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渗透树脂与牙本质直接粘接的体外研究
目的 研究渗透树脂与牙本质直接粘接的微观形态及微拉伸强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颗新鲜离体牙,磨除表面釉质和部分牙本质,将渗透树脂(ICON infiltrate,DMG,德国)与牙本质和复合树脂直接粘接制备树脂-牙块(渗透树脂组),对照组粘接剂为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E Bond adhesive,Kuraray,日本),每组10个树脂-牙块.在粘接即刻和冷热循环(10000次)后,将树脂-牙块切割为片状或长方体,扫描电镜观察片状试件粘接界面的微观形态,微拉伸强度实验测定长方体试件的微拉伸强度,每组冷热循环前、后各10个片状试件和长方体试件.采用方差分析和LSD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渗透树脂能渗入经前处理剂处理后的牙本质中,并形成长而密的树脂突.冷热循环前后微拉伸强度渗透树脂组分别为(35±10)和(35±9) MPa,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分别为(38±8)和(24±7) MPa,冷热循环后微拉伸强度显著下降(P<0.05);冷热循环后,渗透树脂组微拉伸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渗透树脂能有效渗入经前处理剂处理后的牙本质,并获得类似自酸蚀牙本质粘接剂的粘接强度和抗老化性能.
-
老化对四种水门汀与纤维桩粘接性能影响的对比实验
目的 探讨老化对4种水门汀材料与纤维桩粘接性能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选择适宜的纤维桩粘接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16颗拔除1个月以内的单根管人下颌前磨牙,常规根管充填并预备桩道后,选用Fuji Ⅰ(A组)、Fuji Cem(B组)、RelyX Unicem(C组)和RelyX ARC(D组)4种水门汀材料分别粘接纤维桩(每组54颗牙);每组分为3个亚组,分别进行水储存24 h(粘接后即刻)、冷热循环和冷热循环-机械加载处理(每亚组18颗牙).每亚组8颗牙进行界面微渗漏评分,每亚组2颗牙使用扫描电镜观察界面微观形貌,每亚组8颗牙测试拉出强度.结果 粘接后即刻D组拉出强度[(278±26)N]高,随后依次为C组[(219±12)N]、B组[(104±23)N]、A组[(73±8)N],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老化处理(冷热循环和冷热循环-机械加载)后A、B组拉出强度均比老化前(粘接后即刻)显著提高(P<0.05),D组拉出强度显著下降(P<0.05).扫描电镜示两种老化处理后D组粘接界面均出现狭窄的裂隙,A、B组粘接界面更致密、均一.两种老化处理后A、B组微渗漏减少,C、D组微渗漏增加.结论 应用树脂类水门汀粘接纤维桩可获得较高的即刻拉出强度,而玻璃离子类水门汀则表现出较好的粘接耐久性.
-
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对二种牙本质粘结剂粘结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含有丁香油的暂时粘固剂对二种新型牙本质粘结剂与牙本质粘结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新鲜拔除、无龋坏的牛中切牙 32 颗,随机分为 4 组.流水冲洗下磨除牙釉质,暴露牙本质,依次用 320号、400号、600号水砂纸打磨牙本质粘结表面.环氧树脂包埋后将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ZOE)均匀涂抹于 3 组、4 组试件的牙本质表面,1 组、2 组为对照.所有的试件均存储于 37 ℃蒸馏水中.1 周后,机械去除试件表面的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用流水反复冲洗.1 组和 3 组选用 Prime&Bond NT 粘结剂处理牙本质表面,2 组和 4 组选用 GLUMA 粘结剂处理牙本质表面,并在其上充填、固化直径 6 mm、高 2 mm 的复合树脂.制备好的试件在 37 ℃蒸馏水中放置 24 h 后,在 SHIMADZU 材料试验机上测试剪切粘结强度,加载速度为 0.5 mm/min.对结果数据作统计分析,剪切后的试件行扫描电镜观察和表面能谱分析.结果各组的平均剪切粘结强度为:1 组(Prime&Bond NT)9.57 MPa,3 组(Prime&Bond NT +ZOE)10.72 MPa,2 组(GLUMA)16.89 MPa,4 组(GLUMA+ZOE)16.78 MPa.方差分析显示,使用不同的牙本质粘结剂对剪切粘结强度影响有显著性,而是否使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对剪切粘结强度无显著影响.结论使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预处理牙本质表面,对 Prime&Bond NT 粘结剂和GLUMA 粘结剂与牙本质的粘结效果无不利的影响.
-
长期水储存对4种类型齿科水门汀材料理化性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不同类型水门汀材料在长期水储存条件下的理化性能变化,为临床合理选择水门汀材料提供依据.方法 将4种类型的水门汀材料[A: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 Ⅰ);B: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 Plus);C:自粘接类树脂水门汀(G-Cem);D:酸蚀冲洗类树脂水门汀(Duolink)]制成圆片状试件,固化24 h后,分别测量试件在水储存1周,1、3、6、12个月后的吸水值、溶解值和表面硬度值,并观察表面形貌,每种水门汀每个时间点各5个试件.结果 除材料D外,A在水储存6个月后出现试件碎裂,B和C试件表面在水储存12个月后均出现裂纹;与固化24 h后的硬度值相比,仅材料B的硬度值在水储存12个月后显著降低(P<0.05).材料D在不同时间段的吸水值均显著低于其他3种材料(P<0.05),材料D在水储存1个月后、B在3个月后、C在12个月后吸水值达峰值[分别为(40.8±2.5)、(551.3±22.5)、(147.5±8.3) μg/mm3];材料B在水储存3个月后、C在12个月后、D在12个月后溶解值达峰值[分别为(105.3±10.5)、(79.3±6.2)、(23.9±6.9) μg/mm3].结论 在长期水储存过程中,酸蚀冲洗类树脂水门汀的理化性能是稳定的.
-
三种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比较
目的 研究不同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粘接的耐久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人离体磨牙42颗,制备(验)面牙本质平面试件(共42个试件),分别使用两步法自酸蚀粘接剂A(Clearfil SE Bond)和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B(Adper Prompt)、C(G-Bond)(每种粘接剂分别为14个试件),用复合树脂形成树脂冠,将试件在粘接后24 h切割成片状或条状试样.切割后即刻或水浸泡6个月后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扫描电镜下观察粘接界面的纳米渗漏情况.结果 粘接24 h切割后即刻粘接剂A的粘接强度[(40.60±5.76) MPa]显著高于粘接剂B[(19.06 ±1.50) MPa]和C[(17.75 ±1.10) MPa](P<0.05).水浸泡6个月后,粘接剂A的粘接强度[(36.04±3.15) MPa]低于切割后即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剂B[(ll.19±1.97) MPa]和C[(9.14±1.15) MPa]的粘接强度均显著低于切割后即刻(P<0.05),粘接剂A的强度仍显著高于粘接剂B和C(P<0.05).纳米渗漏结果显示,粘接剂B和C的界面渗漏较粘接剂A更显著.结论 体外长期水浸泡保存有可能对自酸蚀粘接剂界面的稳定性有影响,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较两步法更为明显.
-
渗透树脂在乳磨牙邻面龋损中渗透能力的实验研究
目的 比较渗透树脂和粘接剂在乳磨牙邻面早期龋损中的渗透能力,以期为渗透树脂在乳牙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32颗邻面呈白垩色改变的早期龋损离体乳磨牙,垂直于白垩色斑块表面将牙齿切开,在体视显微镜下进行病损组织学分级(C1~C4):C1:龋损位于釉质外1/2;C2:龋损位于釉质内1/2;C3:龋损位于牙本质外1/2;C4:龋损延伸至牙本质内1/2.随后病损用15%的盐酸酸蚀2 min后,分别用渗透树脂(渗透树脂组)和粘接剂(粘接剂组)渗透5 min.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双荧光模式下观察,分别测量病损深度及渗透树脂和粘接剂的渗透深度,并计算渗透百分数.两组间比较使用配对符号秩和检验,同组不同组织学病损分级间比较使用多样本秩和检验.结果 所有样本病损组织学分级为C1~C3级,渗透树脂组与粘接剂组C1、C2、C3级的渗透深度分别为240(230,260)和190(150,210) μm、405(300,523)和180(160,200) μm、590(430,640)和180(160,200) μm,同组织学分级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渗透树脂组各级渗透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渗透树脂组C1~C3级的渗透百分数分别为[100.0%(96.2%,100.0%)]、[99.1%(95.7%,100.0%)]、[82.0%(81.1%,92.2%)],粘接剂组C1 ~ C3级的渗透百分数分别为[79.2%(68.4%,87.5%)]、[41.8%(29.1%,74.5%)]、[30.2% (29.2%,39.6%)],同组织学分级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渗透树脂组C3级渗透百分数与C1、C2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渗透树脂能有效地,甚至完全渗入乳磨牙邻面早期非洞龋损中.
-
操作经验对自酸蚀粘接剂与牙釉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操作人员的操作经验对白酸蚀粘接剂与牙釉质及磷酸酸蚀后牙釉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对90颗牛切牙进行牙体预备,暴露牙釉质粘接面,平均分给3组人员:无操作经验组(A组)、4年操作经验组(B组)和10年操作经验组(C组).每组又进一步分为非酸蚀亚组和预酸蚀亚组.非酸蚀亚组采用白酸蚀粘接剂和复合树脂进行牙釉质粘接,预酸蚀组预先使用磷酸酸蚀剂进行酸蚀处理,然后按照非酸蚀亚组的步骤粘接.测试粘接试样的抗剪切强度,即粘接强度,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对于非酸蚀试样,A组[(16.32±5.99)MPa]与B组[(21.36± 4.07) MPa]粘接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6),而A组与C组[(18.77±3.78) MP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对于预酸蚀试样,A组[(21.34±5.62)MPa]与B组[(26.18± 3.57) MPa](P=0.007)、A组与C组[(25.35 ±4.51) MPa] (P=0.023)粘接强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论是非酸蚀试样,还是预酸蚀试样,B组与C组粘接强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40和0.672).具有操作经验人员操作后的粘接强度高于没有操作经验的学生.此外,3组操作人员的非酸蚀亚组与预酸蚀亚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P=0.025、B组P=0.002、C组P=0.000).预酸蚀处理增加了白酸蚀粘接剂与牙釉质的粘接强度.结论 操作经验对粘接强度有显著影响.为了获得佳的粘接效果,不仅需要具有粘接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操作经验,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
-
五种牙本质粘接剂对乳牙牙本质粘接性能的比较
目的 检测5种牙本质粘接剂对乳牙牙本质的粘接性能,为牙本质粘接剂的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随机数表法将75颗因滞留拔除的乳磨牙分为5组,每组15颗.各标本磨除表面牙釉质,暴露的牙本质面分别根据不同粘接系统的说明进行酸蚀粘接,树脂充填.使用A(FL-Bond Ⅱ)、B(Clearfil Protect Bond)、C(Clearfil SE Bond)、D(AdperTM Easy One)、E(Single Bond 2)粘接系统进行粘接(分别为A、B、C、D、E组),用微拉伸测试仪检测微拉伸强度.扫描电镜观察样本的断裂类型.结果 各组的微拉伸强度分别为A组:(28.3±2.2)MPa,B组:(32.4±2.5)MPa,C组:(38.3±2.8) MPa,D组:(32.9±3.4)MPa,E组:(23.2±1.9) MPa,C组与A、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与B组、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各组的断裂类型均以混合断裂为主,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粘接剂B的粘接强度与粘接剂C和D相同,优于粘接剂E,可能更适用于乳牙的粘接.
-
不同粘接剂对钛桩粘接强度的比较
目的:比较磷酸锌粘接剂、树脂粘接剂和玻璃离子粘接剂粘接强度,为临床粘接剂选择提供依据.方法:39颗离体上颌中切牙去冠、清洗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13颗.常规根管预备及充填,1周后桩根管预备,分别用磷酸锌粘接剂、树脂粘接剂和玻璃离子粘接剂将成品钛桩粘于根管内,凝固后浸入水中24 h后测试其粘接强度.结果:拉伸强度分别为磷酸锌粘接剂381.654 N,树脂粘接剂265.539 N,玻璃离子粘接剂278.846 N.磷酸锌粘接剂组的粘接强度高于树脂粘接剂组和玻璃离子粘接剂组(P<0.05),树脂粘接剂组和玻璃离子粘接剂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锌粘接剂粘接钛桩固位力强,适于临床应用.
-
自制TK韧性釉质粘合剂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粘合剂在口腔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现代口腔正畸学中,各种正畸附件依赖于粘合固位而达到矫正目的.
-
树脂嵌体修复第一恒磨牙残冠
目的 观察树脂嵌体在修复第一恒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树脂嵌体修复第一恒磨牙的(牙合)面缺损及邻(牙合)缺损.结果 观察1年以上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树脂嵌体修复第一恒磨牙牙体缺损,对保护患牙,维护(牙合)稳定非常有效.
-
Adper Prompt自蚀粘接剂的临床应用
充填材料与牙齿结构之间直接粘接与中介物粘接均是口腔科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具有良好粘接能力的材料可以大限度减少牙齿和充填体之间微漏的形成,从而减少继发龋的发生和牙髓的损伤.近年来我科应用Adper Prompt自蚀粘接剂配合光敏树脂材料进行充填治疗,观察记录了251例266颗牙,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纤维桩的根管内粘接研究现状
纤维桩与传统金属桩相比,强度、硬度、美学性能、抗腐蚀、抗疲劳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均较优越,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口腔临床,其大优点是弹性模量与根牙本质接近,从而桩与牙根形成同质性的结构,纤维桩修复发生根折的情况较少见,发生根折的原因主要为桩或冠粘接失败[1].
-
临床牙体修复材料黏结性能比较
目的探讨比较Prime&Bond NT、NRC w/Prime&Bond NT和F2000底胶3种黏结剂在牙体修复中的湿黏结通用性,为临床选择佳黏结剂、提高牙体缺损的修复疗效,降低修复体脱落率提供依据.方法暴露新鲜拔除的牛牙根牙本质,将上述3种黏结剂用湿黏结技术按照各自的操作要求进行黏结,并与不同材料进行充填,标本进行抗微拉力强度(μTBS)测试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NRC w/Prime&Bond NT、Prime&Bond NT在各组对于牙本质的黏结均能获得较好的黏结强度.结论上述3种黏结剂均可作为临床牙体修复中的通用型黏结剂.
-
光固化复合树脂密合度的研究进展
1962年Bowen开发出第一个牙色材料复合树脂,随着无机填料的不断改进,复合树脂的性能日趋完善,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复合树脂与牙体间的密合度是影响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密合度低则易形成边缘微渗漏,进而导致复合树脂充填后的继发龋、充填物松动、脱落等不良后果.
-
Super-bond C&B粘结剂粘结再植和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磨牙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后磨牙纵裂牙的保存治疗临床效果. 方法 后磨牙纵裂需要进行保存治疗病例30例,拔除患牙后行体外根管治疗,Super-bond C&B粘结剂粘接,0.25 mm正畸结扎丝结扎,复位固定,全冠修复的保存方法.治疗后进行随访2年观察保存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 成功24例(80%),好转3例(10%),失败3例(10%). 结论 纵折磨牙采用Super-bond C&B粘结和全冠修复保存治疗方法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自蚀粘接剂对复合树脂微渗漏的影响
目的:实验研究自蚀粘接剂、混合型复合树脂和流动树脂对微渗漏的影响.方法:40颗人类离体磨牙,根据颊侧(A)、近中侧(B)和远中侧(C)分成三大组.在釉牙骨质交界处制备成约3×2×2 mm V类洞洞型.分别用自蚀粘接剂、混合型复合树脂和流动树脂修复V类洞.所有牙齿着色后,在立体显微镜下观察微渗漏情况.结果:微渗漏在壁处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龈壁处流动树脂(C组)较混合型复合树脂存在较大的微渗漏(P<0.05).洞缘斜面组与无洞缘斜面组的微渗漏等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蚀粘接剂未能显著减少复合树脂的微渗漏.在修复V类洞时,流动树脂较混合型树复合微渗漏大.
-
牙备和黏接剂对金属全冠黏固效果的影响
目的:了解牙体预备及不同黏接剂对金属全冠黏固效果的影响,为全冠修复的临床操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将60颗离体磨牙采用简单随机化法随机分为六组,每组10颗。每组采用的黏接材料不同或牙体预备的轴壁聚合度不同,分别为磷酸锌3度聚合组、玻璃离子3度聚合组、树脂水门汀3度聚合组、磷酸锌5度聚合组、玻璃离子5度聚合组、树脂水门汀5度聚合组。以上前三组牙备轴壁聚合度为3度,后三组牙备轴壁聚合度为5度。测试和比较每组的的固位力值。结果磷酸锌3度聚合组金属全冠固位力为(198.5±11.6)N,显著优于磷酸锌5度聚合组(138.2±14.1)N(t=7.46,P<0.05)。玻璃离子组和树脂水门汀组牙体预备轴壁聚合度3度或5度金属全冠固位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2、2.03,均P>0.05)。聚合度为3度组磷酸锌黏接固位力是(198.5±11.6) N,玻璃离子和树脂水门汀分别是(302.7±19.2) N和(352.7±21.8)N;聚合度为5度组磷酸锌黏接固位力是(138.2±14.1) N,玻璃离子和树脂水门汀分别为(317.4±23.8)N和(362.9±22.6)N,无论是何种牙备不同黏接剂金属全冠的固位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88、8.42,均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黏接剂,规范操作才可获得佳的黏固效果,提高临床修复效果。
-
体内和体外条件下埋伏牙表面粘接正畸托槽抗剪切强度的研究
目的 比较体内和体外条件下埋伏牙表面粘接正畸托槽抗剪切强度.方法 将82例双侧第三磨牙埋伏阻生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第一组(体内组)右侧的埋伏阻生第三磨牙被用来进行体内正畸托槽粘接实验,而左侧的埋伏阻生第三磨牙则被拔出用来进行体外实验.第二组(体外组)正好相反,右侧拔除,左侧进行体内实验.正畸托槽材料分别采用陶瓷和不锈钢.比较埋伏牙表面粘接正畸托槽抗剪切强度.结果 体外或体内粘接的抗剪切力强度在不锈钢托槽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陶瓷托槽的体外粘接强度SD为24.10 N,明显高于体内的21.54 N(F =4.452,P=0.039).陶瓷托槽的粘接强度大于不锈钢托槽(F=8.724,P=0.003).不锈钢托槽的抗剪切力强度也足够临床应用.体内和体外不锈钢、陶瓷托槽间的粘接剂残留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264 6,P=0.674).结论 体内粘接效果要弱于体外粘接效果,陶瓷托槽的粘接效果优于不锈钢托槽.对于各种粘接剂残留及处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两种根管预备方法和两种封闭剂对根尖区微渗漏的影响
目的 对比2种根管预备方法及2种根管充填封闭剂对根管治疗术后根尖区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将收集的离体人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B、C、D4个实验组.对照组:手法根管预备,未进行根管充填;A组:Hero642机动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和Cortisomol封闭剂;B组:手法根管预备和Cortisomol封闭剂;C组:手法根管预备和Vitapex封闭剂;D组:Hero642机动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和Vitapex封闭剂.均采用冷侧压充填.2%亚甲蓝溶液染色后进行根尖区微渗漏长度的测量和分析.结果 对照组根管内无染料渗入,各实验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微渗漏.A组和C、D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使用Hero 642机动镍钛器械进行根管预备,同时采用Cortisomol封闭剂,更能有效地减少根管治疗术后根尖区的微渗漏,可提高根管治疗的效果,其中封闭剂对于根尖区微渗漏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