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62例报告

    作者:谢希明

    目的:观察62例手部骨筋膜室综合征(OFCS)早期给予20%甘露醇静滴脱水降压或早期行深筋膜切开减压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手部压榨伤患者中,45例于OFCS早期行深筋膜切开减压,14例于早期给予2个剂量的20%甘露醇静滴脱水降压,3例未及时做减压治疗的结果.结果:62例中3例未及时行减压治疗者终发生缺血性肌挛缩,而早期行深筋膜切开减压或给予20%甘露醇静注脱水减压治疗的59例患者手部肿胀消退,功能正常.结论:当手部压榨伤患者出现手部肿胀、患指不能主动活动、被动活动时剧痛,应考虑OFCS,并尽早行减压治疗,切开减压应遵循宁早勿迟的原则.早期给予20%甘露醇静注可使部分病人免于手术.

  • 闭合性小腿骨折及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韦华升;韦丽琴;韦利芳

    骨筋膜室综合征( 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1].如不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造成肢体功能严重丧失或截肢.我科于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58例闭合性小腿骨折的患者进行严密观察,6例患者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时行手术和精心护理后治愈,无截肢病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应用

    作者:黄铭图;王鹏云;黄永光

    骨筋膜室综合征(OCS)是四肢创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小腿为常见[1],前臂的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排在第二位,但其他部位及医源性 OCS也不少见[2].在对其治疗过程中一旦确诊骨筋膜室综合征,必须即刻行筋膜切开术,这样有助于保全患肢及加速患肢功能恢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应用是近些年来筋膜切开术后伤口处理的方法之一,它在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降低感染率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护理

    作者:蓝天玉;周银远;王琴

    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是由于外伤引起四肢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肌肉、神经缺血、坏死,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相应肌肉功能丧失的一种骨科严重并发症,常见于前臂和小腿.如不及时诊治会引起严重伤残,护理在其预防诊治和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运用

    作者:李文平;吴多庆;张寿;郭祥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20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VS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结果 与常规换药组比较,治疗组换药次数少,开始治疗至创面关闭时间短,抗生素使用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可以显著降低骨筋膜室压力、减少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 活血化瘀法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临床体会

    作者:张文元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伤科中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常引发不可逆后果.我院自 1996年以来对 19例骨筋膜室综合征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 17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体会

    作者:杨运东;陈述祥;赵崇达;丁林坚

    骨筋膜室综合征(OCS)是四肢创伤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于前臂和小腿.本病若误诊或未得到及时治疗,则预后极差.笔者2001年10月~2003年1月共收治0CS 17例,现报告如下.

  • 清热毒颗粒对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术后CK、LDH、AST含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作者:彭智浩;缪杰佳;赵崇智;潘海文;吴峰

    目的 观察清热毒颗粒对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术后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CK)、 乳酸脱氢酶(LDH)、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的影响及预防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3例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术后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术后以常规治疗和口服清热毒颗粒冲剂.对照组31例,仅以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1周、3个月血清中CK、LDH、AST含量,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 d、1周、3个月血清中CK、LDH、AST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亦低于对照组的29.03%(P<0.05).结论 清热毒颗粒能帮助消除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体内代谢毒物、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

  • 1例应用止血带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作者:魏萍

    止血带在四肢手术中应用普遍,其可阻断患肢血运,使术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我院自1998年开展手外科手术以来,应用止血带致骨筋膜室综合征成功进行了近千例外伤引起的断指、断腕再植及数例拇指再造手术,仅发生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经过积极救治,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 浅谈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见性防护

    作者:潘观霞

    骨筋膜室综合征多由骨折、创伤、挤压所致,而用止血带过久和施行三棱针点刺的致伤因素也不容忽视.我们2001~2004年共收治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25例,经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无1例发生缺血性肌挛缩及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现就其防护体会介绍如下.

  • 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小腿前室压力与胫前动脉管径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照宏;梁峭嵘;石星;傅强;吴征杰;陈君洁;汤书华

    目的 研究小腿前室压力与胫前动脉管径的相关性,探讨超声在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O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5例高度怀疑OCS的小腿进行超声检查和小腿前室测压,将小腿前室压力与胫前动脉管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小腿胫前动脉管径随着压力的升高而缩小,胫前动脉中段及下段管径缩小率与前室压力呈直线相关(中段:r=0.559,P<0.001;下段:r=0.487,P=0.003),以胫前动脉中段管径缩小率为自变量,前室压力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公式为Y=0.521;X+42.92(R2=0.312,P<0.001).结论 小腿胫前动脉中段管径缩小率与前室压力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是判定小腿OCS临床分期的一项值得重视的指标.

  • 45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诊治体会

    作者:张晓军;欧阳梅;孙瀓;文亮

    1999-2002年,我科共收治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45例,现就诊治情况作一回顾.

  • 外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54例临床分析

    作者:郑华;王群波

    胫腓骨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容易引起局部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急性缺血坏死[1],一旦延误,后果严重.外固定架固定技术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已广泛应用临床[2].我科2005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54例OCS患者,根据骨折AO分型、软组织Gustilo-Anderso进行分组,采取外固定结合VSD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11例下肢毒蛇咬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体会

    作者:徐跃;廖乙铭

    目的 探讨毒蛇咬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OCS)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下肢毒蛇咬伤并发O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毒蛇咬伤并发OCS患者行早期切开减压均获痊愈,未遗留下肢体功能障碍.结论 早期诊断并及时切开减压可作为蛇咬伤并发OCS的主要治疗措施.

  •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闫秀英;王序全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在腘窝部创伤、小腿挤压伤、骨折、血管损伤等情况下易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病理机制是由于损伤引起特定骨筋膜室内容积骤减或内容物体积增加使室内压力急剧增高,阻断了室内组织的血液循环,致使肌肉、神经组织发生进行性缺血、缺氧病变,如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将发生严重的后果,如缺血性肌挛缩、肢体坏疽、肾功能衰竭等.对这一病变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减轻小腿及足功能-损害,挽救生命的关键.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下肢蛇咬伤切开减压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曾杰;陈宁波;胡卫健

    目的:探讨下肢蛇咬伤切开减压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临床积极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急救中心外科2008~2013年就诊的下肢蛇咬伤行切开减压患者11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VSD组40例,纱条引流组(对照组)76例。分别于切开减压前、切开减压后第1、2、3、4、5天测量患者患肢与健侧肢体周长差值,并测定患者血清肌红蛋白(M b )与肌酸激酶(CK )。对下肢周长差值与CK、M b值行相关性分析;对两组酶学指标行独立样本均数 t检验;对两组患者行二期缝合时间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患者双下肢周长差值分别与血清CK、Mb值呈显著正相关(rCK =0.913,rMb=0.848,均 P<0.05)。VSD组患者术后第2、3、4、5天血清CK值和Mb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SD组行二期缝合时间平均秩次(d)明显小于对照组(23.88 vs .76.72,Z=-8.234,P<0.05)。结论下肢蛇咬伤切开减压术后应用 VSD持续引流的治疗方法较传统纱条引流法能更快的改善患者下肢肿胀情况,且治疗周期更短。

  •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探讨

    作者:张雄;王伯初

    目的:探讨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手术治疗病例.结果:3例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于伤后/b时手术治疗,术后残留踝关节背伸肌力差.其余除2例截肢患者外,无后遗症发生.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避免严重后遗症的发生.

  • 儿童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钟文艳

    目的:探讨儿童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骨筋膜室综合征13例患儿的治疗、观察与护理.结果:13患儿经筋膜切开减压治疗后精心护理,均顺利康复,无发生切口感染,平均随访时间为1.5年,随访期间未见切口疼痛、无功能障碍等情况发生.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进行筋膜切开减压治疗是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的关键,而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是促进康复的保证.

  • 骨筋膜室综合征治验

    作者:郑松林;陈友族;代黎明

    患者,男,7岁,因外伤后右肘部、前臂肿胀伴功能障碍5+天,功能丧失2+天而于1996年10月12日就诊.患儿伤后即感右肘部疼痛,随即肿胀,伴右肘关节功能障碍,立即到当地乡村医生处用竹制夹板直接固定肘关节于伸直位,用布带强力缠缚,未加骨垫及药物治疗.伤后第二天患处疼痛、肿胀加剧,掌指关节部出现数个张力性水泡,逐渐布满前臂及肘部,直至出现右前臂功能丧失,首诊医生也未作任何处理.来院初诊时见患者右肘关节、右前臂肿胀明显,张力性水泡布满右前臂及肘部,右肘部、右前臂皮肤感觉功能丧失,肘关节及前臂运动功能丧失,但有深感觉存在,前臂皮肤颜色苍白.X线片:右肱骨髁上横形骨折,远端向内、后移位,对位约4/5.余无异常.诊断为:右肱骨髁上横形骨折伴右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方法:立即解除不正确外固定,置右肘关节于屈曲90℃功能位,局部皮肤消毒后,剪开张力性水泡,外擦龙胆紫加冰片.内服中药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 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作者:鲍宏图;庞健;吕波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自1990~2003年来收治的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24例患者,采用跟骨牵引或外固定支架、切开彻底减压并联合用药治疗.结果所有骨折均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无感染、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肢体均成活.随访1~4年,平均随访1年半,随访23例,1例失访;经随访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创面愈合良好,膝关节活动范围除1例45°外,其余均大于90°,踝关节活动正常.结论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诊断,早期切开彻底减压引流,并联合用药,辅以跟骨骨牵引或外固定支架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447 条记录 18/23 页 « 12...15161718192021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