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尿病前期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活性维生素D3水平变化及意义

    作者:李群;胡苹;于凤泉

    目的:研究活性维生素D3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探讨糖尿病前期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活性维生素D3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对照42例,糖尿病前期患者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2例,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法)测定血清1,25(OH)2 D3水平,用HOMR-β、HOMR-IR估测胰岛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分析血清活性维生素D3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前期组及初诊2型糖尿病组1,25(OH)2 D3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糖尿病前期组比较,初诊2型糖尿病组血清1,25(OH)2 D3水平显著下降(P<0.05)。相关分析显示,1,25(OH)2 D3与HOMR-β呈正相关(r=0.601,P=0.000),与HOMR-IR无明显相关(r=-0.128,P=0.245)。结论糖尿病前期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1,25(OH)2 D3缺乏,其缺乏程度与病程进展有关。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低水平的1,25(OH)2 D3影响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 1a,25(OH)2 D3对心肌细胞生物钟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玉梅;范邁;李杏;李华;吴丽洁;张奇军;程子杰;钱玲梅

    目的:探讨1a,25(OH)2 D3对心肌细胞生物钟基因 Bmal1 mRNA、Per2 mRNA 和 Rev-erba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7日龄 SD 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并用免疫荧光法鉴定。原代心肌细胞培养72 h后,设置1a,25(OH)2 D35个终浓度梯度即0 nmol/L、1 nmol/L、10 nmol/L、50 nmol/L 和100 nmol/L 处理心肌细胞2 h,然后提取细胞 RNA,实时荧光定量 PCR(RT-PCR)检测生物钟基因(Bmal1、Per2、Rev-erba)表达量变化,以确定1a,25(OH)2 D3佳处理浓度。再将培养72 h 的原代心肌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血清休克组:含体积分数50%马血清的 DMEM培养2 h;1a,25(OH)2 D3处理组:佳1a,25(OH)2 D3浓度培养2 h。分别于7个时间点(0 h、4 h、8 h、12 h、16 h、20 h、24 h)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 RNA,再采用 RT-PCR 分析心肌细胞生物钟基因(Bmal1,Per2,Rev-erba)的转录水平。结果1a,25(OH)2 D3培养浓度为50 nmol/L 时, Bmal1 mRNA 表达水平高,Per2和 Rev-erba mRNA 表达水平低。与对照组相比,1a,25(OH)2 D3处理组和血清休克组均引起心肌细胞 Bmal1、Per2和 Rev-erba 基因呈日周期的节律振荡,且 Bmal1和 Per2的表达模式呈相反的时相表达,在12 h 时 Bmal1的表达量出现在波峰,而 Per2的表达量出现在波谷。Rev-erba 的表达变化趋势在8 h 开始上升,在12~16 h 出现高表达量。结论1a,25(OH)2 D3可影响心肌细胞生物钟基因 Bmal1、Per2和 Rev-erba mRNA 表达。

  • 1,25二羟维生素D3对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石铮;陈小强;何庆良;王家兴

    目的 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 D3]对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的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1,25(OH)2 D3与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共同培养,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免疫细胞化学观察bcl-2的表达.结果 0.1~0.5μmol/L的1,25(OH)2 D3对胆管癌细胞QBC939有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经1,25(OH)2 D3作用72h后细胞G1期比例升高,S期比例下降,其中0.5μmol/L组细胞G1期由(50.3±1.0)%上升至(65.5±3.2)%,S期由(39.4±0.5)%下降至(23.6±0.7)%;并且可诱导细胞产生凋亡,0.5μmol/L组作用后细胞凋亡率由0.5%上升至24.6%;bcl-2的表达下调.结论 1,25(OH)2 D3能抑制胆管癌细胞系QBC939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引起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的表达相关.

  • 1,25(OH)2 D3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单个核细胞增殖与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马玲;李丽;张明媚;孙家琳;周维;顾永欣;钱一;易湘龙

    目的:探讨体外1,25(OH)2 D3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单个核(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细胞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维吾尔族增殖期 DR 患者20例(PDR 组),非增殖期 DR 患者24例(NPDR 组)、正常对照22例(NC 组),分离受试者外周血 PBMCs 细胞,体外1,25(OH)2 D3刺激后用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分离 PBMCs 后加入抗 CD3/CD28抗体活化,加或不加1,25(OH)2 D3培养,收集细胞培养上清并使用 Cytometric Bead Array 技术检测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1,25(OH)2 D3能显著抑制 DR 患者和正常对照的 PBMCs 细胞增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1,25(OH)2 D3能抑制 DR 患者和正常对照的 PBMCs 分泌 IL-17A、IFN-γ和 IL-6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1,25(OH)2 D3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对 DR 患者免疫细胞的增殖和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

  • 新疆维吾尔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中1,25(OH)2 D3浓度及 Th 细胞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测定

    作者:孙家琳;李丽;马玲;张明媚;梅波;顾永欣;钱一;易湘龙

    目的:观察新疆维吾尔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血清中1,25(OH)2 D3和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差异。方法收集维吾尔族 DR 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采用 ELISA 法检测血清1,25(OH)2 D3浓度,采用 Cytometric Bead Array 技术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DR 增殖期患者的血清1,25(OH)2 D3与非增殖期和正常对照相比减少,DR 增殖期患者血清 IFN-γ与非增殖期和正常对照相比减少,DR 增殖期患者血清IL-6与正常对照相比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R 的发病与免疫反应激活有关,血清中低水平表达1,25(OH)2 D3可能是 DR 的危险因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