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是上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是从基因水平研究基因序列的多态性与药物效应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即:不同个体基因型对药物作用效应差异的影响.
-
树突状细胞的肿瘤个体化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这一概念是基于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对抗肿瘤时的调节与反应.有效的免疫治疗的主要的优点在于相对较少的副作用,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特异性,并且能产生对抗肿瘤特异性抗原的长期记忆[1].树突状细胞在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诱导和调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些细胞具有独特的激活抗肿瘤T、B淋巴细胞的功能,并且还能激活自然杀伤细胞[1] .在过去的十年间这一功能被广泛地认识到了且研发出了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免疫疗法.大量实验已经证实通过接种载有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可以产生对抗肿瘤的免疫力[2] .然而,在肿瘤病人中有效地临床反应是有限的且尚未发现它与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诱导有直接的联系.
-
单链抗体表达研究进展
单链抗体(single-chain antibody fragment,scFv)由抗体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通过15~20个氨基酸的短肽(linker)连接而成.在目标特定的scFv上连接放射性核素、生物毒素、药物,将极大增强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Kanter等[1]研究发现将个体基因型scFv和细胞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免疫刺激肽组成融合蛋白,是一种有效治疗淋巴瘤的疫苗.Wang等[2]通过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和抗单端孢霉毒素(ZEN)scFv基因融合.表达为抗DON和抗ZEN scFv,结果显示双功能抗体成功构建.并可应用于DON和ZEN检测.
-
试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模式转变——由群体治疗到个体化治疗
抗精神病药可分为二类:典型抗精神病药(以氯丙嗪为代表)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以氯氮平为代表).尽管疗效确实,但目前对精神分裂症治疗存在两个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治疗个体差异和临床用药非理性化.本文将对上述两个问题出现原因作浅析,认为由于目前治疗模式(针对群体)导致治疗个体差异和临床用药非理性化,并对新的治疗模式(针对个体)及其理论基础(遗传药理学)作简介,预测个体化治疗模式将逐渐取代群体治疗模式,使临床医生能更为准确预测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在个体基因型基础上理性用药,实现用药个体化.
-
肺癌个体基因型免疫核糖核酸的研制
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的免疫治疗,探索一种型特异、体专一的肿瘤免疫核糖核酸的制备方法.取一供体肺癌患者术后切下的病变组织免疫羊,再用羊的免疫器官提制核酸,然后回注射于供体.实验中制备的型、体特异性免疫核糖核酸,各种药理指标能够达到国家同类药品标准.此法可获得有实用价值的肿瘤免疫核糖核酸,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