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耳鸣的临床评估与治疗
耳鸣是一种听觉感知的错觉.美国听力学会对耳鸣的定义常必要的,可对患者的听力损失做出评估,以便在后期的治疗中是"指非外部声音产生的听觉感知,常被形容为嘶嘶声、嗡嗡声、考虑是否为患者佩戴助听装置.口哨声或铃声等"[1] .英国听力学会的研究报告显示,耳鸣在该国1.2.1.2 耳鸣频率及响度匹配普通人群的发生率为10%~15%,但其中有10%~20%患者,耳鸣在耳鸣侧耳,利用纯音听力计给声,首先确定频率,从1000Hz
-
健康成年人扩展高频听力阈值的测试分析
正常情况下,人类能感受到各种声音,其频率变化范围很大,从20~20000Hz.通常使用的纯音听力计,只测125~8000Hz 6个倍频程范围的听阈,8000Hz以上频率的变化很难在普通听力计中显示出来.由于扩展高频听力计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利用该仪器来检测高频(10~20kHz) 听力,并在不同年龄正常人的听力检测上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各家检测的结果有所不同.本文对120名健康成年人进行10~20kHz测试,以了解健康成年人的扩展高频阈值范围,供临床参考.
-
中国听力学的发展与未来
中国听力学的发展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长足进步,之前,仅少数几家医院具有纯音听力计,个别医院在1974年才有中耳阻抗测试仪。如果以客观测听作为听力学发展的标志之一,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国际上就开始使用动物模型、损伤电极记录对声诱发的听觉电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974年应用于人的电反应测听仪面市,我国则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从国外引进了电反应测听仪(ERA ),以后才逐渐在全国各地推广普及[1]。要论述听力学的发展必须首先涉及从主观测听到客观测听这一标志性的发展过程,以及从实验听力学到临床听力学、从听力学到听力医学的发展过程,而这一切过程均离不开听力学和声学标准化的不断完善和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本文着重结合解放军耳鼻咽喉研究所和临床听力诊断中心在听力学方面所做的工作,回顾中国听力学的发展过程,目的在于更好地展望未来,并提出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供各位同道讨论。
-
心理状态分析及其护理在纯音听阈测试中的应用
纯音听阈测试为耳聋的定性、定量、定位诊断提供了有利依据。在测试过程中,影响听阈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如测试方法、病人的心理状态、环境因素及纯音听力计的性能等。自1992年10月以来,我们在严格执行上述测试法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