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监测卵泡对治疗不孕症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松芹

    目的:探讨对不孕症患者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生长、发育、排卵过程,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进行促排卵周期的卵泡发育情况采取超声动态监测.从患者月经第8~10d开始监测卵泡发育,重点观察卵巢内卵泡大小、数目、卵泡生长速度、是否排卵.结果:自然周期排卵前卵泡直径平均为21.2mm,每天平均增长1.6mm;促排卵泡周期排卵前卵泡直径平均为24.2mm,每天平均增长2.0mm.促排卵有效率为67.5%,妊娠率为32.5%.结论:阴道超声监测排卵,具有直观、简便和重复性强等优势.而且阴道超声操作便捷,无伤害、可动态监测卵泡发育过程,能够充分了解卵泡发育的不同阶段,确定排卵时间,指导临床用药治疗,提高受孕率,对不孕症治疗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控制性促超排卵治疗周期中卵泡生长速率的观察

    作者:苗本郁;周灿权;庄广伦

    对我中心1996~1997年间施行的255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促超排卵周期,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优势卵泡在排卵前的数天以1.3 mm/天的速率呈直线生长,3个大卵泡的平均生长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妊娠组和非妊娠组间卵泡的平均生长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认为促超排卵药物虽然可以促使多个卵泡发育,但不能完全克服这些发育卵泡之间的生长差异.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与促超排卵周期卵泡发育的关系

    作者:陈丹青;石一复;董明岳

    探讨促超排卵周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与卵泡发育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法(RIA)检测32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促超排卵前血清、卵泡液及同期血清中IGFBP-1及性激素的含量.结果:(1)促超排卵过程中血清IGFBP-1含量显著升高(P<0.05),卵泡液内的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同期血清中的水平(P<0.001),且与卵泡发育数呈正相关(r=0.48,P<0.05).(2)同期末梢血清中IGFBP-1水平与雌二醇呈显著正相关(r=0.41,P<0.05).结论:促超排卵周期血清及卵泡液IGFBP-1水平均升高,并参与对卵泡发育的调控.

  • 外周血与卵泡液中血管紧张素II和肾素活性在促超排卵周期中的变化

    作者:李晓冬;沈鸿敏;徐素欣;左一鹏;葛杏林

    本研究通过对促超排卵患者血及卵泡液中肾素活性和血管紧张素II浓度变化,探讨卵巢源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卵泡发育的影响.研究对象为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共20个治疗周期.分别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取卵日、移植日采血,取卵日收集卵泡液,测定雌二醇、孕酮、睾酮、血管紧张素II(ANG II)浓度及肾素活性(RA).结果:取卵日和移植日血RA、ANG II明显高于hCG注射日;卵泡液各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外周血浓度;卵泡液、外周血RA与ANG II均呈直线正相关,卵泡液ANG II与孕酮(P)呈显著负相关,与所取出的III级以上卵母细胞数目呈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外源应用hCG可以激活卵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促超排卵周期卵泡液中高水平的RA、ANG II可能与卵泡发育、卵母细胞成熟有关.

  • 重组卵泡刺激素与高纯度尿提取卵泡刺激素在辅助生殖的疗效比较

    作者:李路;石林特;陈军玲;王永卫;程利南

    目的比较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与高纯度尿提取卵泡刺激素(uFSH)在促超排卵周期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202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不育患者,随机分为rFSH组100例及uFSH组102例.两组均采用黄体期长方案促超排卵.卵泡监测、取卵、IVF、ET等均按本中心常规进行.观察两组用药时间、用药剂量、获卵数、妊娠率及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等. 结果 rFSH组与uFSH组比较,使用FSH天数及安瓿数显著减少(P<0.05),分别为(12.5±2.4)及(14.6±1.7)、(28.7±7.6)及(32.6±4.9),hCG日直径>10 mm的卵泡数、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及可冻存胚胎率显著增多(P<0.05).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2% 及37.3%)、胚胎种植率、多胎率、重度OHSS发生率(分别为3%及2%)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虽然两组种植率及妊娠率无差异,但rFSH能更有效地促卵泡生长从而获得更多数量的优质卵与胚胎.

  • 外周血与卵泡液中白细胞介素1β在控制超排卵周期中的变化

    作者:王玮;沈鸿敏;徐素欣;左一鹏;曹金凤;宋时莉;李建业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L-1 β)对控制超排卵和卵泡发育及妊娠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共20个治疗周期.分别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取卵日和胚胎移植日采血,取卵日收集卵泡液,测定IL-1 β、雌二醇(E2)、孕酮(P)的浓度.结果:卵泡液IL-1 β水平明显高于外周血水平(P<0.05),两者呈正相关(r=0.73).卵泡液IL-1 β水平和取卵日外周血及卵泡液E2水平呈正相关(r=0.45,r=0.53).卵泡液IL-1 β和取卵数目及成熟卵细胞数目呈正相关(r=0.34,r=0.42).妊娠组hCG注射日IL-1 β水平明显高于取卵日和移植日(P均<0.05);非妊娠组移植日IL-1 β水平明显高于hCG注射日和取卵日(P均<0.05).妊娠组hCG注射日外周血及卵泡液IL-1 β水平显著高于非妊娠组水平(P均<0.05).结论:IL-1 β参与控制超排卵周期的生殖内分泌变化,调节卵泡发育并与妊娠的发生有关.

  • 卵巢正常反应人群拮抗剂方案中月经周期长短对卵泡发育同步化的影响

    作者:高玥;王雅琴;徐望明;杨菁

    目的 探讨月经周期的长短在采用拮抗剂方案的卵巢正常反应人群中对卵泡发育同步化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ET助孕治疗的236例采取拮抗剂方案促排卵且卵巢反应正常的患者,按月经周期的长短分为短周期组(≤28 d,101例)和长周期组(≥29 d,135例),分析患者启动促性腺激素(Gn)日、Gn启动后第4天、第7天及HCG日卵泡平均直径的变异系数(CV)、IVF助孕情况及妊娠结局. 结果 与短周期组比较,长周期组患者平均年龄、BMI、Gn天数、HCG日雌二醇水平、内膜厚度、Gn启动日及Gn刺激第4天卵泡平均直径CV、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长周期组的窦卵泡个数(AFC)[(14.98±4.24) vs.(11.72±4.29)]及基础黄体生成素(bLH)水平[(4.39±2.28)U/L vs.(3.60±1.51)U/L]、HCG日直径≥14 mm卵泡数[(10.06±2.19)vs.(9.98±2.04)]、获卵数[(11.81±4.32)vs.(9.65±4.33)]均明显高于短周期组(P<0.05),而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水平[(6.38±1.24)U/L vs.(6.81±1.53)U/L]、Gn刺激第7天卵泡平均直径CV[(0.122±0.045) vs.(0.143±0.055)]、HCG日卵泡平均直径CV[(0.208±0.037)vs.(0.218±0.041)]、Gn总量[(24.88±7.46)U vs.(29.14±9.56)U]、HCG日孕酮水平[(3.78±2.61)nmol/L vs.(4.45±2.23)nmol/L]均显著低于短周期组(P<0.05). 结论 采用拮抗剂方案促排的卵巢正常反应人群,月经周期较长者促排后卵泡发育同步性可能更好、获卵数更多.

  • 抗苗勒管激素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瑜;杨菁;张珺

    抗苗勒管激素(AMH)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参与胚胎期生殖系统的分化发育过程及女性生殖生理调节,在女性生育功能相关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AMH在生殖领域中,可调节卵泡发育,用于早期评估卵巢储备功能、预测卵巢对超排卵的反应性、预测妊娠结局等.本文对其临床应用及新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AMH检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思路,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 卵巢早衰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春庆;田秦杰

    卵巢早衰(POF)指女性40岁以前发生绝经,伴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升高(通常>40 IU/L)及雌激素水平降低.近年来POF有发病人群年轻化、发病率增高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但大多数患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属特发性POF.近年来,针对卵泡发育和POF的候选基因研究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本文就此进行了回顾性总结.

  • 表皮生长因子对卵泡发育的调控

    作者:吕述彦;程云英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卵巢局部重要的调节因子.1962年Cohen[1]首次从小鼠颌下腺分离出,之后在多种组织、体液中检测到其存在;1972年Savage等[2 ]又证明它为53个氨基酸多肽.目前已知的EGF家族成员至少有7种:转化生长因子I(TGFα)、肝素结合EGF(HB-EGF)、双向调节素、痘病毒生长因子(PVGF)、Cripto及 heregulin,而EGF则是家族中的原型,它们均能与EGF受体(EGFR)结合,调节细胞增殖和功能.

  • mTOR通路参与卵泡生长发育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曹婉宁;董晓英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负责调控细胞生长发育,对卵泡的调节起关键作用.mTOR通路上下游的相关基因和蛋白具有不同的作用,各种因素激活相关通路后,对卵泡的发育生长起到反馈或级联放大的作用,终都可能引起卵泡的过度增殖或抑制,从而导致卵巢早衰.在中西医治疗卵巢早衰和调节卵泡发育过程中,其治病机制与mTOR通路关系密切.本文探讨mTOR通路参与卵泡生长发育的作用机制,并从调节信号通路的视角,对未来卵巢早衰的治疗进行展望.

  • 中期因子与卵泡发育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飞;周颖

    中期因子(midkine)属于肝素结合生长因子家族中的新成员,是一种强有力的刺激细胞增殖的调节因子,表达于卵泡颗粒细胞等组织,具有抑制卵丘颗粒细胞凋亡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在卵泡发育过程中midkine能促进卵母细胞的发育成熟,特别是对细胞质的成熟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其受精率、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

  •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基因与卵泡发育及脂类代谢的研究进展

    作者:薛茜文;黄鑫;郝翠芳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ANGPTL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分泌蛋白,其隶属于广义的血管生成素家族,目前较明确的家族成员有ANGPTL1、ANGPTL2、ANGPTL3、ANGPTL4、ANGPTL5、ANGPTL6及ANGPTL7等7个家族成员.随着研究深入,此家族成员的队伍正在日益扩大.本文简要介绍了ANGPTLs家族成员的基因特点及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组织表达特性后,又综述了其对卵泡发育以及对于内分泌代谢的影响.

  • 线粒体基因突变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

    作者:胡志萍;王颖

    线粒体基因是独立于核基因外的遗传物质,其独特的结构功能、遗传特性以及与个体胰岛素抵抗之间的相关性,可能与导致生育期妇女不孕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联,从而有可能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复杂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开辟一条新途径,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γ-氨基丁酸及其A型受体α5亚单位在小鼠不同成熟度卵母细胞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戴皇冠;郝翠芳;黄鑫;刘振腾;连花瑜;刘畅

    目的 探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及其A型受体α5亚单位(GABRA5)在小鼠不同成熟度卵母细胞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 在性成熟前小鼠给予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以刺激卵泡生长,并予以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导排卵,于给药后不同时间取出卵巢和输卵管,并收集不同时期的颗粒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ABRA5 mRNA在生发泡期(GV)和减数第2次分裂中期(MⅡ)卵母细胞周围卵丘颗粒细胞中的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GABRA5蛋白在GV期和MⅡ期卵母细胞周围卵丘颗粒细胞中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BA在GV期和MⅡ期卵母细胞周围卵丘颗粒细胞中的分布. 结果 (1) GABRA5 mRNA在GV期和MⅡ期卵母细胞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中均有表达,且MⅡ期卵母细胞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上的表达水平高于其在GV期卵母细胞时卵丘颗粒细胞中表达水平(P<0.05).(2)GABRA5蛋白在GV期和MⅡ期卵母细胞周围卵丘颗粒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且其表达量随卵泡发育呈上升趋势(P<0.05).(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GABA均定位于在GV期和MⅡ期卵母细胞周围卵丘颗粒细胞的胞质中. 结论 GABA及其A型受体α5亚单位均表达于小鼠不同成熟度卵母细胞周围的卵丘颗粒细胞中,其中A型受体α5亚单位的表达与卵母细胞的成熟度相关,其表达量随卵母细胞成熟而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小鼠卵泡发育和成熟的过程.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拮抗剂方案扳机时机的探讨

    作者:徐蓓;靳镭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短效长方案作为经典的“金标准”方案,扳机(trigger)时机范围多在主导卵泡在17至22 mm,可获得稳定的妊娠结局.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作为一种新兴方案,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GnRH-ant方案和GnRH-a长方案作用机制及用药方案差异较大,扳机时机的选择非常关键.目前数据支持拮抗剂方案扳机时机与激动剂方案基本相同.推迟扳机可增加获卵数,MⅡ卵数和优胚率,但可能致孕酮升高,内膜提早发生分泌期改变,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扳机时机的抉择需兼顾目标卵泡群的个数、大小,及内膜容受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 黄体生成素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及早卵泡期黄体生成素预处理

    作者:靳镭;徐蓓

    黄体生成素(LH)为卵泡发育的各个阶段所必需.在早卵泡期LH可通过促进雄激素的合成、增加卵泡募集、改善颗粒细胞对FSH的敏感性,调控卵泡的发育.对于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症(HH)患者、过度降调节引起的LH缺乏、卵巢低反应、慢反应人群,早卵泡期给予LH/HCG预处理可临床获益.

  • 长方案垂体降调节时间对卵泡发育的影响

    作者:王玢;孙海翔;刘景瑜;贺方方;张宁媛

    目的 探讨长方案垂体降调节不同时间对卵泡直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4月~2010年12月我中心接收IVF-ET患者92例,采用黄体中期垂体降调节长方案.根据降调节时间不同分为:A组15d;B组18d,比较两组在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的卵泡直径以及临床结局.结果 启动日两组不同直径卵泡所占比例:3~4 mm:25.14% vs 29.64%;4.5~7 mm:70.95% vs 64.58%;7.5~10 mm:3.91% vs 4.87%.注射HCG日两组直径16 mm以上卵泡占14 mm以上卵泡数的比例:74.10% vs 69.14%.两组启动日4.5~7 mm直径的卵泡比例以及注射HCG日直径16 mm以上占14 mm以上卵泡数的比例均有显著性差异.Gn用量、Gn天数、获卵数、种植率和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长方案适当延长垂体降调节时间,可以增加有效卵泡的比例,改善卵泡发育的同步性,不影响临床结果.

  • 控制性促排卵周期合适的LH水平

    作者:李洁;夏婷婷;刘培余

    经典的两细胞两促性腺激素理论告诉我们: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在卵泡发育、卵子成熟、排卵和类固醇激素合成等活动中是必需的,但对各自作用的阈值、极限水平和时空效应没有具体的说明.卵泡早、中期 LH刺激卵泡膜细胞合成雄激素为雌激素合成提供底物,并在FSH协同作用下加强颗粒细胞中雄激素向雌二醇(E2)的转化,通过升高卵泡内E2水平间接促进卵泡选择、成熟.卵泡中、晚期颗粒细胞上LH受体(LHR)数量不断增加直至排卵期,LH直接作用于卵泡促其成熟,不仅对卵细胞膜和卵细胞质的成熟、而且对卵母细胞核成熟和卵泡黄素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血清LH在卵泡期、排卵前峰值和黄体期水平的异常都可能会造成卵母细胞发育、受精能力和胚胎质量与临床妊娠率的下降.

  • 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阈值与阈值窗及卵泡的发育

    作者:朱桂金;聂睿;徐蓓

    按语 一年一度的达菲林IVF训练营于2008年5月9~10日在四川峨眉山下举办,本次训练营云集了我国辅助生育技术领域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也吸引了13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殖医学同道.

399 条记录 1/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