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对子代大鼠脑的影响

    作者:阮婉芬;庄思齐;刘美娜

    [目的]探讨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促肺成熟对子代大鼠是否有脑损害.[方法]15只SD大鼠孕鼠随机分成5组,孕后期处理组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及疗程的地塞米松,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生后1、8、21 d每组随机抽取8只幼鼠取脑组织.脑海马切片HE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变化,计算CA3区1 mm2中的正常神经元数.脑海马切片MAP2a、b免疫组化染色,用图像分析得到显色反应程度的量化结果.[结果]地塞米松组海马神经元变性、数目减少,MAP2a、b免疫组化染色变浅.上述变化以大剂量多程组明显,生后1 d显著,8 d好转,21 d基本恢复,小剂量单程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孕后期用地塞米松可引起子代大鼠脑损害,其改变可逆.

  • 新生儿窒息的45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丽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总结防治对策.方法:新生儿窒息45例纳入病例组,4275例未发生窒息新生儿纳入对照组,调取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原因:脐带原因27例、胎儿原因20例、母体原因9例、分娩原因1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脐带异常、胎盘异常、羊水Ⅱ度污染、非计划性剖宫产成为新生儿窒息独立影响因素(P<0.05);1例死亡.结论:新生儿窒息病因较复杂,应做好产前检查、围生期管理,对于发病患儿做好高质量的复苏治疗与护理管理.

  • 选择性剖宫产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52例临床分析

    作者:陈淑芳;钱颖;方旭仙;王爱珍;王有成

    目的:探讨选择性剖宫产对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临床分析。方法:根据分娩方式及剖宫产的原因分为自然分娩、选择性剖宫产和非选择性剖宫产足月儿,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剖宫产率、选择性剖宫产率的变化及选择性剖宫产足月儿并发NRDS的胎龄分布情况。结果:5年来,我院剖宫产率无明显增加,但选择性剖宫产率有逐渐增高趋势,选择性剖宫产率从2008年的11.85%增加至2012年的14.50%,选择性剖宫产儿并发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率也随着孕周不同而变化;选择性剖宫产并发NRDS发生率为2.22%,而自然分娩足月儿并发NRDS发生率为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选择性剖宫产并发NRDS发生率为0.43%,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选择性剖宫产与足月儿NRDS发生密切相关,降低剖宫产率,将有助于降低足月新生儿RDS发生率。因此在选择剖宫产时需慎重,尽量避免剖宫产分娩,如万不得已,则在条件许可下好胎龄达到39周后进行,这样可以降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

  •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N CPA 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冯园

    目的 观察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南阳市中心医院78例N RDS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NCPAP治疗,观察组予以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NCPAP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1.79%(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pH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联合NCPAP治疗NRDS患儿,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气状况,安全性高.

  • 盐酸氨溴索对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观察

    作者:崔培聪;胡宜莲;张绍鹏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对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早产儿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48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如出现NRDS症状,给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观察组加用盐酸氨溴索,剂量7.5mg/次,4次/d静滴,共用5~7天.结果:对照组NRDS发生率为60.40%(29/48),治疗组发生率为37.03%(2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NRDS时,需要nCPAP时间及总氧疗时间,观察组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对防治NRDS有一定疗效.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

    作者:田鹏;吴素英;田勇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均给予机械通气联合外源性PS制剂治疗。观察比较用药前后的血气分析、机械通气参数变化,观察治愈率。结果治疗后1h、6h和12h的PaO2以及pH值明显高于治疗前,而PaCO2值则明显低于治疗前,机械通气参数FiO2、PEEP及PIP均明显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0.05或<0.01),治愈率96.1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改善患儿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地治疗NRDS的药物。

  • 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县基层医院的应用

    作者:张卉;陈琴琴;邓金妹

    目的探究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县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9月本院收治的2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资料,分为对照组(PS治疗)和观察组(PS联合CPAP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pH值、PaCO2和PaO2的改变情况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各项指标的改变情况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效果较好,为患儿的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胡佳;刘玲;吴克烽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持续正压通气(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新生儿科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对照组仅予以CPAP治疗,余常规疗法相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症状、影像学结果及并发症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0.05),治疗后24h观察组PaCO2明显降低,PaO2和氧合指数( PaO2/FiO2)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改善患儿氧和功能,减少肺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观察

    作者:陈惠;沈静

    目的:研究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一般资料,将其设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未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分别对两组新生儿的各项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特征,并探讨引起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结果98例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中,29例出生2h内发病,53例在出生2~6h内发病,其余16例在10d内发病,以出生后2~6h内发病的患儿所占比例高(54.1%)。比较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和健康新生儿的临床一般资料,可见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胎龄在32w及以下、合并宫内窘迫、合并出生窒息、合并羊水吸入、行择期剖宫产、合并感染、胎盘早剥、孕妇合并糖尿病等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健康新生儿,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0.05)。结论造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很多,要对合并高危因素的胎儿进行及时的针对性的处理,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有效改善预后。

  • 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郑慧芬;吴本清;涂惠英;燕旭东;张蔚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的相关因素,分享NRDS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NRDS不同胎龄新生儿的分娩方式、性别构成及治疗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胎龄新生儿在分娩方式、性别构成方面比较无差异,肺表面活性物质(PS)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可减少NRDS患儿机械通气的使用。结论早期使用PS并适当联用CPAP是NRDS患儿的有效治疗方法。

  • 组织多普勒评价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心功能的价值

    作者:张华;梁伟翔;袁文琳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技术定量评价早产儿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nfan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IRDS)的心功能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出生的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30例,并选取健康足月儿30例为对照组,抽血检验血清CK-MB,并进行心脏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量二、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并计算Em/Am。测定等容收缩期(ICT)与等容舒张期(IRT)时间之和及射血期时间(ET),计算左右室Tei指数。结果:IRDS早产儿组中27例(90.0%)合并心肌损害,肺动脉收缩压、血清CK-MB值及组织多普勒测左、右室Te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右室Tei指数偏高于左室。血清 CK-MB值与肺动脉压力升高呈正相关关系(r=0.375,P=0.003)。左室Tei指数随着肺动脉压力升高而显著升高(r=0.254,P=0.050)。结论早产儿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易伴有心肌损害,组织多普勒Tei指数对心功能的评估相对传统射血分数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为临床提供一种更快速准确的评价方法。

  • 浅谈床边移动DR技术在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价值

    作者:郭美莹

    目的 通过对床边移动DR技术在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观察与统计,评价其应用价值,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经临床与移动DR床边诊断确诊并接受治疗的NRDS患儿45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患儿中Ⅰ级21例,Ⅱ级12例,Ⅲ级6例,Ⅳ级6例;合并肺炎17例,气胸14例,肺出血2例,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7例.经过NCPAP辅助吸氧及牛肺表面物质替代治疗后,40例患儿好转.NRDS的主要X线表现为两肺野亮度减低,肺内颗粒状及小片状影,心缘膈面模糊,可见"支气管充气征".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X线诊断具有其特征性表现,床边移动DR技术是其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结合患儿临床表现,有助于临床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致早产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戚吉明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 ICP)中导致孕妇发生早产的临床因素.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泰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60例ICP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早产30例,足月产30例,同期就诊的3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根据孕妇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观察胎儿电子监护、羊水性状等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导致ICP发生早产的临床因素.结果 ICP发生早产的孕妇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及胎儿窘迫机会均明显重于对照组;ICP中因各种临床因素加重导致终止妊娠孕周缩小,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 ICP导致早产发生率明显增加,除了ICP本身胆汁酸增加促进前列腺素释放诱发子宫收缩引起早产[1]以外,与实际病情轻重程度及临床上防止胎儿窘迫、不可预测的死胎等后果而采取的干预性剖宫产增加有密切关系.

  • 体位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曾水英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7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对78例患儿实施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诊疗。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体位护理)与对照组(不做体位护理)。对比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动脉血气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pH值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组、对照组患儿胸骨凹陷发生率分别为2.6%(1/39)、20.5%(8/39),P<0.05。结论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体位护理,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改善患儿动脉血气,且能减少胸骨凹陷的发生,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NRDS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作者:李玉平;黄满九

    NRDS是NICU致死率较高的疾病,随着呼吸机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对NRDS的新生儿进行机械通气的护理,愈来愈受到重视。合理的护理不仅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能提高患儿的存活率。我科在2012~2015年期间共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0例,存活31例,大37w+2,小22w+1,平均胎龄28w+5,其中主动要求放弃7例,肺部并发症2例,死亡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

    作者:马群英

    目的分析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9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而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性(跃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08%(<0.05);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跃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使用。

  •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郭杨杨;余加林

    肺表面活性物质作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针对病因的特效医治措施,已成为其标准治疗手段之一,有效降低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但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仍是引起新生儿残疾和死亡常见的疾病,因而应重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度的评价,并制订出适用于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案.

  • 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桑跃芬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3-02/2014-02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2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给予 CPAP 呼吸支持及氨溴索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16例患儿显效:面色转红润、呼吸困难减轻,呻吟消失,上机时间36~82 (平均70) h;8例患儿有效:上述症状明显改善,氧分压提高,上机时间140~168(平均145) h;2例患儿的母亲为重度胎盘早剥,生后有窒息史,产房抢救史,经CPAP治疗后效果不佳,家属终放弃治疗. 总有效率为92.3%. 结论:CPAP 联合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程缩短,不良反应发生较少,费用低,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2例临床观察

    作者:方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通瘀灌肠液进行灌肠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2组患儿的呼吸频率、血气分析、X线胸片的变化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8%,死亡率为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死亡率为15.6%.2组总有效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IL-6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张亚敬;陈彦香

    目的 研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白介素-6(IL-6)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用电化学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分别测定NRDS组患儿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患儿入院时血清甲状腺激素、IL-6水平.比较NRDS组治疗前后、NRDS组治疗前与对照组血清中甲状腺激素、IL-6水平的变化,分析NRDS组主要治疗措施[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治疗]与甲状腺激素水平、IL-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NRDS组的T3、FT3、T4、FT4、rT3水平低于对照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DS组治疗前T3 、FT3、T4、FT4水平低于治疗后,IL-6水平高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后TSH、rT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DS组T3水平和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呈负相关,FT3、FT4水平和吸氧时间呈负相关,血清IL-6水平和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呈正相关,需PS治疗组T4水平显著低于无需PS治疗组.结论 NRDS患儿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IL-6水平发生改变,且两者的变化与患儿主要治疗措施(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PS替代治疗)相关,两者对评估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714 条记录 33/36 页 « 12...2829303132333435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