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100例疗效观察

    作者:方玲;雷建明;张伟国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参照组采取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其他内科常规治疗程序相同.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缺损评分和疗效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参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在治疗后改善更为明显,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安全有效.

  •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探讨

    作者:陈新广;司金侠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针静滴日1次,15 d1个疗程。分别记录两组病例的显著有效(痊愈及显著进步)率和总有效(痊愈、显著进步及进步)率,并终将两组的显著有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输入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同项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显著有效率75.0%,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著有效率40.6%,总有效率71.9%。两组显著有效率比较χ2=4.983,P=0.032(P<0.0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χ2=4.481,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在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中能取得较单一使用复方丹参针剂治疗此病更好的疗效。

  •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作者:黄良群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8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步复迈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并配合中医针灸醒脑开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随访观察,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平分等变化进行统计.结果 发现治疗组治疗之后的血液粘滞度、纤维蛋白原等较以前有明显降低,总的治疗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65.9%).结论 因此可知临床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血管内治疗

    作者:陈军;陈覃;司宪平;施辉;王富元

    目的评价超选择动脉溶栓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经股动脉或颈动脉插管,用微导丝将微导管送至血管闭塞部位,注入尿激酶行溶栓治疗,对6例颅外段血管狭窄者,采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消除,并注入罂粟碱扩张颅内血管。结果血管完全再通15例,部分再通12例,治疗3月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100分20例,75~95分6例,占86.67%。结论早期超选择动脉溶栓配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罂粟碱可明显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方法。

  •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早期局部动脉内溶栓的初步报告

    作者:萧绍文;张超元;杨雷霆;冯大勤;梁裕盛;黄祜鸿

    目的:评价早期超选择局部动脉内溶栓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5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采用局部动脉内灌注尿激酶(UK)溶栓,所有病例均在发病10小时内开始治疗.结果:3例闭塞MCA获得完全再通,1例闭塞ACA部分再通,1例闭塞MCA无效.结论:早期局部动脉内溶栓可能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有效方法.

  • 缺血性脑中风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冯斌

    脑中风是世界引起死亡的第二大病因,目前常用动物模型来研究脑中风.本文详细阐述了缺血性脑中风的三类动物模型,并指出缺血性脑中风动物模型的有关问题和发展前景.

  • 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

    作者:张国妮;徐耀琳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符合诊断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住院患者90例,按照随机表设计,随机分为A组(刺络放血组)、B组(中药组)、C组(针药组),每组30例.9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均给以基础治疗,A组取穴点刺放血;B组口服中药汤剂;C组采用刺络放血加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患者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及患者治疗前后中枢神经特异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组(针药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大于A组(刺络放血组)(80.00%)及B组(中药组)(70.00%)总有效率(P<0.05);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经治疗均呈下降趋势,而针药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中药组及刺络放血组(P<0.05).患者经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显著降低;C组(针药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总生活能力状态评分明显低于A组及B组(P<0.05).结论: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提高中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适合推广应用.

  • 中医针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高丽君;王海涛;刘木朋;方玮;刘春霞;周国平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入组顺序经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入组后采取阿司匹林、注射血栓通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医针灸结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及中医症状总积分进行评分比较.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包括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在治疗前后水平变化.结果:两组经治疗后针对疗效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明显大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丙二醛(MDA)、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下降,而SOD水平则相对升高.观察组血清指标包括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经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呈上升趋势,而NIHSS评分及中医症状总积分则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和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

  • 年龄与首次发作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中医证候分布相关性的聚类分析

    作者:甄建华;李学军;陈路;陈志刚

    [目的]探讨年龄与首次发作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中医证候分布的相关性。[方法]对120例首次发作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患者的证候指标从年龄角度进行指标聚类分析,依据中医理论及临床,对聚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首发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的四诊信息分为气虚痰热证、风痰阻络证、痰热瘀阻证、血瘀证、痰热证;②中青年组首发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的四诊信息分为气虚痰热证、痰热瘀阻证、热极生风证、血瘀证、痰热证;老年组首发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的四诊信息分为痰热瘀阻证、气虚痰热生风证。[结论]首发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始发状态的五种证型中均不同程度的包含有痰、热、瘀等邪实,体现了中风急性期以邪实为主要表现的特征,且随年龄的增长,患者正气亏虚的表现愈加显著。

  • 依达拉奉对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治疗效果观察与分析

    作者:黄双英;何锦照;张婷婷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88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脑栓通胶囊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次,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hs-CRP、IL-6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GCS评分和NIHSS评分分别为(6.78±2.47)分、(35.57±0.59)分与对照组(6.81±2.45)分、(35.61±0.62)分比较(t=0.853,0.694,均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和NIHSS评分分别为(14.01±2.28)分、(10.20±3.21)分;对照组分别为(11.24±2.18)分、(17.31±2.67)分,两组患者GCS评分均明显提高,NIHSS评分明显下降,而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s-CRP、IL-6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出现明显变化(P<0.05),且观察组hs-CRP、IL-6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性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显著且安全.

  • 银杏达莫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杨杰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在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符合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常规给予甘露醇预防脑水肿,神经保护剂,抗生素预防感染的情况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杏丁)20毫升,一日2次,疗程14天.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及预后.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银杏达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偏瘫、意识障碍、失语等开始恢复),缩短病程,结论银杏达莫有一定程度的增大脑血流效果和扩张痉挛血管的效果,对于改善缺血性脑中风缺血部位的血液循环,减轻脑水肿,增加神经细胞对脑缺血的抵抗力,减轻缺血性脑中风后的致残率.

  •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针刺疗效评估

    作者:李爱华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拜阿司匹林、尼莫地平),研究组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P<0.05);研究组BI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脑栓通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观察

    作者:黄胜军

    目的:观察脑栓通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在急性期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脑栓通胶囊进行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栓通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该种治疗方法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叶彩霞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71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对照组35例常规治疗,给予实验组36例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步复迈注射液。观察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并对比。结果实验组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应用步复迈注射液治疗,疗效较好,应予以重视。

  • 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临床观察

    作者:陈小兵;张佳佳;朱晓东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脑病科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中药治疗,治疗3个月后评价两组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状态评分、临床有效率等相关指标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中风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和临床生活能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