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阻塞性肺气肿时用药疗程对其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作者:杜水英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阻塞性肺气肿时用药量程对其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5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d,依疗程不同分为实验组(疗程3 d,25例)和对照组(疗程6 d,25例).统计两组疗效,观察两组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0%,FEV1(1.8±0.5)L,FEV1/FVC(67.9±8.3)%,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实验组1例消化道反应,1例咽部不适,不良反应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3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疗程用药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阻塞性肺气肿与长疗程用药的效果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疗效显著且安全高,更具临床推广价值.

  • 120例高龄老人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作者:邹盈;周奇兴;朱峥;张云凤

    目的 分析高龄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2008年收治的120例80岁以上老年肺部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对照组作对比分析.结果 高龄组在发热、呼吸困难、白细胞升高、并发症、静脉用药疗程、病死率上与对照组存在差异.结论 高龄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化、发热和白细胞升高不明显、并发症多、静脉用药疗程长、病死率高.

  • 干预前后威海卫人民医院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比较

    作者:丛培阳;张丽妍;王蕾

    目的 分析威海卫人民医院干预前后普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威海卫人民医院普外科2015年3~5月(干预前)与2016年3~5月(干预后)的围手术期病例各122例,比较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用药疗程、药物选择、用法用量、无指征换药和用药途径.结果 干预后,用药指征不合理例数明显低于干预前,且无指征用药多存在于Ⅱ类切口手术;干预后抗菌药物应用时间多为24 h之内,明显短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用药头孢菌素类占49%,喹诺酮类占29%,干预后头孢菌素类占79%,克林霉素类占13%,干预后药物选择合理性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干预前有2例无指征换药和2例用药途径不合理情况,干预后无此类不合理情况;干预后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感染率降低,费用明显减少(P<0.01).结论 积极的干预普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可改善其不合理用药情况,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病率、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

  • 2016年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南家林;亢卫华;王小藕

    目的 调查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住院病例404份,对其用药原因、用法用量、用药疗程、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用药科室主要为心血管内科,构成比高达82.67%,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其中既无辨证又无辨病用药者占24.25%,用量不足的构成比为84.65%,超疗程用药占14.85%,溶媒量不足占0.6%,联合用药不当5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0%.结论 2016年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应用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不合理情况,应加强其规范使用的管理.

  • 2016-2017年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白顺民;范哲

    目的 调查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使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患者病例1 200份,并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目的、用法用量、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使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用药科室主要为神经内科和心脏内科,构成比分别为27.33%、22.83%.用药原因主要为脑血管疾病(36.58%)和心血管疾病(24.33%).用药疗程主要分布于≤7、8~15d,构成比分别为33.92%、53.58%.联合用5、6种药物的患者多,分别占23.67%、28.08%.不合理使用例数为220例,占总例数的18.33%,以使用疗程不适宜(49.09%)为主.结论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应用科室或病种广泛,且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规范该药的使用管理,做好对患者的用药监测,提升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 某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药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杨平;王利;刘凌云;陈静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药的使用情况。方法:以药品说明书等为依据,分析某综合医院2015年9月质子泵抑制药临床使用情况。结果:9月份某院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用量多的是注射用泮托拉唑,质子泵抑制剂销售金额高的科室为消化内科,年龄51~70岁的患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多,占42%,其中男性患者居多;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表现为用药指证不明确、遴选剂型不适宜、用药疗程偏长、重复用药。结论:质子泵抑制药临床应用广泛,同时不合理用药也较多,医护人员应规范处方,减少不合理用药处方,达到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从而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 静滴5-氟尿嘧啶致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周婧琪;姚树永;朱芹汶;倪孟祥

    5-氟尿嘧啶不良反应可能会导致治疗终止,所以分析其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特点及转归具有重要意义.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静滴5-氟尿嘧啶病例182例,其中相关不良反应病例64例,总结不良反应症状,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年龄、用药疗程和剂量强度的相关性,并归纳产生不良反应患者转归情况.经过统计分析,静滴5-氟尿嘧啶的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16% (64/182),其中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6.25% (36/64),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00% (32/64),神经系统毒性的发生率为6.25% (4/64),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3.13% (2/64),咳嗽反应的发生率为3.13% (2/64).静滴5-氟尿嘧啶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疗程、剂量强度具有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滴5-氟尿嘧啶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系统和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出现神经系统毒性、皮肤过敏和咳嗽等不良反应.大部分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经停药或治疗后转归良好,未对原发疾病造成影响.静滴5-氟尿嘧啶所致相关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用药疗程和剂量强度有关,因此,临床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5-氟尿嘧啶,注意合并用药的情况.建议使用时及时监测5-氟尿嘧啶血药浓度,做到个体化给药,并且密切关注相关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 平谷区医院11096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王国伶;佟小林;郑淑云

    目的 调查北京市平谷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整理北京市平谷区医院近3年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 096例Ⅰ类切口手术中,2 088例手术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18.81%),0.5~2.0 h内给药1 963例(94.01%),预防性抗菌药物有5个规格,主要为头孢呋辛.结论 该院存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包括无指征用药、药物选择错误、用药时间不当、联合用药不当等,医院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管,加强对医护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

  •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药学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吕彩云;刘健玲;陈翔

    目的 了解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规范化方案的临床效果及其所带来药物经济学方面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剖宫产患者预防性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用药疗程、用药疗效、住院费用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方案改进后,显著缩短了抗菌药的使用疗程,平均疗程从65 h(非干预)降至45 h(干预组),P值为0(<0.05);降低了西药费用,平均西药费从1 304元(非干预组)降至1 018元(干预组),P值为0.000(<0.05);降低了抗菌药物费用,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从423元(非干预组)降至320元(干预组),P值为0.000(<0.05).结论 本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在用药方案改进后,用药疗程大大缩短,西药和抗菌药物费用的支出得到减少.药学干预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对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具有明显作用,且经济、社会效益好.

  • 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王孝忠;曹晓晓;舒慧芳;陈茜;区海;胡喜珍

    目的 阐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用药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变化规律,揭示影响疗效、用药疗程及治愈时间的临床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妇产科2003年1月~2007年7月期间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的148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甲氨喋呤配伍米非司酮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成功率为93.67%;②首次用药后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可出现升高、平台、缓降、速降4种类型,各占总数的14.63%、15.45%、28.46%、41.46%;③治疗前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呈下降趋势者,首次用药有效率(80.30%)高于呈上升趋势者(41.13%), χ2=21.4438,P<0.001.用药疗程前者少于后者(t=2.6529,P<0.05).临床治愈时间前者短于后者(t=5.5490,P<0.001);④治疗前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值<1 000IU/L者,首次用药有效率(52.78%)低于血清值大于1 000IU/L者(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41,P<0.05);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在1 000~2 000IU/L之间时,用药疗程少于血清值低于1 000IU/L者及高于2 000IU/L者,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影响异位妊娠患者保守治疗疗效、用药疗程及临床治愈时间重要的因素是治疗前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变化趋势.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