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锂对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作者:钟桂生;阮迪云;葛少宇;汪铭;陈聚涛

    目的从齿状回长时程增强效应(LTP)方面研究锂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细胞外记录离体海马脑片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结果锂可逆地增强EPSP的幅度.高频刺激 (100 Hz, 1 s)对照组大鼠海马穿通纤维,在海马齿状回(DG)区记录的EPSP幅度会持续增高,可以诱导出明显的突触后LTP.若用10 mmol*L-1锂处理大鼠海马脑片,则诱导的LTP幅度明显降低,但低浓度锂(2, 6 mmol*L-1)不影响LTP的幅度;10 mmol*L-1锂明显抑制海马脑片DG区的脉冲间隔(IPI)为50 ms的双脉冲易化效应(PPF),而低浓度锂(2, 6 mmol*L-1)处理则不影响PPF(IPI, 50 ms);在不同的细胞外钙浓度下,用10 mmol*L-1锂处理过的海马脑片PPF受到的抑制程度不同.结论锂可能通过突触前的机理来抑制海马DG区LTP的幅度,这种抑制效应与锂的临床治疗狂躁症及其副作用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 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的双脉冲易化和抑制

    作者:金建慧;江潇;汪萌芽

    目的:探讨同侧背根(iDR)和腹外侧索(iVLF)双脉冲电刺激(PPS)对脊髓运动神经元(MN)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影响.方法:应用新生大鼠(7~14天龄)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对iDR和iVLF施加不同刺激间隔(ISI)的PPS,在MN观察iDR-EPSP和iVLF-EPSP的变化.结果:在69个记录到iDR-EPSP和(或)iVLF-EPSP的MN,对iDR或(和)iVLF给予ISI为30~150 ms的PPS,主要诱发iDR-EPSP和iVLF-EPSP的双脉冲易化(PPF,P<0.01),也可在少数MN产生双脉冲抑制(PPD,P<0.01).比较分析还显示iVLF-EPSP的PPF出现率高于iDR-EPSP (P<0.01),其PPF的双脉冲比值随ISI的延长而降低(P<0.01).结论:通过给予iDR和iVLF不同脉冲间隔的PPS,MN的外周传入性和下行激活性突触传递均出现以PPF为主的短时程可塑性变化.

  • 姜黄素在HIV-1 gp120致海马突触可塑性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陈桂玲;刘思思;江明亮;行妍妍;林丽清;董军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gp120 V3环所致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制备离体大鼠海马脑片,1 mol/L姜黄素或10 mol/L尼莫地平单独或分别与1 nmol/L gp120 V3环共同作用于大鼠海马脑片1h后,采用细胞外微电极记录技术,分别记录Schaffer侧支-CA1区神经元的输入/输出曲线(input-output curve,I/O curve)、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ield-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fEPSP)、长时程增强( long-term potentiation,LTP)和双脉冲易化( paired-pulse facilitation,PPF)。结果:各组药物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的基本传递、突触前膜效应未产生明显影响( P>0.05),但gp120 V3环可显著抑制LTP的诱发,抑制神经元突触可塑性( P<0.05);尼莫地平与姜黄素可拮抗gp120 V3环对海马脑片LTP的抑制作用,改善神经元突触可塑性( 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是通过减少Ca2+内流拮抗gp120 V3环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神经元LTP的抑制作用,维持LTP稳定,改善突触可塑性。

  • 复方多康宁(Co-DKL)对铅引起的发育大鼠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效应(LTP)损伤的修复作用

    作者:李秀芳;阮迪云;马建元;钟桂生;白莉莉;胡徽东;耿仁义;罗乐

    目的:慢性铅暴露可以引起儿童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的损伤.突触可塑性被认为是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是突触可塑性的一种重要形式.已有的研究表明慢性铅暴露损伤了大鼠海马CA1区和齿状回 LTP的诱导和表达过程.本实验应用离体脑片电生理技术研究了复方多康宁(Co-DKL)对慢性铅暴露引起的发育中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损伤的修复效应.方法:新生Wistar幼鼠出生后经母乳摄入铅和在铅暴露的同时往食物中添加3种不同剂量的Co-DKL[0.8、1.6、3.2 mg/(kg·d)].在30~32d的大鼠海马CA1 区记录EPSP.结果: 慢性铅暴露损伤了CA1区LTP的幅度;3种不同剂量的Co-DKL对铅处理组LTP的幅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低剂量Co-DKL几乎完全恢复了铅引起的CA1区LTP的损伤,而高剂量Co-DKL的修复作用较小且稍有一点毒副作用.合适剂量的Co-DKL能有效逆转铅造成的神经系统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促智作用.结论:低剂量的Co-DKL(正常剂量的2倍)对铅引起的损伤有显著的修复作用,对对照组大鼠有一定的促智作用,且没有副作用;中剂量(正常剂量的4倍)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但高剂量的修复作用较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