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检测两种不同类型的黄疸患儿血清胆汁酸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海艳;董一慧;陈斌

    目的 观察新生儿ABO溶血病和母乳性黄疸患儿血清胆汁酸(TBA)水平的变化,评价胆红素对肝功能造成的影响以及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至2012年收治的65例黄疸患儿(ABO溶血病患儿32例,母乳性黄疸患儿33例)为观察组,根据胆红素水平分别分为轻度组(1和2)、中重度组(1和2).选取同期自然分娩、健康无黄疸的足月儿30例做对照组(1和2).观察组于入院当日黄疸高峰期、黄疸消退期及对照组留取静脉血2~3ml检测血清TBA,常规检测血清TSB、ALT、AST,对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 中重度组1和2黄疸高峰期血清TB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1和2之间黄疸高峰期血清TB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1和2在黄疸高峰期、消退期血清TB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ALT、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高峰期对肝功能有损害,早期干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新生儿黄疸血清总胆汁酸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钰

    临床资料:选择本科1998~1999年收治的新生儿患儿中作过全套肝功能检查,确诊为病理性黄疸[1]的患儿100例。其中缺氧性疾病组(包括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吸入性肺炎)20例,感染性疾病组(包括新生儿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重症脐炎、破伤风等)28例,溶血性疾病组(包括新生儿溶血病、头皮下广泛出血、头颅大血肿)20例,母乳性黄疸组20例和肝炎综合征组12例。另选择无病理性黄疸的缺氧性疾病组患儿20例和感染性疾病组患儿17例及无上述疾病的单纯性生理性黄疸18例(对照组)作为分析对象。

  • 社区干预治疗母乳性黄疸143例疗效观察

    作者:邓丽娟;程桂平

    目的 观察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在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本院儿保门诊管辖的4个社区内的2010-01/2011-06出生的284例新生儿采取分层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干预组143例和对照组141例,对其进行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及时干预的对比观察.干预组在7 d家庭访视时除全面体检外给予口服常乐康退黄,7 d为1个疗程,效果不明显时给茵栀黄进行黄疸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检查.两组均观察黄疸的发生、发展及消退时间并做随访记录.结果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发病率29.9%(46/143),干预组有效率100%(46/46)高于对照组84.6%(33/3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家庭访视中开展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及时干预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的特点.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观察

    作者:孙俐;李书娟;王岩;陈彤;王丹;傅薪桓

    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使用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辽阳石化总医院产科母婴病房出生的6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5例).观察组患儿入组后即开始进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持续5d;对照组患儿停母乳3~5d,比较治疗前、治疗72 h和治疗完成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 对照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72 h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母乳性黄疸,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茵陈蒿汤灌肠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观察

    作者:曹国敏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灌肠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母乳性黄疸诊断的患儿76例,按1:1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予茵陈蒿汤灌肠,对照组喂葡萄糖水及增加喂奶次.2组均不停母乳.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9%,对照组显效率71%,2组疗效比较,P<0.01;治疗组在降低胆红素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茵陈蒿汤灌肠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方便,临床疗效确切.

  • 母乳性黄疸阴阳属性转化影响因素

    作者:牟春笋

    目的:探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阴阳属性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8例确诊母乳性黄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追踪随访,第3至8周每周至少随访1次.记录患儿日龄、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出生时窒息史、精神状态、皮肤颜色、每日喂奶次数、有无呕吐、大便情况、黄疸出现时间、经皮测胆红素值、口服退黄药物情况及黄疸消退时间等.化验血常规及肝功能指标.其中22例病程中曾由阳黄转化为阴黄.对此22例患儿(观察组)及其他患儿(对照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应用PEMS 3.1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每日母乳喂养的次数(7.8±0.5 vs 8.2±0.7)、口服茵栀黄的天数(14.7±3.1 vs 12.6±2.9)及化验ALP、GGT值与对照组有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延长(57.1±5.7 vs 52.9±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阴阳属性可相互转化,其发生与多因素有关.不恰当服用寒凉药物、较高的血清ALP、GGT值可促进阳黄向阴黄转化,增加喂奶次数则通过促进黄疸消退而减少其转化.

  • 思密达与思连康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57例

    作者:侯建军;李洁

    近年来,随着母乳喂养的普及和对母乳性黄疸(BMJ)认识的提高,BMJ的发生率及诊断率均明显升高,已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是围产儿病理性黄疸的首位病因[1].为了探讨方便有效的治疗BMJ的方法,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我们将思密达与思连康联合治疗57例BMJ,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思密达加10%葡萄糖治疗母乳性黄疸89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芳明;刘思飞

    目的 观察思密达配合10%葡萄糖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临床诊断母乳性黄疸的89例患儿随机分为思密达治疗组和停母乳喂养对照组,治疗组在不停止母乳喂养的同时加用思密达配合10%葡萄糖20mL,每日2~3次,口服.对照组暂停母乳喂养3天,两组患儿分别于就诊时,治疗第3、5、7天各检测1次血清胆红素.结果 治疗效果及7天治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思密达配合10%葡萄糖用于治疗母乳性黄疸,能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且不需暂停母乳喂养,值得推荐.

  • 38例晚发型母乳性黄疸疗效探讨

    作者:闫瑰娟

    目的:探讨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治疗方法.方法:对38例晚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暂停母乳改配方乳+家庭日光浴疗法,采用日本美能达生产的经皮测胆仪,对治疗前及治疗第3天、第5天的皮肤黄疸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效36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97.43%.结论:暂停母乳+家庭日光浴疗法是治疗晚发型母乳性黄疸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优点为,疗程短,疗效好,花费少,不住院,家长易接受,不影响继续母乳喂养.

  • 母乳性黄疸84例临床分析及早期干预

    作者:王霞;胡安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黄疸研究的进展,母乳性黄疸已成为国内外新生儿疾病研究领域内的热门话题.母乳性黄疸,其特点为母乳喂养儿,于生后1周左右未结合胆红素增高,2~3周达高峰,可持续数周到数月,而其他方面正常.母乳性黄疸(BMJ)在病理性黄疸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本文对84例BMJ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及早期干预情况总结如下.

  • 不同分娩方式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及胃肠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

    作者:贾丽霞;祝佩芹;王志红;段海凤;王红英;潘丽霞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病率的关系及和胃动素(MOT)、胃泌素(GAS)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由专人对该院产科出生正常的新生儿218例进行监测,其中剖宫产136例,自然分娩82例,将符合早发型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的50例对象进一步采集血液标本,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MOT和GAS水平.结果:剖宫产组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为27.49%,高于正常分娩组发病率14.63%(P<0.05);剖宫产组MOT、GAS的水平分别为(206.84±32.10)ng/L和(94.54±16.42)ng/L明显低于正常分娩组(256.20±28.32),ng/L和(137.06±16.15)ng/L(P<0.001).结论: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较自然分娩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早发型母乳性黄疸,且同时有胃肠激素MOT、GAS水平的降低.对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更应严密监测黄疸的发生,及早干预.

  • 358例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干预

    作者:王琳;赵萍

    目的:比较蓝光光疗、单纯停母乳喂养、停母乳喂养加服苯巴比妥3种方法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7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58例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患儿进行观察治疗.结果:治疗3 d后,蓝光光疗组有效率为51.8%,单纯停母乳喂养组有效率为71.6%,停母乳喂养加服苯巴比妥组有效率为85.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5 d后,3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5.9%,78.4%,91.2%,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蓝光光疗效果差,停母乳喂养加服苯巴比妥是治疗晚发性母乳性黄疸的佳方案.

  • 活菌制剂和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作者:严小光;王斌;许华;王卓;王运华

    目的:探讨活菌制剂和思密达在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中的作用.方法:将80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联合应用活菌制剂和思密达,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4.26±2.38)天和(6.53±2.4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血清总胆红素降低值治疗组为(115.96±38.72)μmol/L,对照组为(71.16±24.37)μmol/L.结论:活菌制剂和思密达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常规治疗.

  • 思密达与鲁米那-可拉明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立新;洪虹;李志涛;李增宝;黄健斌;梁颖娜;叶丽霞

    目的:探索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并与传统药物鲁米那-可拉明进行比较.方法:将60例足月正常体重、纯母乳喂养、中度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思密达治疗组和鲁米那-可拉明治疗组,对照比较其疗效和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并检测母乳和治疗前、后婴儿粪便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浓度,探讨恩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机理.结果:思密达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每日下降的幅度为(36.36±10.12)μmol/L,疗效明显优于鲁米那可拉明组,且不需住院,不中断母乳喂养.结论: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疽明显优于鲁米那-可拉明,不是通过影响β-GD而起作用.安全简便,不需中断母乳喂养,有利于巩固爱要医院成果.

  • 微生态制剂与思密达联合治疗母乳性黄疸

    作者:徐华英;郑玉琼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时间短、简便有效的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方法.方法:将20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3组治疗,微生态制剂与思密达组、蓝光治疗组、微生态制剂与思密达及蓝光治疗组,比较其疗效和对母乳喂养的影响.结果:微生态制剂与思密达及蓝光治疗组的疗效好而且时间短,对母乳喂养影响小.结论:采用微生态制剂与思密达及蓝光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有效,不需完全中断母乳喂养,有利于巩固爱婴医院成果.

  • 母乳性黄疸38例诊断治疗分析

    作者:孙卫红;夏立欣;张辉;董宇明

    随着爱婴医院的推广普及,母乳喂养的好处得到了广泛认可,母乳喂养率明显增高,但母乳性黄疸(BMJ)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为进一步提高对BMJ的认识,对38例BMJ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口服茵栀黄与暂停母乳治疗母乳性黄疸临床观察

    作者:杨玉俊

    目的:探讨口服茵栀黄加金双歧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胆红素水平在220.6 μmoL/l (12.9 mg/dl)以上的母乳喂养儿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5例).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16,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部分乳汁分泌不足发生.结论:口服茵栀黄加金双歧治疗母乳性黄疸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 母乳性黄疸83例临床分析

    作者:方子凤

    目的:分析母乳性黄疸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56例黄疸患儿中确诊为母乳性黄疸的83例患儿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母乳性黄疸的病因是多元性的,治疗方法以暂停母乳喂养、蓝光疗法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结论:母乳性黄疸的愈后良好,很少发生神经系统伤残.

  • 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研究

    作者:李立新;李增宝;蹇涵;徐建锋;洪虹;刘兰梅;叶丽霞;黄健斌;李志涛;梁颖娜;王和香;李宝根

    目的:探索出一种不中断母乳喂养、不需住院、简便有效的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方法.方法:将84例足月正常体重、中度母乳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成3个治疗亚组,思密达组、光疗组、鲁米那-可拉明组对照比较其疗效和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并检测母乳和新生儿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的活性浓度,探讨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机理.结果: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介于光疗与鲁米那-可拉明之间.每日平均胆红素下降的幅度36.36±10.12μmol/L,平均疗程为4.82±1.10 d,7 d治愈率为100%.结论: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安全有效,不需中断母乳喂养,有利于巩固爱婴医院成果.β-GD不是母乳性黄疸发病的主要机制,也不是通过影响β-GD而起作用.

  • 间歇蓝光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源

    目的:临床观察间歇蓝光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效果,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09 年1 月1 日-2010 年12 月31 日2 年期间,选我科住院的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疾病患者,共100 例,随机平分为A、B 两组,A 组不给予治疗,B 组给予间歇蓝光联合思密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胆红素下降到正常值所需要的时间,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 组胆红素下降到正常值所需要的时间为(7.35±1.67)天,B 组胆红素下降到正常值所需要的时间为(3.62±1.43)天.两组下降到正常值的时间相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蓝光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效果较好,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381 条记录 8/20 页 « 12...567891011...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