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优化干预式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作用的应用

    作者:何丽萍;王志妍;李雪萍

    目的:探讨优化干预式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作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全年间我科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其所采用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优化干预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半年、护理一年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变化情况、护理前后血压正常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半年和护理一年的舒张压与收缩压相比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93.3% 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的53.3%,P<0.05,96.7% 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采用优化干预式护理的方法为高血压老年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对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非常明显,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要点及施行效果研究

    作者:宋雁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要点及施行效果.方法:通过择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就诊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通过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常规组与观察组两周之后血压状况对比分析,观察组效果显著.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干预在临床中有着较为良好的效果,值得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推广.

  • 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影响效果观察

    作者:陈玉洁

    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01月~2018年02月期间接诊的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设计前瞻对照性实验,对照组患者进行高血压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取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3.33%,完全遵医率为76.00%,均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8.00%和3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白昼及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波动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高血压健康知识掌握率及遵医行为,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的波动.

  • 时间治疗学抑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研究

    作者:梁凌;刘卫华

    目的 按照高血压时间治疗学中的择时给药,探讨不同的给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方法 采用180-EA动态血压监测系统动态血压监测法筛选出206例有血压晨峰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采取常规的上午8时给药;B组采取晚上睡前给药,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的检查.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24 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以及血压晨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24 h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以及血压晨峰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B组的夜间血压及血压晨峰下降明显,且能恢复昼夜节律与治疗后的A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对明显有血压晨峰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时间治疗可以更好的纠正夜间高负荷血压、抑制血压晨峰、恢复血压昼夜节律.

  •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谢小蔓

    目的 调查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医务人员及家属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减少并发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高血压患者依从性问卷调查表对我院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职业依从性由高到低为干部>医务人员>工人>农民,干部的CPAT较好,与其他职业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就诊医院依从性由高到低为省级医院>县市级医院>乡镇医院,在省级医院就诊的服药依从性分别与其他两类医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在5年以上,依从性越好,与1年以下以及2-5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头晕患者依从性比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患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服药疗效好”的患者依从性明显比“疗效不明显”或“没有感觉”高,无不良反应或不良反应不明显的依从性比不良反应明显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常就诊的医院、病程、头晕头痛情况、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近期服药疗效、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服药的种类、规律服药均为影响因素.结论 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必须要医务人员和患者家属共同努力,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才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艾司洛尔复合异丙酚对行胆囊切除术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作者:唐优仕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复合异丙酚对行胆囊切除术老年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6例拟行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D0组)、艾司洛尔0.5 mg/kg组(D1组)、艾司洛尔1 mg/kg组(D2组)。各组患者均以异丙酚1.5 mg/kg为静脉麻醉诱导,D0组患者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D1组患者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0.5 mg/kg;D2组患者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1 mg/kg。观察各组患者插管前及插管后1、3、5 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插管前比较,D0组患者插管后1、3、5 min时SBP、DBP、HR均明显升高;D1组患者插管后1 min时SBP、DBP、HR均显著低于D0组,3、5 min时SBP、DBP、HR均显著低于同组插管前及D0组;D2组患者插管后1、3、5 min时SBP、DBP、HR均显著低于同组插管前及D0、D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1组患者插管后1 min时NE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插管前,3、5 min时显著高于同组插管前,而1、3、5 min时E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插管前;D2组患者插管后1、3、5 min时NE、E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插管前,且1、3 min时E水平显著低于D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艾司洛尔1 mg/kg复合异丙酚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胆囊切除术麻醉,可有效缓解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 临床药师主导的慢性病管理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药物了解程度方面的作用

    作者:武丹威;韩爽;施楠楠;张天婧;张威;甄健存

    目的:评估临床药师主导的慢性病管理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了解程度方面的作用.方法:设计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临床药师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周期的随访,干预组前3个月每2周随访1次,后3个月每4周随访1次;对照组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统计两组在随访期内临床药师进行药物重整、用药教育、药物不良反应教育、生活方式教育及患者主动咨询的次数;分别在3、6个月时对两组患者的药物了解程度进行评分(1~3分,1分为完全了解,3分为不了解).结果:终分别纳入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32、25名,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及药物了解程度评分[(1.59±0.49)、(1.6±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干预组在第3个月时药物重整次数分别为(0.34±0.65)、(2.48±2.43)次(P<0.05),用药教育次数分别为(1.56±2.23)、(2.08±2.80)次,药物不良反应教育次数分别为(0.66±1.07)、(4.44±3.01)次(P<0.05),生活方式教育次数分别为(0.38±0.66)、(2.64±2.83)次(P<0.05),患者主动咨询次数分别为(0.41±1.10)、(0.44±0.92)次,药物了解程度评分分别为(2.00±0.67)、(1.32±0.56)分(P<0.05);第6个月时两组的上述6项数据分别为(0.09±0.39)、(1.88±1.76)次(P<0.05),(0.09±0.39)、(1.40±2.10)次(P<0.05),(0.13±0.42)、(1.76±1.56)次(P<0.05),(0.03±0.18)、(0.36±0.81)次(P<0.05),(0.06±0.35)、(0.16±0.47)次,(1.97±0.74)、(1.16±0.37)分(P<0.05),在患者药物了解程度评分上,临床药师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药师主导的慢性病管理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了解程度.

  • 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吴海燕;吴红英;阳国兴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治疗依从性.方法 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分为空巢老人组、丧偶老人组、五保户老人组及常规老人组,使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治疗依从性问卷对所有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老人偏执、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及躯体化症状五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组患者MUNSH量表中总分、NE、PE、NA及P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组患者其客观支持及主观支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及患者主动性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P<0.05).结论 通过研究不同人群的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干预和影响,提高治疗依从性,为临床医护用药和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丽丽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2009年12月~ 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入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查体人群7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人群颈动脉斑块情况,并测量颈动脉内膜厚度,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75.0%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群软斑块、混合斑块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人群颈动脉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发生存在密切关系,是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凤贞

    目的:探讨对于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行各类手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51例,采用分组的方法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6例.对照组老年患者手术中单纯使用异丙酚进行麻醉维持,而观察组老年患者则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针对两组患者手术各时间段心率、血压情况以及拔管时间、苏醒质量、降压药物使用情况等数据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所有两组老年患者手术中各时间段心率、血压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苏醒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中降压药物使用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结果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其能在充分维持手术麻醉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明显减少患者降压药物的使用量.

  • 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贵珍;何桂香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抽取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384位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维族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评分低于其他民族(P<0.05),城市居民、高学历、离退休、与家人同住、家庭平均月收入高、办理慢病卡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素养评分高(P<0.05);影响患者改善健康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城市或农村居民、家庭情况、职业、全家平均月收入.不同居民、职业、收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各维度的健康素养评分均有差异(P<0.05),不同家庭居住情况的调查对象在改善健康意愿方面没有差异(P >0.05).[结论] 社会因素(包括居民、家庭居住情况)、经济因素(包括职业、家庭收入)对老年人健康素养有重大影响,在政策受益范围内可以加强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制定补偿政策,减轻看病的负担.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的影响

    作者:王改生;牛桂芬;侯银萍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一社区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14例,给予健康教育、心理、行为、药物指导等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后老年患者的遵医行为、血压控制情况,观察一年后与干预前对比.结果:干预后治疗率达244(77.7%)、正确服药率234人(74.5%)、自我监测132人(42.0%),定期复查120人(38.2%)、血压控制率为238(75.8%),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是控制高血压有效的方法之一.

  •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邵缀红

    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疾病之一,老年人更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对于老年人自身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地危害。在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中,患者自身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对于疾病的康复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了至关紧要的作用,因此,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以极大的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获得有效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因如此,本文阐述并研究了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相关性,以期能够引起相应的思考,并提供一定得借鉴和思路。

  • 分析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的临床药学特点

    作者:兰怡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降压药过程中药物临床药学特点。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l0月至2013年10月接受治疗的6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这些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患者用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中,312例(52.0%)患者收缩压控制较好,平均为(127.4±6.9)mmHg;414例(69.0%)患者舒张压控制较好,平均为(74.4±7.9)mmHg;舒张压控制率明显高于收缩压控制率(P <0.05);患者用药后会出现踝部水肿、干咳、低血钾、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P<0.05)。结论:降压药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使用广泛,不同的药物所具备的药学特点是不同的,部分患者用药后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临床上必须应加以预防和控制。

  • 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与自觉健康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闯宏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自觉健康的现状和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4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以及自觉健康控制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4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62.82±13.23)分;自觉健康控制评价包括内部控制、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外部命运控制,其各评分分别是(18.45±7.27)分、(25.55±4.38)分,(21.01±5.55)分;自我效能与内部控制、外部权威人士控制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差异(P<0.01),与外部命运控制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差异(P<0.01)。结论: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对患者自觉健康控制概念加以强调,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提高患者主观控制健康的思想,并提升自我效能。

  • 音乐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作者:李晓燕;刘转丽;张亚辉

    老年人高血压病有发病率高血压波动大、药物降压效果不理想、降压药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合并症发生率高、受精神和情绪的影响大等特点.[1]长期以来,临床高血压病治疗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容易产生耐药性和毒副反应,不易为患者接受.

  • 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分析及护理探讨

    作者:刘亚娇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护理策略。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7月~2015年2月进行接收治疗的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依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的得分情况将患者分成试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情况进行检测及比较分析;并给出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方法。结果两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的差异显著(<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其余数据相比不显著。结论平均动脉收缩压的升高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对患者进行血压的动态监测、密切观察病况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宣传非常必要。

  • 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因素及干预对策

    作者:刘冬芳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对14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并将其中98例服药依从性差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进行8w的护理干预。结果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是:知识缺乏;药物不良反应;服药种类多、数量多、时间长;老年人智力衰退、记忆力、理解力下降等,而后期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较差,但如果医护人员介入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合理指导用药,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取得理想的降压效果。

  • 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作者:余祥凤;易宜洪

    目的:综合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方法。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控制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正确知晓率、总满意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比较显著。

  • 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分析

    作者:顾晓菁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患有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的治疗,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两组的护理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对照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获得显著效果,11例患者获得有效效果,总有效率为70.0豫;而实验组患者中有15例患者获得显著效果,12例患者获得有效效果,总有效率为90.0豫。由此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289 条记录 10/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