有效降低因咽后淋巴结复发所致的死亡,提高颈部区域淋巴结的控制率.
-
咽后淋巴结转移在鼻咽癌调强放疗预后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鼻咽癌咽后淋巴结阳性率和坏死率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4年8月至2007年3月接受调强放疗的72例鼻咽癌患者,在CT定位图像上勾画咽后淋巴结及坏死区,计算坏死区体积,分析咽后淋巴结阳性率及坏死率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90.3%,其中,I区转移率为2.8%,Ⅱ区为86.0%,Ⅲ区为51.4%,Ⅳ区为20.8%,Ⅴ区为37.5%.咽后淋巴结转移率为79.2%,咽后淋巴结交叉转移率为6.9%.咽后淋巴结阳性者中,左侧出现坏死占21.6%,右侧出现坏死占27.2%,双侧均出现坏死占15.4%.咽后淋巴结转移与N分期和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福州92分期,r =0.383、-0.314,P<0.05;UICC分期,r=-0.434、-0.306,P <0.05).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4例出现复发,6例出现远处转移,死亡7例.咽后淋巴结阳性与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明显相关(r=0.085、0.138、-0.140、-0.124,P<0.05);咽后淋巴结坏死与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相关(r=0.256、-0.057,P<0.05),与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无明显相关.结论 咽后淋巴结转移与N分期和临床分期相关,主要是同侧转移,交叉转移比例低.咽后淋巴结阳性和鼻咽癌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生存率明显相关.咽后淋巴结坏死与鼻咽癌调强放疗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明显相关,与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相关性不明确,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
子野直接优化方法提高鼻咽癌调强放疗下颈部靶区的分次剂量
鼻咽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多采用调强放射治疗,照射范围主要包括鼻咽部肿瘤区和咽后淋巴结,以及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域[1-5].由于鼻咽部肿瘤区和左右侧颈部预防区分别给予不同的照射剂量[6],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和锁骨上区调强放射治疗时照射次数相同,而下颈部和锁骨上区单次量低,放射生物效应差.本研究采用子野直接优化逆向调强技术,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分别独立设计子野,整个治疗计划分时段照射的方法实现鼻咽和上颈部靶区、下颈部靶区相同分次剂量不同照射剂量的目的.
-
咽后淋巴结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在鼻咽癌分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技术在鼻咽癌分期的应用可行性,进一步探讨咽后淋巴结的D、D*、f、ADC在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鼻咽癌初诊患者106例,男79例,女27例,年龄22~69岁,中位年龄42岁.所有患者均行3T MR扫描,IVIM采用8个b值(0、50、100、150、200、250、700、800)s/mm2.根据不同TNM分期分成两组,A组为低分期组(Tlow、Nlow、Low),B组为高分期组(Thigh、Nhigh、High).结果 与Thigh的D(0.6887±0.0813)×10-3mm2/s、f(10.27±4.51)和ADC(0.7972±0.0863)×10-3mm2/s比较,Tlow的D(0.7627±0.0868)×10-3 mm2/s、f(13.66±5.61)和ADC(0.9229±0.1047)×10-3 mm2/s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2、<0.001);与High的f(10.72±4.84)和ADC(0.8200±0.0999)×10-3mm2/s比较,Low的f(16.19±4.49)和ADC(0.9416±0.1237)×10-3mm2/s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2).结论 IVIM技术在鼻咽癌的应用可行,咽后淋巴结的D、f、ADC在鉴定鼻咽癌的分期具有潜在的价值.
-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与预后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咽后淋巴结转移与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01~2007-12间,本院病理确诊鼻咽非角化性或未分化癌,分期为Ⅱ~Ⅳa(2008年广州鼻咽癌分期标准)患者102例,根据MR检查结果分为:无咽后淋巴结转移、单侧咽后淋巴结转移及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3组,Ⅱ期患者采用常规鼻咽癌根治性放疗;Ⅲ~Ⅳa期患者采用常规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及同期放化疗或辅助性化疗.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鼻咽及颈部MRI、胸腹部CT、全骨ECT,所有患者随访2年,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果 102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全程放疗,同期化疗为顺铂(Cisplatin)30 mg/(次·周)-1×7方案,辅助性化疗为PF方案2~4个疗程,所有患者近期完全缓解率100%.随访2年,3组患者之间,2年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发生率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分期因素,Ⅲ期患者3组患者之间2年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发生率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a期患者3组患者之间2年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咽后淋巴结转移属于高危预后因素之一,较易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
-
咽后淋巴结对鼻咽癌预后影响的研究
[目的]分析咽后淋巴结转移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99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初诊鼻咽癌749例并进行分析.[结果]咽后淋巴结的发生率51.5%.单因素分析显示咽后淋巴结对鼻咽癌总生存率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咽后淋巴结转移并不是影响鼻咽癌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但对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影响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于N0患者,咽后淋巴结转移对鼻咽癌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7、0.023和0.008).[结论]基于鼻咽癌增强CT资料,咽后淋巴结转移对鼻咽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可能有影响,是影响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
鼻咽癌患者咽后淋巴结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与局部治疗失败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咽后淋巴结(RLN)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与淋巴结局部治疗失败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收治的255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RLN影像学特征和临床特征,统计RLN 3年局部治疗失败率(LFR),并进一步分析淋巴结影像学及临床特征与RLN 3年LF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55例鼻咽癌患者中,有RLN患者共209例,总324颗。随访3年,未控9颗,复发3颗,LFR为3.70%。具有坏死表现的咽后淋巴结LFR明显高于无坏死表现的LFR(P=0.0325)。具有液化表现的咽后淋巴结LFR明显高于无液化表现的LFR(P=0.005)。根据大部分液化与否分组,也观察到类似的表现(P=0.0007),大部分液化RLN的患者高度提示3年内局部治疗失败可能。与仅单侧RLN阳性的患者相比,双侧RLN阳性的患者发生局部治疗失败的可能性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7)。按照单个或多个RLN对患者进行分组,也观察到类似结果(P=0.349)。RLN短轴径、体积、包膜外侵与其预后没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 RLN的坏死﹑液化及大部分液化,与RLN 3年LFR正相关。其中大部分液化表现高度提示3年内局部治疗失败。因此,针对RLN液化坏死严重的患者,临床上需要在治疗初始给予更多关注和治疗上的不同措施。
-
咽后淋巴结对鼻咽癌预后分析
目的:评价鼻咽癌咽后淋巴结与临床预后之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6月80例接受IMRT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化放疗的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咽后淋巴结大小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评估。用SPSS 17.0分析总生存(OS)及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结果⑴对80例患者根据年龄、性别、KPS评分、N、T分期单因素分析OS及DMFFS,结果发现N分期(P<0.01)与OS及DMFS(P<0.01)有关。⑵对80例患者115枚咽后淋巴结短径(如双侧咽后淋巴结,取小淋巴结短径)>0.6cm、≤0.6cm;结果显示淋巴结大小与OS(P=0.900)及DMFS(P=0.826)无关。⑶根据随访结果咽后阳性淋巴结短径>6mm的63例患者进行亚组单因素分析,咽后淋巴结大小与OS(P=0.010)有关、与DMFS (P=0.056)无关。⑷将以预后相关(P<0.05)变量纳入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咽后阳性淋巴结短径>12mm是影响总生存独立预后因子。结论鼻咽癌咽后阳性淋巴结短径>12mm是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独立预后因子。
关键词: 鼻咽癌 咽后淋巴结 同步放化疗 总生存(OS) 无远处转移(DMFS) -
MR与PET/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 以鼻咽癌2008分期为标准探讨MR与PET/CT对咽后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差异.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并在治疗前间隔1周内同时行MR与PET/CT检查的80例鼻咽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MR以2008分期为标准,咽后淋巴结大横断面的小径≥5mm为阳性;PET/CT检查如咽后淋巴结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SUV≥2.5则定为阳性.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阅片,以统一意见评定,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0例鼻咽癌患者中MR检查发现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有42例(占52.50%),共69枚淋巴结;PET/CT诊断为阳性的33例(占41.25%),共53枚淋巴结,McNemar卡方检验P=0.049,P<0.05提示两种检查方法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R优于PET/CT;而Kappa检验两者的吻合系数k=0.579,0.7>k≥0.4提示两种检查方法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诊断结果的吻合度一般.结论 MR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在一定程度上优于PET/CT,以MR作为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首选检查手段是合理可行的.
关键词: 鼻咽癌 咽后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 -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的转移规律MR分析
目的:应用磁共振研究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方法:根据鼻咽癌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资料,分析咽后淋巴结转移位置,以及与肿瘤侵犯部位、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62例患者中,47例(75.8%)有IIb区淋巴结转移,39例(62.9%)有咽后淋巴结转移.总共检测到60个转移性咽后淋巴结,其中心、上界和下界的位置分别如下:枕骨水平4个(6.7%),17个(28.3%),3个(5.0%);第一颈椎水平:45个(75.0%),40个(66.7%),33个(55.0%);第二颈椎水平:11个(16.7%),3个(5.0%),21个(35.0%);第三颈椎水平:0个(0%),0个(0%),3个(5.0%).咽后淋巴结的转移与咽旁间隙、椎前肌肉、口咽、鼻腔、颅底骨质、副鼻窦、海绵窦等部位的侵犯无关.结论:鼻咽癌患者IIb区淋巴结转移率高,其次是咽后淋巴结.咽后淋巴结转移率从第一到第三颈椎水平逐渐降低.咽后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无关,与侵犯部位无关.
-
T2N2M0鼻咽癌侵犯双侧咽旁、咽后淋巴结的预后分析
按照2008年广州鼻咽癌分期专家共识临床分期中对原发灶侵犯部位、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大小的标准,对本文32例鼻咽癌患者进行T2、N2重新分期,均用核磁共振(MR)结果对原发部位、转移淋巴结定出T2、N2,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预后等方面作一比较.
-
333例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特点的MRI分析
目的 了解鼻咽癌咽后淋巴结的发生率及特征,探讨其与受累部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33例经病理证实、无远处转移的初诊鼻咽癌患者MRI资料.根据2008临床分期标准进行分期.采用率的比较分析咽后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肿瘤侵犯部位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1)咽后淋巴结阳性率为66.3%,其中单侧41.4%,双侧24.9%;不同T、N分期(T1、T2、T3、T4;N1b、N2、N3)的咽后淋巴结转移率均不同,其中T1期均低于T2、T3以及T4期(P<0.05),N1b期均较N2、N3期低(P<0.05);(2)茎突前间隙、颈动脉鞘区、口咽、椎前肌、翼内肌等结构侵犯者的咽后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其未侵犯者(P<0.05);(3)全组病例颈淋巴结转移率为82.0%,其中咽后淋巴结阳性者高于阴性者(87.8% vs.70.5%,P<0.05);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者高于单侧转移者(94.0%vs.84.1%,P<0.05);(4)咽后淋巴结大直径≤20 mm与大直径>20 mm患者的颈淋巴结各区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率高与茎突前间隙、颈动脉鞘区、椎前肌、翼内肌及口咽侵犯相关;(2)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影响颈淋巴结的转移;(3)咽后淋巴结的直径大小与颈淋巴结各区转移无相关性.
-
下咽癌颈部及咽后淋巴结转移的CT/MRI分析
背景与目的:下咽癌早期即可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然而关于下咽癌区域淋巴结尤其是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报道少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下咽癌CT/MRI扫描结果的分析,探讨下咽癌区域淋巴结特别是咽后淋巴结转移的特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09年3月我院病理证实的88例下咽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CT/MBI结果.对其局部分期、各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研究.结果:下咽癌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为73.9%,Ⅱa、Ⅱb、Ⅲ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分别为61.4%、44.3%及37.5%.Ⅰ、Ⅳ、Ⅴ、Ⅵ区及咽后淋巴结转移都较少,并且均合并Ⅱ、Ⅲ区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1 b、Ⅲ区淋巴结转移与Ⅳ区淋巴结转移.Ⅱb区、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Ⅳ区淋巴结转移与Ⅵ区淋巴结转移,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与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咽癌区域淋巴结转移途径遵循一定的规律,跳跃性转移少见,以Ⅱ、Ⅲ区转移常见.双侧颈部淋巴结可能是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
MRI、CT和PET-CT检查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背景与目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已成为鼻咽癌放射治疗发展的方向,靶区勾画的精确性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MRI、CT以及18F-FDG PET-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为设计放射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4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初诊鼻咽癌87例,所有病例同时具有治疗前鼻咽和颈部的MRI、增强CT及PET.CT检查资料.在MRI、CT及PET-CT上分别评价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74侧(87例患者)咽旁间隙中,MRI、CT和PET-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44.8%、33.9%和24.1%.MRI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优于CT(P=0.037).MRI及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高于.PET-CT,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咽后淋巴结的小径与PET-CT的标准摄取值呈正相关(r=0.832,P<0.001).结论:MRI对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高于CT及PET-CT.在鼻咽癌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中,三者的结合应用将有利于提高靶区勾画的精确度.
-
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CT与MRI对比研究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是我国南方地区高发的恶性肿瘤,国外有些学者曾有过对鼻咽癌进行CT与MRI比较,但未有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进行单独论述;国内目前也没有相关的论述.本研究通过对56例鼻咽癌的CT、MRI扫描所见进行比较分析,探讨CT与MRI对发现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自1993年8月至2000年12月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病例56例,CT扫描机是Elscient CT Twin flash,常规横断平扫,3例加冠状扫描,其中的16例直接增强扫描;MRI成像使用PhiliP T5-Ⅱ型0.5Tesla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标准头部正交线圈,常规SE序列,扫描方向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扫描范围上达鞍上池,下至第二颈椎下缘水平,大部分病例增强扫描(50/56).结果:MRI可以准确区分鼻咽癌颈动脉鞘区肿瘤侵犯还是咽后淋巴结转移,较CT明确(CT13例,MRI24例).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I可以区分肿瘤直接侵犯颈动脉鞘区还是咽后淋巴结转移,因而较CT更准确划分肿瘤的侵犯范围,对我国的92分期影响较明显,可以更准确地进行鼻咽癌的临床分期.
-
CT扫描对鼻咽癌N分期的作用
目的:目前鼻咽癌各分期的T标准均包含CT 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CT扫描在鼻咽癌N分期的作用.方法:19 4例病理确诊的初诊鼻咽癌病人,均行颅底、鼻咽及颈部CT增强扫描,分析临床检查及CT影像资料.结果:72例N0病人有15例(2 0.8%)升级为N1;59例N1病人中有2例(3.4%)升级为N2,86例临床单侧淋巴结转移病人有13例(15.1%)CT影像发现双侧淋巴结转移.CT扫描颈部淋巴结的大小为:大横径为(16.7±10.1)mm; 大纵径为(18.9±14.1)mm.临床触诊大横径为(27.4±17.4)mm; 大纵径为(28.6±18.7)mm.临床触诊淋巴结大小与CT影像上淋巴结大小差别显著(P<0.001).咽后淋巴结转移率为32.9%(64/194). N0病人咽后淋巴结转移率为20.3%.结论:结合颈部增强CT扫描 ,部分病人N分期升级,同时明确淋巴结的数目和大小,使预后及放射治疗计划发生改变,建议鼻咽癌的N分期标准应包含C T内容.
-
咽后淋巴结转移在鼻咽癌分期中的意义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高,'92分期系统未明确其在临床分期中的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咽后淋巴结转移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及评价它在鼻咽癌分期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99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的经病理证实、治疗前进行鼻咽和颈部增强CT扫描的初诊鼻咽癌749例.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根据临床分期的原则,采用风险一致性、风险差异性、预后预测及分布均衡性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咽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为51.5%.T分期、N分期及临床分期晚的患者咽后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7.8%、60.3%和57.9%,高于早期患者的发生率(45.2%、47.6%和38.9%),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咽后淋巴结转移患者和无咽后淋巴结转移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8.7%和72.2%,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4.5%和84.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多因素分析,咽后淋巴结转移并不是影响鼻咽癌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对无远处转移生存率的影响有临界意义(P=0.053).NO合并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死亡及远处转移的风险比分别为0.540及0.411,与N1组(0.601及0.555)相似.将其归为N1或T2比较,前者N分期预后的风险一致性较好,但N分期分布极不均衡,N1患者比例达50.2%.后者N分期及临床分期预后的风险差异性明显,且T、N分期及临床分期分布均衡性较好.结论:咽后淋巴结转移对鼻咽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可能有影响,在目前'92分期系统及现行的鼻咽癌原发灶放射治疗模式的情况下,将咽后淋巴结转移归为T2分期内容更符合分期的原则.
-
鼻咽癌放疗后内镜超声引导下咽后淋巴结细针 抽吸术:一种新型准确诊断技术
背景与目的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普遍出现咽后淋巴结(retropharyngeal lymph nodes,RLNs)增大.病理学检查结果决定了对增大RLNs佳治疗方案的选择.然而,在临床上RLN取样难度大.我们近开发了一种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的新型微创技术,可取到足够的RLN组织用以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方法 纳入30例经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测疑似放疗后出现RLN转移的NPC患者.EUS探头经鼻孔置入鼻咽,然后使用EUS扫描咽后间隙并在颈动脉鞘前定位RLN,随后进行EUS-FNA.对EUS-FNA法从RLN组织取样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 采用EUS-FNA法成功地对所有患者进行了组织取样.在30例患者中,23例经1次EUS-FNA取样后通过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认了活检组织中存在癌细胞.有7例患者经1次EUS-FNA活检后未确认存在癌细胞,随后再次采用EUS-FNA活检重新分析,又有2例被确认存在癌细胞;另外5例未确认存在癌细胞的患者密切随访3个月,每月进行1次MRI.随访3个月后,3例患者由于RLNs直径保持稳定或减小而被认为未患肿瘤;剩余2例表现出疾病进展的患者进行了第3次EUS-FNA活检,进一步确认为癌细胞阳性.本文所报道的整个队列中,EUS-FNA过程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EUS-FNA法对疑似NPC复发患者的RLNs取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