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ELISA法检测丙肝患者血清中抗HCV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ELISA法检测丙肝患者血清中抗HCV的效果.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丙肝患者血清中抗HCV水平,检测出的阳性标本再用免疫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结果 ELISA法检测30例丙肝患者血清均为阳性,用胶体金吸附试验法检测阳性24例,阳性率低于ELISA法.ELISA法检测抗原包被浓度为1.25 IU/L时,仍可检出阳性标本.结论 ELISA法检测丙肝患者血清中抗HCV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丙型肝炎诊断中不同检验方法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丙型肝炎应用不同检验方法检验的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荣军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就诊的70例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法进行检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检测成本及检测时间.结果 经胶体金法检验,59例患者呈阳性,确诊率为84.3%;酶联免疫检验有55例患者为阳性,确诊率为78.6%,二者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时间与检测成本上,两种检验方法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丙型肝炎检验中,胶体金法诊断准确率高,检测时间较短且成本低,在临床中可优先采用.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三种检验方法结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三种检验方法结果。方法对86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检验,分别使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gvail)以及胶体金法,并与86例非乙型肝炎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三种检验方法中荧光免疫分析检测的精准度对高,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数据准确度低,三种方法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检测时,使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的准确度更高,能够及时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进行分析,适用于临床医学研究。
-
蛋白芯片法与胶体金法两种方法检测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蛋白芯片法与胶体金法两种方法 检测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我单位进行检查的患者共计302例,所有患者均为肺结核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蛋白芯片法进行临床检查,研究组患者采用胶体金法进行临床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结果:胶体金法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要明显高于蛋白芯片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结核病患者的诊断中,蛋白芯片法和胶体金法均能够对患者进行检查,但是胶体金法的检查效果要明显好于蛋白芯片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胶体金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
梅毒螺旋体,属于幽门螺杆菌一个亚种,是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梅毒试验主要是分析血液中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的抗体,以确定感染梅毒螺旋是否是受感染的梅毒螺旋体.本文采用60名患者的血清样品与由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胶体金方法检测梅毒.通过对着两种梅毒抗体的研究后,使得我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的优势所在.旨在促进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获取梅毒和先天性梅毒的控制性,继而提升梅毒的治愈率.切实的保障好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化学法和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检测大便隐血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化学法和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这两种粪便隐血测定方法的阳性率,了解其相关影响因素及测定的准确性.方法 对本院499例患者在禁食肉类、动物制品、某些蔬菜和药品前后分别用匹拉米洞化学法和单克隆胶体金法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测定.结果 499例患者在禁食前后粪便隐血试验化学法阳性率分别为39.7%和25.5%,患者禁食前后化学法隐血试验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免疫胶体金法在禁食前后阳性率分别为24.4%和24.0%.499例患者中经胃镜、肠镜、内窥镜等医疗检测手段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有52例,用免疫胶体金法检测其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率为86.5%,而已确诊的75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免疫胶体金法检测隐血试验阳性率为98.6%.结论 化学法检测粪便隐血试验易受饮食、药物等影响,在检测前必须嘱咐患者禁食相关食品和药物,而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则不受干扰.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粪便隐血试验检测时用免疫胶体金法会存在假阴性.因此我们发现,粪便隐血试验的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临床粪便检测时,同时用化学法和免疫胶体金法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查HIV抗体在艾滋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在艾滋病(AID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治疗的136例AIDS高危人群、 疑似HI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分别采取ELISA、 胶体金法对HIV抗体进行筛查,观察ELISA、 胶体金法筛查HIV抗体结果 ,并运用蛋白印迹检测法确证检测结果,比较ELISA与胶体金法筛查HIV抗体的阳性预测值、 特异度与灵敏度.结果136例入选者蛋白印迹检测法确证阳性67例,ELISA法测定阳性66例,胶体金法测定阳性60例.ELISA法检测阳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筛查HIV抗体阳性预测值、 特异度、 灵敏度较高,利于提升AIDS检出率,进而为该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可作为一种准确、 快速且便捷的检测方法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 艾滋病 胶体金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诊断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中酶联免疫和胶体金法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中酶联免疫和胶体金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980例疑似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选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进行检测.比较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的检测时间、检测费用及阳性检测率.结果 与酶联免疫法比较,胶体金法的检测时间更短,检测费用更低(P<0.05);与胶体金法比较,酶联免疫法的阳性检出率略高,但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中酶联免疫和胶体金法的应用各有优缺点,胶体金法的检测时间较酶联免疫法更短、费用少于酶联免疫法,但酶联免疫法的阳性检测率略高于胶体金法.临床上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相应检测方式.
-
结核分枝杆菌胶体金法快速鉴别试剂盒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前,传统的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方法需在改良罗氏L-J培养基、硝基苯甲酸PNB和2-噻吩羧酸肼(TCH)鉴别培养基上初步鉴定结核分枝杆菌(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MOTT)后,再观察细菌菌落形态、生长速度、生长温度和色素,并进行一系列生化试验,操作繁琐、费时,影响因素多;
-
不同检验方法用于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检验方法用于丙型肝炎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肝炎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血清,分别进行胶体金法检测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的丙型肝炎检出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胶体金法检出阳性率与酶联免疫法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临床中在对丙型肝炎进行检查时,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均具有理想效果,而胶体金法检测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结果更加直观,可将其作为丙型肝炎检验的首选方法.
-
不同检验方法在幽门螺杆菌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法和胶体金法在幽门螺杆菌临床应用的效果比较.方法:本次临床研究选取的是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所收集的120份临床样本,将这些样本分别使用免疫印迹法以及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对这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以及总符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免疫印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符合率为78.3%,阴性符合率为21.7%;胶体金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符合率为77.5%,阴性符合率为22.5%.这两组检测方法的符合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免疫印迹法与胶体金法对幽门螺杆菌的120份样本的临床检测,免疫印迹法与胶体金法的阳性率符合率达到了99%,产品质量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
两种方法联合检测β-HCG结果分析
目的:应用胶体金和化学发光免疫法两种方法联合检测门诊妇产科1000例病人血清β-HCG,可减少重复检测高浓度β-HCG(结果>1000mIU/mL),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门诊要求定量检测血清β-HCG的病人,离心出血清后,先用胶体金法检测其血清进行初筛,胶体金检测为阴性和弱阳性的标本,在化学发光仪上用原倍血清(仪器编码设置为151)检测,强阳性标本仪器用稀释(仪器编码设置为152)检测.结果:两种方法结果基本一致,440例化学发光仪器检测阴性标本只记录有3例血清胶体金初筛为弱阳性.结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大大降低成本,减少重复检测的次数,但也有极少数不符的现象.如初筛弱阳性,上发光仪复查结果阴性表明可能是与其他含有α链亚基激素或其他无活性的HCG分子(如游离β亚单位和β-核心片段)交叉免疫反应时引起的干扰.
-
胶体金法检测HBsAg漏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胶体金法检测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漏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本再次应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并对胶体金法漏检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46000例无偿献血者ELISA法共检出226例HBsAg阳性,阳性率0.49%,226例ELISA法阳性样本再次应用胶体金法检测,58例阳性。结论:方法学限制及人为因素是胶体金法筛查HBsAg漏检的主要原因,严格试剂使用前筛选、考评,提高医务人员检测技能、质量意识及加强责任心可降低胶体金法漏检。
-
EV71-IgM检测在手足口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回顾性分析评价应用胶体法检测EV71-IgM抗体与RT-PCR法检测EV71病毒在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早期识别中的作用。方法:收治手足口病疑似病例1252例,分别采用血清胶体金法检测 EV71肠道病毒 IgM 抗体, RT-PCR法检测患者大便中肠道病毒及肠道病毒71-RNA。结果:胶体金法检测EV71阳性率28.67%;RT-PCR法检测肠道病毒阳性率81.15%,EV71阳性率44.89%。其中金标法检测阳性5例,RT-PCR法检测阴性。结论:EV71胶体金法可作为EV71感染的初筛早期快检,在临床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早期识别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优缺点总结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优缺点。方法:将5892份血液标本按检测方式分为酶联组(2946份)和胶体金组(2946份),酶联组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胶体金组采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酶联组标本呈阳性197份(6.69%),胶体金组标本呈阳性195份(6.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在进行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中,均属于较可靠的方式,两者都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3种隐血试验方法学的评价
本论文是将改良的匹拉米洞化学法、血红蛋白胶体金法、转铁蛋白胶体金法3种方法进行比较和评估,主要是为临床医生和试验人员在分析隐血试验结果时提供参考.
-
蛋白芯片检测肺炎支原体与胶体金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方法的比较
目的:探讨蛋白芯片检测肺炎支原体与胶体金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方法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方法:收集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96例进行生物芯片和胶体金法检测肺炎支原体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检测96例患儿,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72例,蛋白芯片法49例阳性,阳性率51.0%,诊断符合率68.01%,胶体金法23例阳性,阳性率24.0%,诊断符合率31.9%,蛋白芯片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胶体金法,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蛋白芯片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于胶体金法.
-
肺炎支原体培养与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无细胞壁的小病原微生物.肺炎支原体是引起人类原发性肺炎常见的病原体,首先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然后下行感染病理变化主要是间质性肺炎、急性细支气管炎,除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引起脑炎、肾炎、心肌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肺外疾病,是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源之一,特别是0~9岁小年龄组儿童是高发人群,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轻重不一,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儿童发育.因此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分别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法、肺炎支原体IgM抗体胶体金法同时对35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抗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探讨其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及比较.
-
两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比较
资料与方法标本来源:来源于我院360例临床检测标本.仪器:KHB ST-360酶标仪和洗板机.试剂:抗-HCV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及金标试纸条,试剂厂家均为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批批检定合格的试剂.
-
两种常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方法的结果比较
目的:对胶体金法和ELISA这两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用胶体金试条和ELISA试剂分别对806份标本中乙肝表面抗原进行测定并对两者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同时将HBsAg定值血清按一定比例稀释,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测定,观察这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这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ELISA法灵敏度要高于胶体金法.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完全满足临床诊断要求,胶体金法灵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