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试论中药学概念

    作者:孔祥英

    随着专业的发展和分化,对中药学概念的认识出现了混淆.辨析中药学概念,明确中药学、本草学、中医学、临床中药学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中药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 附子潜在功用的考察与分析

    作者:张红梅;范颖;梁茂新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从本草文献、古代方剂中提炼出的附子功用与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内容基本相符.基于古代文献与现代研究成果,发现平肝熄风、止痉、活血消癥、活血化瘀、通便、补益为附子业已失传的潜在功用.

  • 中药龙胆的应用传承

    作者:吴立宏

    运用本草学和分类学方法对古今本草涉及龙胆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分析,表明中药龙胆品种在五代以前由龙胆Centiana scabra Bge.单一来源到宋以降由龙胆和条叶龙胆 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两个来源再到现在4个来源的变化,有正品、代用品和伪品差异,产地与道地性随历史而变迁,采制与炮制方法不断改进,性、效、用因临床应用而不断完善.

    关键词: 龙胆 本草 本草学 传承
  • 桑白皮潜在功能的发掘与利用*

    作者:于彩娜;姜开运;梁茂新

    目的:探讨桑白皮的潜在功能。方法:通过考察桑白皮在古代本草文献、古代含桑白皮方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收载和显示的功用,以及现今药效学研究与临床经验,比较分析桑白皮业已失传的潜在功能。结果:确认古本草中记载桑白皮的核心功用和古代方剂配伍应用,与《中国药典》记录基本一致。而由本草文献总结出来的补虚益气、活血化瘀、生津止渴、化痰、止血、通淋、止痛、祛风、驱虫等潜在功能,以及《普济方》数据库中含桑白皮复方所治虚劳、疮疡痈疽、伤寒、跌打损伤、中风、消渴、淋泌、痹病、痰饮、出血、诸痛、寄生虫病、毒虫咬伤、风瘙痒、痘疹等病症,并未被《中国药典》收录。结论:结合实验研究和当今临床应用,可以确认补虚益气、活血化瘀、生津止渴、祛痰、止痛是桑白皮的潜在功用。

  • 秦艽潜在功用的考察与分析

    作者:张红梅;梁茂新;范颖;张林;卢健;姜开运

    通过考察秦艽在本草文献、古代方剂及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所载内容,发现古代本草及方剂文献中提炼出来的功用主治与《中国药典》基本吻合。但综合古代文献提炼出来的疏散风邪、平肝息风、清热泻火、止血、止咳等功用《中国药典》不曾收录。结合现代药效学研究成果及临床应用,初步确认这些功用均为秦艽业已失传的潜在功用。

  • 生地黄潜在功能发掘与利用

    作者:赵磊;梁茂新

    考察历代本草记载的生地黄功用,检索古代含生地黄复方治疗病症构成,在归类基础上提炼出整体功用,进而与2010版《中国药典》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除与《中国药典》相吻合的功能主治外,生地黄古代还广泛用于多种热病、虚损、疮疡痈疽、打扑损伤、月经不调、痹病、癥瘕积聚、中风、咳嗽、心神不宁等病症。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临床应用,初步认为清热泻火(清热解毒)、补益、活血化瘀、宁心安神、平肝息风、蠲痹止痛为生地黄的潜在功能。

  • 葛根传统和潜在功用考察分析

    作者:姜开运;梁茂新

    通过对古代本草、古代方剂、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和《中药学》中葛根功用的比较,确认历代本草所载基本功用已被《中国药典》收录.但由古本草提炼出来的清热泻火解毒、利尿、止痛、止血破血和止呕功能,以及古代含葛根复方治疗疼痛、痉病、呕吐、痈疽、咳喘等病症,《中国药典》未曾收录.综合古今,初步确认清热泻火解毒、止痛、止痉、止呕、解诸毒、止咳喘、利尿、止血和活血是葛根的潜在功用.

  • 吴茱萸潜在功能的考察与分析

    作者:李然;刘立萍;梁茂新

    通过对古代本草、古代方剂、2010版《中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中吴茱萸功能的考察,认为历代本草所载基本功能与《药典》相一致.但由古代本草文献所考察的除湿、活血、健脾、消痰逐风和引热下行功能,以及《普济方》数据库中含吴茱萸复方治疗虚损、痹病、中风、疥癣、水肿、痰饮、带下、心腹疼痛、月水不调、产后瘀血、跌打损伤、疮疡、口疮等作用,《药典》未曾收录.综合比较,初步认为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补虚健脾、解毒、止咳化痰、平肝息风和止血是吴茱萸的潜在功能.

  • 丹参临床应用中的潜在功能发掘

    作者:赵磊;梁茂新

    目的:发掘和论证丹参业已失传的潜在功能,以利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全面梳理丹参在历代本草学中的流传情况,考察历代本草记载的丹参功用.同时,借助《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检索古代含丹参复方治疗病证的分布和构成,在归类基础上提炼出丹参古代整体功用,进而与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比较分析,发现古今功能主治的异同,发掘丹参潜在功能,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临床应用加以论证.结果:古代本草学中丹参功效可概括为13类:活血化瘀、益气养血、宁心安神、凉血消痈、清热泻火、和血调经、安胎、祛风除湿、止痛、理气、平肝息风、止痒和壮骨.古代含丹参复方治疗病证分布和构成显示其广泛应用于治疗中风、痹病、痈疽疮疡、疥癣瘙痒、脚气、虚损等29类疾病,除与《中国药典》记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相吻合的功能主治外,丹参还应用于中风、痹病、骨痿、水肿、诸热、咳嗽、胎动不安等病证.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显示丹参具有保护脑组织、调节神经递质紊乱、促进成骨细胞分裂和增值、抑菌等作用.结论:通过古今比较,及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的佐证,确认平肝息风、止痉、利水消肿、壮骨、祛风除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止咳、安胎为丹参的潜在功能.

  • 牛膝性味演变的本草考证

    作者:孙传鑫;郭晶;王秋红;杨炳友;匡海学

    目的:阐明牛膝性味的科学内涵,为正确指导其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文献考证的研究方法,将历代本草著作按时间顺序排列,梳理牛膝性味的发展演变脉络,从而发现其性味变化的规律.经考证发现,牛膝常用品种有2种,即苋科牛膝属的怀牛膝和杯苋属的川牛膝;牛膝的"性"多记载为性平,少许文献记载为性温;牛膝的味由"苦"向"酸"逐渐发展为"苦、酸"和"苦、酸、甘"同时存在,川牛膝的味由苦、酸向苦、甘转变,并解释牛膝存在的各个"性"与"味"标定的依据.为怀牛膝、川牛膝的性味研究,怀牛膝、川牛膝药材的研制开发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牛膝性味的变化反映了中药性味理论是由萌芽到完善的发展过程,性味的初始标定原则由根据药物的真实滋味结合五行及藏象理论而定转为主要根据药物的功效而定.

  • 基于数据挖掘和分析石菖蒲的潜在功能分析

    作者:陈若冰;张丽艳;梁茂新

    目的:利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结合文献考证和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挖掘和分析石菖蒲潜在功能,扩大临床应用范围.方法:分析《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含石菖蒲复方所治病证的分布和构成,同时考察历代本草记载的石菖蒲功用,并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相比较,发现古今功用主治的不同,挖掘和分析石菖蒲的潜在功能,结合现代药理学和临床应用加以佐证.结果:在《普济方》数据库中检索含石菖蒲复方758首,所治病证317个,分为30类,根据病证提炼功能,其中开窍醒神、明耳目、止痢、止痉、温胃化湿功能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内容相吻合,但治疗中风、诸痹、咳喘、疼痛,疥癣、癥瘕积聚、痈疮等病证的功能未被收录.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验证石菖蒲具有平肝息风、祛风散寒除湿、止咳平喘、杀虫止痒、软坚散结、解毒消痈功能.结论:通过数据分析、文献考证及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的佐证,确认石菖蒲具有平肝息风、祛风散寒除湿、止咳平喘、杀虫止痒、软坚散结、解毒消痈的潜在功能.此外,石菖蒲止痛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加以验证.

  • 柴胡潜在功用的考察分析

    作者:吕莹;梁茂新

    通过对古代本草、古代方剂、2010版国家药典一部和现代《中药学》教材中柴胡功用的比较,可以确认历代本草用于虚劳、咳喘、眼疾、诸痛等病症,现今文献已舍弃不收.由古代柴胡复方的病症分布可以明确,柴胡曾广泛用于虚劳、伤寒、咳喘、热病、疟疾、诸痛、月水不调、黄疸等病症.其中历代本草不载的有虚汗、消渴、出血、泄泻和痉病等病症;当今文献未录的有诸痛、咳喘、黄疸、惊风、水肿等病症.结合逻辑和计量分析,初步确认柴胡治疗虚劳、咳喘、眼疾、骨蒸、诸痛、癥瘕积聚、精神神经疾病等病症可能是其潜在功用.

  • 独活潜在功用的考察与分析

    作者:张丽艳;梁茂新

    目的:利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结合文献考证和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挖掘和分析独活潜在功用,扩大临床应用范围.方法:分析《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含独活复方所治病证的分布和构成,同时考察历代本草记载的独活功用,并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比较,发现古今功用主治的不同,挖掘和分析独活的潜在功用,结合现代药理学和临床应用加以佐证.结果:在《普济方》数据库中检索含独活复方1 619首,所治病证499个,分为26类,根据病证提炼功能,其中祛风除湿、止痛功能与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内容相吻合,但治疗中风、痈疽疮疡、痉病、瘙痒、惊悸、虚损、目赤肿痛等病证的功用未被收录.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和临床应用验证发现独活还具有平肝息风、解毒疗疮、安神定悸等功用.结论:通过数据分析、文献考证及现代药理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的佐证,确认独活具有平肝息风、解毒疗疮、安神定悸的潜在功用.

  • 论陈皮潜在功用的发掘与利用

    作者:张丽艳;梁茂新

    通过对古代本草、古代方剂及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陈皮功用的比较,确认历代本草所载基本功用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但由古本草提炼出来的利水消肿、止泄止痢、通便、活血消(癓)、解毒等功能,以及古代含陈皮复方治疗水肿、诸痛、泄痢、积聚等病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曾收录.综合古今,初步确认化瘀消(癓)、止痛、利水消肿、止泄痢、通便是陈皮的潜在功用.

  • 白术失传和潜在功能的文献考察

    作者:安然;梁茂新

    通过历代本草学文献、古代方剂文献与现代国家药典一部和现代<中药学>的比较研究,可以确认,白术传统功能的核心部分已被当今国家药典一部和<中药学>所收载;而白术治疗风寒湿痹、呕逆、腹内冷痛、痃癖、寒热、一切风疾、死肌、胃热、痉、疸、大风、头痛、五劳七伤、温疾、山岚瘴气、结肿、驻颜作用现今则未收录.由配伍白术古代方剂的病证分布可提炼出除热、熄风止痉、止咳、平喘、安神、止血、止痛、生津等多种功能,是否为白术的功能尚需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予以确认.

  • 五味子传统和潜在功用的考察分析

    作者:张丽艳;梁茂新

    利用先前建立的《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对中药五味子跨病种检索,可得含五味子复方在所有疾病的分布情况,再与历代本草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的功能主治相比较,经过逻辑判断和统计分析,结合现代药理实验研究成果及数理统计方法,可以确定古代含五味子复方所治疼痛、一切眼疾、诸失血、中风、伤寒、癥瘕、瘟病、水肿、诸热、呕吐、食积、脚气、胎动不安、痈疽、小便淋秘、月水不调、疮疡等疾病现已舍弃,确定止痛、止血、熄风止痉、活血消癥、解热等为其潜在功用.

  • 木香传统和潜在功用的考察分析

    作者:张丽艳;梁茂新

    利用先前自建的《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对中药木香跨病种检索,可以得到木香借助复方在所有疾病的分布情况,再与历代本草学和药典所记载的功能主治相比较,经过逻辑判断和统计分析,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及数理统计方法,从而获取对木香传统积潜在功用的整本认识.本研究表明,木香治疗虚劳、呕吐、疮疡、诸肿、咳嗽、诸风等为其已经失传的潜在功用.如今木香侧重用于泄泻的治疗,古代临床虽有应用,但不占主导地位,木香业已失传的潜在功用,应当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 枳实潜在功用的发掘与利用

    作者:张丽艳;梁茂新

    通过对古代本草、古代方剂及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枳实功用的比较,确认历代本草所载基本功用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录.但由古本草提炼出来的治疗痞痛、胁风痛、逆气胁痛,止上气喘咳、安胃气、逐停水功能,以及古代含枳实复方治疗疼痛、呕吐、咳嗽、水肿等病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曾收录.综合古今,初步确认止痛、止咳、止呕、利水消肿、安神、祛风除湿、清热泻火解毒是枳实的潜在功用.

  • 卜弥格《单味药》的本草学思想研究

    作者:孙灵芝;王国为;梁峻

    卜弥格(Michel Boym,1612~1659),字致远,波兰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明末来到中国.卜弥格的著作对欧洲介绍了黄帝内经、脉诊和草药,使欧洲人对中医学的医理、脉理以及本草学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卜弥格《单味药》里,向西方介绍了中药的归经理论、炮制方法、畏反理论以及临床用药注意事项,体现了当时本草知识的发展水平.医史界需要正视卜弥格的作用,而不应简单归结为“卜弥格是传播《本草纲目》第一西人”.

  • 黄芩功能的文献考察及计量分析

    作者:张丽艳;梁茂新

    通过考证本草、方书及查阅2010版国家药其一部记载的功能主治,可以确定黄芩传统功能的核心内容已被当今国家药典一部所收录.但古代含黄芩复方所治疼痛、咳嗽、中风、虚劳、一切眼疾杂治、惊痫、水肿等优势疾病现已舍弃.如今重视黄芩安胎的功能,古代临床虽有应用,但是不占主导地位.

123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