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

    作者:郑莹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儿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 从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江苏省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患儿中,以抽签方法选择80例患儿,均需进行手术治疗,对其中40例患儿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整体护理,为观察组;其余40例患儿仅按一般护理要求实施护理.观察并对比整体护理在小儿手术室的应用效果,并通过数字评价量表(NRS)、主诉疼痛分级法(VRS)观察患儿术后疼痛程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非常满意率为35.00%(15/40),总满意率为97.50%(39/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7.50%(7/40)、82.50%(3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疼痛分级中,观察组患儿轻度疼痛者24例(60.0%,24/40),重度疼痛者仅3例(7.5%,3/40),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可有效缓解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得到家长高度认可.

  • 彩超引导微波消融腹腔神经节毁损术治疗重度癌性腹痛

    作者:刘长珠;冯清华;李海玲

    目的 通过超声引导下对12例剧烈腹痛的晚期癌症患者腹腔神经节消融达到止痛目的,探讨其对晚期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和主诉疼痛分级法(VAS)测定12例剧烈腹痛的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0”代表无痛,“10”代表疼,对患者疼痛进行分级.然后在超声引导下用微波消融方法对腹腔神经节进行毁损,毁损后以相同方法多次测定患者的疼痛,直至患者死亡.结果 有效率100.0%,完全缓解16.7%(2/12,疼痛分级为0级),基本缓解75.0%(9/12,疼痛分级1~3级),部分缓解8.3%(1/12,疼痛分级4~6级).术后患者饮食、睡眠、精神状态明显改善,5例患者术后可适当运动,生活自理.结论 腹腔神经节微波消融毁损术能使剧烈腹痛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生活质量改善.

  •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烧伤重症监护病房中清醒非插管患者换药时的应用研究

    作者:杨智斌;沈江涌;米克德;马强;吴银生;姚明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烧伤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清醒非插管患者换药时的镇痛镇静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7年4月笔者单位烧伤ICU中收治的符合人选标准的患者4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芬太尼组和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组,每组20例.换药时2组患者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记录患者的换药次数及换药时间,换药中(给药25 min)及换药后(换药结束20 min)患者的主诉疼痛分级法(VRS)评分,换药中Ramsay镇静评分(RSS),换药后患者及换药医师对麻醉的满意度,瑞芬太尼用量,换药中及换药后的各种不良反应,给药前、给药10 min、给药15 min、给药25 min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t检验、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 (1)共有38例患者完成试验,2组患者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年龄、体质量、烧伤总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230、0.146,t=0.224、0.351、0.367,P>0.05).(2)2组患者的总换药次数均为48次,换药时间及换药中VRS评分无明显差异(t=0.821、1.522,P>0.05),换药后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组患者的VRS评分为(3.1±0.4)分,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的(3.8±0.8)分(t=2.213,P<0.05).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组患者RSS、换药后患者自身及医师对麻醉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13 ±0.32)、(3.44 ±0.41)、(3.13 ±0.25)分,均明显优于瑞芬太尼组的(1.82±0.24)、(2.71 ±0.23)、(2.53±0.41)分,t=2.226、2.684、7.702,P<0.01.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组患者的瑞芬太尼用量为(282±19) μg,明显少于瑞芬太尼组的(340±31)μg(t=9.896,P <0.01).2组患者呼吸抑制及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211、0.154,P>0.05).右美托眯定+瑞芬太尼组患者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x2=6.008,P<0.05),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P<0.05).(3)2组患者给药前心率、MAP、呼吸频率、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4、0.892、1.059、1.039,P>0.05).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组患者给药10、15、25 min时心率分别为(83±11)、(78±10)、(82±14)次/min,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的(95±10)、(87±12)、(89±12)次/min(t=5.592、3.992、2.630,P<0.05或P<0.01).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组患者给药15、25 min时MAP分别为(69.4±3.1)、(73.8±2.2) mmHg(1 mmHg=0.133 kPa),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的(75.4±3.0)、(78.1 ±3.5)mmHg(t=9.181、7.206,P <0.01).2组患者给药后各时间点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9、1.862、1.963,P >0.05).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组患者给药15 min时SpO2为0.972 ±0.018,明显低于瑞芬太尼组的0.979±0.015(t=2.070,P<0.05). 结论 小剂量瑞芬太尼单独应用于烧伤ICU清醒非插管患者换药时的镇痛治疗效果确切,但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瑞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在保证镇痛效果的同时,具有减少麻醉镇痛用药剂量,提高患者镇静效果及麻醉满意度,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等优点,但同时会增加患者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对循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不同时段颈内深静脉置管术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作者:巩圆圆;孙雪松;王蕾;焦思萌

    目的:在分析颈内静脉置管技术与操作规范的基础上,探讨不同时段置管对手术患者的影响以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确保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妇科手术患者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前1 d进行颈内深静脉置管术,置管后距离手术时间>12 h,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当日进行颈内深静脉置管术,置管后距离手术时间<2 h,并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措施。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和疼痛强度评估对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及不同的心理感受,并采取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置管后患者恐惧心理、疼痛和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79,x2=27.778,x2=24.310;P<0.05),两组穿刺点渗血、渗液和穿刺失败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64, x2=1.071;P>0.05),但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观察组行颈内深静脉置管距离手术时间短,患者主诉少,可预防和减少置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治疗质量,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