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痰液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诱导型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兰芳;曹晋桂;何晓锋;焦力群;冯晓玲;吴镝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可引起许多部位的感染,特别是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院内肺炎死亡率较高,80年代仍高达70%以上[1].由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复杂,易形成多重耐药,已经给临床抗感染治疗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从检测痰液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诱导型β-内酰胺酶入手,分析了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阐明了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病的难治性,探讨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为防止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提供了实验室的支持.

  • 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研究

    作者:孙长贵;张丽君;梁军兵;曾贤铭;孙关忠;李早荣

    目的:了解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为临床正确选择抗真菌药物和有效控制该菌引起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02株白色念珠菌对五种抗真菌药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酮康唑、氟胞嘧啶和伊曲康唑对102株白色念珠菌MIC较低,其MIC90分别为0.25μg/ml、0.5μg/ml和0.5μg/ml.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MIC90分别为2μg/ml和8μg/ml.受试菌对氟胞嘧啶敏感率高为100%,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88.3%和75.5%.对氟康唑耐药的9株菌株也同时对伊曲康唑耐药.结论:受试白色念珠菌对氟胞嘧啶敏感率高,未发现耐药菌株;酮康唑对受试菌抗菌活性强,对唑类药物存在耐药性,且该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耐药.

  • 11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林胜兰;李静;王龙飞

    目的 调查南充市中心医院11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为医院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11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收集的样本进行菌株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常出现在痰标本中(占86.10%),其次是创口分泌物;主要分布科室为ICU病房,其次是神外科和呼吸科;对头孢西丁耐药率高(为95.6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为3.60%),对含酶抑制剂的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耐药率分别为23.60%,32.40%和34.70%,对其他14种所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多重耐药性明显.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其敏感抗生素谱窄,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作为首选治疗药物;医院应加强对该菌的监测,并根据药物敏感性报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减缓耐药株的产生,有效控制感染.

  • 司帕沙星衍生物(YH16,YH17)体外抗枝原体活性研究

    作者:叶辉;杨玉社;谢焕松;武济民;陈凯先;嵇汝运

    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了氟喹诺酮司帕沙星衍生物YH16、YH17对人型枝原体、解脲脲原体的体外敏感性.结果显示,YH16、YH17对人型枝原体的低抑制浓度(MIC90)分别为0.25和0.125mg/L,是司帕沙星的1/8和1/16.对解脲脲原体的低抑制浓度(MIC90)分别为1.0和0.5mg/L,是司帕沙星的1/4和1/8.但人型枝原体、解脲脲原体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株对YH16、YH17也存在交叉耐药性.

  • 枝原体和尿原体对左氧氟沙星衍生物(YH7)的体外敏感性研究

    作者:叶辉;杨玉社;武济民;陈凯先;嵇汝运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S)-9-氟-2,3-二氢-3-甲基-10-(4-(2-嘧啶)-1-哌嗪基)-7-氧代-7H-吡啶并[1,2,3-de][1,4]苯并嗪-6-羧酸(YH7)等氟喹诺酮及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对人型枝原体(Mh)、口腔枝原体(M.ora)、唾液枝原体(M.sal)、解脲枝原体(Uu)的体外敏感性.结果显示:YH7对Mh、M.ora、M.sal、Uu的低抑制浓度(MIC)分别为0.5、0.25、0.125、0.125mg/L.它的抑菌活性是氧氟沙星2~16倍,与红霉素、柱晶白霉素相当.Mh、Uu对YH7及交沙霉素不易产生诱导耐药性,而对红霉素和四环素易产生诱导耐药性.而对红霉素或四环素产生耐药的Mh和Uu菌株对红霉素和四环素交叉耐药而对YH7和交沙霉素无交叉耐药.

  • 微量稀释法检测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

    作者:蔡晴;李珊山;宋洋;沈永年;吕桂霞;陈伟;刘维达

    目的 用液基微量稀释法观察双相真菌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方法 将54株申克孢子丝菌临床株于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连续传代获得酵母相,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微量稀释法M27-A2检测菌株酵母相对碘化钾、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的体外敏感性,并观察碘化钾对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体外抑菌作用的影响.质控株为克柔念珠菌ATCC6258.结果 碘化钾体外无抑菌作用;氟康唑小抑菌浓度(MIC)几何均数大于64μg/mL;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MIC几何均数分别为0.98μg/mL和0.17μg/mL.伊曲康唑及特比萘芬的MIC值分别高于伊曲康唑+碘化钾及特比萘芬+碘化钾(P均<0.05).来源皮肤固定型的菌株与来源皮肤淋巴管型菌株相比MI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的M27-A2方法适用于检测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体外敏感性;酵母相时碘化钾对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体外抑菌作用有一定的加强效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