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肠单发气囊肿病1例

    作者:陈慧群;黄裕新;秦明;赵曙光

    肠气囊肿病又被称为肠壁囊样积气症,其特征为肠壁或系膜上多个黏膜下或浆膜下气囊肿,目前全国仅有少量个案报道.现将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肠气囊肿病报告如下.

  • 结肠脾曲及乙状结肠解剖学变异对左半结肠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影响

    作者:赵玉洲;韩广森;任莹坤;顾焱晖;鲁朝敏

    目的 探讨结肠脾曲及乙状结肠解剖学变异对降结肠癌根治术后吻合方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2004年3月至2011年4月76例因降结肠癌行左半结肠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统计结肠脾曲及乙状结肠的解剖学变异类型,分析其对根治术后结肠吻合方式的影响.结果 纳入76例患者,结肠脾曲为系膜型者55例,游离型者7例,粘连型者14例;乙状结肠为常见型(Ⅰ型)61例,变异型15例(Ⅱ型7例、Ⅲ型6例、Ⅳ型2例);结肠脾曲分型系膜型43例(78.2%)、游离型5例(71.4%)、粘连型9例(64.3%)行原位结肠吻合,各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状结肠系膜分型中Ⅰ型56例(91.8%)行原位结肠吻合,与Ⅱ型[1例(14.3%)]、Ⅲ型或Ⅳ型(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乙状结肠变异类型,有助于降结肠癌根治术后选择合理的吻合方式.

  • 横结肠-脐瘘一例报告

    作者:屈支红;胡俊;李国辉

    [病例] 男,64岁.因脐孔反复流脓20d入院.无腹部手术及外伤史,无结核、肿瘤、糖尿病等病史.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脐孔有少量脓性分泌物附着,压之增多,探查脐窦脓腔较深,脓性分泌物恶臭,并有少量豆渣状物;脐上方可触及4.0 cm ×3.0 cm边界欠清肿物,表面皮肤无红肿.查血白细胞6.5×109/L,嗜酸粒细胞0.1,血红蛋白106.0 g/L.腹部B超检查示:脐周腹壁肌层内实质性肿物,考虑良性肿瘤.经脐部注入泛影葡胺20.0 ml摄腹部正侧位片示左上腹部肠管可见造影剂充填,考虑左上腹部肠瘘.腹部CT检查示横结肠中部肠外瘘并实质性肿物.

    关键词: 结肠
  • 横结肠造瘘术后行输尿管皮肤造瘘的护理

    作者:郑妍;牛艳萍;王稳秀

    输尿管皮肤造瘘术为下尿路梗阻致肾积水、肾功能损害或盆腔器官癌晚期侵犯下段输尿管等的常用术式,适用于年老体弱、全身情况不佳、不能耐受大而复杂的尿流改道手术者[1].我院近期为1例恶性肿瘤横结肠造瘘患者行输尿管皮肤造瘘术,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横结肠脂肪瘤误诊结肠癌1例

    作者:刘玉新

    患者,男性,51岁,因腹部不适伴腹泻3年余,脓血便伴呕吐近1个月入院.自诉间断性腹泻3年,体质量有所下降.近1月出现脓血便并伴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查体,上腹部稍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可见肠型和蠕动波,肝脾未及,于右上腹肝下可及一肿物,稍活动.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无移动性浊音,可闻及气过水声,并可闻及高调.立位腹透可见多个液平面.结肠镜示,于结肠肝曲可及一直径约5.0cm肿物,质硬、破溃坏死.活检病理:慢性炎症改变.大便潜血阳性.术前诊断:结肠癌.入院3d后,行手术治疗,术中见横结肠近肝曲可见一直径约8.0cm肿物,质硬且与周围黏连密切,系膜区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无融合.术中诊断结肠肝曲癌肿.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第3天出现肠梗阻症状,非手术治疗无效,行二次剖腹探查,小肠广泛黏连部分成角,行肠排列术.10d后痊愈出院.病理报告横结肠黏膜浆膜间型脂肪瘤.随访2年,无复发.

  • 双横结肠畸形并粪石性肠梗阻一例

    作者:王延明;李云松;张忠明

    [病例] 女,54岁.主因上腹部包块伴间断性疼痛3个月入院.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并发现一拳头大小包块,质地较硬,可移动,排气、排便后腹痛好转,但腹部包块不减小.未行特殊治疗,包块逐渐增大,伴间断性腹痛,3 d前腹痛加重,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当地给予静脉滴注(用药不详)、灌肠治疗症状无缓解,以肠梗阻收住我院.既往有剖宫产史.查体:体温37.50℃,脉搏83/min,呼吸21/min,血压130/80 mmHg.自动体位,检查合作,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部膨隆,下腹部可见两长约12cm纵行手术瘢痕,未见明显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上腹部扪及约13cm×10cm×8cm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度好,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可闻及高调肠鸣音.

  • 正常横结肠系膜的多排螺旋CT表现及其解剖学基础

    作者:刘文娟;董鹏;王滨;崔慧;周茂义;徐敏

    目的:结合正常横结肠系膜活体解剖,探讨正常横结肠系膜多排螺旋CT表现特点.方法:①收集41例行腹部增强CT扫描而无横结肠系膜病变的连续性病例,分别观察记录:中结肠血管及胃结肠干的显示,横结肠系膜位置、横结肠系膜脂肪组织密度、横结肠系膜位置、横结肠系膜淋巴结的显示和横结肠系膜的优势显示断面.②观察6例行上腹部手术而无横结肠系膜病变的病例,在术中分别观察记录:横结肠系膜与胰腺的解剖关系、横结肠系膜血管的分布和走行情况.结果:①中结肠动脉显示率93.0%(38/41);胃结肠干显示率100%(41/41);中结肠静脉显示率85.0%(35/41);横结肠系膜轴位/冠状位/矢状位上表现为点状/短条状血管影/条状血管影;横结肠系膜脂肪组织密度均匀,与小肠系膜脂肪组织密度一致;横结肠系膜根部7.0%(3/41)见有淋巴结显示,均为单个淋巴结,直径均<5mm.②术中观察横结肠系膜解剖,发现于横结肠系膜根部,横结肠系膜前后两层包绕胰腺;横结肠系膜血管均附着于横结肠系膜的后层.结论:MDCT可充分显示横结肠系膜的解剖细节.

  • 横结肠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作者:孙玉林;张旭辉;陈晓荣;曹院国;宋亚兵

    病例资料患者,女,25岁,20余日前无明显诱因解黑便,为黑色成形便,每日一次,量约200 mL,无明显腹痛腹胀,无呕血,无畏寒发热等不适,曾在当地医院就诊,予输血等治疗,症状稍缓解,并行胃镜检查未见明确异常,出院后仍有黑便,自诉呈沥青色,冲水可见红色血晕,且出现心慌气短及耳鸣,无黑曚,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50.4 g/L。遂以“黑便待查”收入院。起病以来,患者精神、食欲及睡眠欠佳,大便如上述,小便无异常,体力下降,体重无明显改变。既往健康状况良好。

  • CT血管成像对星点与静脉窦关系的研究

    作者:盛波;吕富荣;肖智博;欧阳羽;吕发金;尤云峰;刘楠

    目的 利用CT血管成像(CTA)技术观察星点的位置,为临床手术操作提供解剖依据,同时评价减影CTA 技术在观察星点与横窦和乙状窦连接部(transverse and sigmoid sinus transition,TSST)关系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重建100例行头部CTA检查患者的星点影像资料,观察星点与体表骨性标志及静脉窦位置的关系.结果 星点到乳突尖、颧弓根、颞鳞-顶乳缝交点、外耳道口的距离分别为(49.6±4.3)mm,(55.6±4.6)mm、(24.6±4.1)mm,(44.1±3.6)mm,横窦和乙状窦连接部内角到乳突尖、颧弓根、星点、外耳道口、颞鳞-顶乳缝交点的距离分别为(35.4±4.9)mm,(41.4±4.7)mm,(17.6±4.2)mm,(27.8±3.8)mm,(15.2±3.9)mm,星点及TSST位置男性高于女性,左侧TSST位置较右侧靠后.星点主要位于横窦末段,右侧星点3%位于TSST前上方,83%恰好位于TSST水平,14%位于TSST后下方,左侧分别为5%,79%,16%.结论 减影CTA可以清楚显示TSST与星点的关系,乙状窦后人路手术第一钻孔点应选在星点后下>17mm以上位置,减影CTA术前检查获得个体解剖资料与传统定位TSST方法结合,对减少手术并发症及缩短手术进程具有重要价值.

  • 横结肠代食管术治疗小儿食管化学烧伤后瘢痕狭窄

    作者:何占锋;张锋;王作培;李晓辉;丁凯;韦海涛;施巩宁

    目的 了解横结肠代食管术治疗小儿食管严重化学烧伤后瘢痕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72年11月-2008年9月笔者单位收治的46例食管严重化学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采用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经胸骨后隧道顺蠕动方向间植横结肠的方法重建食管,其中行颈食管-横结肠吻合32例、咽-横结肠吻合14例.结果 46例患儿术后无一例死亡,其中7例出现并发症:颈部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狭窄2例、术后呼吸困难1例.均经再次处理后痊愈.39例患儿随访1~26年,生长、发育、进食情况与同龄儿童无异.结论 左结肠动脉升支供血、横结肠顺蠕动方向、经胸骨后径路作结肠与下咽或颈食管吻合术,是治疗小儿食管化学烧伤后瘢痕狭窄的较佳方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