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98例

    作者:苗保庆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白内障患者98例114眼,男52眼,女62眼,年龄7~89岁. 其中老年性白内障(含糖尿病并发白内障)103眼,外伤性白内障6眼,先天性白内障2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3眼. 术前视力光感至0.2. 术前检查与标准的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相同. 术前、术后1 wk和术后l mo随访测定角膜曲率.

  • 硅油填充眼硅油取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26例

    作者:王雨生;张自峰;惠延年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硅油填充眼硅油取出联合或Ⅱ期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1997-01/2002-10我科行硅油取出联合或Ⅱ期植入IOL的26例(27眼)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同期行硅油取出未植入IOL的52例(52眼)作为对照. 结果: IOL组术后视力提高12眼(46.1%),不变8眼(30.8%),降低6眼(23.1%),1眼视力无对比. 对照组术后视力提高9眼(17.7%),不变32眼(62.7%),降低10眼(19.6%),1眼视力无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IOL组患者视力提高明显(P<0.05);术后并发症未增加. 结论: 对眼部状况较好的硅油填充眼,在硅油取出同时或II期行IOL植入,具有较好的视力效果,患者可免受多次手术的痛苦.

  • 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先天性白内障56例

    作者:王峰;张晓辉;权彦龙;王建明;孙乃学

    目的:观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联合视功能训练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视功能恢复的影响,探讨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72眼)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或双腔注吸术,掌握手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机、选择适宜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术中一期后囊膜撕开,术后及时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术后随访2年以上.结果:术后2年,矫正视力≥0.3者55眼(76.4%),具有融合功能者24例(42.9%),具有立体视觉者22例(39.3%).中央视轴区透明者65眼(90.3%),后囊及玻璃体前界膜增殖膜形成者7眼(9.7%).结论:先天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时机、术式选择恰当,术后配合视功能训练可获得较满意的视功能恢复.

  • 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作者:代红兵;李国生

    目的:探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采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患者32例64眼.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屈光度、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结果:术后裸眼视力明显好于术前裸眼视力,在0.8及以上-6.81~-12.50D,-12.50~-18.00D,-18.00~-23.72D三组有效率分别为100%,77.8%和75%.术后6个月等效球镜为-0.23~1.87D,平均为(0.56±0.41)D.三组间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与球面人工晶状体的优越性比较

    作者:吴保华;李文捷;相自越;丁锐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状体置换术的发展,人们对影响白内障术后视功能的因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设计出旨在降低人工晶状体眼球面像差从而提高视功能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研究证明,非球面人工晶体可以补偿角膜正球差,在光学设计上更接近自然的晶状体,较传统的球面人工晶状体更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视力的要求.现就非球面人工晶状体眼与球面人工晶状体眼相比,在视功能、波前像差等方面有何差异,非球面晶状体的优越性,以及影响优越性表现的因素综述如下.

  • 3.0mm带球结膜蒂角膜缘隧道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马礼萍

    目的 探析3.0 mm带球结膜蒂角膜缘隧道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眼科61例(61眼)白内障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以表面麻醉,并为其行3.0 mm带球结膜蒂角膜缘隧道式切口,将其碎核乳化(劈核、分核、捣核、搅核)之后摘出,将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在手术完成后,不包眼,对患者手术后的视力变化情况、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术后视力与术前相比,具有显著的升高(P<0.01);61例患者中,显效53例(86.89%),有效6例(9.83%),无效2例(3.28%).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 通过为Ⅰ-Ⅲ级核白内障患者实施3.0 mm带球结膜蒂角膜缘隧道式切口白内障手法碎核手术治疗,可显著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植入不同人工晶状体后高阶像差的比较

    作者:王岚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植入不同人工晶体后眼高阶像差的变化.方法 选取69例单纯性老年性患者69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植入非球面晶体,球面晶体),术后3个月观察术眼总高阶像差、球差(Z400)、慧差(Z311)、三叶草差(Z331)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并与60例对照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人工晶体眼组的总高阶像差、Z400、Z311、Z331的均方根值(R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但非球面人工晶体亚组的Z400、Z331均方根值是降低的(P<0 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总高阶像差、Z400、Z331等多数高阶像差均明显增高;非球面人工晶体能有效降低白内障术后的球差.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护理

    作者:程士芹;孙秀红;王海燕;刘华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和护理。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1月~6月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84例,共189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总结分析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精心护理,随访6个月,除2例并发后囊膜混浊经YAG后囊膜激光治疗后,患者的视力均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重视围术期的各项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 人工晶状体表面修饰技术研究新进展

    作者:李菲菲

    人工晶状体(IOL)表面修饰技术通过改变IOL的表面理化性能达到提高生物相容性、减少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目的。目前已有多种的表面修饰技术和构想被运用于改善人工晶体的表面性能。本文旨在对人工晶状体表面修饰技术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治疗无晶状体眼临床观察

    作者:刘永民;罗向霞;王亦山;李媛;毛倩

    目的观察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治疗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方法将20例(20眼)无晶体眼患者行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前与术后1 m与6 m患者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结果患者术后BCVA优于术前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m与6 m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isan虹膜夹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无晶状体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静;宋维俭

    目的 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 对26例后囊膜缺损的无晶体眼施行巩膜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结果 随访时间1~25个月.术后视力明显提高,矫正视力优于术后裸眼视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作为无后囊膜的人工晶体植入方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高海拔地区虹型固定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在治疗无晶体眼中的临床观察

    作者:卫钦锋

    目的:观察在高海拔(2 260m)地区虹膜固定型(Artisan型)人工晶状体二期植入治疗无晶体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住院患者中运用Artisan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囊破裂无晶状体眼22例(22只眼),其中外伤性白内障吸除术后的无足够囊膜支持的无晶状体眼10例(10只眼),各种原因晶状体脱位半脱位行囊内摘除3例(3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后囊破裂9例(9只眼),均为二期行Arti-san人工晶状体植入,通过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UCVA),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术前、术后眼压变化,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术后角膜水肿,前房闪辉,晶状体位置,角膜内皮检查比较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总结评估.结果:患者术后UCVA优于术前BC-VA,术前、术后眼压无明显变化,术后角膜无明显水肿,人工晶状体位于瞳孔中央,术后3个月时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无统计学意义.但高海拔地区有出血倾向,易发生虹膜色素脱失.结论:Artisan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后囊破裂无晶状体眼的方法,手术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可以在青海高海拔地区开展并逐步推广.

  •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作者:刘虹;刘华;李建荣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随访6月~26月,平均17.6月.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4年8月收治48例(56眼)患者行高度近视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评价该术式的效果.结果:本组眼轴26.5mm~32.8mm,平均29.2mm.术后55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视力≥0.3者46眼(82.14%).以视力≥0.5为标准,眼轴26.5mm~30mm组有13眼(40.06%),优于30mm组(4眼,16.67%,差异有显著性,x2=5.36,P<0.05).本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有轻度角膜水肿13眼(23.2%),前房纤维素性渗出2眼(3.57%),急性迟发性葡萄膜炎1眼(1.78%).随访其内26眼(46.43%)发生后囊混浊,仅2眼(7.69%)需行Nd:YAG激光切开术,无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发生.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但眼轴>30mm者术后视力恢复程度较差.

  •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梁勇;刘珊;魏民

    无晶状体后囊膜或后囊膜不完整使常规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不能顺利进行,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则为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双襻缝线固定术20例21只眼,现报告如下.

  • 健康快车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1097例疗效观察

    作者:相永军;姜爱新;丁汝新;王英

    目的:评价健康快车2010年新疆喀什站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1097例1097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视力、眼压、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撕囊成功1078眼(98.27%),术后第Id视力>0.3者772眼(70.37%),术后第Id眼压在10-21 nmmHg者1043眼(95.08%).术中并发症主要为连续环形撕囊不成功19眼(1.73%),后囊破裂巧眼(1.37%),误伤虹膜3眼(0.27%),虹膜脱出2眼(0.18%).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362眼(33.00%).结论:健康快车2010年新疆喀什站白内障手术脱盲率98.36%,脱残率70.37%,主要并发症为术后第Id角膜水肿.

  • 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对比敏感度的比较研究

    作者:延新年;范强;蒲晓莉

    目的 探究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敏感度比较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因视力要求进行手术治疗的单纯性白内障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植入晶状体的不同分为SBL-3组(26例)、SN6AD1组(26例)和ZMB00组(26例).于术后采用CSV-1000E对比敏感度仪对3组患者分别进行明光(85 cd/m2)、暗光(3 cd/m2)、明光眩光(45 Lux)、暗光眩光(28 Lux)下不同空间频率(3,6,12,18 c/d)的对比敏感度值.结果 3组患者敏感度指标中明光、明眩、暗光和暗眩等指标中,SBL-3组均显著优于ZMB00组和SN6AD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MB00组和SN6AD1组敏感度的各个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区域内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SBL-3植入术后的敏感度显著优于阶梯渐进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SN6AD1 和全光学面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ZMB00植入术,该方法值得在单纯性白内障治疗中广泛应用.

  • 囊袋张力环植入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

    作者:马骁;李朝辉

    目的 探讨囊袋张力环(CTR) 在外伤性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白内障手术中的植入时机.方法 对24例(25眼)外伤性晶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的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术中连续环形撕囊,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囊袋内植入CTR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6个月~4年.结果 术中无悬韧带断裂范围扩大,白内障皮质注吸干净.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4者6眼,0.5~0.9者16眼,≥1.0者3眼.术后6个月散瞳检查,25眼的人工晶状体均处于正位,无倾斜及明显偏位.未见CTR 引起的并发症.结论 CTR应用于外伤性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的白内障患者,利于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有效防止术后人工晶状体偏位的发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后植入CTR利于术中操作,更安全可靠.

  •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280例临床分析

    作者:邴寒;李淼;张继超;赫红丹

    目的:观察Nd:YAG激光对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80例(280眼)分别诊断为Elschnig珍珠样小体性、皱褶性及纤维化性后发性患者行白内障YAG激光治疗,对与Elschnig珍珠样小体性、皱褶性后发性白内障采用十字形切开法,对纤维化性后发性白内障视纤维化程度采用开罐式切开术或十字形切开法。根据不同的病变类型选择不同的激光参数,激光后分别于1周、1月和3~6月进行眼压、视力及眼部情况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个月。结果:Elschnig珍珠样小体性后发性白内障90例(90眼),激光后眼压保持正常者90例(90眼),视力有所提高者89例(89眼)(99.0%);皱褶性后发性白内障145例(145眼),激光后眼压保持正常者145例(145眼),视力提高144例(144眼)(99.7%);纤维化性后发性白内障45例(45眼),激光后眼压保持正常者45例(45眼),视力提高者44例(44眼)(98.8%)。结论:根据后囊膜混浊的程度和视力的情况,灵活选择激光参数,确保高比例有效的脉冲能量,是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关键。

  • 81例青光眼手术后浅前房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王爽;宋子宣

    目的 分析青光眼行滤过术后浅前房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在我院接受滤过手术治疗青光眼的8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浅前房的疗效.结果 单纯进行青光眼滤过手术比对青光眼,摘除白内障,以及人工晶状体联合手术引发浅前房的几率大.其中62例患者使用常规的青光眼治疗方法,经单纯常规治疗痊愈者52例,单纯常规治疗又转手术痊愈者10例;19例患者采用青光眼浅前房联合术,均痊愈.所有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满意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性分析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并发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相应措施,能够起到显著的疗效,可做为临床应用的依据.

  • 超声乳化技术应用于白内障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燕平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技术应用于白内障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观察组超声乳化技术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屈光功能、术后裸眼视力及角膜散光水平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技术治疗白内障,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良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1753 条记录 87/88 页 « 12...80818283848586878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