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研究进展

    作者:张轶美;汤日波;刘萍

    1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1)是以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SCA1基因含CAG重复序列,其基因产物为ataxin-1.SCA1转基因鼠中ataxin-1核内包涵体形成为浦肯野细胞组织学早期改变之一,继而发生共济失调行为改变说明核内包涵体与SCA1发病关系密切.Ataxin-1主要定位于核内通过与核内细胞元件发生作用影响细胞生理生化反应,且这种作用随CAG数目增加而增强.若ataxin-1在细胞浆内表达则并不致病.ataxin-1核浆表达差异是发病另一种机制.

  • 基因确诊的肯尼迪病1家系报告

    作者:孙琦;赵莘瑜;付记桐;王晓洁;刘晓宇

    目的 研究肯尼迪病(KD)的遗传学和临床特点,并讨论基因检测对该病确诊及预防的意义.方法对1名疑诊为KD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完善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肌酶谱、性激素、肌电图等检查.收集患者及3位亲属的外周血,检测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中CAG的重复次数.结果患者有躯干、四肢及延髓肌肉的无力、萎缩、震颤,伴有乳腺发育;血清肌酸激酶升高;血清孕酮水平升高,睾酮及其他指标正常;肌电图示神经源性损害.先证者CAG重复数为48次,其二哥为49次,先证者的女儿为48/22次,为携带者.先证者的儿子无该突变.结论KD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主要临床特点为缓慢进展的脊髓、延髓肌肉的萎缩和无力.基因检测不但能帮助患者及其家庭确诊、筛查及预防该病,而且为遗传病的探索提供了支持.

  • Huntington舞蹈病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赵育海;张朝东

    Huntington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种由IT15基因上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展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变性疾病.HD致病基因的发现有助于对HD中许多遗传现象包括外显率、新突变、早现遗传及父系传递等的解释与澄清.除HD之外还有多种由三联体重复序列扩展所致的遗传性疾病,统称为不稳定三联体重复序列疾病.

  • Machado-Joseph病基因检测及新突变位点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家仙;耿嘉;陈涛

    马查多-约瑟夫病(Machado-Joseph disease,MJD)也被称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pinocerebellarataxia 3,SCA3),是常见的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亚型.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复杂的病情一直是临床工作者极大的挑战.得益于分子细胞遗传学迅猛发展,MJD症状前诊断及基因诊断成为现实并还在继续向前发展.逐步用于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中,同时为遗传咨询提供科学依据.为寻求新突破,该文集中总结该疾病ATXN3突变致病机制及基因检测应用研究现状.更好地理解这些复杂的分子机制,探讨基因检测以及新基因突变位点的发现对这一致命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意义.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患者家系分析

    作者:于青云;吴卫文;丁晶;汪昕

    目的:分析1家系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3型病例,回顾本病的临床表现及分型,为临床诊治提供经验.方法:先证者,女,28岁,以主诉“进行性行走不稳2年余”于2016年10月至我院就诊,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资料、基因检测结果及家系资料,并绘制家系图.结果:本家系先证者主要表现为行走不稳,言语不清,饮水呛咳,构音障碍,双手持物不稳、笨拙、僵硬,视力下降,查体示言语含糊,双眼水平凝视眼震(+),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四肢腱反射亢进,髌阵挛、踝阵挛(+),双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士),剪刀步态,指鼻、跟-膝胫试验完成可,闭目难立征(+),临床主要表现为痉挛性截瘫及共济失调症状.先证者SCA3型基因三核苷酸CAG重复69次.患者的外祖父(45岁发病)、母亲(40岁发病)、大舅(42岁发病)主要表现为行走不稳,饮食呛咳,言语含糊,持物不稳等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因均已故无法配合进行基因检测.结论:先证者家系4代中共4人发病,主要表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且本家系发病年龄逐代提前,具有遗传早现现象.

  • 雄激素受体基因CAG多态性与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梁国庆;吴旻;王波;刘智勇;姚文亮;李铮;孙颖浩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基因(AR)重复序列(CAG)n多态性与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的关系,探讨LOH的发病机制. 方法:共调查1 000例40 ~ 70岁中老年男性,其中19例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抽取127例正常健康中老年男性,测定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血清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并采用DNA测序方法进行AR基因外显子1氨基端转录调节区(CAG)n重复序列长度测定,比较两组各指标之间的差异. 结果:(CAG)n重复次数为15~32( 23.05±2.95).正常健康中老年男性的体重指数(BMI)、FBG较LOH患者显著下降(P<0.01),而TG、TT及fT较LOH患者显著升高(P<0.01).正常健康中老年男性AR基因(CAG)n重复数为22.54±3.06;LOH患者AR基因(CAG)n重复数为23.23±2.24;LOH患者(CAG)n重复数略高于正常健康人群,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946).(CAG)n重复长度显示:长组(n≥22)AR基因(CAG)n在LOH组和正常健康中老年男性组的频率分别为73.68%和48.82% (P <0.05).相关分析显示:TT、fT与(CAG)n重复序列无明显相关性(r=0.04和r=0.025,P>0.05). 结论:LOH男性AR基因(CAG)n重复序列呈现多态性,长(CAG)n重复多态可能是LOH发病的遗传因素,但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证实.

  • 雄激素受体基因CAG多态性对男性激素避孕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敬文;袁冬;李鸿;梁小薇;卢文红;谷翊群

    目的:分析应用肌注十一酸睾酮酯(TU)进行激素避孕的男性志愿者中起反应者与不起反应者雄激素受体(AR)基因(CAG)n微卫星多态性,并探讨该多态性对激素避孕效果的影响.方法:29例TU不起反应者和34例起反应者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应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两组外周血标本进行CAG重复数测定,分析该微卫星多态性对激素避孕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CAG重复数的均数分别为23.62和22.97,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短组CAG(n≤22)在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分别为51.7%、50.0%;长组CAG(n>22)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布分别为48.3%、50.0%,长短组分布相同.CAG重复数与精子密度之间未见相关性.在FSH浓度>0.2 IU/L组中,CAG重复数>22的受试者达到无精子症的机会是其他受试者的1.5倍.结论:受试者AR基因(CAG)n重复数呈多态性,但不反应组与反应组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AR基因CAG重复数或其他因素与男性激素避孕效果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 中国特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雄激素受体基因CAG重复多态性研究

    作者:李座祥;唐文豪;汪朝晖;王琳;王媛媛;马潞林;马旭

    目的:分析中国特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雄激素受体(AR)基因(CAG)n微卫星多态性并探讨该多态性与精子生成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技术对52例少精子症患者和31例无精子症患者的外周血标本进行CAG重复数测定,分析该微卫星多态性和精子生成障碍发生的关系.结果:少精子症患者组和无精子症患者组CAG重复数均数分别为22.19和22.13,CAG重复数≥28的百分率分别为1.9%和3.2%,比例逐渐升高.结论:AR基因(CAG)n微卫星的CAG重复数在中国男性不育患者中呈现多态性,与精子生成障碍发生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 Kennedy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的特点

    作者:刘小民;路莉莉;唐北沙;朱梅佳;鲍梦馨;唐吉友

    目的 研究Kennedy病的临床表现和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 对5例Kennedy病患者(来自2个家系和1例散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48.2岁.均缓慢起病,表现全身肌无力、肌萎缩、肌肉跳动,进行性加重;出现性功能障碍4例,轻度乳腺发育1例.血清肌酶轻度升高2例,雄激素轻度升高1例.5例患者肌电图均示神经源性损害.3例患者的雄激素受体(AR)基因均有突变,其AR基因第1外显子CAG重复数分别为48次、43次和44次.结论 Kennedy病的临床特点为中年男性出现进行性延髓和脊髓性肌无力、肌萎缩,伴有不完全性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其AR基因第1外显子CAG序列重复数显著增多为基因突变的特点.

  • 两个亨廷顿舞蹈病家系IT15基因(CAG)n检测

    作者:高歌;陈晓蕾;付汪星;张桐;朱揆;邹顺鸿;陈辉

    目的:检测两个亨廷顿舞蹈病(HD)家系的IT15基因CAG重复序列[(CAG)n]。方法:采用PCR和测序分析方法检测两个家系28名成员(A家系为已确诊HD家系,B家系为疑似HD家系)和两名正常对照IT15基因的(CAG)n。结果:两名正常对照IT15基因的CAG拷贝数分别为17、18;A家系中患者CAG拷贝数大于50;B家系中患者CAG拷贝数为40~50。B家系通过基因检测确诊为HD家系,并检出一名症状前患者。结论:IT15基因(CAG)n检测是诊断HD简便、快捷和有效的方法。

  • 亨廷顿舞蹈病4家系报告

    作者:王瑞;赵莘瑜;焦淑洁;李春;滕军放

    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 HD)又称亨廷顿舞蹈病或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是一种迟发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舞蹈样不自主运动、精神异常和进行性痴呆为主要临床特点.现将2011年2月至2011年7月期间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二科就诊的4个亨廷顿舞蹈病家系报道如下.

  • Huntington舞蹈病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

    作者:赵育海;张朝东

    Huntington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种由IT15基因上CAG重复序列异常扩展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运动、认知和精神三方面的障碍,呈进行性加重,平均病程15至20年.病理改变为纹状体和大脑皮质选择性的神经元脱失.对HD目前没有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策略大致分为替换与营养因子移植两大类.

  • 基因确诊的一肯尼迪病家系临床分析

    作者:王喆;陈启华;李秋香;毕方方

    肯尼迪病是一种罕见的性连锁运动神经元病,其临床表型多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了一个缺乏延髓麻痹和雄激素功能低下的肯尼迪病家系,该家系中4名男性患者均表现为累及四肢的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以远端为著),缺乏延髓麻痹和雄激素功能低下症状.4名患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肌电图表现为典型神经源性肌萎缩.SMN1基因检测均为阴性,AR基因检测证实l号外显子CAG重复拷贝增加.提示作为肯尼迪病的特征性表现,延髓麻痹和雄激素功能低下并非诊断肯尼迪病的必备条件.以慢性上运动神经元病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成年男性患者,即便缺乏特征性的雄激素功能低下或延髓麻痹,也要考虑到肯尼迪病的可能并予以基因检测.

  • HD基因和UCHL-1基因多态性与Huntington病关系的研究

    作者:许二赫;李丹;贾建平

    目的 探讨Huntington病患者发病年龄与HD基因和UCHL-1基因S18Y多态性相关情况.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两个HD家系(53人)、6例非家系HD患者和51名正常对照组HD基因CAG重复次数;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UCHL-1基因S18Y多态性的分布情况.结果 在两个家系中确诊了5例HD病人,在其有高度遗传风险的子女中发现4例症状前患者.UCHL-1基因S18Y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两个家系和正常对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SY型基因型在三种基因型中常见,频率>50%).非家系患者中未见YY基因型,SS基因型多于SY型,S等位基因多于Y型,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研究显示11例病人发病年龄变异的15.6%是由其UCHL-1基因S18Y多态性造成的.CAG重复次数可解释发病年龄变异的71.4%.结论 HD基因CAG重复次数是决定患者发病年龄变异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UCHL-1基因S18Y多态性是HD的调节基因,对发病年龄有微弱的调节作用,提示UCHL-1可能参与HD的发病机制.

  • 前列腺癌细胞雄激素受体基因CAG重复序列改变的初步研究

    作者:白先忠;彭怀政;潘朗星;M.C.Parkinson;J.R.W.Masters

    目的了解前列腺癌细胞雄激素受体(AR)基因CAG重复序列有否改变.方法显微镜下分别取11例前列腺癌标本的肿瘤细胞及非肿瘤细胞,提取DNA,经PCR扩增后,用变性胶电泳测得肿瘤细胞和非肿瘤细胞DNA 含AR基因CAG重复序列片段的相对长度.结果有3例(27.3%)前列腺癌细胞AR基因CAG重复序列较非肿瘤细胞短.其余8例前列腺癌细胞AR基因CAG重复序列与非肿瘤细胞相同.结论一些病例的前列腺癌细胞AR基因CAG重复序列可发生变化,其变化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和对抗内分泌治疗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

  • 雄激素受体基因CAG多态性对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的影响

    作者:梁国庆;顾燕青;沈薇;陈伟杰;江宁东;陈春雷;沙建军

    目的:检测正常人群、前列腺癌(PCa)低危和高危组雄激素受体(AR)基因(CAG )n微卫星多态性,探讨该重复序列长度对PCa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应用PCR和双链循环DNA测序技术,对98例正常人群(对照组)和95例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为PCa的患者,进行外周血标本(CAG)n串联重复序列检测,分析该微卫星多态性与PCa恶性程度的影响。结果 PCa组CAG重复序列为15~31,平均(23.21±3.07);参照组重复序列为14~34,平均(24.20±3.5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PCa患者肿瘤Gleason评分进行分级,≤7分为低危,共68例,≥8分为高危,27例。低危组的CAG重复序列为18~31,平均(23.65±2.92),高危组C A G重复序列为15~27,平均(22.11±3.2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危组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受试者AR基因(CAG)n重复序列呈现多态性,该重复序列长度与PCa的发生有关,较短的CAG重复序列预示发生PCa的可能性较大,恶性程度更高。

  • 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肺癌的关系

    作者:刘贵秋;李刚;巩丽;张伟;冯英明;苏勤

    目的:探讨人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串联短重复序列(STR)多态性与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共收集170例肺癌患者和248例参照个体的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巢式PCR扩增AR基因,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显示DNA链片段长度,根据标本的泳动度推算CAG STR的n值;选取代表性标本直接测序,验证上述检测的准确性.结果:52例男性肺癌及94例男性参照标本的CAG STR n值范围分别为14~29和14~30,均数分别为19.96±2.69和21.06±3.39,二者差别显著(P<0.05);男性肺癌患者组中<55岁组和≥55岁组CAG STR n值分别为15~23和14~29,均数分别为18.85±2.28和20.63±2.71,二者差别显著(P<0.05).118例女性肺癌及154例参照标本上带的CAG STR n值范围分别为9~28和16~31,均数分别为21.80±3.10和23.26±2.93,二者差别显著(P<0.05);下带的n值范围分别为9~24和14~27,均数分别为19.8±2.51和20.74±2.91,二者差别显著(P<0.05);女性肺癌患者组中<55岁和≥55岁两组之间在CAG STR长度上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 STR与肺癌的发生和/或发展有关,CAG STR较短的男性和女性个体患肺癌的危险性都增加;男性人群中,CAG STR较短可使肺癌的发生年龄提前.

  • 雄激素受体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男性膀胱癌的发生有关

    作者:刘贵秋;苏勤;张伟;刁小莉;冯英明

    目的:探讨人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串联短重复序列(STR)多态性与男性膀胱癌发生之间的关系. 方法: 石蜡包埋的男性膀胱癌标本进行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经银染显示单股DNA链片段长度. 根据标本的泳动度推算CAG STR的n值;选取代表性的标本产物直接测序,验证上述检测的准确性. 以男性阑尾炎标本作为参照组. 结果: 95例膀胱癌标本中有6例(6.3%)出现微卫星不稳定(MSI)现象,其中1例因正常组织过少而无法确定其产物的正常泳动位置,不做以下分析. 94例膀胱癌及相同例数参照标本的CAG STR n值范围分别为8~26和14~30,均数分别为20.07±3.12和21.06±3.39,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 STR与男性膀胱癌的发生或(和)发展有关,CAG STR较短的男性个体患膀胱癌的危险性可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